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範文合集八篇

清明節2.07W

一天即將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清明節日記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範文合集八篇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

我們家的祖墳在風景秀麗的山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我們就分工合作,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還要把白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上香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無盡的悲傷都化在這濛濛的細雨中,承載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給逝去的親人,來年的清明,仍是這樣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

今天,我們來到餘杭雙溪踏青,感受春天的溫暖。

雙溪的景色真美!

一到雙溪,我們就被一大片油菜花給吸引住了。我們趕緊下車,跑到油菜花前,盡情地聞着花香,還在油菜花前擺着各種POSE拍照片。我向田野遠處望去,滿眼都是黃燦燦的油菜花,好像是金色的波浪。

穿過馬路,來到雙溪漂流,我看到溪水淙淙地流過,是那麼清澈,清澈的可能看到水底的石頭。這時,爸爸拿起一塊平而薄的`石頭,向水面扔去,那石頭居然會在水面“跳”起來!

祖父說:“來看看我的!祖父扔出去的石頭能跳六下!”

果然成功!

爸爸不服氣,他使勁一扔,竟然跳了八下,我們一邊看一邊鼓掌!

就這樣,我們一邊欣賞着油菜花,一邊玩着水,過了美好地一天!

春天來了,杭州最美的季節到了,這次的踏青,讓我感受到了春的氣息!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與李商隱齊名唐代詩人杜牧詩句。而我,又是怎樣度過這個節氣呢?

清晨,我睜開朦朧睡眼,換好衣服,迎着朝霞,踏青去了。

我來到了東海公園,太陽剛剛從海平面升。藉着那一縷縷陽光,我看到了小草剛剛從泥土裏鑽出來,迎着春天陽光,茁壯成長……

拐了幾個彎,便來到了十八盤。山路崎嶇,但花紅柳綠十八盤令我神往。儘管爬十八盤是很累,但我毫不在意。在大自然中遨遊本身就是快樂。

我氣喘吁吁地從十八盤上來,停息了一陣,便又踏上了征程。路邊樹抽出了新芽,有柳樹、松樹、柏樹、甚至有杉樹。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沒名字,盛開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

在樹叢中,我又發現了一條岔路,岔路之中更是別有一番景象:綠髮亮樹下,點綴着新生小草,真是別有洞天啊……在那玩耍了一陣,我又回到了大路上,因爲我發現那條岔路是條死路。

太陽已升到頭頂了,中午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濱海路,要回家吃飯了,我藉着午後溫暖陽光,把這美好一天記了下來。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4

今天,我特意觀察了螞蟻。

螞蟻是一種爬行動物,身體很小,頭部比身子大一些,嘴巴上有兩個小鉗子。你可千萬出別看它體小,但它是個大力士。而且這些小動物們很有團結心。於是今天我想來驗證一下。我先準備了一團小米飯,放在螞蟻途經的路上。過了一會兒,一隻螞蟻順着米飯的香氣爬到了這裏。可是它一到放米飯的地方聞了一下卻又走了。我想:這麼好的食物都不吃啊?

正當我想走的時候,剛纔那隻螞蟻又回來了,而且帶來了一羣螞蟻。它們圍着米飯糰,利用自身的觸角一個一個把米團頂了起來,然後慢慢地往着洞口方向爬去。嘿,你別小看,它們能擡起比自己身體重幾倍的東西,而且前進的速度還挺快哦。它們憑着集體的力量,終於把米飯糰搬進了洞裏。看到這情景,我不禁自言自語道:“螞蟻真是太有團結心了!”

通過這次觀察螞蟻,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心齊,泰山移。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5

今日是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我懷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和老爸去給太爺爺燒紙。老爸的老家在東大。今日的道路兩旁賣燒紙的人特別多。老爸在路上買了一些燒錢、一些紙衣服和蠟燭。

太爺爺的墓地在一個桃園裏。桃花開得粉紅耀眼。老爸的叔叔、和姑姑們陸陸續續來到了墓園。大家把自己買到的祭祀物品擺放在墓碑前。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跟我說要去燒紙來緬懷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的親姥爺在媽媽1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爲了表示對親老爺的懷念,每年媽媽都要去後海祠堂燒紙,今年特意帶上我,我們到了這裏以後,先買一些各種各樣的燒紙和冥幣,然後捧這一大堆東西,媽媽拿來一支筆,在燒紙上寫了一些字,我問媽媽:“爲什麼要在上面寫字呢?”媽媽回答道:“因爲寫上地址,就能寄到這裏了。”當時我偷偷的樂了,來到燒紙用的鼎旁,滾燙的火考我的臉,我們往裏面放燒紙,都燒完了,我們纔回去。我問媽媽親姥爺真的能收到嗎?媽媽只是說用這種方法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

我終於知道怎麼燒紙了,通過這次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轉眼,春天來了,清明節也悄悄地來了。春雨似乎知道了什麼,不再歡快,不再浠淅瀝瀝,變得纏纏綿綿,變得斷斷續續。她聲音成爲了一種連綿悲傷奠歌,成爲人們心中點點思念,成爲一種安撫人心心靈之聲。

人們伴着雨聲來到了公墓,來到着安放靈魂天堂。人們緩緩地走進公墓,腳步不再輕快,變得沉重。車輛也慢慢地行駛,不時發出輕輕喇叭聲,那聲音不再響亮,變得柔與。這些聲音交錯在一起,成爲一種沉重又柔與嘆息,成爲一種衝擊人們心靈呼聲,成爲一種對死者安慰之聲。

人們手中鮮花,被雨水滋潤着,變得更加嬌嫩,也變得羞答答,如同一位來祭奠少女。每朵鮮花都在流淚,那晶瑩淚珠,一滴又一滴地從臉頰上淌下來,滴在人們手上,滴在公墓地上。每個公墓旁都躺着一捧鮮花,到處都是白黃,星星點點,彷彿星星也來到公墓,爲靈魂帶來祝福,也給公墓帶來生機。淡淡色彩伴着淚水成爲一種香氣迷人哀歌,成爲一種永久記憶之聲。

墓前站滿了祭奠人們,有臉上淌着淚水,眼角溼溼,嘴邊傳出一種低低抽噫聲。有默默地站在一旁,燒着紙錢,嘴角抽動着,有則拿出水果與酒菜祭奠,讓親人安息。人們思念化成了一種沉默哀調,成爲一種愛延伸之聲。

雨聲、車鳴聲、花語聲、祭奠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清明之聲。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8

每年陽曆4月5日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和祭奠先輩的節日。今年清明節我和家人—起去祭奠了祖先。

首先,爺爺和爸爸給墳上挖了兩個墳帽,我和媽媽負責燒紙錢,奶奶的任務是墳四周的雜草都砍掉,然後,爸爸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媽媽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家人已經來過了。最後,我們大家站成一排站在先輩的墳墓前默默祈禱。

我覺得今天真好!一邊上墳,一邊還可以郊遊。明年的清明節,我還要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