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放風箏的淵源

清明節9.41K

清明節爲什麼要放風箏?自古以來人們都愛在清明節放風箏,放紙鳶。放風箏能鍛鍊身體,並且讓人身心愉快,是許多人喜歡的一向玩樂活動。爲什麼人們會有在清明節這天放風箏的習俗呢?

清明節放風箏的淵源

1 清明節放風箏的淵源

風箏的歷史十分悠久。放風箏,源於古代的巫術。古人認爲,放飛的風箏可以帶走邪氣與晦氣。據說,世界上第一個風箏是春秋時代的著名工匠魯班用木頭製作的,當時還有竹做的風箏。漢代出現紙製風箏,叫“紙鳶”。唐以後,風箏作爲一種兒童玩具日漸風行。清代詩人高鼎曾這樣描繪放風箏的情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人們在紙鳶上加了一個竹笛,紙鳶飛上天后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音,好像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將紙鳶改稱“風箏”。當代中國最有名的風箏盛會是山東濰坊的“國際風箏節”,

自1984年開始,每年清明節舉辦,濰坊也因此被譽爲“世界風箏之都”。

由於清明節原本是寒食節,寒食要禁火,只能吃冷餐。爲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要外出走動,做些娛樂活動,以鍛鍊身體,這樣就有了悲喜兼具的現象了。

寒食節遇上了“清明”節氣,融合爲清明節,加之古人放風箏習俗時間又與清明節相遇,所以就有了“清明時節放風箏”一說。

2 清明節放風箏的好處

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歡騰、一起喜悅。還不止是放風箏,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插柳、鬥雞等活動融入到清明節。

在古人眼裏,清明節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放風箏可以帶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古人會在清明時,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禍疾病都寫在風箏上面,然後等風箏升到天空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據說這樣能放掉“晦氣”、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一年平安吉祥。且不論“放風箏放晦氣”的巫術色彩,放風箏確實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它可使人精神愉快,消除焦慮,放鬆筋骨,活動肌肉。所以放風箏作爲一項體育活動,自然地和清明節融在一起了。

隨着時光的流逝,現在放風箏早已衝去舊時的“巫術”色彩,人們只不過是藉此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而已。如今放風箏成爲了一項頗受大衆喜愛的娛樂活動,人們在戶外放風箏大大舒展了平日緊張嚴肅的氣氛,調節了忙碌的生活節奏。

3 風箏的由來

風箏爲中國人發明,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有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其學生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爲今日多線風箏。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相傳“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爲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的。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爲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裏都有放賜箏的生動景象。

4 放風箏的注意事項

1.選擇平坦場地

放風箏時常需倒行,同時由於注意力都集中在天上,容易出現摔倒或被絆倒的情況。因此,在放風箏前一定要注意觀察地面的狀況,儘量選擇平坦、無障礙物的場地,以保證安全。

2.遠離樹木和電線

放風箏應選擇空曠開闊的場地,遠離電力設備和樹木。風箏易被高大的樹木纏繞。另外,架空線路和變壓器是高壓電力設備,因此應遠離這些設備,以免觸電,造成傷殘甚至死亡,尤其是放飛一些使用漆包線和錫箔紙製作的風箏時,更要注意。

3.老人要注意安全

老年朋友放風箏時注意做好準備運動、避免猛然轉頭。放風箏時,頭頸需較長時間後仰,如果在放風箏前頸部沒有完全活動開,長時間的後仰會加重大多數老人本來存在的椎動脈受壓、痙攣等情況,產生腦部供血供氧不足而導致頸性眩暈,進而出現站立不穩等症狀,極易導致危險事件的發生。老人在放風箏前,要做5~10分鐘的頸部準備活動:眼睛應以平視爲主,頭頸平仰交替,活動幅度應慢慢加大,不宜一開始就大幅度地活動頸部。

上述這三種就是放風箏時常需要注意的問題了,同樣的,這些問題如果發生,無疑會讓放風箏的心情大受影響,所以說,放風箏是一項好運動,但是也需要注意場地的選擇,不要讓一些小意外影響到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