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精華】清明節踏青作文錦集7篇

清明節1.6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踏青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清明節踏青作文錦集7篇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1

4月4日是清明節,那天上午我們一家三口和表弟一家前往渤蘭灣農場踏青。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一行人到達了目的地。我和表弟走在最前頭,邊向裏走邊尋找春的足跡。

不知不覺間,春姑娘已悄悄走近我們身旁。瞧,原本光禿禿的土地上冒出了一株又一株一叢又一叢的小草、小花,可愛極了,異常是剛長出的草芽,比螞蟻還小得多,嫩得讓人好想去摸一摸。桃樹上的桃花也羞答答地綻開了她迷人的笑容,粉嘟嘟的臉龐更顯美麗,一旁已經抽出了碧綠的嫩葉,十分養眼。

當然,採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春天來了,不僅僅帶來了美麗的景色,還迎來了採茶的黃金時期。一芽一葉的羣體種明前茶是龍井中的極品,我們採了很久也沒采多少,拿去加工後得到的僅有扁扁的一小袋龍井茶,可是大部分是紫芽,紫芽的茶多酚含量很高,可使人減慢衰老的速度,變得更年輕,營養很豐富哦!

採完了茶,我們便來到竹林挖筍。也許是因爲異常興奮的緣故吧,我打破了個人的記錄,竟然揮起了鋤頭,只靠自我一個人的力量就快把筍掘出來了,連我自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是哪裏冒出來的一股力量呢?讓我真奇怪。

可是,活動還要繼續進行的。我們來到水庫旁,只見水中黑壓壓的一片全是蝌蚪,我和弟弟看着噁心,便在蝌蚪少的地方撈了幾隻。

春天到了,馬蘭頭等野菜也長了出來,媽媽她們興致勃勃的摘了許多馬蘭頭,回家後做成菜,可好吃了!

等我們玩得盡興,已經時過正午,半天的遊程便結束了。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2

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我的記憶裏,清明節是很鄭重而又充滿溫馨的節日,有很多的清明節的習俗。

當柳樹穿上了淡綠色的裙子;當桃花、杏花向我們綻開張張笑臉;當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氣清潔明淨時,清明節已經到來。

爸媽早在一個星期前就被爺爺、奶奶通知哪天去“做”清明,而爺爺奶奶也早已準備好探望先輩們的“禮物”,一大堆俗稱“大裱紙”的紙,還有很多和真錢很相似的“冥幣”,更有意思的是那種用紙剪出來的五顏六色像拉花一樣的“幡子”,我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麼新鮮、有趣。

每次“做”清明,我們總是一行很多人,七大姑、八大姨地浩浩蕩蕩從家裏出發到鄉下。到了墓前,大人們總是有一會兒的嚴肅和傷心,外婆到了太外婆的墓前,還會掉幾滴眼淚。大人們墳前擺上豐盛的飯菜,倒上酒,然後燒掉“冥幣”,說是讓老祖宗在另一個世界有足夠的錢花,我真不明白,他們究竟怎樣“花”這些“錢”呢?

接着,我們長幼有序地輪流在墓前跪拜磕頭,其實,我大多數不知道跪拜的是何人。大人們聊起往事,還有的互相揭發小時候的故事,常聽得我哈哈大笑。

我們一路走,一路祭拜自家的先輩,有時看見誰家的墳前荊棘叢生,墳頭也沒有“幡”,大人們會讓我們這幾個孩子拿上一個去插,因爲據說,沒有人來祭拜,墳裏的人在陰間會受別人嘲笑,會被欺負。

山林裏很安靜,會聽見各種鳥叫聲,還有風吹松樹“沙沙”的聲音,路邊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我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好不高興!

接下來,我會跟隨大人們去拜望活着的長輩了。我們帶着禮物一家家地串門,那些長輩早已得知,都出來迎接,一時間,歡聲笑語,熱鬧得很。有一個太奶奶已經九十多歲了,牙齒都掉光了,還拄着柺杖自己走路,身體挺硬朗。

馬路上,也是車來車往,我認得出那些車牌,有的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

清明節,長輩們掃墓,祭拜祖先,我們小孩去踏青、春遊,但這更是一個和親人團聚的快樂時光。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路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

一大早,我們就去了爸爸的老家——銅山燈臺寺,聽說去上墳。剛到燈臺寺,我便被那無邊無際的油菜花給吸引住了,遠遠望去就像鋪了一層金黃色的“毛毯”,一陣風吹來,“毛毯”也跟着抖動起來,好看極了。於是我走到油菜花叢裏,低下頭聞了聞油菜花,哇!油菜花散發出的淡淡清香味,讓我陶醉了。我彷彿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自由自在的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突然天空中下起了傾盆大雨,把我給澆醒了……

吃完午飯,雨還在下。沒辦法因爲今天來的目的是上墳,大家只好冒着雨去墳山了。去墳山的路很滑,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我的鞋子裏進了好多水,溼溼的好難受啊!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墳山,爺爺帶着我們進行了一些悼念儀式,燒了很多的紙錢,叫我們一個個叩頭祭拜,之後我就回去了……

晚飯後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老家,一路上我爲死去的親人傷心,爲活着的長輩祈禱,祝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4

讀過一句古詩叫“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今年的清明節卻是春光明媚。今天上午,爸爸、媽媽帶着哥哥和我去家鄉的小山村去踏青。

一路上,陽光照在車裏,暖融融的,成天在城市里人多,車也多。在這裏卻是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一路上,看着路兩旁的垂柳在微風中向我們點頭,路邊的迎春花金光燦燦。突然,“嗖”地竄出一隻小狗飛快地竄過去,把我們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最有趣的事情要數路邊的山坡上有許多野棗,爸爸帶着我們去摘了一些,放在嘴裏,又酸又甜。好吃極了。

今天的'一天是我們最開心的一天了,真希望天天都能這麼開心啊!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5

4月4日是清明節,那天上午我們一家三口和表弟一家前往渤蘭灣農場踏青。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一行人到達了目的地。我和表弟走在最前頭,邊向裏走邊尋找春的足跡。

不知不覺間,春姑娘已悄悄走近我們身旁。瞧,原本光禿禿的土地上冒出了一株又一株一叢又一叢的小草、小花,可愛極了,特別是剛長出的草芽,比螞蟻還小得多,嫩得讓人好想去摸一摸。桃樹上的桃花也羞答答地綻開了她迷人的笑容,粉嘟嘟的臉龐更顯美麗,一旁已經抽出了碧綠的嫩葉,十分養眼。

當然,採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春天來了,不僅帶來了美麗的景色,還迎來了採茶的黃金時期。一芽一葉的羣體種明前茶是龍井中的極品,我們採了很久也沒采多少,拿去加工後得到的只有扁扁的一小袋龍井茶,不過大部分是紫芽,紫芽的茶多酚含量很高,可使人減慢衰老的速度,變得更年輕,營養很豐富哦!

採完了茶,我們便來到竹林挖筍。也許是因爲特別興奮的緣故吧,我打破了個人的記錄,竟然揮起了鋤頭,只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就快把筍掘出來了,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是哪裏冒出來的一股力量呢?讓我真奇怪。

不過,活動還要繼續進行的。我們來到水庫旁,只見水中黑壓壓的一片全是蝌蚪,我和弟弟看着噁心,便在蝌蚪少的地方撈了幾隻。

春天到了,馬蘭頭等野菜也長了出來,媽媽她們興致勃勃的摘了許多馬蘭頭,回家後做成菜,可好吃了!

等我們玩得盡興,已經時過正午,半天的遊程便結束了。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一個細雨紛紛,引人愁思的時節。這個時候,和煦的陽光不在灑滿大地,陰雨綿綿反而成氣象舞臺的主角。大地像是被一塊青灰色的幕布覆蓋,小小的雨滴敲打在地上,敲打在窗邊,勾起人們對已故親人那斷斷續續充滿悲傷與哀愁的懷念。

清明,本是春天的深處,春天的靈韻,春天最美好的季節,而春天的燦爛與活力生機也沒有因人們的悲傷心情而凋謝枯萎。春天就在生活中,就隱藏在清明節氣的空氣裏,春天就在那裏,她以綻開生機與活力,等我們一點點去靠近,去用心觸摸她,感受他,體會她……

站在樓上眺望,遠處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開得正豔,正如袁宏道所說的:“花光如夾。”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膚色白裏透紅,靜靜地,悄無聲息的開出一樹的美麗,一樹飽滿的生機。吹風吹來,桃花輕輕搖擺,跳着優雅的華爾茲,像是爲春天獻上一曲鮮活的讚歌。一眼掃去,一大片無盡的桃紅色把大地打扮成粉的世界,花瓣被風吹下,在藍天下盡情舞蹈,激情飛揚!彷彿是春天的使者,把盛着香氣的春天之美傳遞給每一個人,看的這幅美不勝收的“春景圖”,我心中的愁緒早已被一掃而光。看!山的那邊,春光還在閃動。啊!橋的那頭,春景還要飽滿!春天在招手,春天在呼喚!

走下樓去,踩着斑斑駁駁的青石板,一路上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到處是春之精靈留下的足跡。走到河邊,春意正燦爛洋溢着,一排排的垂柳搖擺着嫩綠的枝條,似碧綠的長髮,伸向水面。清澈而平靜的一湖春水像一卷長長的錄像帶,把春之燦爛,春之希望的一刻攝錄下來,永遠的定格,永遠的銘記。柳絮迎風飄揚,小小的嫩綠的芽兒從柳條的枝節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種子。這樣的春天活動,吸引的一羣色彩斑斕的蝴蝶,似一位位輕盈的舞者,停歇在枝頭,舞蹈在花叢中,動植物在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一體,綻放着春天生命的花朵。一下子,清明的節奏不在那麼沉重,變的歡快起來。雨停,陽光又閃耀在天空中,溫暖着每個人的心靈,正是這如春天一般燦爛的生命之生機,生命之活力啊!

讓我們從這個春天,這個清明開始,珍惜生命時間,畢竟,生命也像春天一樣燦爛。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7

清明節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因爲這一天是要給祖先掃墓,除了祭祖,掃墓,還有一件事,那便是踏青。

但是你們知道嗎?踏青爲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爲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後來則以清明出遊踏青居多。

清明節還是一個種稻谷的好節日,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因爲清明,氣溫升高這一天,天氣很好所以我們便去馬巒山爬山,一路上風景優美,一到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衝上去玩耍,哇,哪裏人山人海,許多人們都在鍛鍊身體,我懷着美好的心情往山上走去,一路上山清水秀,人們把池塘圍得裏三層外三層,我也跑過去看熱鬧,原來是小朋友捉蝌蚪呀。

直到我們爬到山頂,我們便踏完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