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感悟(通用15篇)

清明節3.0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在這個時候,不妨試試寫篇感悟的文章,便於記憶。爲了讓大家在寫感悟的時候更加簡單,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感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感悟(通用15篇)

清明節感悟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描寫的就是清明時節時的景象,他說的可真不錯,清明時候人們臉上幾乎沒有笑容,只有滿臉的沉重。

傳統節日清明節家家都有個習慣,就是去墓地看望已逝的親人,帶上好吃的,冥幣,帶上家人的思念去看他們,爲的只是心靈上的滿足。我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我和我的家人們就早早的起牀,準備好一切,去祭奠天國的爺爺,我好久沒見到他了,心裏難免有些激動,於是,我們便出發了,一路上,雨不停的下,周圍寂靜一片,依稀見得遠處有幾家的燈光,大街上空無一人,即使有幾聲鳥鳴,也打不破這長久的寂靜。我知道,人們現在的心情。

一路上的坑坑窪窪,一路上的綿綿細雨,一路上的人們,伴隨着我們進入人山人海的墓區,此時人們不再是歡樂,而是沉重,見到了摯愛的親人,又有誰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又有誰能無動於衷。

整個墓區,哭聲不斷,炮聲不斷……

我隨着大人們走到爺爺的墓穴,看見了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雖然是在照片上,但我依然感受到他的苦。看見了久違的爺爺,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望着那張永遠刻在墓碑上的照片,那疼愛我的爺爺,你孤獨嗎,你想我們嗎,即使你永遠也不能和我說話,但我知道你想我們,即使你在陰間有很多朋友,但他們比不上我們呀!爺爺,我想你,我想你,我想要你回來,即使那不可能,即使那樣的要求很不服實際,但是,您的孫女想看您一眼哪,您能記住我嗎?

雨還在下着,哭聲還在繼續,我擦乾眼淚,我不哭,我知道您是不想讓我哭的,我要做個勇敢的孩子!我聽話,做個勇敢的孩子!

雨下個不停,人們的思念也永不停息!

清明節感悟2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爲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着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牀上,心中不由得想到: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爲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傳統節日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感悟3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讓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母親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太太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裏也沒有任何跟太太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腦。我問母親:“母親 ,我見過太太嗎?待我好嗎?”母親無奈的說:“實話說吧,我也沒見過,應該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這……”

漫長的20分鐘過去了,咱們終於來到了上林湖,頓時天空中飄下了似花針的雨。停好車,拿好工具,準備上山。向遠處望去,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條過道都擠滿了,一點空隙也沒有。隨着人羣,咱們緩緩移動着。我發現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帶着爆竹,香燭,紙錢等。萬一發生什麼不測,那可這麼辦呢?

咱們再次隨人羣而上,拐過一個彎,再拐過一個彎,上了階梯,咱們找到了太太的墳,跟往常一樣。這次我給經歷了一個春秋風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寫着這一個個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還活着,那麼該多好啊!這下我肯定與太太快樂的聊天……想到這我的欣慰的笑了。

母親與爺爺拿着鐮刀,在墳旁邊把雜草雜花清理掉。我拾起墳沿邊的杜鵑花,靜靜地將花插在太太的碑後,望去,猶如太太頭上的裝飾品。這時母親爺爺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個墳邊看起來乾淨了許多。

之後咱們小心翼翼地點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禱,給予咱們的祝福。

我轉過身子,放眼望向藍色的湖,上面還有一個個的漣漪,湖面上行駛着一條條的遊船,它帶着大家的祝福,帶着大家的祈求,帶着大家的希望……駛向遠方。

清明節感悟4

沒有霏霏冷雨

風中的陽光很是溫煦

踏青和踏春同義

都有愉悅春傷的意趣

傳統的節日

年復一年的奠祭

些許心安理得的籍口

法律的形式定格

憑弔蒼天還是原野

感懷自然還是春一光鳥語

天地蒼茫無以回答

不敢叩問四月的槐花

異鄉的遙寄

無可言狀的期許

深埋心底而我

在這樣的時刻

更願意祭奠自己

清明節感悟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走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一路上,我們都默默地向前出發。

來到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譽滿山河英雄遺志展宏圖”的對聯,墓地兩旁有兩個亭子,高大的松樹筆直的矗立着,好像鋼鐵士兵在保護自己的國家。

祭掃開始,老師給我們講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同學們都在認真地聽,緊接着,各班的代表來表達對烈士的敬愛之情,讓人深深感動。最後,全校的學生給烈士們獻上了小白花。此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之所以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歡聲笑語的大家庭裏,是因爲許多戰士爲了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在返回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作爲二十一世紀的國小生,我們的生活衣食無憂,自由自在,沐浴着黨的關愛,享受着家庭的關照,這些都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爲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

清明節感悟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陰雨綿綿,春雨在微顯生機的環境中變得有幾分哀怨,像一位滄桑幾經的老者,把我的心打掃的空空的。有些像那過去的老照片,懷念與孤獨就是我清明節那泛黃的心情。

懷念逝去的奶奶,讓我學會珍惜現在的人。清明節,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意義的理解。

我爸爸是老胃病,一年裏隔三差五的總要犯病。今年過完年,爸爸的胃就一直疼。我的心也一直疼。

爸爸開車送我來學校。路上,他的表情也很嚴肅。爲了讓氣氛活躍一點,我們就聊開天氣,不由得就聊到了清明節。

爸爸嘆了口氣,好像想起了什麼,然後就說:“今天回你爺爺家上墳,你爺爺說爸爸瘦了。”爸爸低沉地說,跟天氣一樣。

“沒有吧。”我在爸爸面前“裝”的總是什麼也不在意,但看見爸爸那蠟黃的臉,我都不好意思再多看我這瘦小可憐的爸爸一眼。

“爸知道你是這世界上最親我的人。”他又語重心長地說“爸現在也滿足了,等你嫁的時候給你買輛車,爸的心願就實現了。我這胃病一是脾氣不好,而是工作太忙。其實寫些就好了。”爸爸捂着胃,覺得那樣能舒服點。

爸爸的話讓我想到他的生活。每個月,他爲了團隊能更好,在忻州每個月有四五天不能好好吃飯,幾乎不睡覺。剩下的時間爸爸在外出差學習工作,爲了業績突破,也不惜把知識傳授給別人,自己一個人在賓館胃疼着。沒有人知道,也沒有親情的關懷、照顧。只是把自己最好的狀態給別人,自己痛苦着。

我讓爸爸去醫院,我知道做胃鏡實在是對於爸爸太困難了,太折磨了。

爸爸仍捂着肚子,快到學校時,我發現他開車也沒有以前利索了。我想哭,眼淚溢出來了,但我“裝”着,我不能哭。

車停了,我背起書包,準備下車。

“到了學校好好學,別泄氣,爸爸就你這個好姑娘,是在學不會,爸爸也知道你是個好女孩呀。”

我下了車,走進校園。看着爸爸的車一點點遠去,那紅紅的車燈就像一把火,點燃我一直忍着又無法表達的心情。我哭了。

我,十六了。爸爸老了。皺紋多了,白髮多了,也更親我,更愛我了。

我想讚美爸爸的生命奉獻,又想讓爸爸變得有活力。心中的念頭如雨後春筍一個個冒出來。亂如麻的心情讓我不知所措。

當我看到同學的笑臉時,我彷彿看到了希望。

霎時,一股努力的勁頭充入腦中。

奮鬥吧!

清明節感悟7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日各紛然”(宋·高翥《清明》)。所有清明的詩都在表現一羣羣男女老少帶着一臉虔誠祭祖掃墓的情景。清明也是我國農事活動的重要節日。農諺說:“清明穀雨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它還是人在一生或一年之中立志和發奮讀書的大好時節。記得,十五歲那年清明節,我就曾端抄過宋代王禹翶的《清明》詩勵志:“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正是年少的立志,纔有我年長後的立人、立德、乃至於立業。

清明一詞,除專指一個節日外,其字面含義又常使人想到世道的清明。因此,清明還是一個理想社會的追求。閒時讀史,總忘不了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他曾隨晉國公子重耳(後爲晉文公)流亡19年。在生活艱苦之時,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公子重耳充飢。後來,重耳即位,介子推陪老母盡孝隱住綿山,不願受封領賞,晉文公採取錯誤的焚山措施,介子推仍不出山而被焚。文公大哭,在山頂的樹洞裏發現一封介子推的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悔,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願政清明覆清明!據說,晉文公依照介子推的遺言,勤政清明,成了春秋一代霸主。如今咱們提出的“和諧社會”應該就是今人所追求的清明吧。一個民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當是現代人對清明的詮釋。

凝望窗外忽而飄落的雨絲,想起故鄉田野那些高高拱起的青冢,那些驟響的爆竹,清明這個特別的節日,它所揭示的生之倥傯與死之烏有,最容易使人感悟生死的不可逾越,以及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難料。咱們需懂得“視死如生”,學會在破中立,在亡中生。以淡泊澄明的心境,過好每一天。“滿街楊柳綠如煙,劃出清明三月天”。春色無邊之季節,咱們暫且卸下心靈和工作的羈絆,沐浴四月的薰風,去看看楊柳嫩色與溪水新綠。

清明節感悟8

清明節那天我很早就起牀了,有機會出去玩,我很高興。

吃過飯,該走了吧,可是怎麼媽媽那裏還沒有動靜呢?原來媽媽忽然又牙痛了,還疼得很厲害,爸爸急急忙忙地出去買藥了,可是買回來的藥好象也沒起作用。爸爸說不能去玩了,要陪媽媽去看牙,還不能留我一個人在家,我們只有全家一起去醫院了。爸爸問了好幾間醫院都放假了,最後我們去了浦西的口腔醫院。

醫院的人倒不是很多,但是,媽媽的牙可能真的比較糟糕,年輕的醫生阿姨說急診沒有辦法處理,只是給媽媽開了一種止痛藥,叫媽媽週六或者週日一定再去看門診。媽媽也真夠可憐的,怪不得她那麼堅持督促我刷牙、漱口呢。

出了醫院的門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我們站在路邊上,我還是很希望能夠去崇明島,但是沒好意思說出來,媽媽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和爸爸說,出來的時候吃的藥已經起作用了,這會兒牙已經不疼了,還有些時間,不然我們去石洞口碼頭看看吧。媽媽真好,我們終於可以上路了。我的心已經飛到了崇明島。

我們小朋友更要傳承這一美好的品德。

清明節感悟9

叔叔阿姨都回來了,給我帶了許多好吃的。下午我們要去上墳,我拎着一大袋子紙錢和幾根柳枝,媽媽拿着兩捆柴草和炮竹,爸爸扛着一把鐵鍬,我們拎着東西向山上出發了。

一行人步行來到爺爺奶奶的墳墓前,叔叔首先用鐮刀把周圍的雜草割掉,媽媽把柳條插在墳頭上。柳條上還掛一根又細又長的白紙條。媽媽把捆柴草放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燃,我和堂弟錦皓就開始燒紙錢了。

我拿出一沓子一百元的紙錢,拆開擺放在柴上,一邊燒,我和錦皓一邊呼喚:“爺爺奶奶來拿錢。”

我發現每一種紙錢的第一張都比較逼真,像是真的,其餘都很假,製造很粗糙。除了有紙錢,還有金條和元寶,這些還不算什麼,叔叔還買了一副紙麻將,還有一幢迷你紙房子,都做得惟妙惟肖。我想,以前爺爺很喜歡打麻將,這次送了一副麻將,他一定很高興。

紙錢燒完了,爸爸和叔叔去放鞭炮了,“咚”、“啪”,哇,這種炮竹好響呀,還是帶綵帶的那一種呢。

回到家後,我又和爸爸媽媽去外婆家去掃墓,大舅、小舅、姨媽等人都到齊了,我們帶着東西來到外公的墳前。這些雜草長的也忒快了吧,走來長這麼高了,姨媽還是要把它們給處死。我給外公燒了美元,好讓他老人家跟隨地府旅遊團出國旅遊。

“咚!”“啪!

耳邊傳來了絡繹不絕的鞭炮聲。

清明節感悟10

清明時節雨紛紛。

是夜,未眠。

雨打細葉,落了一地的殘花。

緬懷,過去。

攥緊手心,刺穿最後一抹彷徨。

過去終將被埋葬。回憶裏的人兒也將被擋在久遠的童鄉。

我把曾經的曾經丟在了回不去的過去。

我把心底的身影抹平塵封。

舉盞,更酌。

一曲離歌,各相安好。

一杯清酒,兩兩相忘。

四月四日,終結。

撒上最後一掊黃土,轉身,離去。

那裏埋的,是我逝去的愛情。

陰霾留在身後,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正給我溫暖的問候。

情深莫要似海,意濃無須攀墨。

柳意盎然時,總有花開亭亭。

山迴路轉,莫使深情遷絆。

花開花落,南徙北遷,

爲的只是緣。

清明節感悟11

現在正是清明前夕。每逢春雨綿綿之時,我便會情不自禁地誦讀起晚唐詩人杜牧這首婦孺皆知的《清明》詩。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留念先人的節日,其主要方式是祭祖上墳。每年的4月5日清明節前後的一段日子裏,人們都會以郊遊、上墳的方式,來思念故去的親人。也就在這個特別的時分,咱們活着的人會愈加愛惜生命。

那麼,咱們又該怎樣來愛惜生命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愛惜每一天、每一時。“一刻千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咱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刻,來發明生命的奇觀;咱們要好好把抓住每一天,來酬謝爸爸媽媽賜予咱們生命的恩惠……

記住媽媽從前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片黃黃的油菜地,一個不太大的小池塘,周圍有幾座墳墓。有一家人來到墳墓前,跪下。紙錢在燒着,只見得其中有一個人在磕頭,嘴裏想念着:“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現在能夠享享樂了……”這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親人走了,卻給活着的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思念。此刻風兒正輕輕地吹着,悄悄地在將那些人的憂傷帶走。

讓咱們去做該做的事,愛惜生命,愛惜時刻,只要這樣纔對得起爸爸媽媽,對得起家人,對得起自己。

清明節感悟12

“噼裏啪啦!……”一陣陣炮竹聲響了起來,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咱們不謀而合地來到山上掃墳。今日,我、媽媽、哥哥一家、外公、婆婆一同爬山去掃墳,一路上咱們歡聲笑語。俄然聽見一位正在上墳的老奶奶像個宣揚防火隊員正告咱們:“上墳後,必定要等火滅了後才脫離,對面的山昨日都起火了。” 咱們來到外婆的墳前,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扯開點着。燒完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着風飄向遠方,比及紙錢燒完、火滅。咱們一行人才慢慢脫離。在下山途中,咱們邊採蒿菜邊說笑。俄然,從不遠處的油菜花地鄰近的樹林傳來“噼裏啪啦!”聲,向山腰望去,一縷縷青煙直衝天空。接着聽見“着火了,快去救火!”地叫喊聲。一瞬間,青煙減退,咱們也向山下“撤離”。真是驚險的一幕。伴隨着驚險,咱們的蒿菜也採摘半口袋了。快到山腳了,不遠處有一火堆雄壯的燒起來了,都以火上三竿了。逐漸的火勢肆無忌憚地猖獗,連孝竹都吞沒了,咱們無法控制,只好趕忙撤離。而有些在火災鄰近的人,不肯承受勸說,持續吼叫着往火災現場竄,風也跟着竄起來了,火也跟着向四周竄。咱們在撤離的一起企盼着救火隊趕忙到來。晚上我吃着熱騰騰的蒿菜粑,儘管有些高興,但還在爲那場火災祈求。期望咱們在清明上墳的一起,牢記安全、防火。

清明節感悟13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人們忙於或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或浸種耕田,育秧培苗;或換季生產,重塑商機。

清明節前後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近年來,南京人掃墓似乎提前了行動,不到清明日,掃墓之人已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馬路上也經常會堵車,無端浪費了光陰。在我看來,掃墓是人之常情,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長輩,清掃一下墳地,寄託對親人的思念未嘗不可。

但是,許多人掃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點燭、燒紙、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僅污染了環境,妨礙了別人的生活;又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設法予以避免(據報紙報道,每年都因掃墓而引發多起火災)。從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掃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環境,獻一束鮮花,足可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與崇敬。

人雖逝去,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忘懷的。活着的人去給逝去的長輩掃墓,則是一種禮儀,故掃墓也是表達一種情感。縱觀歷史,許多三代以上的祖墳,除了軒轅、炎帝、大禹和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問津。外戚之墳,更不必說了。可見掃墓這種關係,大致上只能維持三代到四代,其遠代祖宗,就無人顧問了。其墳也成了荒山野墓。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種責任。但這種行動重在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天倫之樂,感受親情的溫暖,度過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讓父母操心、憂心,找各種事由,責難父母,而在其死後,又建墓,又祭掃,逝者如何感覺到!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清明節感悟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祭祀祖先、掃墓成爲中華民族固定的風俗。關於祭祀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說,前幾天我也回家上墳掃墓了,站在墓前,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奶奶是個特別節儉的人,炒菜的時候用勺子沾一下油,空幹,在鍋裏刷一下,吃的時候能聞到香味;裝饃的籃子掛在房樑上,我站在凳子上也夠不着,因爲我們家人口多,有限的糧食必須計劃着吃;也經常看到奶奶到鄰居家借糧食,秋天隊裏發一些甘蔗,我們孩子是不能多吃的,奶奶把甘蔗放在地窖裏,過年的時候拿出來賣掉換些糧食,所以,再難家裏也從來沒有斷過糧。我是家裏最小的,奶奶對我也最好。一次奶奶和我父親吵了嘴,搬到叔叔家裏去住了,一天放學她在學校門口等我,領我到叔叔家,給我擀了一碗撈麪條,我才記得我該過生日了。“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我還沒掙到錢的時候,奶奶就去世了。一年級一個學生寫了一篇文章,叫《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辦公室劉老師把它抄在了大廳的黑板上,趁着我們父母還健在的時候,用心體會父母給我們的愛,多做一點家務,少頂一句嘴,懷着感恩之心,許多困難就成了過眼煙雲。

清明節也是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天已去,春意盎然,氣清景明,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只有在春天裏精耕細作,秋天裏才能碩果累累。高一的自習課明顯好轉,窗戶旁和我對眼的人越來越少;高二再過一個多月,按照學校要求,將邁入高三的第一輪複習;高三的五天一輪考試即將開啓,60多天後你們將百鍊成鋼,魚躍龍門。

同學們,清明節有時和日本的櫻花節一樣,會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難料,但只要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就能在艱難中體會到幸福;只要我們每天都在精耕細作,就會有秋天的收穫。

謝謝大家!

清明節感悟15

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而這個節日已經到來了,可是晴空萬里並沒有下雨的痕跡,但我還是帶着一顆沉重的心去祭拜我去世的親人們,探望他們。

那是一個晴朗的天氣,可我的心猶如一顆石頭壓得那麼重,由於在這以前我一次也沒去探望過他們,只是每次都在聽奶奶說的,我每次都希望去探望一下他老人家怎樣僅此而已。就在這時我的願望實現了,去的路上我心不在焉偶爾回答一下表姐的問題,我心裏想着:爺爺你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否聽見我想你的話語呢?

一路上我們摘了許多的鮮花給爺爺,讓她老人家開心一下並知道她孫女來看她了;我們默默的走向爺爺的墳地去,而真正走到那裏是我的心裏的石頭落下了,但空氣彷彿一下子凝固了起來,我的雙眼一直死死地盯在墓碑上,我見到爺爺了。

可是當我要去獻花是我在路上的衝動一下子沒有了,只是單純的膽怯和逃避而已,最後我只是看了一下爺爺便走了。

這個清明節讓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也讓我看到了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