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推薦】清明節掃墓日記合集五篇

清明節1.17W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裏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掃墓日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清明節掃墓日記合集五篇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1

清明前夕,我到舅爺家給舅舅掃墓。

到家,我和姐姐、大姨拿着水果、蛋糕、紙錢到墓地祭奠親人。

到墓地,大姨和姐姐都哭,我看她們難受的樣子,我也忍不住流下眼淚。大姨先在墓地的前面畫大半個圓圈,然後拿出貢品放在墓前,又拿出紙錢,她一邊給舅舅說話一邊把紙錢點燃,還不停地哭着。我心想:舅舅是怎麼死的?等儀式結束後,我問姐姐。她說:“我爸爸是一位很好、很優秀、很孝順的人。因一次車禍就無情的奪去他年僅34歲的生命。”說着,姐姐又哭。我也替她難過。

我希望人們尊重生命,處處注意安全。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2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氣。作爲節氣,清明時期正是我國大部地區,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生機勃勃故稱之爲清明。

首先,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農諺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好季節。“清明”二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三統曆》曰:“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春天真正來到了。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飄飄,和風拂拂,這時的風和雨,都是人們喜歡的,所謂“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農村對清明雨尤爲重視,古諺語有“清明前後一場雨,強如秀才中了舉”。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可見農民對於春雨的冀盼是多麼殷切。

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的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今天,我和姥爺一起去掃墓。路上,不時看到路上有和我們一樣去緬懷親人的路人,情景恰似“路上行人慾斷魂”。

穿過鄉間小路,來到墓地。我們首先看望的就是曾祖母,我把最綠最大最長的柳條插在了曾祖母的墳上。姥爺一邊把祭品擺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面,一邊淒涼地喃喃道:“媽,今天我來看您來了,小惠帶着嬌嬌去鄭州了,小惠生意忙,沒時間回來,嬌回來了。”我也被姥爺的悲傷感染了,眼含淚花,在寒氣中顫顫抖抖地說:“老姥姥,我是你的曾孫女——嬌嬌,現在我的學習成績進步很多,還在寫小說,由於媽媽回不來,所以,我代媽媽向你問安,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我們點燃火苗,把“金山”、“銀子”、冥錢統統放進了幽幽的火中,凝望着這縷縷青煙帶着我們的祝福和緬懷飄向曾祖母住的天堂。

怕接我們的司機等急了,我和姥爺又草草地掃了一下另外兩個親人的墓,最後深情地鞠了三個躬,離開了。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3

四月四日是清明節,媽媽和爸爸第一次帶我去姥爺的墓地。

我們來到墓地,媽媽和爸爸先給墓地四周裝飾了一圈絹花——菊花。 他們又將墓地周圍的衛生打掃乾淨。爸爸又在墓地種上了四棵柏樹。我給姥爺送了“錢”,爸爸放了炮,我們還給姥爺敬 了酒。我又給姥爺磕了三個頭。

等這一切都辦完了,我們該回家了。姥爺,明年的清明節我還來看你……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4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去給去世的祖先掃墓。

去年清明節,我們一家回老家給去世的曾祖父掃墓。

到家以後,準備地差不多,我們就跟着爺爺去掃墓。曾祖父的墓地在老家的東南角,到以後,我們將帶來的紙元寶燒,再挨次序磕頭,磕頭完,就基本結束。

在回家的路上,爺爺又想起過世的曾祖父,不禁流下眼淚。這可能是清明節的意義吧!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5

往年的清明節,天空中總下着濛濛細雨,這雨中彷彿夾雜着我們抹不去的哀思之情。

今年,卻截然不同,天氣好極了,墓地邊也就不再死氣沉沉了,很多人都拿來了五彩繽紛的花籃,其中白菊花跟黃菊花居多,也有人擺上豔麗的茶花跟淡雅的康乃馨。

路上,看到許多人拿着掃把上山。不用說,肯定是要去掃墓。但是,一些不文明的人就拿着紙錢,紙手錶去山上燒,這多危險那!我翹起嘴,喃喃自語:“要是着火了怎麼辦?他們這麼做又沒用,而且還污染環境。難不成去世的人真的會在天堂拿到被燒掉的`東西?”媽媽聽了,只是微微一笑,繼續往前走。弟弟看大人們拿着掃把,便鬧着也要一把。出於無奈,他們只好給他了。我覺得無聊,所以也拿了一把。

到了目的地,只見遍地都是落葉。這下,我跟弟弟可樂了,掄起掃帚,大喊一聲:“秋風掃落葉!”然後在地上亂揮掃帚。“嘿嘿,左青龍,右白虎。”弟弟左一下,右一下。我也不甘示弱,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旋風”,高喊一聲:“還是看我的佛山無影掃吧!”地上的落葉被我們弄得一片狼藉,結果被訓了一頓:“這裏是山上,你們安靜點,還有,看看你們自己的‘傑作’!”媽媽皺起眉頭,指了指地上比之前更亂的落葉堆。我一下子變得非常沮喪:“這麼多落葉,不玩真可惜啊!這可是很少見的啊!”“哼,清明節一點都不好玩!”弟弟也嘟着小嘴巴,失望地說。小姨安慰他:“別忘了,我們本來就不是來玩的。我們是來掃墓的。所以呀,乖點兒,別鬧了啊。”

弟弟靜下來後,我們各自拿了三根香,緩緩閉上了雙眼,開始祈禱:讓他安息吧。睜開眼睛,我看到外婆跟媽媽的臉上,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順着臉頰流下來,滴在了地上。也許是思念已去世的曾祖父與曾祖母吧。但是我與弟弟還是耐不住長時間的安靜,到一邊玩去了……

大人眼中的清明,該是一個“沉重”的節日吧。而孩子卻擁有“放縱”自己的權利,甚至淘氣,甚至搗蛋。隨着年齡的增長,“清明”於我而言,是否也將變爲一個“沉重”的節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