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熱門】清明節週記彙編十篇

清明節8.85K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轉眼一週又過去了,一週的時間,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技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週記裏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週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清明節週記彙編十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喂,快點我起牀了,你沒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了我的美夢,對,今天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了。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後,跳上了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着濛濛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很快就來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我和爸爸在墳墓上加了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後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此時此刻,不禁又讓我想起以前和外公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那時的外公天天帶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總是那麼開心、快樂。現在再也見不到外公了,心裏不由的感到難過。

掃墓儀式結束了,雖然說非常簡短,但很莊嚴。“外公祝您在極樂世界開開心心,明年的今天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看您的!”我在心裏默默地說…。

清明節週記 篇2

天宮莊園可有趣啦!

清明節我跟着媽媽來到了美麗的天宮莊園遊玩。走進莊園就像走進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那裏有小朋友扮演的醫生,消防員,警察,麪點師……

我最喜歡扮演醫生了。那裏的老師給我穿上醫生的小衣服,我一看自己神氣極了!老師教當眼科醫生,告訴我怎樣給病人看病,如何辨別沙眼。嗨!在這裏我真正的感受當醫生可真不容易啊。

讓我最開心的是當面點師。老師教我怎樣做點心,我跟着老師把面和好放進模子裏,然後放進烤爐,大約過了10分鐘點心好了。我從烤爐中取出。啊!好香,好香呀!我高興的端到媽媽的面前給媽媽吃。媽媽看到我親手做的點心樂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我看着媽媽甜甜地吃着點心,我的心裏也甜甜的。

清明節週記 篇3

今天我一早就起牀了,因爲,奶奶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上墳,我很期待!

早晨7點我和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我看見很多很多的人,我問媽媽:“今天怎麼這麼多人啊?”媽媽說:“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又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來上墳,就是爲了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似懂非懂的跟着媽媽他們走了好遠,終於看見前面有座小山,奶奶說:“就在上面了,你們小心點。”我爬上山,看見了我們要上的墳。墳的旁邊有很多小竹子,奶奶他們在清理小竹子,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和他們一起清理,一會兒我覺得我的手有點疼,一看,我的手破了,還流了一點血,媽媽說:“沒事,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傷不算什麼對嗎?”我說:“對,這點小傷沒問題。”我們繼續清理小竹子,一會兒,奶奶就讓我們去磕頭,我一共磕了六個次,因爲我爺爺沒來上墳,他們就說讓我多磕幾個頭,說是以表敬意。燒完錢,磕完頭,我們就下山了,我在下山的時候還摔了一跤,將我的褲子也給摔破了,雖然是這樣,但我還是很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說這首詩就反映了清明時節的自然環境和淒涼哀怨的氣氛。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主要的傳統文化活動有:上墳、踏青、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即掃墓)之俗,是很古老的。清明節,它作爲傳統文化,是個佈滿神祕色彩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裏,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們,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哀思!

過清明節,在海南的許多本地人中稱其爲“做清明”;中年人對清明節十分看重,即使不是作爲法定假日,他們也會抽空回老家“做清明”。這說明清明節已經成爲了一種文化,成爲了一種後人對已故之親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清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可及尊重。清明是古人傳統習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奠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非凡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爲了國人追思先祖的節日。在清明人們紛紛回鄉祭拜祖先,這已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 踏青去,踏青去。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我一早就起牀了,因爲,奶奶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上墳,我很期待!

早晨7點我和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我看見許多許多的人,我問媽媽:“今天怎麼這麼多人啊?”媽媽說:“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又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來上墳,就是爲了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似懂非懂的跟媽媽他們走了好遠,終於看見前面有座小山,奶奶說:“就在上面了,你們小心點。”我爬上山,看見了我們要上的墳。墳的旁邊有許多小竹子,奶奶他們在清理小竹子,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和他們一起清理,一會兒我覺得我的手有點疼,一看,我的手破了,還流了一點血,媽媽說:“沒事,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傷不算什麼對嗎?”我說:“對,這點小傷沒問題。”我們繼續清理小竹子,一會兒,奶奶就讓我們去磕頭,我一共磕了六個次,因爲我爺爺沒來上墳,他們就說讓我多磕幾個頭,說是以表敬意。燒完錢,磕完頭,我們就下山了,我在下山的時候還摔了一跤,把我的褲子也給摔破了,雖然是這樣,但是我還是很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說這首詩就反映了清明時節的自然環境和淒涼哀怨的氣氛。

清明節週記 篇6

雨在外面紛紛地下着,今年的清明要來了……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老媽帶我回江蘇老家去掃墓。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下着小雨,一片淒涼的樣子。

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後來,介子推歸隱山林後,晉文王爲逼其出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和他老媽被燒死,晉文王傷心,作爲紀念,規定以後每年那天全國都不許生火,只吃生的食物,那天就是清明。

今年的清明節,我跟我老媽像以往一樣,帶上紙錢、食物等東西,買了兩束鮮花。我們找到我姥爺的墓,磕了三個頭,把花放在墓前,然後燒紙,燒的時候,紙燒起來,黑色的煙不停地向上竄,風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來,有的時候還把燒出來的灰吹的滿天飛。燒完之後,在地上留下了一灘黑灰。燒的時候,老媽、大姨、舅舅都給姥爺說話。

燒完紙,我們走出墓園途中還看到許多人都在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還有在那哭的,也有笑的。

清明是祭奠先祖的好時節,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清明節週記 篇7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清晨,媽媽、爸爸和我一家子,帶上買好的祭拜物品去掃墓踏青。到了墳山一路上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後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爲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爲時間有限,我只好在心裏爲先烈祈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附近溜達,這附近有好多的茶樹,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兀立着不少的墳墓,可是,撲鼻的茶香味加上天空的鳥叫和漫山的碧草,我感覺挺怡然自得的。我採了滿滿的一袋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清明是緬懷和祭奠先輩的時節,也是探春踏青親近大自然的好時光,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節週記 篇8

春的氣息越來越濃了。四周黃燦燦的油菜花不斷地搖曳着,喜悅地向飄過的人兒、鳥兒、蟲兒述說着。我走在芳香四溢的田間小路上,暖暖的?光溫和的照耀着,我的情緒感慨萬分。

彷彿只就是昨日的故事,卻真真切切的過去多年了。以前年少天真的我已就是一個青春年少的孩子的母親了,而以前健壯的幾乎挑着全家人生活重擔的母親已就是走路蹣跚了,二十多年的光陰帶走了她的健康和光潔的前額。

小時候很期盼家裏有客人來,聽到玩時的同伴說到自家有客人時,立馬想到甜絲絲的糖果,就開始盼着一回家看到家裏有客人。個性就是看到別的小朋友拉着自家的客人,放肆的在田間竄梭,手裏還拿着紅紅綠綠的紙製的東西,心裏個性的羨慕。不斷的嘀咕着,我家這個時候咋沒有客人來呢?每次提醒自己記着要回家問問疼我的老外婆,可一到家看到等着我的吃的就全忘了。

隨着老外婆的去世,姑婆們悲哀欲絕的苦泣,拉着我們姐妹的手不斷的述說,再沒有人做好飯等着我們回家時;看到堅強的母親不斷的泣不出聲,卻不斷細語安慰着年邁的外公,六十多歲的外公老淚縱橫,他們祖孫三代人以前相依爲命的艱辛一一在其他長輩的嘆息中表露出來。我漸漸明白清明節的好處了。之後的我,確實有幾年帶着幾位姑婆在田間穿梭,享受到幾位小朋友的羨慕眼光,卻心裏早沒有了那份喜悅,因爲那裏躺着的就是曾讓我吃喝無憂的老外婆,我已不能再和以前一樣,玩到何時家裏都會有個人笑着從竈底端飯出來給我吃了。

隨着時光流逝,外公、各位姑婆的先後離世,讓我越來越懼怕和期盼着清明節的到來。無情的歲月,已讓我的青春不再,讓我世俗,讓我甘心坦然理解着順其自然,不爭不惱,自得其樂。

心也越來越無畏生死,但還就是懼怕着,因我不知那坯土下的親人就是否能相遇相親相愛着。我又期盼着,因爲清明節代表春天的到來,代表着新的一年新的期望開始了,在這清新時光裏,我緬懷着以前疼我、愛我的親人,更珍惜着身邊的親人,時時提醒着我,珍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惜此刻所擁有的。

越來越麻木的心聽憑着時間在匆匆行走,在世俗的通融中,我坦然的生活着,愛着。

清明節週記 篇9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因此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因此,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打馬球、盪鞦韆、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由於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因此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週記 篇10

清明的雨,淋溼了誰的思念;清明的雨,落寞的思念,如煙雨纏綿。——題記

天空不知何時下起了雨,一個人走在路上一言不發的沉默。低着頭,看着路面的潮溼,心也跟着潮溼起來,潮溼的空氣中夾雜着莫名的壓抑,我狠狠地吸了下發酸的鼻子,然後,就有大顆大顆的眼淚從我的眼眶中砸了下來。

從不對任何人過多得提起你,是因爲我做不到平靜的提起和想起,那些記憶每每觸及一次便是撕裂心肺的疼痛和淚流滿面的思念。所以我一直一直把你放在我的心底深處,那個誰都不能觸及的地方,在自己的世界裏小心翼翼的思念……從很小的時候,爸媽忙着衝事業,所以我就和姥姥一起生活,他給了我快樂以及無憂無慮的童年……捉小蟲,挖野菜,種花草,每每想起,心裏總是一片暖意。

就這樣一天一天我在悄悄地長大,而姥姥在一天一天的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