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有關清明節週記範文集合六篇

清明節1.29W

時間乘着年輪循序往前,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請好好地記錄下在週記裏。那麼寫週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週記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清明節週記範文集合六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今天,姥姥姥爺和舅爺去給我太奶掃墓,昨天晚上姥姥爲此準備了好多東西,有紙錢,貢品,還有爲太奶準備的別墅,麻將,金元寶……。多的數不勝數,我也

幫忙準備,小舅訂票,姥爺準備餃子。

今天早上,他們出發了,我非常遺憾要上課沒去成,但姥姥姥爺回來講了許多事情,如:現在科技發達去掃墓非常方便,不像以前得走好長時間,累的上氣不接下氣。

啊!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紀念烈士的節日,有句古話"百善孝爲先"在這個節日裏我呼籲大家紀念祖先,烈士爲他們掃墓吧!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的詩中名句,抒發了詩人在清明時節的哀傷沉痛的心情。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父親早早起牀,要我和他一起回老家給我奶奶掃墓。我們坐車回到老家,爬上一座山坡,就到了奶奶墓前,父親先把奶奶墓前的供桌打掃乾淨,擺上供品,然後,父親清掃奶奶墳墓周圍的枯枝爛葉,父親慢慢的清掃,可見他的心情十分沉重,眼中充滿着憂傷和懷戀。我看到這一切,心情也十分沉痛,禁不住鼻子一酸,潸然淚下。晶瑩的淚光中,不由得想起奶奶。我小時候,奶奶最親我。那時,奶奶總是抱着我,在小村子裏轉悠,每見到一個人,奶奶就會說:“你瞧,這是我小孫子,看,又白又胖,長大一定有福……”說着,奶奶就開心地笑了,她一笑,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臉上的皺紋更深了。我還依稀記得,燈光下,奶奶在一針一線的爲我納鞋或者縫補我由於貪玩而弄破的衣服,奶奶的手很巧,總能在我的衣服破洞處縫上一朵花或者一隻小動物,常令我的小夥伴們羨慕不已。我的淚水一滴滴灑落在奶奶的墓前,這時,我感到天空似乎暗下來了,風吹着樹葉,颯颯作響,似在奏着悲傷的樂曲。

掃墓快要結束了,我和父親給奶奶深情地三鞠躬。我擦乾了眼淚,可心中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酸酸的滋味,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中默唸道:奶奶,明年我還會來看您的,下次,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您。到時,我要讓奶奶知道,她的孫子的確是一個爭氣的孩子,她的孫子已經長大了。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節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春天已經完全的來到身邊了,清明節也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先輩已逝,年華正流。人生能有幾回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已無力去憧憬。在鱗次櫛比中遨遊,我已無心迷戀。又是一年清明時,燃燭,仰拜,在香燭的淡淡香氣中,我感覺我已悟到了什麼。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爲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清明節週記 篇4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去外婆家掃墓,從中我發現外婆他們掃墓的風俗和方法和我們這裏截然不同。

外公他們一到那就先把墓周圍的野草除盡,再把新的泥土翻到去年的土堆上。然後拿出蠟燭,開始祭拜祖宗。再把魚、肉、菜放在木板上,等到時間差不多了之後,就把那些飯菜給倒掉了,真奇怪!這件事做完後,就到了重要的時刻了,把鞭炮點燃來慶賀。現在讓我們來和這邊的習俗比較一下吧!我們這兒幹得大部分事情和外婆她們哪兒差不多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等我們祭拜完祖宗後,直接把飯菜那些東西吃完了。還有一件事是我們不放鞭炮,因爲我們覺得這是很莊重的,要嚴肅、清淨。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地方的風俗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去破壞它們的風俗規律,這樣才能讓祭奠活動更加文明、節儉。節日也可以過得美好。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太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太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太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雖然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纔會成爲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纔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清明節週記 篇6

清明掃墓,緬懷先人,既是民族習俗,也是人之常情。但近年來個別地方掃墓名堂越來越多。有人請大仙巫婆爲祖宗祈陰德,爲子孫求蔭庇;有人出售小紙人,而小紙人又大都是時髦女性模樣,說是要“奉上幾個給老人家浪漫浪漫”;有人嫌冥幣不夠,還製作“存款單”,“存款單”開戶銀行的行長和副行長竟是玉皇和閻羅。

這些做法,褻瀆先人英靈,毒害人們心靈,背離了掃墓的初衷,也玷污了清明節的“清明”,如果先人地下有知,恐怕也不會同意這樣做。

時代變了,掃墓的方式應當更文明。送上一束鮮花,以此寄託哀思;借培土之機,在墳旁栽上一棵樹,既莊重節儉,又綠化環境。又快到清明節,希望人們自覺遠離封建迷信,要文明掃墓,讓清明節真正變得“清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