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精華】清明節日記模板彙總10篇

清明節3.03W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清明節日記模板彙總10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嘰咕,嘰咕……”我家的小雞黃絨跌跌撞撞地跳過了門口,和我一起去踏青。

剛到樓下,柳樹就舒展開自己柔曼的腰肢。嫩綠的小芽在今天已經變成了水綠色的又細又長的小葉子,

好像一羣綠色的小精靈圍繞着枝頭翩翩起舞。

路過波光粼粼的龍馬湖,遍地的小野花爭奇鬥豔,芬芳迷人。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風一吹,它們便快樂地隨風起舞。

在高樓大廈旁邊,一樹的花兒嬌豔欲滴。只要搖一搖樹幹,花兒的香氣撲面而來,粉紅的花朵也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飄落的花兒形成了一道粉紅的小瀑布,聞起來又香又甜。風一吹,金燦燦的蒲公英,淡紫色的蝴蝶蘭,花瓣會隨着打着轉轉重新飛揚的桃花一起飛上藍藍的天……

清明節日記 篇2

清明時節到了,你們知道都有哪些習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自古以來,清明時節這一天要去掃墓、踏青、放風箏、盪鞦韆、拔河、植樹等等,活動豐富多彩。

有一首詩寫的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很好地表達了清明時節即沉痛哀悼死者,又迎接春天到來的達觀與喜悅心情。

首先介紹下掃墓。這是清明時節的重要習俗之一。這一天要帶着美麗素雅的鮮花、醇香甘冽的美酒、各種新鮮的水果,去給故去的親人掃墓。但有一點不能帶,那就是火。因爲掃墓都是在山上,山上有許多的花草樹木,一但燃燒了,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考慮周到)

掃完了墓,就要出去踏青,同時參加各種體育和娛樂活動。比如,可以在草地上放風箏,這時天上已經有好多的風箏了,有燕子的、有蝴蝶的、有蜜蜂的… …真是式樣繁多,花色齊全,好像天上開了個迎接春天的動物聯歡會!

同時,還可以在清澈見底的小河邊上種那挺拔的小樹,這個時候,你會看到可愛的小鳥在白雲間快樂地歌唱,小河裏的魚兒,在活潑潑地相互嬉戲,真是可愛極了!你還會看到美麗的桃花盛開了,開出了粉紅色的花瓣,像風妹妹鑽進了桃花裏伸了個懶腰。

清明時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彩極了!

清明節日記 篇3

今日4月5日,是清明節,清明節是祖國的傳統節日。

早上,咱們三口人一起去青龍山掃墓。一到那裏,山上都是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他們有的拿着花圈,有的拿着花籃,還有一羣國小生胸前都掛着一朵小白花。我看着他們在紀念碑下獻上了花籃和花圈,國小生們把一朵朵的小白花都掛在欄杆上,還在那裏向烈士們默哀三分鐘。紀念碑上刻着許多英雄的名字。這時,媽媽告訴我:“這些叔叔都是爲解放舟山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回來的路上,我想,今日的掃墓對我的教育很大,使我懂得了咱們現在的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清明節日記 篇4

清明節放假,我的腳不幸骨折了。

開學了,爸爸母親送我來到學校,把事情說給陸老師聽,陸老師安慰我說:“沒關息,我會讓同學幫助你的。”我笑着走進了教室,母親、爸爸一邊回頭說謝謝,一邊往外走。

很快上午4節課就過去了,中午我還沒把手擦好,蔣昊冬就把手擦好,蔣昊冬就把飯給我拿來了,還沒等我把飯盒打開,蔣昊冬又把湯給了我,還說:“你的腳骨折了,要多補補營養,今天喝的是番茄蛋湯。”我一看,天哪,大多的蛋都給了我,我連聲說謝謝。

我一回到家,爸爸,母親就問我在學校過得怎麼樣?我說:“我很開心,同學們一直在幫助我母親就問:”你怎麼來回報他們呢?“我回答說:”等我傷好了之後,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清明節日記 篇5

我國的清明節是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每到清明節,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兩千五百年曆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就是清明節。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獨樹一幟的。因爲在所有的節氣中,既是節日又是節氣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要掃墓,吃清明?、踏青、、、、、、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清明?。每到清明節,爺爺就去山上把青給採回來;然後把它剁成泥;再把它燒製,並在裏面加上餡,餡有鹹的、有甜的,可美味;最後用模具把它分割成圓形狀的就完成。

不僅我們中國有清明節,國外也有好多清明節。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要享受清明節帶給我們的快樂。

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節到了,我跟隨爸爸到鄉下去上墳。

坐上公共汽車,我不禁心潮澎湃。是呀,有一段日子沒去鄉下了,鄉下會變成什麼樣字呢?院子裏的棗樹是否已冒開了嫩芽?爺爺養的的那隻小花貓是否已當了媽媽了?還有屋檐下的那對小燕子夫婦應該千里迢迢的從南方飛回來了吧………

這時汽車停了,原來已經到站了。我及爸爸匆匆下車,一擡頭便看見了村口那一排熟悉的白楊,這堅毅的白楊,經歷了一個嚴冬的風雪摧殘,竟還是那樣的高大挺拔,英俊瀟灑,真令人欽佩!走進村子,熱情的街坊四鄰忙着打招呼,那股熱情勁兒讓人不忍拒絕。

到大伯家寒暄小坐後,我們就要到先人的墳頭上去上墳。去之前一定要帶上幾個先人愛吃的瓜果點心或買上幾枝他們喜歡的花,送給在天有靈的先人們。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燒上一些紙及冥幣,把對親人的思念及深情在這裏述說。完後,我們拔掉墳地上長出的雜草,再培上幾掀土,擦拭刻着先人名號的碑文,忙碌極了。

一切完畢,我們幾個上墳的人要集體鞠躬,表示對先人的尊敬。此時,已到中午,上完墳,我們便又步履匆匆的回到大伯家。

清明節日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天公彷彿也應了這樣一句話,處於四月的清明是溼淋淋的,不是霧霾就是微微的細雨。霧霾是猖狂的,他肆意的吞噬着屬於春天的一切美好,使一切置身於他的朦朧薄紗中,放眼望去,二三月的春景已經不在了,都是灰濛濛的天,俏似是一位害羞的女孩兒,用輕紗遮住了自己那張傾國傾城的臉,給人一種神祕的美感;伸手觸摸空氣,彷彿連那細微的塵埃都沾了水滴。與霧霾截然不同,微雨是溫柔的,霏霏細雨在空氣中交織纏綿,輕輕的墜落在大地的懷抱裏,給予萬物以最清甜的甘霖;撐着傘走在泛着青苔的古巷裏,彷彿來到了夢中的江南水鄉,悄悄在其中游走,將那把油紙傘放下,任由清涼的雨水沁入身體,深吸一口屬於春的氣息,似夢非夢的.感覺。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個斷魂的季節,人們不免感傷喟嘆,爲逝去的故人,爲霧靄沉沉的天氣,或只爲一件不知名的小事。人間四月芳菲盡,四月正是平地上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二月的臘梅、三月的春桃都紛紛在這個時節裏黯然凋零,餘下的,只是一片微微的嫩綠,在這春夏交際的時節暗暗萌芽,只爲能在仲夏蛻變成蔥蔥郁郁的墨綠;花兒們也都不甘示弱,拼命地吮吸着自然界的甘霖,一心想在那陽光燦爛的季節綻放出自己的絕代風華,完成自己生命的使命。與其說四月的清明是個斷魂節,還不如說這是個讓生命含苞、待放的時節。

窗外的毛毛細雨下個不停,悄悄地,沒有半絲聲音,細聽,又彷彿是在哼唱着春的樂章;花兒翩翩綴落,在雨中優雅地飄浮,那是一位舞者,在旖旎細雨中,用生命演繹着屬於她的舞蹈——清明時節,是別緻的美麗。

清明節日記 篇8

又是一年清明節,爺爺已離開咱們四年了……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下奶奶家給爺爺燒紙。

咱們一起吃過早飯,二爺爺提着籃子,籃子裏放着食品、酒和一些紙錢。爸爸、媽媽、五爸、四爸、三爸,還有兩個姑姑咱們一起去爺爺的墳地,爺爺的墳地和幾個姥姥的墳地在一塊。

路途中我看見許多人在家人的墳地上哭訴、沉思。一切都變得沉靜了。看到這一切,我也不時的想起了爺爺,一想到從此再也得不到爺爺的疼愛了,淚水就不由的流淌下來。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爺爺墳地,兩個姑姑跪在爺爺的墳前哭泣,咱們跪在邊上給爺爺燒紙,燒完之後,咱們磕了頭回家。我在想,爺爺已過世四年了,在這四年裏爺爺的音容笑貌時刻在我腦海中浮現。記得小時候爺爺常把我駕到脖子上。爺爺,我很想您,您在那邊還好嗎?今天是清明節,咱們來看您了。

清明節日記 篇9

“噼裏啪啦!……”一陣陣炮竹聲響了起來,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大家不約而同地來到山上掃墳。

今天,我、母親、哥哥一家、外公、婆婆一起爬山去掃墳,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突然聽見一位正在上墳的老奶奶像個宣傳防火隊員警告大家:“上墳後,一定要等火滅了後才離開,對面的山昨天都起火了。” 咱們來到外婆的墳前,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着風飄向遠方,等到紙錢燒完、火滅。咱們一行人才緩緩離開。

在下山途中,咱們邊採蒿菜邊說笑。突然,從不遠處的油菜花地附近的樹林傳來“噼裏啪啦!”聲,向山腰望去,一縷縷青煙直衝天空。接着聽見“着火了,快去救火!”地叫喊聲。一會兒,青煙減退,咱們也向山下“撤退”。真是驚險的一幕。伴隨着驚險,咱們的蒿菜也採摘半口袋了。

快到山腳了,不遠處有一火堆雄壯的燒起來了,都以火上三竿了。漸漸的火勢肆無忌憚地猖狂,連孝竹都吞沒了,咱們無法控制,只好趕緊撤離。而有些在火災附近的人,不願接受勸告,繼續吼叫着往火災現場竄,風也跟着竄起來了,火也跟着向四周竄。咱們在撤離的同時企盼着救火隊趕緊到來。

晚上我吃着熱騰騰的蒿菜粑,雖然有些開心,但還在爲那場火災祈禱。希望大家在清明上墳的同時,切記安全、防火。

清明節日記 篇10

清明節咱們大地幼兒園的五個小朋友(蒙雨欣、黃文宣、袁睿澤、盧宸鈺和我)去烈士陵園紀念死去戰士們,我婆婆家樓上有一位老紅軍也去了,但是我當時沒有看見他。這時一位年輕的叔叔拿話筒向我走來,對我進行了認真的採訪。他問我:”小朋友,你長大想當什麼?“我回答他:”當軍人。“

因爲我看見了許多軍人在戰爭中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咱們現在幸福美麗的家園和生活,所以我希望長大後能當上軍人爲了保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