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日記模板合集八篇

清明節2.19W

一天就要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日記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清明節日記模板合集八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清明節日記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爸爸回老家和叔叔嬸嬸們一起去後山墓地給祖公奶奶掃墓。

後山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樸札村的西面。我們坐三輪摩托車二十多分鐘纔到達。走進後山墓地,彷彿進入了仙境,那裏林木蔥蔥、鳥語花香,一排排整齊潔淨的墓碑前,早巳站滿了先我們而來的人們。供臺上,擺滿了供品和鮮花,香火燎燒,鞭炮四起,人們在墓前肅然起敬,緬懷着仙去的親人。

我們很快就找到了祖公祖奶的墓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錶、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後,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後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着祖公祖奶刻在墓碑裏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彷彿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着他們慈愛的目光,聽着他們對我們的教誨......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不捨的離開了後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清明節日記2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一起去鄉下掃墓,爸爸先把紙錢和香點燃,我們就輪流的拜祭祖先,並許下自己的心願。拜祭完了以後,我們就把墓地的垃圾給打掃乾淨。這時,我想起了一首熟悉的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這個節日裏,我們用這種傳統的方法表達對先人的無線懷念。

清明節日記3

今天,我們一家去掃墓過清明節。

一大早,奶奶就起牀了。因爲她有許多事情要做。她要到市場買燒餅、豬肉、雞肉、鵝肉、雞蛋、燒肉等食物。買完東西后,就回家做清明掃墓的準備。從早上開始,大人們就做準備工作,差不多十點的時候,我們帶着各種食物、物品出發了。

我們走了一段路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一路上大家都走得氣喘吁吁的。來到目的地後,我們首先分工合作,有的整理東西,有的搬東西,有的在擺放物品。

東西準備完後,我們一起跪拜,祝願祖先在九泉之下安息。

清明節日記4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開回了一輛大的麪包車,帶着我們一家人出去玩。一出門,就遇上了堵車,看來人們都是想;利用三天假期,到處旅遊。我們隨即改變了原來的計劃,到環山路上一家魚塘去釣魚和吃午飯。

我們到了不久,天空就下起了雨,我和弟弟爭着背誦杜牧的詩句《清明》。下午的時候,我們到附近一個種植草莓的大棚去摘草莓,用了不一會時間,我和弟弟都採了滿滿一筐草莓。

清明節日記5

今天,零星小雨。媽媽很早就把我叫起來了,說要去掃墓。

媽媽告訴我,清明節去掃墓是爲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7點多,我們到了山上,爸爸採了幾朵油菜花放在外婆的墳墓上。阿婆拿過一張溼巾,叫我擦去墓碑上外婆照片的灰塵。我看見媽媽的眼睛紅了。

8點多,我們下山時,看到有很多車要上山,他們也是去掃墓的。

清明節日記 篇2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去掃墓。在掃墓的路上,我們的開的汽車走過的全是平坦、寬敞的馬路。等我們到墓地,看到那裏人山人海,全都在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掃墓。等我們走到我的祖墳上,我還以爲人們都在燒紙,但是我居然沒有聞到一丁兒點菸味。再一看,原來人們的是在墳墓上插上一朵美麗的鮮花。過一會兒,掃墓結束。我們和外公外婆告別後,就回到鹽城。回到家後的第一個感想就是:農村的變化實在太大!

以前,我爺爺那一代,走的都是泥巴路,騎着自行車,遇上下雨天就麻煩,跟本不是人騎車,而是“車騎人”。而且掃墓時燒紙燒的農煙滾滾,用我們現在的名詞就是:白色污染。而現在呢,開的是汽車,走的是平坦的大路,掃墓時插的是鮮花。而且到今天,人們還不忘我國優良傳統,人人都尊老愛幼。

今天,我們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但是要仍不忘我國的優良傳統。

清明節日記 篇3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今天是清明節,我的媽媽跟我說要去燒紙來緬懷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的親姥爺在我的媽媽1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爲了表示對親老爺的懷念,每年我的媽媽都要去後海祠堂燒紙,今年特意帶上我,我們到了那裏以後,先買一些各種各樣的燒紙和冥幣,然後捧着那一大堆東西,我的媽媽拿來一支筆,在燒紙上寫了一些字,我問我的媽媽:“爲什麼要在上面寫字呢?”我的媽媽回答道:“因爲寫上地址,就能寄到那裏了。”當時我偷偷的樂了,來到燒紙用的鼎旁,滾燙的火考着我的臉,我們往裏面放燒紙,都燒完了,我們纔回去。我問我的媽媽親姥爺真的能收到嗎?我的媽媽只是說用這種方法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

我終於知道怎麼燒紙了,通過這次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清明節日記 篇4

清明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爲法定節日。

我國人民有“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據《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這一天,掃墓是最重要的活動。不過至今在我國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飯的習俗。

相傳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君主晉獻公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妃子驪姬。她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將來繼承皇位,就用毒計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驪姬的迫害逃離了晉國,一路上受盡屈辱。有一次,重耳因爲飢餓暈倒了,大臣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後捧給重耳吃。就這樣,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終於在19年後回到了晉國,重耳後來成爲歷很有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做了國君之後,對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進行了封賞。也許是大意了,他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有人提起此事,晉文公猛然想起,內心十分不安,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可是去了幾趟,介子推都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來到介子推家,卻見家門緊鎖,一問鄰居才知道,介子推已揹着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於是,晉文公便讓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來找去也不見蹤影。這時,有人出了個餿主意:乾脆放火燒山吧,火着起來,介子推就會自己走出來。於是,晉文公便下令燒山。誰也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介子推走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再次上山尋找,發現介子推和母親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名爲“介山”,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告知全國百姓,每年的這一天都要禁菸火,只吃冷飯。

第二年,晉文公和大臣們來到介山祭奠介子推,發現那棵燒焦的柳樹竟然復活了。晉文公爲柳樹賜名“清明柳”,並把這一天定爲清明節。

其實,“清明”在我國是有雙層意思的一天,它既是節日,又是節氣。民間有這樣的諺語:“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就是說,一到清明春耕播種就要開始了。清明節日的寒食迎來的卻是清明節氣的播種。

清明節日記 篇5

今天,我讀了《咱們的節日》這本書,其中清明節的由來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傳說的在漢魏以前,清明節則是一年中重新鑽木取火的日子。到了戰國時候,祭祀祖先和衆神與保衛國家是同等重要的大事。因此,清明節日益受到重視。到了漢代,人們對祭祀日漸盛旺。盛唐之時,普通老百姓之家也紛紛上墳祭祀。當時的民諺有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之說。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傑作《清明上河圖》就給咱們展示了當時清明節的盛況。到了今天,祭祖、掃墓已成了清明節習俗的重要活動,這一天,也就變得分外莊重,連空氣中都充滿了懷念。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但是,清明節正值陽春三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因此,踏青、放風箏也就成了清明的習俗。清明去踏青,我必定要去掃墓,給先祖掃墓,也給英烈掃墓。看着蒼翠的松柏和安眠在青山綠水之中的英魂!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懷念那些爲國爲家作出貢獻的先輩,正是他們爲咱們創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

陽光燦爛,春風習習的日子最適於放風箏。我會帶上青團、紅藕等食物,找個油菜花爛漫的田野去放風箏。累了,就躺在綠草花叢裏休息一下,聽蜜蜂在耳旁嗡嗡的歡唱,疲勞就一下子被風吹跑了;餓了,就打開自帶的點心,坐在田埂上細細品嚐甜甜的藕,糯糯的青團,春天一下子就來到了我的脣邊。古人對放風箏很有講究,認爲是消災?病的手段,尤其是不能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沾上了別人的晦氣。可我卻不一樣,我的心願很簡單,只求讓風箏飛起來而已,並不在乎其它的。有時候,心裏煩惱了,就乾脆把風箏放飛了,讓它帶着我的煩惱一起飛向遠方

其實,何止是清明節,中國的每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蘊。讀完這本書,我瞭解了咱們祖國各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不禁感到無比驕傲。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要爲繼承這些優良的傳統,弘揚咱們的民族精神出一份力。

清明節日記 篇6

我的家鄉在風景優美的雲城村,我們清明節的風俗是吃五色糯米飯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到山上掃墓祭拜祖先。

清明時節雨紛紛,那天雖然下着雨,但阻止不住人們對親人思念的腳步。在煙霧瀰漫的山野中,我們踏着泥濘的山路往山上走,路上也有很多攜老扶幼和我們一樣去掃墓的人。經過十幾分鐘的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祖先墳前,墳墓長滿了雜草,大人們趕緊拿出鋤頭和鐮刀清理雜草和疏通排水溝,經過大家的努力,祖先的家變得乾乾淨淨了。我們拿出糯米飯、糖果等供品,點好香燭,把摺好的冥幣和紙衣服燒成灰燼給死去的親人,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着好生活。然後全家人來到墳前默默地許願“希望祖先能保佑我讀書聰明,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許完願後我們向祖先深深的鞠躬,表達了對死去親人的思念和尊敬。行完所有禮節後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好像告訴親人我們來看你了,最後全家人在墳前陪着死去的親人共同進餐,我聞到山上飄滿了糯米飯的香味,能和全家人在野外進餐,我的心情很高興。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吃五色糯米飯是我們的特色,它用上山掃墓把全家人聚集在了一起,表達了對死去親人的一種深深懷念。

清明節日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祭拜去世的公公。

一走進去,樹木茂盛的茁壯了起來長出了綠油油的.葉子,像一位士兵挺立的站着,一棵接着一棵,天上陰雨綿綿,好像氣氛與周邊的景物結合了起來,別有一番情緒,是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憂傷與對親人思念的情緒。一股濃郁的氣息瀰漫着四周。

我們走到了墳墓前,然後,仔細地把泥土和雜草打掃乾淨,接着,又將帶來的水果和麪包放到石板上,希望這些東西公公能吃到。然後,我們拿起一個大桶,把準備好的紙錢用火給燒了,希望在搖遠的地方公公能收到,讓公公好過一點。燒完以後,我們一個一個的祭拜公公,希望他保佑我們身體健健康康,學業進步,心想事成!

接下來,我們去了大良踏青去。我們一路走着,一路欣賞着周圍的風景。你看!

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的唱歌,那歌聲真好聽;小花身穿五顏六色的衣裳,爭奇鬥豔,好看極了!

綠草綠油油的,真是生機勃勃呀!我們穿梭在綠草和花朵之間,看起來舒服極了!

旁邊還有我最喜愛的蒲公英,她身穿白衣裳,毛茸茸的,風一吹,它的花瓣就會飄落下來,美麗極了!

說着說着,蜜蜂、蝴蝶也來了,他們辛勤的工作着,採集蜂蜜。再往下看,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水時而急,時而緩,發出的聲音叮叮咚咚的,真像是一位音樂家在彈奏樂曲呢,真是好聽極了!

水裏還遊着可愛的小魚,它們活蹦亂跳的,真惹人喜愛!

今天,真是個悲喜交加的日子!

通過清明節祭拜公公的時候,我懂得了要珍惜眼前對你好的人,不要把他對你的好給無視掉,當做他這樣做是應該的,這樣做我們會後悔一輩子,因爲他如果去世了,你後悔也來不及報答她,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懂得報恩的人!

清明節日記 篇8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古老名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清明的雨比往常來的更早,下的更大一些。

聽着清明前夕的雨,這雨似乎變味兒,以前那的雨,現在聲音都兇巴巴,急哼哼的。彷彿一個脾氣級好的人,突然變的火味十足,想起前年那清明的雨,怎能不讓人懷念?如今爲什麼會如此粗暴?

雨聲曾是被優美的描寫爲心跳,如今這健康的心跳變成心臟病人狂燥無序的胡蹦亂跳。雨聲曾被抒情的被人描寫爲天的眼淚,現在卻是毫無美感的像一羣罵街婦橫飛的口沫……

雨聲這大地的精靈,就這樣變質。在這個連閃電也變的瘦的狹的空間裏,人類的視覺享受被剝奪,聽覺的享受也被無情的剝奪。

其實雨是委屈的,當它從天而至,它本來是純淨的,原生態的總是嘩嘩嘩的,沙沙沙的,或者淅淅瀝瀝的,無言無聲的。當細細輕柔的雨無聲地洇入幽的草地,它就象一個乖女孩用月光表示自己的天真童心。當大雨落到高山那種豪氣的聲音就象一個俠女。

在這清明前夕的雨聲中我好像領悟一些什麼:面對這雨聲那細柔的雨早已成爲過去,我們應該好好努力不讓粗暴的雨再次回到下一個清明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