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熱門】清明節見聞作文集錦八篇

清明節1.85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見聞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清明節見聞作文集錦八篇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1

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好多大人就會拿着鐵鍬還有黃紙和冥幣到先人的墳墓上燒紙、送錢。好讓亡靈在陰間也有錢用;上學的孩子們也會被學校組織起來到烈士林園掃墓,通過掃墓,讓咱們知道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年來,這個清明習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爲什麼,每到清明時節,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大多會下起雨,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大詩人杜牧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種感覺讓人的心和天氣一樣。

家鄉清明的另一個習俗是,在清明節那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兩旁都要插上柳枝,鍋裏煮上好多雞蛋,聽長輩們說,這是在紀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據說,當年皇帝微服私訪,不料餓昏在一戶人家的門口,這戶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見到有人昏倒在家門口,就想辦法救活了這個人,當時老百姓很窮,介子推家也一樣。皇上的這次微服私訪,使他了解到了民間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後,決定重賞救命恩人,但是當聖旨到達的時候,介子推嚇壞了,誤以爲皇上要殺他,於是乘天黑,揹着八旬老母躲進了深山老林裏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找到,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火燒樹林,他想用這個辦法逼介子推出來接受他的封賞。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樹林裏,當人們看到大柳樹下這對母子的屍體時候,無不嘆息落淚。

皇上知道以後也後悔不已,爲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柳枝,煮雞蛋,讓已在天國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飽飯,不餓肚子。

時間過去了許多年,習俗保留了下來,但是對習俗的來歷,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我想,也許清明節就是要告訴咱們要時刻不忘感恩親人,感恩恩人吧。

家鄉的清明節,我永遠難忘。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看到這句,想起這句,念起這句,總會想知識淵博的曾祖父。

清明節是每個兒女該敬孝的時侯。今年我又來到了曾祖父的墳前,旁邊的一花一草都有回憶。

早年,曾祖父是個教書的。曾祖父總是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我就是不聽。曾祖父看我心不在焉樣子,他就更加嚴厲,更加嚴肅,更加嚴格。只要他看我頭沒向他那兒,就要被他罵。可我還是不聽,但他看我的考卷總是說不好,我問他哪兒不好,你看看基礎就被扣了3.5分。真是不該呀。還有閱讀也被扣了5分。你看該不該呀!還有這個,還有那個那個。你還不知道,我平時叫你多讀課外書,你就是不聽,問題一來你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了吧。

曾祖父我對不起你呀!我不應該不聽你的話。可是現在又有什麼用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呀!但我會努力學習的!

可是時光飛逝!曾祖父已經去世了,曾祖父去了另一個世界了!……

我會記住你教我做人的道理的。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3

今年清明節來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爲清明節好,可以放假,我就多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好,一到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個麻煩,從家裏到學校就已經溼全身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還記得一次去上學時候也是清明節後最後一天下雨,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難受。但下那麼大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好處。現在中國有多國家都是缺水,像我老家那樣,那裏和都已經快乾枯。那一年是過年,我回老家一次,幾天後就無聊就到爺爺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裏那條用來澆菜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不但是這裏還有被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新田地,我又看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水。水都還是黑。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也應該回廣州,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這麼多天雨,老家那裏河水也夠種田地人用也用不完。

雨水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下着,人也只好撐着雨傘去上學,儘管帶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溼。而且雨下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裏面養着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那些魚也游上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才退出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時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着許多外地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5

清明節要到了,我們一班同學爲了給烈士陵園掃墓。今天下午最後一節課,老師讓我們做起了小白花。小白花雖然市場有賣的,不過,自己親手製做的小白花,更能寄託對先烈的哀思啊!

首先,老師給我們白紙,有的.同學四張紙,有的同學三張紙。然後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條條白線,我們拿在手裏,像一條條白蛇展現在我們面前。開始做花了,大家都聚精會神地動起了手。

我聽着老師的講解,我認真地一邊聽,一邊做。首先,我將3張紙疊在一邊,然後從一邊起來回折,然後摺扇那樣,折成一條,再把它對摺,中間扎線,綁緊,再把紙一層以接起,小白花就成了。

我看着做好的小白花,心想:明天掃墓,我做的小白花一定了漂亮。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後,每家每戶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和父親媽媽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姥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姥姥整休過,但父親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乾淨,接着從車裏取出香。蠟。紙和?炮,還有鮮花。然後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父親的眼裏閃着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姥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姥姥講,姥爺離世時,父親還在念國中。我連姥爺的面都沒見過。每當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姥爺手牽着手回家時,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姥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着姥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姥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着許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鮮豔奪目。每一朵花都那麼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姥爺了。父親一邊燒着紙錢,一邊哽咽地說着姥爺在世時的往事。看着那飛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7

清明節,幸好沒有下雨,我們一家人去竹溪掃墓。竹溪在嵊州西北部,與諸暨市毗鄰。竹溪是奶奶孃家,我們爲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掃墓。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大地像鋪上一層綠地毯。青春麥苗正在拔節;那金黃油菜花,銀白蘿蔔花,紫紅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爲採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羣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鬱鬱蔥蔥。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背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村莊都建起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於城裏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新景象。爺爺說:“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和城市沒有區別。”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8

今年的清明節,全國放假,我們也不例外。昨天和今天,我都是在祭祖——掛清明(我們這裏喜歡這樣稱呼)。

昨天和今天的上午,我都在祭祖,爲我的親人祈禱,祈禱希望我的先輩們,能保佑我們後輩健康成長。尤其是希望他們能保護我和我的愛妻,還有我們的小貝兒一路平平安安。也希望他們能保佑瑞兒,心想事成!

這兩天裏,每當我們要去祭祖的時候,都是小雨綿綿,真有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有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句《清明》,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的感覺。當然跟着去的人,可能再也沒有這種感覺。

今天我看到了我們老家清明節的規矩,正清明那天是不插清明,可我們昨天還是去插了。聽老家人說插清明,是正清明的“前三後四”。也就是前面的三天和後四天才能插清明。

那爲什麼叫插清明呢?因爲每到一個死去人的墳墓上,要帶上紙錢,三炷香,每炷香裏有三根香,還有一掛鞭。這兩天我們祭祖的地方多,於是用小車裝的香和鞭以及紙錢,我們一共男女有將近三十人,浩浩蕩蕩,很威武。當然有更威武的是陳姓家族,他們大約有三百人之多,中午一起進餐,而且搭臺宣佈家規,講明家族的由來,並在墳墓裏高高聳立足有三米高的始祖和二始祖巨碑,很氣派。在我們這裏方圓十里,可謂長了陳姓家族的志氣。

當然我不這樣看,我認爲要既節約又達到節省的好效果,沒有必要把祖墳分散到各個地方。應該是祖墳集中在一塊,然後樹立一個巨碑,在其旁邊分設:始祖,二始祖,第三代,第四代。依次寫清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