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的內容

清明節2.99W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報也是一種羣衆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黑板報。下面是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的內容,請參考!

  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1

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的內容

  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2

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的內容 第2張

  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3

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的內容 第3張

  有關於清明節手抄報內容

古有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爲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綿山景區景點之一:母子石像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爲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爲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爲“介休”,意爲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爲著名旅遊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爲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爲習慣。踏青除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爲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關於清明節。

標籤:手抄報 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