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我的隨筆作文

清明節1.97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我的隨筆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我的隨筆作文

清明節我的隨筆作文1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思緒隨着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裏,想起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着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溼潤心頭,也喚醒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路上,享受着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已故的親人。他們走,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卻免不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溼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那顆憂愁的心……

清明節我的隨筆作文2

清明,纏綿的雨絲帶來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淒寒。

清明。清明,說出口總有種傷感涌上心頭。莫名地,心情變得很沉重。

先人的離世,往往是人們心中一段最爲悲痛的回憶,深埋在記憶深處,不願提起、不願憶起。而清明,則將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現實,就那樣平靜地呈現在所有人面前。於是,最初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又回來。逝者安息,生者,卻難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時節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們的思念化成的。這種思念、如此痛,如此讓人心傷。於是當這雨滴落在人們身上時,才讓人心中升起難以名狀的感傷,才讓人的心情變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時節,是個隨手就可以撿拾淚水的時節,亦是個哀傷蔓延的時節。轉身、低首、難言。誰將痛的滋味,連同思念一同葬?

當真葬得、忘得掉麼?

清明,我們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會再重來。但那份思念則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遺忘的。我們只是壓制着,努力不去想。

但是清明,卻將所有的一切釋放。於是,懷念啊、傷感啊、難忘啊什麼的,一下子全都回來。一絲一毫都沒有減少,反而在心中越發清晰的展現出來。

這雨,下個不停,淚水也流個不停。不想再剋制,哭便哭吧,終究,那是所有人都難以忘記的,那些曾經深愛着我們的人即便不在,我們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則怎麼對得起他們的愛和我們的紀念呢?

這雨,下得陰晦。但我們應該笑得明媚,不可以讓那些曾經深愛着我們的人,看見我們不快樂,不可以……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我的隨筆作文3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清明到。在我印象裏,清明與雨總是有着不解之緣。窗外,雨依舊淅淅瀝瀝的下着,就如同這清明節的思念,絲絲縷縷

草長鶯飛,人間四月。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的正旺,那金燦燦的顏色似乎給了那些思念親人的人一些慰藉。院子外,牛欄旁,大槐樹下。慢慢的去回憶過去,時光不知不覺的倒流。那時的清明節和雨留給我的似乎沒有哀傷,所有的只是一副副優美而極具詩意的畫卷。

山間小道上,細雨濛濛走在其中,卻忽覺少了些什麼。耳邊小女孩銀鈴般的笑聲仍在耳邊迴盪,卻唯獨少了那抹慈祥的身影。猶記得幾年前還是這樣的天氣,還是一樣的日子,太奶奶一手撐着傘,一手拄着柺杖,而我緊緊拉着她的衣襬,在清明時節紛飛的細雨中漫步,邊走邊聽太奶奶背誦唐代詩人杜牧《清明》的詩,這是她唯一會背的,並能理解真正意思的詩,太奶奶前面吟誦一句,我後面鸚鵡學舌般重複一句,雖是有口無心,倒也真背了下來,太奶奶自然是喜不自勝,不厭其煩的爲我逐句解說,我時不時的會插上一句“太奶奶路上的行人怎麼會斷魂呢?”,“杏花村,杏花村在哪裏啊?”太奶奶聽後,煞有其事給我講解着,我雖聽的似懂非懂,但眼前卻也彷彿看見紛紛的細雨之中,一位正騎着驢趕路的路人俯身向路邊的小牧童問着什麼,只見那牧童一手握着趕牛的鞭子,一手指着不遠處靜默於雨中的那間草房,那被雨淋的溼溼的草房頂上,一面猩紅色的酒幡,在如絲如縷的細雨中,時隱時現。

如今,人還是那個人,照片上的她依舊笑的和藹慈祥,只不過已是陰陽兩隔了,逝去的人雖然不在了,但記憶猶新,彷彿是昨日。剪不斷的還是絲絲縷縷的懷念。

墳前,送上一束菊花,那是由思念凝聚成的花,深深地鞠上三躬,敬上三支香,輕輕的磕個頭,祝福太奶奶在天堂幸福快樂。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被抒發,而這清明的紛紛細雨,也化作我對太奶奶那深深的思念。

清明節我的隨筆作文4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着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裏,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着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溼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着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時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溼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了那顆憂愁的心……

清明節我的隨筆作文5

清明節,又來臨,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不禁又陷入對外公的懷念。因爲在我那絢麗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外公給我的印象太深刻,外公給予我的愛實在太多太多。

我依舊記得,外公的那張臉和那雙手,那張佈滿皺紋而又充滿精神的臉和那雙蒼勁有力卻又突兀着青筋的手,它們曾經和外公一起……

兒時,我一直都是被外公外婆拉扯大的。常常隨外公外婆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張木凳上看着外公掃地。外公拿着一把掃把在街道上掃,我呢,就拿着比自己矮一點兒的掃把亂舞,常常弄得到處都是灰塵。外公性情溫和,也不說什麼,只好一遍遍地掃,毫無怨言。那時侯,我還,看到外公天天清掃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納悶,常常扯着外公的衣角,略顯淘氣地問:“外公,爲什麼,你天天要清掃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潔工?”外公也就朝我一笑,繼續掃地。我看着外公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還不時“噢”幾句應聲。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久而久之,外公清掃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心底裏對外公也不免產生幾分敬佩。

一次,冬天時分,天氣寒冷,我剛起牀下樓,又見外公在掃地。我走出去,坐在門口的板凳上,託着下巴呆呆地看着外公,過好一陣兒,外公才見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襖脫下來,給我披上。我當時再看外公的時候,發現他的手已,凍得通紅,嘴脣泛青,可那時外公已經在掃地……

外公,又一年的春天到,您喜歡的桃花又開,散發着泥土的氣息,您,可聞到它們的芬芳,感知到有個童稚的心靈在呼喚您,在呼喚您啊!

現在,雖然外公已經不在人世,但外公的音容笑貌卻時常在我的腦海裏浮現。因爲,外公給我那無私的愛實在太多,他那勤勞樸實的形象給我的印象太……太深刻!

標籤:清明節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