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範文(合集12篇)

清明節2.4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作文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節作文範文(合集12篇)

清明節作文範文1

雨淅淅瀝瀝地下着,看着父親那蒼老的背影,我這才明白,現在的我是多麼幸福……

  ——題記

今天是清明節。身爲00後的我對於這個節日並沒有過多的想法與感觸。似乎清明節對我們這些新生代來說就如往日一般,平淡無奇。在我們生命的過往中沒有絲毫意義可言。

清晨,我被父親從被窩裏拖起來,坐車趕去超山祭祖。這大清早的,可攪壞了我的好夢,我內心十分不滿,但奈與父親往日的威嚴,我也不敢有絲毫的抱怨。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去超山祭祖。

父親和我來到爺爺墳前。父親擺好祭品,手裏拿着三炷香,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於是,我也依樣畫葫蘆,有模有樣地學着父親鞠了三個躬,祭拜祖先。父親看着我那調皮的樣子,很是生氣,也只得無奈地搖了搖頭。

太陽下山了,一抹與會出現在天的盡頭,時光就在我的嬉笑打鬧中溜走了。父親和我回到了家。累了一天的我早早地洗了個澡,睡覺了。也不知怎的,今夜,我竟失眠了,或許是因爲睡得比較早吧。我呆呆地坐在牀上,看着窗外清冷的月色,內心竟有一絲絲的傷感。耳畔傳來一句句喃喃的囈語。再仔細一聽,聲音竟是從餐廳傳來的,我懷着好奇走到餐廳。只見父親趴在桌子上,一隻只空了的酒瓶橫七豎八地倒在身旁。

耳邊傳來句句呢喃,我側耳細聽。“不要,不要離開我,爸爸!我——我還沒來得及報答您!您怎麼就這麼狠心地離開我了呢?爸爸……”一滴淚水從父親的眼眶流出,劃過那蒼老的臉龐,“滴嗒”一聲,流到那滿是老繭的手上,留下一道道晶瑩的痕跡。

爸爸怎麼會這樣呢?這時的他就如一個迷路的孩子一般迷茫,無助,哭着喊着要找爸爸。往日的爸爸不是最偉大最堅強的了嗎?爲什麼現在的他是這麼無助,這麼渺小?

“孩子。”母親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不用奇怪,自從你爺爺去世後,每年的清明節,你爸爸都是這麼度過的……那年你爸爸在外地工作,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回家了。你爺爺十分想念他,於是千里迢迢地從老家感到這裏,結果出來車禍,因搶救無效而去世。而你爸爸最後一次見到爺爺是在五年前……”

我不敢置信地看向媽媽。媽媽又繼續說道:“當初,你爸爸因外出創業,生活十分艱辛。他並不希望你爺爺知道他的現狀,更沒有錢坐車回家。可是等他攢夠了錢,能夠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時候。你爺爺去世了,這無疑是對他最大的打擊,也是他人生永遠過不去的一道坎啊!你爸爸從小喪母,是你爺爺既當爹,又當娘,辛辛苦苦地把他養大的。可他卻沒有讓你爺爺過上一天的好日子,享享清福啊!更沒有見到你爺爺最後一面啊!”

我轉頭看向爸爸。趴在桌子上的他,是那麼蒼老。那根根銀絲,那道道皺紋,那龜裂的雙手。曾幾何時,我也能在爸爸身上找到這些時光留下的痕跡。爸爸的背,曾是我兒時最好的遊樂場,在這裏,我可以盡情地玩;爸爸的背,也是我的避風港,替我遮風擋雨……可如今,爸爸的背也越來越駝了。我拿起爸爸的大衣蓋在他身上……

雨依舊下着,但今夜註定是一個無眠之夜……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

  ——後記

清明節作文範文2

清明節將近,突然想起竹子。我對竹子的好感,卻是在清明節那天的一場大霧裏產生的。曾祖父的墳墓在深山裏,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長的山路。當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出門是有道理的,因爲在今天得去好幾個山頭祭拜先人。只記得,當天早上,父親挑着祭品走在後邊,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邊,如一隻脫籠的小鳥。嘴裏似乎還在哼着曲調吧,或許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我的胸前。我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過幾個山頭,終於來到一條峽谷裏。父親輕輕喊了一聲:“別跑得太快,前邊是一片竹林了。”我應了一聲,卻一個勁地往峽谷裏跑。父親在後邊搖了搖頭,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歡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輕響,在彎角處我終於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綠色般的潮水,從此在我的人生裏紮了根,再也無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葉子雀躍地隨風傾倒,發出寒戰的聲音,宛如一片綠色的急流,所有的葉子都朝着一個方向。那修長而青翠的葉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爭渡。我站在萬千的竹子當中,只覺得自己已被綠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聳雲霄,一直長到了峽谷的頂端,遮沒了天空,嬉戲着白雲。細小的竹子,剛剛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綠地,也在枝頭潑灑出一簇簇細小的舟子,加入這霧中的爭流。綠色的震撼鋪天蓋地,萬千的翡翠招搖在我的面前,我撫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間繞來繞去,只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親放下肩頭的祭品,站在林間,也有點出神。

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那是山雀吧,在綠色的枝頭上跳躍着,盡情地享受這天地的氣息。潺潺的聲響,那是從巖縫裏滲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瑩。寒霧在竹子身上滲出一顆顆的水珠,有的順着竹節輕滑而下,留下溪流走過的痕跡;有的從葉尖晃了幾晃,便頑皮地蕩了開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墜而去。

後來,或許是第一縷刺破林間霧氣的陽光喚醒了父親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遞給了我。輕輕拍了拍我的小腦袋,喚道:“走吧,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或許是年幼吧,也或許是不對先祖們感情不夠深沉。荒山中的孤冢總讓我感覺陰森,要是沒有父親在身旁的話,我敢擔保我會嚇哭的。那年的清明沒有留下太多關於祖先的記憶,卻永遠銘記了那片竹林,那片綠色的,空靈的世界。也記得了父親削給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裏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親脣邊吹響的竹子。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

是的,後來我長大了。讀到了許多關於竹子的詩句,例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軾的吧,又讀到了“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王維的吧。讀了很多很多,也見過許多人畫竹,如鄭板橋的畫,但卻總覺得失落。那片空靈的世界,沒有任何詩句,沒有任何畫筆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裏是這樣的。

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先輩遺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爲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節作文範文3

古往今來,許多革命先烈爲祖國的解放和革命勝利,爲了全國人民都過上幸福安定的日子,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慷慨豪邁的正氣之歌!

1927年12月11日爆發的廣州起義失敗後,廣州沉入血海之中。參加這次起義的周文雍和陳鐵軍兩位同志,不幸被捕。陰險狠毒的敵人用"吊飛機"、"老虎凳"、"插指心"等酷刑迫害他們,又用金錢地位、物質享受等來誘惑他們,妄圖摧毀這兩個堅強的共產黨員的革命意志,要他們在"自首書"上簽字投降。

但是敵人的種種陰謀詭計都失敗了,惱羞成怒,殘酷地對他們下了毒手。周文雍同志在監獄的牆壁上寫下一首不朽的詩篇: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爲黨落,好漢身軀爲羣裂!這不僅僅是周文雍同志的心聲,更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的心聲。在宜昌,出生於宜都市聶家河一個富豪家庭的胡敵。

他是宜都市歷史上第一任中共黨支部書記、宜昌市第一位中共黨員。中學時就立下了遠大的理想,五四期間積極投入"五四"學生愛國運動。大學畢業後,回到宜昌從事革命活動。爲了開展活動,他動員其妻將陪嫁的首飾變賣,作爲活動經費。他組織建立了縣總工會、農民協會、婦女協會、商民協會等,廣泛發動羣衆,參加革命鬥爭。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民革命軍獨立十四師夏鬥寅率部叛變革命,駐宜都的該部所屬連,與宜都土豪劣紳相勾結,大肆逮捕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胡敵等一批革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落入敵手,遭到嚴刑拷打,遊街示衆。

1928年7月15日,胡敵、羅光翟、江崇本(均爲中共宜都縣委成員)被叛軍楊森部殺害,三人埋於一坑。胡敵犧牲時,年僅30歲。還有出生於當陽市玉陽鎮的鄂西秋收總指揮李超然;出生於宜都市忪木坪江家灣村,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賀炳炎。還有青山下長眠的爲解放宜昌而英勇獻身的將士們。

我們今天走的路,正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爲我們鋪展開來的。歷史的腳步又翻越了新的千年,胡錦濤同志強調:當今世界局勢正處在複雜而深刻的變化之中。環境、戰爭、資源依然困擾着世界,我們如何抓住機遇發展自我強大自我,這是每一個青年學生都應思考併爲之奮鬥的。而每個夷陵人更應該具有這種高度的責任感,聽從祖國的召喚!

同學們,使人發光的不是衣上的珠寶,而是心靈深處的智慧。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忽視而又令人後悔的就是生命。所以我們珍惜時間,珍惜美好的現在,用我們的智慧和才幹去完成新的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讓長眠在陵園裏的革命先烈能有更多的欣慰,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富強。

清明節作文範文4

上帝又在讀長篇悲劇了,哭的稀哩嘩啦。連日的陰雨,下得人都有些頹廢了,溼漉漉的街道被無以計數的行人踩的髒兮兮的,我走在上面,褲腳沾滿了泥巴星兒,心裏頭有着說不出的鬱悶。

街上的好些店面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紙花,冷色調的,在屋檐下躲着細雨,隨着微風飄遙,我停下來看了些白的刺眼的花,旋轉着,寂寞着,刺得眼睛都痛了,想想,又是一年清明節來到了,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啊,每年都是這個時期,冷清與憂傷這對搭檔便聚合起來迎接這個節日。

依稀記得以前的清明節叫踏青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是讓沉寂了一個冬季的人們外出玩耍,享受春天清新氣息的日子,後來清明節與其日子相近的寒食節的習俗漸漸被大衆所融合,在隋唐年間就形成了一個掃墓祭主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並因此,它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我是一個正宗的炎黃子孫,對於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只瞭解這麼點,似乎很悲哀,但是每年面對這個到來的節日,我都會感到莫名奇妙的悲哀,一種很強烈的情感,不知道是對逝去的又一年歲月,還是掃墓重新喚起的對已逝去的親人的懷念,這些悲哀都讓我對這個節日在情感上或多或少有些牴觸……

01年的清明,在奶奶離我們而去的整整5年後,我的心裏還依然存留着無盡的痛苦,我曾以爲時間可以稀釋一切,包括痛苦,可是我錯了,5年了,時間越長,我對她的思念反而越濃,她的音容笑貌以及生平對我的好在我的腦海裏愈發的深刻,因爲想念,我買了一株小楊樹苗恭恭敬敬的栽在她墳前,我站在她墳前祈禱,希望這棵同樣孤單的樹可以陪着奶奶在荒涼裏過好在另一個天堂的生活,我渴望這棵綠色的植物能聽懂我的心語,望望四周遍野的蒼涼,沉默的佇立了片刻,我在不知是雨還是淚的寂寞裏離開了……

歲月如梭,又是六年,眨眼的工夫就過去了,07年的秋,我重返故鄉,重新立在奶奶的墳前,枯草放肆的吞噬了這一帶的山地,天是慘白的,地是乾枯的,只有絲絲的風像幽靈穿梭在荒涼裏,墳前的樹長大了,分了枝,悽悽涼涼的在風中搖曳,與周遭顯得是那麼的不協調,眼前的景不禁讓我潸然淚下,死寂的山,寂寞的墳冢在枯燥的年華里耗盡了熱情,太可憐了,或樹或人都在被遺忘的角落裏耗盡了所有。

已經逝去了的,只算12年,12年以來的生活是在適應沒有那親人陪伴左右的生活,我以爲我很孤單,但卻忽略了一種比孤單更爲可怕的東西。是的,她的孤單,在荒野裏,我的孤單,卻在喧囂裏,我把全身心的情感傾注到對她的思念裏,可是她在她的天堂裏卻無法預知我的思念,甚至我只是個陌生人了。

今年的清明又到了,我沒有回去,而是在離家千里的另一個陌生城市,在細雨霏霏的街道失魂落魄的行走,帶上早已襲上心頭的痛楚,逃避擺脫不掉的哀傷,走下去,漫不經心的淪落,是的,“清明千萬家,處處是年華”,同樣的清明,不同的情感,歲月輪迴裏的神祕,又有幾個人能猜得透呢?

清明節作文範文5

清明節,不禁憶起了我的相思。一切都是斷魂!一切故事猶新!

小時候,真不知清明節是幹啥來的?自己還沒會走路就跟着大人們到墳墓裏祭奠太公太婆什麼的,在家鄉,如其說祭奠,用家鄉的土話還不如說是分太公肉吃。在南方山坡丘陵的,哪有什麼公墓,墓地只有一堆土。在家鄉,土堆墓隨處可見,不論是外頭的還是本地的,簡單一句話,只要死的,在誰的山地埋都可以。所以每至清明,墓地總不免長起密密的草根來,墓在我們這裏人們常稱它爲草墳。輩份較高的死人,往往要一族人去拜。(我們土話把祭奠稱拜山,簡稱拜。)例如說太太公,太公等。

拜山其實就是拿把鋤頭與刀把草墳修理乾淨。然後捧上雞公,有錢的就燒豬,沒錢就豬肉。加飯茶等。最後燒香蠟燭放鞭炮轟天雷等,這樣一個山就拜完了。不過就是不慣祭花。若說公家,也就是說拜太公等,因爲當太公子孫後代多,往往要湊錢一起拜的。在這裏有個習俗,要是拿一年誰家新添個小人兒,誰就要主持湊錢管理清明關於拜山的事,如買雞豬啊香寶蠟燭鞭炮等,還要在自家搞好然後奉神,最後再分配一個個擔子到各個地方的草墳裏,一拜就得兼併拜幾個,分好主。若全村沒有添兒子的呢,就新添女兒家的主持事物。

在草墳一切修理好了,拜上幾拜。我們拿飯去的,就要拿出來放在平平的墳地上,並揭開蓋子。大人們常對我們說,如果拿有飯來不拿出供奉,孩子就會讀書不聰明,我總記得這個。當拜完之後,負責擔擔的人就叫人切肉。然後分成一小盤一小盤的,

然而我們就只在一旁用小刀削筷子。很快就可以享受這墓中之餐了,人們說這是“太公分的龍肉”其實就是一大塊一大塊的豬肉。我們通常八個人做在一起,其中餐盤還有一點炒得脆香香的花生。所以到清明,總有許多人咳嗽。若是晴天,這肉倒被太陽照得挺香,這時人們總會得意說太公保佑。若有時碰到大雨,他們總不好說什麼。當然,這是我回想很就以前的事了。

記得多年前,清明的前一天,要去很遠的一個草墳拜,還下起了很大的雨。一路的泥濘,開車不好走,走路也難。有的喜歡熱鬧,多遠也喜歡去,一路的顛簸,衣服鞋子又溼又髒。那年村裏人還開了一部拖拉機去,上面車倉坐完了人,所以坐車也難受,不知那屁股多疼!因爲當時很少有人有車,回想起來還真是一把辛酸。不過人面對這大雨仍然不改日期, 他們總是義無反顧地奔去,不管路是多麼崎嶇。一日奔走也夠勞累的了。於是小孩子們一回到家就只顧躺在椅子上打盹。他們高興得斷了魂,也疲累得斷了魂。

往事真的不堪回首。如今清明倒怎麼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細細想起,清明前後總是多雨的。真是個清明雨紛紛。可這又知無奈了多少人?又苦了多少人?或許,雨是一種淚,一種祭奠死者的淚。這樣,或許是人類祭奠不知其是什麼目的。於是,一大卷一大堆的鞭炮響個不絕,從而代替了哭聲。小時候在清明不知道是多麼興奮。單點鞭炮就顯得過隱。長大後呢,就一切都變得惆悵了,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爲了親人與自己隔離一塊土而哀傷。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爲了祭奠死者而立的,爲了人類培養感情而立的。它表達了人們對死者最基本的尊重與懷念。

清明節。我不能不說這是令人愁腸斷魂的日子!

清明節作文範文6

空氣中瀰漫着青草的香味,碎碎點點的小花早已冒出來;門口那幾棵萬年青的枯樹枝上,也冒出了嫩綠的葉子;鳥兒在幾棵樹間蹦來蹦去,歌頌着生活的美好……這一切的現象,是告訴我四月來了嗎?是的,四月在幾場春雨中來了。伴隨着四月,清明節也來臨了,它帶着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深深思念,到來了。

現代化的社會在不斷進步,清明節掃墓祭奠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有網上掃墓,陵園掃墓和最傳統的下鄉掃墓。我家選擇的是下鄉掃墓,因爲這中間可以到鄉下去散散心,親身給老祖宗上香祭奠。

4月3日,又到一年清明時節。這一天,我和妹妹跟隨爸爸叔叔爺爺幾人,一起坐上了會老家潘集的汽車。

我們的汽車是從大橋出發到潘集的。汽車行駛得很快,但離老家潘集還有一段路程。車窗外,一排排高大挺秀的樹影不停閃過,它們像衛士一樣,守護着蜿蜒的公路。汽車開的慢了些,我邊教妹妹唱着歌,邊向車窗外看着風景。

鄉下劃界清晰的農田,綠油油的一大片田總會有那麼一兩片田上種着金燦燦的油菜花。油菜花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那是誰都忘不了的。金黃的油菜花算是四月裏最具特點的花。

農田旁還有湖,湖面平靜得像一面乾淨的鏡子,微風一吹,湖面就會泛起漣漪,一圈圈波紋在湖面上盪漾開來。湖口泊着幾艘農家漁船,湖的四周被農田包圍着。

一路上,鄉下農屋是常見的一道“風景線”。農屋不再是用土磚砌成的,而是整潔漂亮的鄉下小別墅,別墅卻仍不失小屋原來的那種純樸和獨特美。

每家農屋的院子裏都會看見幾棵桃樹、梨樹。桃樹上的桃花和梨樹上的梨花全開了,正是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桃花是水紅色的,梨花則是米白色。桃花象徵幸運,梨花象徵純潔。它們各有各的美。領略了一路的風景後,我們下了車。踏上了曲折的小土路。沿着土路走了一會路,便要上山坡了,我和妹妹小心翼翼爬上山坡。穿過幾片麥田後,就看到了老爺爺和老奶奶的墓碑。

我們這個家族姓楊,我和妹妹如今是這個家族的重孫。從老爺爺那一代到我們這一代,中間已過了四代的.變遷。

我瞭解到,楊姓的起源有四個,其中一個是因功賜姓,隋代楊義臣之父爲國捐軀。當時楊義臣本姓尉遲氏,年幼,養於宮中。長大後,楊義臣伴隨在隋文帝楊堅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對尉遲崇功業的追憶,於是下詔:“賜義臣國姓楊氏,……編制屬籍,爲皇從孫。”

楊氏家族中出過許多大人物,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楊玉環),隋朝時代的楊堅皇帝……要說楊氏家族的大人物一一列出,那可真不少。

該祭奠了,我和妹妹給老爺爺老奶奶上了三炷香,然後把買來的冥幣和黃紙點燃,燒給九泉之下的老爺爺老奶奶。爺爺讓我和妹妹向老爺爺老奶奶的碑前鞠躬,我和妹妹鞠了三個躬,讓太公太婆保佑我倆學習優秀,考個好大學。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下着細細毛雨,不時陣陣 涼 風吹過。大人們把鞭炮放了後,就下坡了,結束了掃墓活動。

我們又坐上了回城的車,我在車上回憶着楊氏家族的歷史和楊姓起始,心裏緬懷着故去的親人。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無盡哀傷都化在這濛濛的細雨中,承載着深深的思念,落在大地上,撒給逝去的親人。來年的清明,仍是這樣的心情,久久的,永不散……

清明節作文範文7

老屋門前有半畝土地,爺爺六十五歲的時候把所有土地分給了他的四個兒子,惟獨留下這半畝地自己耕種。

奶奶逝世早,自那以後爺爺一個過生活。我的伯叔們曾提出要輪流贍養他,但爺爺不願意,他說自己的身體硬朗,不必麻煩大家。

爺爺把老屋門面的半畝地整的展平,闢爲菜園。爺爺當了一輩子農民,耕種了一輩的地,幹起在農事來得心應手。

爺爺的菜園劃分爲幾個區域,種上各式菜蔬。從開始挖地到收穫蔬菜,爺爺白天的大部分時間會用在服侍菜園子上。

春天來了,封凍了一冬的土地逐漸清醒,爺爺扛着他打磨的雪亮的鋤頭出門。春日暖和的陽光裏,爺爺起勁地揮舞着映得閃閃發光鋤頭,一點一點把散發着春天氣息的土地翻過來。爺爺的手臂早已經沒年輕時那麼粗壯了,力量在一年一年地衰退了,但歲月的阻撓絲毫不能減少他對這半畝土地忠誠與熱愛。

爺爺在菜園子裏春季種上茄子、豆角和各種瓜類。夏季來了,菜園子裏滿眼都是鮮嫩的蔬菜,爺爺清早就來到菜園摘採,然後送到鎮上去販賣。夏季過去了,又要播種,爺爺再次把地翻過來,種上蘿蔔、白菜、香菜。冬天了,爺爺賣菜如故。

爺爺是種植莊稼的好把式,種地用很少的化肥。爺爺常用的是人畜糞,他說人畜糞才既營養蔬菜又肥沃土地。

鎮上很多人吃爺爺的蔬菜。冬天了,天氣壞的時候經常出現,爺爺用竹蔑籃挑起一擔隔夜摘採的菜,一頭是白菜,一頭是蘿蔔。從家到鎮上有三裏多路,爺爺挑起滿滿一擔清早出門,有時路不好走,總免不了摔跤。

有一次,爺爺見天氣連續幾天都是冰凍,心怕地裏的菜凍壞了,鼓足幹勁忙了一個下午摘採了蘿蔔、白菜各幾十斤。第二天清早,爺爺如往常一樣挑着擔子去鎮上,半路上走過一塊搭在小溪兩岸的大石頭時不留神腳下打滑,連人帶菜全掉進溪裏。冬季刺骨的寒水像刀尖一樣滲透爺爺鞋襪和褲子,痛得他周身發抖。爲了不錯過賣菜的時間,爺爺費大力將兩隻菜藍搬上岸,忍痛挑着擔子前行。

這一次意外讓爺爺患上了重感冒,並且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再三複發,爺爺年邁的身體經不起折磨,在兒孫擔憂的注視日漸枯瘦。

慢慢地,爺爺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他依然不願意放棄那半畝地的菜園子。我們都知道,那半畝地的菜園子是爺爺的經濟來源。爺爺從來沒向他的兒女開口要過錢,他的花銷都是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爺爺常說,我們家人口多,家庭經濟基礎不好,苦了孩子們,只要還能動,我就絕不坐着吃閒飯。

爺爺只個對生活很有感悟的老頭,他知道兒女的難處。

那塊地一直爲爺爺所耕種着。爺爺的身體病弱的緣故,他不能再這樣種蔬菜了,在大家的勸說下,爺爺改種豆子,農忙時,我們都來幫他。

四年前的一個冬夜,爺爺半夜起牀解手時不慎摔倒在地板上,從此中風在牀。三個月後,爺爺帶着着對兒孫的留戀和兒孫的祝福永遠離開了人間。在爲爺爺清理遺物時,我的一位姑媽在枕頭下發現了爺爺那幾年賣豆子所得的四百多錢。一沓很舊的錢,在爺爺的枕頭下壓得展平,就像爺爺生前整理過的土地。

爺爺在他的菜園子裏安息,這是他的最後遺願。爺爺生前對待他的菜園子毫不馬虎,死後也離不開它。

清明節作文範文8

清明,又叫掃墓。中國自古以來,絕大部分地區人死後都是土葬,做有墳墓,正如《紅樓夢》所言:“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後人常在墳墓上鍾樹木,已進行保護,蔭及子孫,同時做爲紀念的標記。今年,又是國家新增法定假日中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第一個清明節。

我和爺爺,爸爸去掃墓,經過一年的風吹雨洗,墳墓本身不免土壤流失,樹木凋零。因此,到了春日清明,我們前去看望,帶上食物供奉,並整修墳墓,清除雜草掃墓。壘一些新土,使墓地從換春光。

宋代詩人晏殊在《春景》詩中曰:“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農曆三月的清明節,爲親人掃墓祭祀,是中華民族充滿人情味的一種民族習俗,是對已故親人表達哀思與懷念之情的傳統方式。其間蘊含着濃郁的親情,深沉的寄託,虔敬的孝心,自是此俗綿延千年而爲廣大民衆所認同的主要原因。

我猛然看到墓地上一個大姐姐悲痛,傷心欲絕的在一座新墳痛苦,“媽媽,您怎麼走了,丟下女兒不管了,爸爸老早前病故,我要上學啊,上學誰給我做飯,誰給我輔導作業呢!都是女兒不好,您在世時和您頂嘴,學習不用功!傷透了媽媽的心,”“她邊哭邊傷心,泣不成聲”“媽媽我好想你,給你燒紙錢,不要丟了我不管,我會時時來看您的,從現在起我要刻苦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不辜負您的一片苦心。”我在一旁也忍不住眼水順着臉頰往下淌。聽爺爺瞭解她媽媽在一次車禍中不幸身亡。

清明掃墓,卻有不和諧的地方。在清明前後,有些人上墳時,祭祀燃品從紙錢,冥幣到真正的人民幣從紙製的摩托車,電視機,空調到紙製的小車,別墅,在不斷的“升級”。甚至有的還有紙製的警衛和小姐,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可以說是祭祀燃品,在於時代同時進步,社會上有什麼,祭祀燃品就有什麼。

唐代詩人王建在他的《寒衣行》詩中曰:“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哪得到黃泉?”寒食節,即清明節的前三天,意思是,在寒食節這三天,在人間已經禁止生火做飯,所吃的都是冷食品.

掃墓爲死去的親人焚燒大量烏七八糟的祭品,有礙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風尚,而且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污染我們的生存環境,甚至引起火災,在我國因清明節上燒祭品所引起的火災,幾乎年年都有發生。

清代詩人郭鹿在他的《積雨》詩中曰:“湖上小桃三白樹,一齊彈淚過清明。”意思是說,就連湖上的小桃樹,都在紛紛爲清明落淚,更何況是對已故的親人呢!利用清明節,尋根問祖,感恩懷親,本是人之常情,但我們應當文明掃墓。毛主席當年會韶山,拜祭父母之墓時說道:教我者黨,生我者父母也!“將感恩之情溢於言表,但他獻給雙親的僅僅是一束松枝而已。做爲我們在清明節去祭祀已故親人的掃墓者,大家應從毛主席的祭祀父母的方式上得到點啓迪,儘量遠離那些祭祀陋習。

在親人墓前植樹,用一束鮮花寄哀思,緬懷親人對自己的賦育之恩,教育後代要繼承先人的優良家風……要達到“祭我相思千點淚”的致哀追思。

清明節作文範文9

清明如一幅水墨畫,不同的色澤下隱隱包含着一些淒涼與悲壯;清明如一首抒情詩,屈指可數的詞字中包含的是難以言述的情感;清明如一面被滄桑刷洗的大鐘,每一次鳴響總是讓數以萬計的人們放下手中那些重要之事,去緬懷已故之靈;清明更如一句妙不可言,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使你感悟倍深。

我與同學們站在烈士碑之下,聽着領導的講話,他們的講話聲似乎在今日格外地沙啞,聲音滿懷的是對烈士們的崇敬。我此時心中思緒萬千,時而擡頭望望那如巨人一般聳立在天地之間的英雄紀念碑,時而低頭看看那朵美麗的淡黃色菊花,抗戰時的一幕幕情景彷彿此時正如放電影一般地在我腦中呈現。一聲吼,抗戰烈士們拿着散發銀光的大刀,向全副武裝的敵人們衝去;一聲響,那是烈士們那把絕地反擊的槍,但被英勇之氣附着着的子彈卻突破重圍向着那些貪婪的靈魂飛去;一抹血,滿是老繭的手掌捂着受傷的胸口,但死守之氣依然是浩浩蕩蕩……這一幕一幕不禁使我嘆了一口氣,這口氣中包含着對烈士們的惋惜,包含着對侵國者的厭惡,包含着對今日生活之美好而富饒的讚歎。

祭祀已成爲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但來掃烈士碑我活到現在也只有來過三次。

第一次,那天煙雨濛濛,天空似乎也在爲亡靈而哽咽哭泣。那時我還在上幼兒園,對歷史時候的戰爭當然一無所知,那時我只知道戰爭時沒有零食吃,沒有玩具玩,還知道烈士們很偉大,他們爲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僅此而已。這些想法只是從老師嘴裏的話中琢磨出來的,但那一次,我感悟到了原來人都很苦,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第二次,那天天空多雲,太陽藏在雲後面,只有一些微弱的光芒從雲縫中透出。那是我幼兒園剛畢業,迎來的是幼兒時期的最後一個暑假,姥爺和父親又帶我去了一次烈士公園,那時我也漸漸開始明白戰爭的殘酷,知道那要死人,知道那很痛苦,說不定那還可能讓平常戳手可得的父愛與母愛轉瞬間灰飛煙滅。那一次,我感悟到了是烈士們的鮮血,洗刷了灰色的土地,澆灌出如今的繁華。

第三次,這天太陽不算奪目也不算陰沉,陽光曬着大地,讓人覺得有些暖洋洋的。這時我已到了六年級,學校組織7個班一起去緬懷烈士。這一次,我看着那碑,心中已是漸漸瞭解了烈士,瞭解了戰爭,瞭解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瞭解了人生中的悲歡離合。這時,站着的那個我,已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堅強,此時我慢慢的領悟到,我們不但要珍惜一切,不但要崇敬烈士,更是要學習烈士,烈士給了我們一塊沃土,我們要付出一些辛勤,播下一些種子,才能收穫到真正的幸福。或許這份幸福我們來不及享受,但等它葉落歸根時,將會給我們的兒女子孫更加肥沃的一塊土地。隨着時間的耕種,這塊土地會越來越肥,說不定到了那一天,它包含着的營養便會取之不盡。

在我人生的第13次清明中,我似乎又懂了一些別開生面的道理。

感悟,在任何一處地方,說不定在繁華的街市,說不定在簡陋的草屋,說不定在歡聲笑語中的六一,說不定在萬感悲傷的清明……不論你的感悟是原來明白的還是沒有想到過的,都會讓你的那個想法根生地固,錦上添花。

清明節作文範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時,天公也陰沉了下來,彷彿也在爲世人的哀思動容。果不其然,一會兒就細雨霏霏,潮溼了路人的思緒。煙雨薄霧。柳樹依依,桃花灼灼,正是踏青時。路上的行人卻步履匆匆,沉思凝重,沒有了賞花踏青的心情。此時只想對故去的親人、道一聲“我們來看您了”。站在墓碑前,想起了余光中的《鄉愁》,“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是墳頭,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已是潸然淚下。

驀然明白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地角的相距,而是咫尺之間地生死相隔。獻上一束花,捧起一抔土,只願親人在另一個世界裏安好。曾經的往事一幕幕,一幀幀像捲簾一樣慢慢掀開,雙眼溼潤,點點雨滴,只是離人淚。院中的海棠樹依舊,那疼愛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輩們,都已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們的音容笑貌卻都鐫刻在記憶深處,日子久了,會泛黃,記憶卻不會褪色。再也不能纏着爺爺讓他陪我下棋,再也不能讓奶奶給我包餃子吃。吃在外婆,玩在外婆,住在外婆的童年經歷已盪漾成一首歌。“那是外婆拄着杖,把我手輕輕挽”。往事悠悠,驀然上心頭。親人已去,清明時節,思念成殤。臨別去,站在墓碑前,再深情凝望一眼。“目斷魂銷,應是音塵絕”,輕輕拭去思念的淚水,逝者已去,我們要好好活着,告慰他們。

人生匆匆,轉瞬已步入中年,許多長輩已離去,父母在歲月中漸漸老去,頭髮花白,皺紋爬上額頭。在這個祭祖掃墓的特別日子裏,與父母同行。心裏一陣酸楚涌上心頭。“出名要趁早”,這“敬孝也要趁早呀,莫待敬孝雙親而不在”。人到中年,就一直爲工作事業打拼,告別父母,離別家鄉。一年難得回去幾次。陪伴父母的日子又有幾許呢?難道要等到陰陽相隔,纔去後悔嗎?我的心頭不盡爲之一怔。無論工作有多忙,無論是什麼理由。都要經常擠出時間常回家看看。“陪父親說說話,陪母親刷刷碗”。臥冰求鯉、哭竹生筍二十四孝故事,告訴我們“百善孝爲先”,讓父母安享生活,是我們做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不容辭的任務。看着父母佝僂親的'背影,不免感嘆,時光匆匆,人生又有幾回?《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已喜,一則已懼。”父母在,根就在,父母不在,我們宛如斷了根的浮萍,四處漂浮。

人生中的恩恩怨怨在清明時節,彷彿都已煙消雲散。有多少解不開的疙瘩,有多少抹不去的心結,有多少斷不開的情愫,都在這生死之間倏然明白。人生匆匆不過百年,意外總是明天先到。事故、疾病、意外,一個接一個的噩耗總是會讓人大吃一驚,唏噓不已。只是世上沒有後悔藥,來不及道歉,來不及悔恨,已是白布一蓋,化作一捧灰,陰陽相隔。肝腸寸斷,今生已了了。所有的愛恨情仇在生死之間一眠而終。

人在世上走這一遭,那就好好地活着。清明時節,總是會想起一些事,念起一些人,生離死別的黯然。魂牽夢縈,思念成殤,往事越上心頭。陌上青青柳色,“終令思故郡”心中念念故人。中國人講究向死而生,清明時節,天氣晴朗,草木茂盛。我們在春光燦爛,春回大地時分,萬物生長的節氣裏,“家祭無忘告乃翁”去祭祖。慎重追遠,緬懷故人,祭奠先人。

清明節作文範文11

所謂的清明節追思就是悼念死去的人,爲他們燒點紙錢,讓他們在地下也能吃好穿好,在4月5日的清明節到來之日,我們回到了老家,爲死去的人悼念,以孝我們的孝子之心,清明前後家家戶戶都忙着爲死去的親人準備該準備的東西,有的人提前就爲自己的老人上墳了,那些纔算是孝子孝女,而有的人令願把錢拿去吃喝玩樂也不願拿錢去爲自己死去的老人敬一點孝心,我認爲那些人一點也不爲自己的老人考慮,真是自私自利的人。

清明節的來臨,它寄託着所有人懷着對老輩們的感激和想念,它讓所有的孝兒孝女們都在清明節時自告奮勇的拼了一回,他們是孝子孝女們爲自己死去的老一輩們敬了自己應有的責任,他們也算得上是無公無私了。

清明節到來時,天氣是那麼的陽光明媚,火紅的太陽折射出迷人的光彩,彷彿在告誡人們,你們的內心就像太陽光一樣耀眼和善良吧!我和家人來到了老家,回來悼念我死去的爺爺,姥姥,他們都走的非常早。讓我失去了至親至愛的親情,當時,我的心情是無比的失痛,爺爺是那麼的和藹可親對我體貼萬分,姥姥是對我最好的,從小是她在我身邊照顧我,教育我,是她給了我家庭般的溫柔,給了我大愛,比什麼都重要,可是就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姥姥爲了能讓我們吃上香甜可口的西瓜,而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了,她帶着對我們的牽掛默默的離開了,在那一年裏我們家鄉盛產西瓜,我剛好就在盛產西瓜的季節出生的,真的是讓人頹廢,每個人恨不的穿過冰山,跨過海洋,可是,姥姥卻沒有那種想法,她只是默默的栽種自己的西瓜,靠西瓜來解渴,彷彿只有在她的身上纔看的到那股堅定的意志,可是當天乾旱的時候。西瓜也隨着太陽的照射逐漸枯萎了,只剩下我們河對面還有一顆西瓜藤了,姥姥把它拿回來細心呵護,終於它萌發生長了,彷彿西瓜藤被姥姥的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了,就算使是拼了命也要努力成長,是她給了幼小的種子新的希望,使它得到了新的生存空間,雖然環境是這麼的惡劣,但是它也並沒有屈服,堅持不屈的成長,是姥姥爲它建起了屬於它自己的橋樑,可是就在某一天,姥姥突然生重病了,一躺就是幾個月,但是她精心呵護的西瓜藤也已經慢慢的枯萎了,雖然在它死之前拼命的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它爲姥姥留下了幾個西瓜,西瓜看起來是那麼的大,沒有一點污染,它是純天然的,它是付出姥姥所有的心血栽培出來的,我一定會爲姥姥栽種一片屬於自己的西瓜地,要種遍全世界,雖然它不怎麼起眼,但是它有堅強的毅志。

當姥姥快死的那一天,她始終也捨不得吃她精心栽種出來的西瓜,她把它留給了我,她自己卻捨不得吃,卻拿給我,我知道她想告訴我,以後我做事情也一定要像西瓜藤一樣擁有一顆堅持不屈的決心,不被任何的困難打倒,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

姥姥快死了10多年了,她帶着對我的牽掛和想念默默的走了,我懷着對她的想念與感激之情,每當我看到街道邊的人賣西瓜時,我不由的想起了姥姥,每當我默默的想起她時,我不禁在深深的夜裏打了一個寒顫,那是因爲我失去了姥姥的溫暖,讓我在寒冷的夜裏獨自寂寞。

姥姥我想對你說:“您回來吧,我好想您”。

清明節作文範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緬懷先烈、祭奠親人是這個節日的主題。不知不覺間我已度過了四十多個清明節,並且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清明節的認識各不相同。

幼時的我對清明節的印象是模糊的,現在想來是因家庭條件還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隨着年齡的增長,無憂無慮的童年隨着父親的去世而定格。清明節變得清晰起來,那時的我明顯感覺到生活的艱辛,還沒到清明節,就數着指頭盼,爲了吃上兩個平日吃不到的雞蛋。等到了那天,母親便早早的煮上爲數不多的雞蛋,我們姊妹四個便不分大小地搶那個大的雞蛋,往往會爭執不休,最後母親只好出面協調,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地捧着兩顆熱雞蛋跑到小樹林裏盪鞦韆,霎時樹林上空便盪漾起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飯了—”母親那悠長的聲音在村子裏迴盪,我們便隨着這聲音跑回家。午飯過後,母親便領着我們姐弟四人去上墳,路上十歲的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弟弟妹妹們還小,打打鬧鬧的。到了那裏,幫母親把雜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擺上,倒酒和上香,過一會,燒紙錢,然後母親盤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我們幾個也都哇哇地哭,那時候不知道勸說母親,直到喉嚨哭啞了才做吧,收拾好東西一步一回頭地回家。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好悽慘,經常淚流不止。

這樣過了四年,我慢慢地步入了少年時代,對清明的認識不僅僅是吊念親人,還要紀念給了我們和平生活的先烈們。連着兩年清明節,學校都組織我們去朐山烈士陵園祭奠爲國捐軀的烈士,參觀烈士紀念館,他們的英雄事蹟深深地教育了我們,然後去電影院看戰鬥片,身臨其境感受艱苦的戰爭歲月,明白了和平日子來之不易,格外珍惜度過的每一天。以後上了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使清明節又淡化了,無非多吃幾個雞蛋而已,到了以後也僅是在新聞媒體上感受罷了。

彈指一揮間,我已進入中年,生活逐漸富足,清明節感覺就是爲了懷念親人而設,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歡吃雞蛋,煮雞蛋這道程序也省去了,最近兩年,國家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視起來,放小假幾天,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聯繫兩個較遠的妹妹,希望清明節那天歡聚孃家。到了清明節,我們姐妹幾個邊聊家常邊包水餃,四個孩子在周圍跑跑跳跳,母親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飯後我們一塊去上墳,一路上,麥苗青青,果樹發芽開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美不勝收。對親人的悼念不再那麼傷心,好希望父親九泉有知,能看到現在的好日子。回來的時候,順便挖些地裏的薺菜、苦菜、菊花芽之類的野菜,成爲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們更是像放飛的籠中鳥,歡呼雀躍,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寬廣和美麗。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清明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清明節也過的不盡相同,但懷念親人,紀念先烈這一點是相同的。願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併發揚廣大。

標籤:範文 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