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演講稿集錦十篇

清明節8.82K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當下社會,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演講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節演講稿集錦十篇

清明節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今天,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民族節日,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每年清明節期間,大家都要掃墓祭祖,悼念和緬懷先人。我們的任務是紀念革命烈士,向他們的墳墓致敬。

革命先烈們爲了新中國而流血犧牲,不怕困難,冒着生命危險,我們的心中永遠懷念他們。從盧溝橋上的第一槍開始,日本人投降,有多少中國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從辛亥革命到三大戰役,血泊中有多少革命英雄?不能算。堵住槍口的黃繼光,英勇就義的劉胡蘭,捨命炸碉堡的董存瑞。無私犧牲的英雄不計其數。革命英雄永垂不朽,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作爲新一代的孩子,作爲21世紀中國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革命英雄,記住一句話:永遠不要忘記過去的老師。學習革命先烈無私無畏的精神,爲祖國在戰場上拼搏,英勇就義。讓我們哀悼在這個清明節爲新中國獻出生命的英雄烈士。

讓我們記住這些革命英雄,記住英勇犧牲的英雄和革命先烈在我們心中永垂不朽!

清明節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本週我們即將迎來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也是新假期制度實行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

清明既是節日也是節氣之一,這是唯一一個與二十四節氣重合的節日。每年4月5日前後,我國黃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10℃以上。這時我們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改變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

氣與農業有着密切的關係。

而清明節祭掃的起源,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土葬,由於土葬後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節時祭掃祖先的墓地。同時結合清明節時的氣候特點又可以進行踏青活動,放風箏等等,可以說是一個既肅穆又輕鬆的節日。

而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這類產生於農耕文化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了產生時的文化背景,在現在的年輕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其實,清明節在古時有衆多的傳說和活動。例如古時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節寒食節合而爲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代後才移到清明。清明節時的活動也有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植樹、放風箏等。尤其是放風箏,傳統清明節時期,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的風箏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爲“神燈”。有一些人還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清明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和風拂暢,陽光明媚。今天是清明節,是追憶英烈的日子,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真誠送上我們的緬懷之情。

英烈!曾經的同事,日月!催生了您融入事業的腳步,您說:〝人活着就是要學習、勞做,服務百姓,奉獻社會;只有這樣,事業才能成爲生命的載體〞。每聞此言,如醍醐灌頂,驚醒了多少昏昏噩噩的世人,我們想到了您的使命,那就是《入世》:

欲入凡世覺紅塵,泉流曲折出舊林;

乍聚一潭因山小,漸潤百地知海深。

在入世的歲月裏,您如一泓清泉,滋潤了茫然的舊林,那一座座青山浸透了您的血液,唯有連到無邊無際的大海,纔算完成您入世的行程,怎一個〝覺〞字能夠明瞭?您是社會變革、推動的勇敢作爲者。

英烈!曾經的戰友!您與我們同行的日子,您爲了家國披星戴月,夜以繼日,熬過了無盡的春夏秋冬,您的生命歷程一年就抵常人的五年,甚至更多,或是挺身而出,或是蠟炬成灰,或積勞成疾,您舍小家爲大家,那裏想到過自己和家人,您的目標親情瞭然,您爲的是社會平安。您的《處世》是這樣的:

時有片言入肌胸,心融丘壑得巧整;

發系千鈞壯膽魄,日逐新月下長空。

中華民族有您的付出,再難懦弱,千斤重擔由您擔當,誰能匹敵,一個〝鈞〞字入膽,前仆後繼,責任入心,後繼有人。

英烈!我們銘記的朋友!您用短暫的生命說出了生活的真諦,用一個〝勤〞字不足以表明您的.言行,用一個〝思〞字不足以表達您的身心,只有用一個〝忠〞字來形容您《出世》所做所爲:

累千日月洗垢身,大智翩翩覆紅塵;

再觀當年求知路,暗合五行覺天真。

英烈!歲月相映着您留下的財富,您的大智大勇傳頌在塵世。您托起了無畏的精神,大地托起了您!偉大的祖國因您而厚重了靈魂!

英烈!春天來了,我們來了!一方厚土,陰陽兩隔,站在您的休身地,滿地芳草,遍野鮮花,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您的氣息,想到了很多往事,您的音容笑貌猶如昨天,青山聳立,泉流激盪,緬懷過去,我們淚如涌泉,滿懷悲痛想說很多話給您聽。

您還記得一年一次我們曾經許下的入警誓詞嗎?那一年的清明節您給我們談着青春夢想,言語中充滿了對崇高公安事業的美好向往!

您還記得我們一同許下的入黨誓言嗎?爲了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終生,不惜獻出生命,您是遠大理想信仰的實踐者、先行者。您說,中國夢是中華兒女星火相續夢想的必然。我們站在這裏,回想着您的豪言壯語,感覺前行並不孤單!

您還記得那年爲先烈掃墓時的錚錚誓言嗎?立足本職,勤學苦幹,不與懶人去比懶,職責大於天。

您託言與我們,說出了入世、處世、出世的歷程。我們告知大衆,您是大家的光榮,祖國和人民爲您壯行。

英烈!您的慧心自有包藏着至善、至公、至忠、至勇、至愛的肉身永世安存,再免遭欺世者的卑劣盜名!

肉體已逝,英魂永存!英烈!我的同胞!業已成就的先賢!安息吧!

清明節演講稿 篇4

主持人:清明,不僅僅是個節氣。它還是個節日呢!那就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你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嗎?

主持人:我知道。以前,清明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就與清明合二爲一了。寒食就成爲清明的一個別稱了,也是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唐朝詩人韓翃的這首詩中,也能看到當時的情形。(全班誦讀《寒食》)

寒食 寒食

唐·韓翃 唐·孟雲卿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爲子推。

主持人:關於寒食,我還知道一個傳說呢!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國的公子重耳爲了躲避殺身之禍,由一些大臣陪同逃離了晉國。在流亡時,重耳吃盡了苦,許多大臣陸陸續續地都離開了,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重耳。其中一個就是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因飢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他,竟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給他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有名的晉文公。晉文公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卻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回憶起往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介子推拒絕了。他揹着母親躲進綿山。於是,晉文公便讓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搜來搜去,連個影子都沒見到。這時,有人出了個餿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於是,晉文公下令放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痛哭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的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有一片衣襟,上面寫了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又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下一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

主持人:聽了你講的這個故事,我終於明白清明節掃墓祭祖這個風俗的由來了。

清明節演講稿 篇5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文明祭祀,綠色清明。唐代詩人杜牧曾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快來臨了,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緬懷先人、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

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祭祀先人時,燒紙、放鞭炮等行爲是非常不文明的。首先,燒紙和放鞭炮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影響,導致霧霾,有損我們大家的健康;其次,它還有可能導致森林火災,引發不必要的事故;最後,燒紙和放鞭炮也是浪費資源的一種表現。

因此,我希望同學們能夠文明祭祖,過一個綠色的清明。我們可以通過鮮花,水果來祭祀先人,表達我們的哀思和懷念。這樣,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追憶先人,豈不是兩全其美嘛?

另外,清明時節正是春光明媚的時候,古來就有清明踏青遊春之說。宋代歐陽修曾說:“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陽春半月,正是草長鶯飛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在清明時節,走進廣闊的大自然,親切擁抱大自然,去仔細觀察,去用心感受,溫暖的陽光、拂面的清風、歌唱的溪水、芬芳的花草。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己的審美,提高自己生活的品質。清明將至,同學們,讓我們過一個綠色的,文明的清明吧。

各位老師、全體少先隊員們,明天就要開始我們爲期三天的清明假期了,大家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與你的家人一起通過聽清明詩會、誦清明詩歌等方式來了解清明文化,參加文明掃墓、放風箏、盪鞦韆、拔河、植樹、踏青、登山等有益的實踐活動來體會清明習俗,過一個文明健康充實快樂的清明三天假。

清明節演講稿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寄情清明節,愛我杏花村》。

過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今天我們又重返校園。清明節前後,我們不少同學都在長輩和親友的帶領下,祭奠祖先、傳承家風;追憶先人、行孝感恩。同時, 清明節也是我們祭奠革命先烈的傳統節日。人們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先烈,繼承傳統,寄託哀思,不忘歷史。這裏,小家與大家,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着愛國愛家的情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我們自然會想起晚唐詩人杜牧這首優美動人、膾炙人口的《清明》詩。詩以景明,景以詩傳,這首詩使得“杏花村”名揚千古,同時也使“杏花村”歸屬何地成爲爭論的焦點。號稱與杜牧詩中有聯繫的杏花村,全國各地共有20多個!雖然《辭海》、《江南通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都記載:“杏花村:在貴池西郊”,但知者甚少。中央電視臺李詠主持的《幸運52》節目、王小丫主持的《開心辭典》節目,先後將詩中所寫的杏花村歸屬何地作爲考題,所給答案有山西汾陽、安徽貴池等地。兩位現場答題者均選“山西汾陽”,當節目主持人最後亮出正確答案“安徽貴池杏花村”時,不僅令我們欣喜和自豪,更在全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杏花村在安徽貴池”已是不爭的事實。

同學們,你瞭解杏花村嗎?杏花村位於貴池城西,秀山門外,古時的杏花村有十二景,村內茅屋酒帘,亭臺樓榭,十里杏花、燦若紅霞,是歷代仕宦文人賞花沽酒之地,也是全國以村建志的村。杏花村1987年被列爲安徽省首批省級風景區。XX年開始復建,黃公酒鱸、杏花村古井園已經建成,杏花村文化園將於今年國慶節前完工並對外開放。到那時,中外遊人便再度領略“十里煙村一色紅”、“村酒村花兩共幽”的古村神韻。如今的杏花村是國家“三a”級旅遊區,是我市特色的人文景觀和文化古蹟,已成爲我們魅力池州的一張靚麗名片。杏花村,因詩而名垂千秋,也因詩而名揚天下。被世人譽爲“天下第一村”,“天下第一詩村”。 池州,也以“千載詩人地”之美名飲譽江南。

同學們,你去過杏花村嗎?清明節這天,我們一家冒着紛紛細雨來到了杏花村。看到杏樹杏花,心中涌起驚喜感動。由於杏花的盛花期已過,加上風吹雨打,我看到只有少許杏花仍綻放枝頭。我知道一棵杏樹花朵無數,但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結果,只有在經歷風雨後依然執著地留在枝頭的花朵,纔會在未來的歲月中結出一枚甜美的果子。能結果的花朵是幸運的,不能結果的杏花也一樣在自己的世界中默默地努力,它們畢竟綻放過自己的美麗。也許,我們應該像杏花一樣,無論自己的未來如何,都應該努力綻放自己的美麗。

欣賞着杏花村的美景,遠眺着革命烈士紀念塔,我不由心生感慨。作爲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幸運的享受着先輩們爲我們打造的和平盛世;作爲生活在千載詩人地千古杏花村的我們,幸福地生活在勞動者爲我們建設的美麗城市。我們這座年輕的城市正在不斷向名山秀水、名城宜居、民富市強、民和政通的實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諧池州目標邁進。我們的城市是文明城市、生態城市,作爲這個城市的每一個人,特別是我們青少年學生,都應該象杏花那樣,綻放美麗,裝點城市,爲它爭光,爲它添彩!今天我們以生活在杏花村爲榮,明天讓杏花村以我們爲榮!讓我們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健康成長,用我們的熱情、用我們的才智,把家鄉建設得更美好,把祖國建設得更富強,讓杏花著春風,國旗更鮮紅!謝謝大家。

清明節演講稿 篇7

今天大家懷着對先烈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園祭掃烈士陵墓,緬懷革命先烈,這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今年悼念活動的主題是“弘揚先烈精神,樹立遠大理想”。

在烈士園的英烈事蹟展示廳中,展示了我市名烈士的光輝業績,如勇敢的鬥士xx烈士,抗戰英雄xx烈士,爲國爭光、爲國流血的xx烈士,,等等。烈士們譜寫的一曲曲英勇悲壯的歷史篇章震撼着我們的心靈。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週年,在抗日戰爭中,千萬中華優秀兒女爲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爲國捐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紀念這段歷史,可以使我們回憶起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宣傳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勵和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使歷史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青少年朋友們,各個時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樑、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們要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傳統要牢牢記在心頭,以此激勵我們、警示我們,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社會安定祥和、經濟持續增長、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青少年朋友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始終是千百年來無數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宏願,青少年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接班人。

青少年朋友們,你們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年代,在你們身上寄託着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黨和人民殷切期望你們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珍惜美好時光,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優秀品德,鍛鍊強健體魄,努力成爲社會有用之材,準備着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青少年朋友們,奮發努力吧!

清明節演講稿 篇8

大家好!

現在是四月,清明節到了。人們忙着掃墓,到處禮拜。這個清明節對中國非常重要。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有一個傳說:春秋時期,晉國太子重耳被奸臣陷害,與忠臣桀之推一同流放,爲保護重耳做出了巨大貢獻。重耳稱帝后,介之推離開重耳,隱居深山。重耳想讓介之推回來,就放了火燒山,想把介之推趕出去。他拒絕下山,被燒死了。後人在他去世的四月上山祭拜,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清明。

清明節要準備很多祭品,比如吃韭菜(代表時間長),吃年糕(代表步步高昇)。此外,最特殊的崇拜習俗之一是“掛紙”。當你去墳墓的時候,你一定看到過你的長輩在墳墓上壓着長方形的彩紙。爲什麼?原來這和漢武帝劉邦有關。劉邦稱帝前,一直在外作戰,不能回家掃墓。他當上皇帝后,想回去掃墓卻找不到父母的墳,就把一張紙撕成許多小塊,撒在空中,想找出父母的墳。結果其中一個落在一塊墓碑上,無論怎麼吹都吹不掉。他走近墓碑,發現那是他父母的墳,於是每年劉邦去掃墓後,然而現在的意義漸漸演變成祖居,加了新瓦,與以前大不相同。

當然,每年我們全家都會去掃墓!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清明節,到了墓地發現沒帶掃把,只好用身邊的樹葉掃,很難打掃乾淨;回去掃墓的時候,倒在別人的墓上了!我驚呆了,然後走到墳前走的特別小心。

我覺得清明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掃墓代表了我們對祖先的尊重。這一天,我們要多說好話,以示誠意!

謝謝大家!

清明節演講稿 篇9

各位親戚朋友:

您們好!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祀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最佳活動季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公曆4月5日前後爲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前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說到清明,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一戶人家爲已入土一年的老人操爲遷墳儀式。老人的兒女大擺宴席,還請來了道公辦法事,場面很“熱鬧”,但是村裏的人都知道,這位故去的老人生前“享受”的卻是另一種生活,已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被子女們當“足球”踢來踢去,各自成家的兒女對老人的生活基本上不聞不問,寡居多年的老人過着孤單,難熬的日子。

聽到這裏,我再也聽不下去了,老人的兒女不但不把老人看在眼裏,而且還把老人當“足球”踢來踢去,真可惡!要是叫我遇見他們,我一定要臭罵他們這些不孝之子,讓他們在老人面前好好跪拜謝罪。

又到了清明節,又到了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日子了,我們一定要繼承祖先“百善孝爲先”的優良傳統,尊敬長輩,孝敬老人,把清明上墳踏青的活動開展好,把中國傳統節日發揚光大。

清明節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我懷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墓致敬。

感謝上級領導的安排,讓我有機會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讓我的靈魂得到徹底的淨化。

面對英雄的墓碑,我激動不已,思緒萬千。一個50年前的場景出現在我眼前:新四軍一羣士兵被無數上當受騙的人追殺攔截。爲了不傷害無辜,他們從不開槍,不還擊,而是耐心地做羣衆工作,直到英勇犧牲。他們嚴格遵守革命紀律,熱愛人民,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是不朽的。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由此,我想起了更多的千千革命先烈,他們爲解放全民族、建設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鮮血。如李大釗、董存瑞、邱、黃繼光、王成等。舊中國是一個落後、災害頻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社會主義社會和一個繁榮、民主和繁榮的新中國。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

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產,做一個積極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有高尚情趣的好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練就一身本領,長大後爲祖國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使祖國越來越強大,讓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葬忠骨。”革命烈士們,你們爲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比泰山還重,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遠同在。你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豐碑。

革命烈士們,安息吧。我們明年會再來。我們將從你身上汲取無限的精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