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隨筆【大全15篇】

清明節2.35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隨筆【大全15篇】

清明節隨筆1

燕子來時春舍,梨花落後清明。

今年的清明,略有寒意。

車,在回鄉的路上;心,卻早已到了家鄉。

“媽媽,這次回去給誰掃墓?”我好奇地問着媽媽。“我的奶奶。”她輕輕地說,彷彿那是一個美麗而又奇幻的夢,而她,便是這個夢的主角。

“媽媽的奶奶?爲什麼以前你不去呢?”“沒有爲什麼。”媽媽的回答令我很失望,便過頭去,再也沒有理她。

又是一年清明時,霏霏細雨、點點愁思,幾多離人淚。

回鄉的路途十分遙遠,爲了打發時間,我便猜起了媽媽的奶奶的容貌:應該是一個很慈祥很慈祥的老奶奶吧。笑起來應該會有兩個小小的酒窩,雖然老了但風韻猶存吧。我把我的猜想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而不語。

終於,漫長的車途後,我們到家了。安頓好一切後,媽媽便帶我去掃墓。

那是一個怎樣的墓啊,墓碑上的字早已在幾十年風雨的打磨下模糊不堪,墓上雜草叢生。我無言:人死了,都會這樣吧。

媽媽燒起了紙錢。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着墓碑上刻着的幾個模糊不堪的'字,心裏泛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悲酸。一陣風吹過把地上的焚燒盡了的灰燼捲起,吹進了我的眼裏,彷彿是在爲我掩蓋眼眶中的晶瑩。

站在墓碑前,久久不願意離去。天空灑下了隨着風飛揚的如塵如粉的雨霧。就這麼輕,這麼輕,這麼飄揚。象是蝶舞一樣。清明節,就是一個雨紛飛的季節。

焚紙祭香,青煙寒食,撒清酒一杯,吟離歌數闋,哀思同寄。

一絲絲清涼,拂過臉頰,西方那天邊,也漸漸暗了下來,一切都回歸了開始的寧靜,隨着夜晚的來臨,輪迴着…

清明節隨筆2

今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是描寫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之前,已經下了幾天的雨,今天,4月5日,清明節當天卻變成陽光明媚、天氣晴朗。我們一大早,便整裝待發了。

媽媽早就準備好了一切,有兩大筐豐富的貢品。我掀開籮筐上面的蓋着的布,啊!一層一層的,最下面一層是媽媽昨天精心做的米糕,米糕上面是一隻肥大的雞,旁邊還放着許多的水果:有進口香梨、有芭樂、有美國臍膯、還有一些不知什麼名的水果。另外一個籃,放着要燒的紙、香、鞭炮等等。

我們一家人懷着崇敬的心情開車去祖先的墓地,我打開車窗,一路迎着舒服的春風,享受大自然的美。很快到了目的地——墓地山腳,人到齊了,拿好東西,一家人就開始有說有笑地向墓地出發了。

我才爬了一小會兒,就被山上的景色迷住了,路旁是一眼望不盡的果園,那茂盛的荔枝樹、龍眼樹正向我們展示着無限的生命力,樹冠上已是綴滿的新的嫩綠的芽,有些已變成翠綠的新葉了。那葉子中間,躲藏着一些可愛的小果果。一陣風吹來,若隱若現,非常可愛。儘管荔枝已結了果,但還是可以看到忙碌的蜜蜂在飛來飛去,一派繁忙的景象。路的兩旁長着各種各樣的小草小花,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瞧,這邊一簇的'杜鵑開得多麼鮮豔啊!那裏的野草莓花也不甘示落展示着她的容顏。這邊的葉子尖上還掛着一小滴晶瑩的水珠,這是太陽沒有照射到的緣故啊。

到達墓地,大家就幹起了活,有的人鋤草;有的人擺放鮮花;有的人擺放水果;有的人把紙錢放在相應的地方;還有的人擺供品熱鬧極了。而我呢,則是在旁邊折樹枝玩,繼續欣賞山邊的風景,繼續陶醉在大自然中。後來,媽媽叫我去插蠟燭、上香,我可高興了,終於有事做了,我迅速地按着吩咐的任務去做,不一會兒,我就完成任務了。又開始閒着了

過了許久,我們終於打掃好墓地。爸爸開始上香了,只見他表情嚴肅,雙手合一放在胸前,嘴裏念有詞,似乎在祈禱什麼。過了一會兒,他祈禱完了,便跪下來磕頭,恭敬地磕個四個響頭後叫我們姐弟也磕頭了。我們受他的情緒感染,也不說話準備學着爸爸跪拜了。突然間,我問爸爸:我要說什麼嗎?爸爸輕聲地說:你可以讓祖先保佑你學習進步啊。於是,我莊嚴地給每個祖先行一個禮,我並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請各位祖先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姐姐也表情嚴肅地跪拜出四個響頭。跪拜完畢,開始把先前準備好的紙錢之類分別燒給祖先,接着就是放鞭炮,用火輕輕一點導火線,鞭炮就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

祭拜完,我們就有說有笑地下山了。一路上,清脆的鳥叫聲、歡快的蟲叫聲,還有小朋友們的歡笑聲,一聲聲叫聲,組成了一曲動聽的大合唱。

清明節隨筆3

清明節這天,我們一家人去窯上水庫旁邊的山上給爺爺掃墓。

走在山路上,可以看見因爲天氣乾旱而枯萎的莊稼,土地裂開大嘴,乾硬得好像石頭。曾經蔥蔥蘢蘢,開滿各種各樣色彩繽紛的野花的山上,現在只剩下雜亂的乾草;往日碧波盪漾的水庫,如今好像一個淺淺的水塘。火辣辣的太陽曬得我們睜不開眼睛,而往年的清明卻下着綿綿細雨,還有一絲寒意。

到了墓地,我驚訝極了,怎麼往年墳墓周圍長得又高又壯的杉樹,今年卻乾枯得無精打采了?深深的`雜草已沒有了往日的勃勃生機。我們不能好像往年一樣點香燒紙祭奠爺爺,因爲由於天氣的乾旱,樹木都乾枯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點火,無疑會造成森林火災。我們剷除了墳頭上的雜草,把周圍打掃得乾乾淨淨,還給爺爺獻上了鮮花和果品。

今年因爲西南地區出現近明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乾旱,所以這次我們掃墓時沒有看見綠瑩瑩的草地,沒能欣賞到五顏六色的野花,也沒有感受到鬱鬱蔥蔥的森林氧吧。媽媽說,現在全球的氣候變暖不是好事情,其實是大自然對不愛護環境的人類的報復。

清明節隨筆4

晨,天空中烏雲密佈。當我的眼睛剛張開時,媽媽就笑眯眯地問我:“寶貝兒,今天是什麼日子呀?”我剛睡醒,腦子裏還迷迷糊糊的,沒感覺。爸爸在一旁提醒我:“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我看了看天氣,呵,杜牧猜得可真準呀,果然下着濛濛細雨。

“出發了。”奶奶在廚房大叫道。爸爸走在最前面,當然,他拎得東西也是最多的。

車子停在山腳下,由於下着濛濛細雨,山間的小路變得非常泥濘,難以行走,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摔得“嘴啃泥”,聰明的我在路旁撿了一根樹枝,當起了小柺杖。

綠油油的田野裏開滿了許多不知名的小花,下過雨後的竹林變得更加蒼翠欲滴了,分外好看,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碧綠的翡翠,呼吸着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清新空氣。

“到了。”爸爸說。我們找到了要祭拜的人——爺爺的`爸爸媽媽。

爺爺和爸爸把放祭品的桌子打掃得一塵不染。“好了,可以開始了。”爸爸和爺爺異口同聲地說。

放好了祭品,該祭拜了,我和爸爸媽媽老老實實地站在墳墓前,雙手併攏,放在胸前,認認真真地拜了起來。

最後,我還把我們準備的鮮花斜靠在墳墓前面,再一次地鞠了一個躬。

就這樣,難忘的今天過去了,永遠不會回來了,再也不會回來了。想到這兒,我又在墳墓前鞠了一個躬,口中還唸唸有詞:“我會永遠牽掛你們的。”

我永遠也忘不了今天!

清明節隨筆5

清明節是我們傳統節日,每年一到清明節我們全家一起去上墳,到了墳地,我的弟弟妹妹們都等着我去玩呢。

我的弟弟妹妹都很喜歡清明節,也包括我這個小姐姐,因爲我們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一起爬山,一起放風箏,可開心了!可快樂了,可惜一年中“‘清明節”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很珍惜哦!說到這兒,我得趕快拿着我風箏去和她們玩了,要不然他們爬山就不等我了。我走到墳前一看他們全來了,就差我一個人。我們給祖爺爺、祖奶奶祭拜後就去玩了,爬山有兩條路,一條很崎嶇以前放羊時走過的山路,很難爬。還有一條是山野地上長滿小草的路,人們可以輕輕鬆鬆的爬上去,但是兩條路都一樣遠。最後我的弟弟、妹妹們一致決定爲了鍛鍊我們的意志,上山時走那條崎嶇而艱難的山路,下山時走那條平坦而長滿小草的路。

上山了,我們象一隻小老鼠一樣“嗖、嗖、嗖”爬上去,可是爬到半山腰,他們累得直喘氣,我們快要爬不動的時候,兆兆比我小一歲的妹妹對大家說:“我們要堅持,堅持纔是勝利,如果我們退縮了,就是一個懦弱的`人,就是一個經不起一點風雨的人”,我聽了後說:“妹妹你說的對,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一定要爬上山頂”。“行”,大家說。我們艱難而努力的向上爬,,終於,我們爬上了山頂,大家一定會問,我們是怎麼爬上去的,因爲有一種信念,一直記在我們心中,那就是,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在山頂被清風吹過,把我們身上的“累”給吹走了。往下一看:啊!我們的家鄉貴德就像一個盆地,到處綠樹成蔭,清清的黃河順勢而下,柏油馬路像一條條白色的帶子,高大的建築物拔地而起。好美麗、好漂亮。

突然妹妹對我說:“姐姐我們一起放風箏吧”!我聽了連忙點頭,拿出了我的蝴蝶風箏,妹妹拿出了小鷹風箏準備放風箏。那線一緊一鬆風箏慢慢飛上天空,我們邊跑邊放,風箏越飛越高。我的蝴蝶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妹妹的小鷹風箏翱翔在藍天中,看到五顏六色的風箏在空中飛舞,我們的心情好高興、好激動。

清明節隨筆6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我和婆婆,爺爺,二姑一起去廣安上墳,這一天的天氣有點陰沉,好像要下雨的樣子,讓我想起了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句。一路上,我看見許多人手持菊花、還有炮竹、冥幣……一些燒給祖先的東西,而我則和爸爸一路找着祖祖的墳,那裏的墳可真多。

到了祖祖的墳以後,我們先燒香,接着再把準備好的冥幣燒給祖祖,願祖祖在天國裏得到很多的錢,買東西給自己吃,買自己衣服穿,買小轎車開……等等一些要買的東西。每年上墳都是這些程序:一、燒香。二、燒冥幣和一些天國用的東西。三、叩頭。四、燒鞭。這也是對死去的親人一種紀念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又浮現在我的耳邊,每當想起這句詩句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那些離我們而去到天國的親人,總是不禁的想起他們,想起他們的對我們這些人的好,而這些人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我們會每年4月4日去看他們,替他們掃墓,也算是一種寄託哀思吧!

清明節隨筆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節時的情景,清明節上上墳,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以往我都是在長沙過清明節,沒有去掃過墓,更沒有接觸過清明節的傳統習俗,而今年因爲疫情的原因,清明節我在老家過,在老家過必定有特定的習俗了。

清明節這天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每年一到清明節,我們便要舉行紀念活動,來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在這一天我們還要進行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等活動。在這一天我們還要吃許多美食,比如說:雞蛋、青團、篙子粑粑、艾粄等,其中我比較喜歡青團。

青團是一種甜品,用菠菜做的。首先要準備好材料。將菠菜焯掉水,放入料理機裏,加入少量熱水,攪打成綠色菜汁,加入糯米粉和澄粉還有白糖混入麪粉裏和成麪糰。然後加入豬油揉勻。接着將麪糰分成一份一份的',按扁,取一份放上你自己喜歡吃的餡,最後用手慢慢推上去收口,點上油脂放入蒸鍋內蒸八分鐘便可以了。

每當媽媽一做好,我和弟弟便一人拿一個,先猜猜是什麼餡的,再咬一大口看看猜對了沒。當我拿到豆沙餡的時,便得意地對弟弟說:“看!我吃到了你最喜歡吃的豆沙餡!哈哈哈!”

青團雖然美味,但不一次不能吃太多。沒吃過的人可以試一試,真是人間美味呢!

清明節隨筆8

今天的天氣可真好,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我和媽媽坐車來到濮上園。在路上,我們路過濮水公園,我看見了一座山上,有粉色的花,黃色的花,藍色的花,紅色的花,把小山裝扮成了“彩虹山”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目的地。

來遊玩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的!進入濮上園的大門,我們沿着湖邊走,身旁開滿了鮮花,走過一座橋,經過瀑布,好美的瀑布,我在瀑布前照了好多照片。最後,我們來到一片草坪上,我遠遠 地就看見了我的同學韋妙和呂文樂,不一會兒,陳琰也來了,我們一起跑,一起跳,玩的可開心了。我們在小湖邊發現了許多小蝌蚪,黑溜溜的小腦袋,扁扁的小尾巴,一搖一擺的,樣子真可愛!我和 韋妙、陳琰一起撈了幾隻小蝌蚪,準備回家仔細的觀察觀察。

時間過得真快,該回家了,我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濮上園!

清明節隨筆9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又叫寒食節,這是一個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爲中心,將寒食風俗與祭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外,植樹也被確定爲常規項目。

週日上午,我和媽媽走在外婆家那邊的山路上,溪水緩緩的流,路邊的小草又被春風吹綠了,不時可以看到有人挑着擔子和紙錢,匆匆而走;也不時可以從林中傳來一陣一陣的哭聲和鞭炮聲和哭聲;也不時有從山上掃墓歸來的傷心人,這讓我不由的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慢走在山路上,看到外公以及其他的叔叔阿姨,都在田地中幹活。有的在田地上翻地,田間一片忙碌;有的在翻好的地上撒菜籽、種菜苗,綠油油的一壠一壠;有的'在插豆棒,整整齊齊,相互交叉依靠;有的在山地上種植果樹苗。田地間一片生機勃勃,真好看!正所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我和媽媽繼續往山上走,看着山腳下嫩綠的野草,半山坡上的桑樹張開着嫩葉,毛竹林中破土而出的竹筍,清明到了,春天到了,萬物復甦,我喜歡這春意濃濃的清明節。

清明節隨筆10

幼時的我對清明節的印象是模糊的,現在想來是因家庭條件還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隨着年齡的增長,無憂無慮的童年隨着父親的去世而定格。清明節變得清晰起來,那時的我明顯的感覺到生活的艱辛,還沒到清明節,就數着指頭盼,爲了吃上兩個平日吃不到的雞蛋。等到了那天,母親便早早的煮上爲數不多的雞蛋,我們姊妹四個便不分大小地搶那個大的雞蛋,往往會爭執不休,最後母親只好出面協調,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地捧着兩顆熱雞蛋跑到小樹林裏盪鞦韆,霎時樹林上空便盪漾起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飯了—”母親那悠長的聲音在村子裏迴盪,我們便隨着這聲音跑回家。午飯過後,母親便領着我們姐弟四人去上墳,路上十歲的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弟弟妹妹們還小,打打鬧鬧的。到了那裏,幫母親把雜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擺上,倒酒和上香,過一會,燒紙錢,然後母親盤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我們幾個也都哇哇地哭,那時候不知道勸說母親,直到喉嚨哭啞了才做吧,收拾好東西一步一回頭地回家。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好悽慘,經常淚流不止。

彈指一揮間,我已進入中年,生活逐漸富足,清明節感覺就是爲了懷念親人而設,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歡吃雞蛋,煮雞蛋這道程序也省去了,最近兩年,國家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視起來,放小假幾天,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聯繫兩個較遠的妹妹,希望清明節那天歡聚孃家。到了清明節,我們姐妹幾個邊聊家常邊包水餃,四個孩子在周圍跑跑跳跳,母親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飯後我們一塊去上墳,一路上,麥苗青青,果樹發芽開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美不勝收。對親人的悼念不再那麼傷心,好希望父親九泉有知,能看到現在的好日子。回來的時候,順便挖些地裏的薺菜、苦菜、菊花芽之類的野菜,成爲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們更是像放飛的籠中鳥,歡呼雀躍,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寬廣和美麗。

清明節隨筆11

哀思日活動結束了,整個活動開展的還是比較順利,有自己摸索到一些的經驗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一、經驗談話的不充分

因爲剛好是清明節後回來開展活動,因此在活動前我先開展了關於清明的談話活動:“在清明放假的三天中,你們都去了哪些地方呀?”孩子們都很願意說,有的說去外婆家了,有的說去遊樂場了。但是孩子對於上墳掃墓的經驗都沒有,於是我簡單的和孩子說了關於上墳掃墓的相關事宜。但是因爲之前準備的不是很充分,所以怎麼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說給孩子聽,讓孩子更能理解關於清明還需要改進。

二、故事內容的選擇

因爲小班幼兒有一定的移情能力,能夠理解他人的感情,所以想借助卡通故事這樣的形式來幫助孩子理解親人的離開,但是《長大也要做個好爺爺》是關於大班的生命教育繪本,繪本內容很長,有些話語對小班孩子來說晦澀難懂。雖然我已經把故事部分內容刪減掉,但是這樣整個故事就相對不完整,不能很好的體現小小熊和熊爺爺的情感,也就對之後的分離不能有深刻的感受,所以說出了這個繪本以外,有沒有更好的'故事內容可以來給孩子閱讀、欣賞,能不能找到一個更合適小班幼兒的內容呢?

三、自身情感體驗的缺少

哀思日,讓孩子感受體驗哀思的情緒,除了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孩子瞭解這種情緒,那對於孩子自身的體驗來說,怎樣去做呢?這是本次活動開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自己開展活動中存在的困惑。因爲孩子還很小,他們很少有這種親人離去的體驗,包括我設想的最喜歡的動物離開了,孩子也基本沒有這樣的體驗。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對哀思的情緒情感體並不強烈,很難體會。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哀思這種並不常遇到的情緒有了初步的瞭解和體驗,他們知道當親人離去時會難過、會傷心、會想念。通過折小船祈福祝願,孩子們非常開心的參與,他們幫助小小熊帶給熊爺爺美好的祝福和想念,這是孩子們內心最純真最美好的部分,也是整個活動我覺得得到了昇華之處。

清明節隨筆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老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老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與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啓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是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牀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與老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是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裏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老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裏就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裏。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着祭祀先人,各個都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與香爐。老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着老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老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着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裏默記着……我學着老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是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着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着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爲太爺、太奶掃墓,並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清明節隨筆13

老家坐落在一個祥和的小村莊,端詳的古屋,蒼翠的綠樹,嘩嘩的流水。聽父親說,這是20年前他生活的地方!站在昔日的.小屋前,折柳斷枝,乾涸的河牀,荒廢的枯井,長滿青苔的臺階,還有不遠處一座矮矮的墳。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放學,都會看見您溫暖的笑臉,每當我被別的孩子欺負的時候,您總會慈祥的安慰我。看見心愛的玩具的時候總是撒嬌的像您索取,每次週末您都會帶我去吃最喜歡的小吃。還依稀記得您牽着我走在田邊的小道上,還記得您帶我走在學校的池塘邊,還記得您帶我去鄉下看喜歡的油菜花,還記得您在我犯了錯誤受到家人責罰時的“護短”,還記得您躺在病牀上的微笑,還記得您微微顫抖的側影,還記得您走時最後的那句好好學習!

十幾年了,您的樣子已經有點模糊了,怎麼記都記不住原來記憶中的您了,只有看到漸黃的照片才能找到您那時臉上的慈祥!

清明節隨筆14

兒時,對於清明的印象是簡單而又清晰的。記憶中的清明,是簡簡單單一幅圖畫,畫上是幾簇山楂花、幾根系着冥花的青棍、幾縷佛前的香霧。

那時對清明的意義的理解甚是淺薄,只是爲着那些一年才接觸一次的、對小孩子來說還算新奇的東西,便年年盼着清明的到來。記得初次讀到“清明時節雨紛紛”時就覺得驚奇,因爲我的記憶中的清明都是暖日,和着輕柔的春風,蝶戲花間,蜜蜂在一畦畦油菜地裏忙碌。我們就從油菜花間的田埂走過,摟着一捆青棍,偶爾冥花被什麼東西勾住了取不下來,也會引起我們的笑聲在溫暖的陽光中盪漾,便更不能體會“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滋味。那些厚厚的數級石階對我們而言便是一種挑戰,當我們在氣喘吁吁之前,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俯瞰腳下的那片廣闊的沃土、層疊的梯田、隱隱約約綴得漫山遍野的山楂花時,愉悅的心情便從心底滋生出來了,不有得歡呼雀躍。直至開始上墳,乖乖地按着大人們的叮囑做好後,所關心的事也只有放鞭炮和採山楂花了,至於在這塊土地上安息着誰,反正我們也並未曾見過。那時的清明,就這樣一路充滿樂趣地過去了。

那個時候,你只需帶着一顆真摯的童心、一份準備時刻迎接、擁抱、感受大自然的.心情,就足夠了。

而如今,隨着年齡逐步地增長,往年一直輕快而過的清明愈來愈沉重起來。並不僅僅因爲已經懂得清明是個用來祭奠、緬懷的日子,還因爲突然發覺,漸漸逝去的,除了時間和人,還有周圍的一些事物,於是,內心變得空落落地。

油菜地已然越來越少了,盛開的只有同樣嫩黃的白菜花,也不見了蝴蝶。石階大多數已被水泥路覆蓋,不再蜿蜒,不再錯落有致,而是像一眼能望到底的、斜斜鋪着的銀白色地毯,沒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上墳的路突然變得輕鬆起來,因爲腳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加快了,只是極目遠眺,看到的也只是稀疏的幾枝紅色山楂,粉色、紫色、白色的竟全都不見。

唯一不變的,只古寺裏清脆而熟悉的木魚聲,就連爐中的香,也已經換了又換,一股淡淡的香味在寺中瀰漫,連同縷縷不絕的輕煙逐漸消散。輕步走過佛像前,每邁一步都是慎重而安靜的。面對它們,已由最初的敬畏變爲了一種虔誠。於是雙手合十,祈禱過後於香爐中插上三柱香,不待它們靜靜地燃完,便轉身離開。離開時,仍舊很安靜,你能聽見風掃過竹葉的聲音,如山林的囈語。

又一年的清明過去,我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但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清明節隨筆15

“梨小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節,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總之,清明節是一個春暖小花開的日子,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裏,總會讓人們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這個想法,於是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出了家門,來到了二中那條路。

走在河邊,迎面吹來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風,就好像是媽媽的手在你的臉上輕輕拂過,溫柔、溫暖,周圍的空氣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會從陰天轉到晴天。領略了春風的柔情,再來看看周圍的小花和樹。在小河旁有一排楊柳,它們隨着春風的佛動,而且全樹成綠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藝術品。和賀知章的《詠柳》一模一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

有些樹是會開小花的,那一朵朵的小花,從樹叢間鑽出來,小小的',好可愛。有些樹開的是黃色的小花,有些樹開的是白色的小花,好有些樹開的是粉色的小花。最令我驚訝的是在一簇已經全部枯萎的樹枝中,竟然開出了一點點紫色的小小花蕊,彷彿是在說,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這萬紫千紅的世界,和她們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們一家人邊走邊看,快走到東塔公園時,發現了周圍的那些不知名的樹都長滿了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望着這些誘人的果子,差點就忍不住要去摘幾顆來嘗(好吧,那不能吃。)

在這陽光明媚的季節裏,每個人其實都應該出去走走,看看這美麗的祖國的河山,心情也許會好起來哦,碧海藍天吹吹風,出去走走吧,其實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別窩在家當懶蟲!

標籤:清明節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