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感悟作文錦集五篇

清明節8.04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明節感悟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感悟作文錦集五篇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1

又到了清明節,這次我沒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公墳前祭拜他,我後悔莫及。

晚上我躲到被窩裏翻開了我的相冊,外公的照片映入我的眼簾,勾起了我對外公的懷念,我的眼淚落了下來。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讓我住到外公家。外公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對誰都是那麼友好。每次放學,我總會看到外公的身影,沒有一次是例外的。聽外婆說,外公就好像一頭倔脾氣的老牛一樣,不許任何一個人去接我,一定要自己去。外公疼愛我,不免讓哥哥們有些吃醋,每當外公那零食給我時,哥哥們就好像鬼魂一樣,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時的外公就好像魔術師一樣,也會“變出”同樣的零食給他們,因此外公在我們心裏,就有了一種神祕感。

外公疼愛我和哥哥們,一刻也沒停過,哪怕在他生病期間。

但是人固有一死,沒有誰會例外。就在一次放學的時候,我和哥哥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有一些人對我們說:“你外公走了。”那時我們還不瞭解這個“走了”是什麼意思,還以爲外公去了哪裏。我們連忙向舅舅家跑去,可結果我們誰也沒料到。剛踏進大門,我們幾個人幾乎癱了,都忘記了該怎麼哭,眼淚卻不止的往下掉,就這樣,外公離開了我們!

雖然外公已離開了我們,但是外公依然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單位節休加串休共有三天的假期。在這小長假裏,大家往返於各地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寄託哀思!每到這時,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起兒時學過的那首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每次讀過都會有多種滋味襲上心頭,痛楚、失落、懷念、淒涼……

“春天”這個乍曖還寒的季節裏,景色依然顯得那樣的冷清。只有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拼着命的從地面探出稚嫩的腦袋四處張望!在這個陌生的嶄新的世界裏,它會經歷怎樣的生命旅程?冰雪還未完全消融,那些剛剛復甦的萬物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想想人生何不如此?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我的母親冒着生命的危險把孩子誕生在世間,那種撕裂般的疼痛,見證了孩子與您血脈相連。再苦再難您努力呵護孩子的笑臉,再苦再累父親也會保護好家人的平安。如今,昔日的孩子也不在年輕,父親那高大的腰身也不再堅挺!那曾經濃密的黑髮被歲月打磨成稀疏的銀絲不在有型!此情此景心底總會涌起無限的傷感之情。世間爲什麼會有悲歡離合?月亮爲什麼會有陰晴圓缺?好懷念有父母相伴的日子!而此時,我只能茫然地目送那些與雙親散步的同齡人。那漸行漸遠的身影,深深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敏感神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晃,我的母親去世已經多年!往事歷歷再現,一切又好似昨天。您的面容,您的身影,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與夢境中,有我的母親對孩子的舔犢之情,更有孩子對我的母親那無盡的眷戀的、思親之情!!!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3

清明,纏綿的雨絲帶來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淒寒。

清明。清明,說出口總有種傷感涌上心頭。莫名地,心情變得很沉重。

先人的離世,往往是大家心中一段最爲悲痛的回憶,深埋在記憶深處,不願提起、不願憶起。而清明,則將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現實,就那樣平靜地呈現在所有人面前。於是,最初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又回來了。逝者安息,生者,卻難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時節的雨,每一滴都是由大家的思念化成的。這種思念、如此痛,如此讓人心傷。於是當這雨滴落在大家身上時,才讓人心中升起難以名狀的感傷,才讓人的心情變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時節,是個隨手就可以撿拾淚水的時節,亦是個哀傷蔓延的時節。轉身、低首、難言。誰將痛的滋味,連同思念一同葬了?

當真葬得了、忘得掉麼?

清明,我們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會再重來。但那份思念則是不管怎樣也無法遺忘的'。我們只是壓制着,努力不去想。

但是清明,卻將所有的一切釋放。於是,懷念啊、傷感啊、難忘啊什麼的,一下子全都回來了。一絲一毫都沒有減少,反而在心中越發清晰的展現出來。

這雨,下個不停,淚水也流個不停。不想再剋制了,哭便哭吧,終究,那是所有人都難以忘記的,那些曾經深愛着我們的人即便不在了,我們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則怎麼對得起他們的愛和我們的紀念呢?

這雨,下得陰晦。但我們應該笑得明媚,不可以讓那些曾經深愛着我們的人,看見我們不快樂,不可以……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4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人們忙於或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或浸種耕田,育秧培苗;或換季生產,重塑商機。

清明節前後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近年來,南京人掃墓似乎提前了行動,不到清明日,掃墓之人已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馬路上也經常會堵車,無端浪費了光陰。在我看來,掃墓是人之常情,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長輩,清掃一下墳地,寄託對親人的思念未嘗不可。

但是,許多人掃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點燭、燒紙、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僅污染了環境,妨礙了別人的生活;又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設法予以避免(據報紙報道,每年都因掃墓而引發多起火災)。從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掃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環境,獻一束鮮花,足可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與崇敬。

人雖逝去,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忘懷的。活着的人去給逝去的長輩掃墓,則是一種禮儀,故掃墓也是表達一種情感。縱觀歷史,許多三代以上的祖墳,除了軒轅、炎帝、大禹和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問津。外戚之墳,更不必說了。可見掃墓這種關係,大致上只能維持三代到四代,其遠代祖宗,就無人顧問了。其墳也成了荒山野墓。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種責任。但這種行動重在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天倫之樂,感受親情的溫暖,度過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讓父母操心、憂心,找各種事由,責難父母,而在其死後,又建墓,又祭掃,逝者如何感覺到!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5

時光總是靜靜地流去,年復一年,清明節就像家門口的鳥兒,春去春又回來。每年三月,在這個多雨的季節裏,總是那麼令人傷感和懷念。

依稀記得孩童時,“清明”這個熟悉的字眼就在腦海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如今更增添了幾分辛酸。看着自己在逐漸長大,大人慢慢老去,總是那麼無奈,就如花開花落。惟有躺在墓中的人,還是依然如故,似乎總在酣睡。只不過墓碑上的文字隨着年輪增長,結滿了青苔,不再是像往日那樣清晰。看着墓穴周圍的青草枯了又榮,榮了又枯,免不了又勾起活着的人的哀思和痠痛。

“每逢佳節倍思親”,說得是異地相隔,互相思念的人,雖然遙遠,但彼此牽掛,千里傳音,心心相印。而清明節思念的卻是陰陽相隔的人,活着的人再也無法用雙手去擁抱死者,心不通亦不可及,只能用語言面對墓中的去默默地傾訴。等待到了這個特定的日子裏,踏上泥濘的山路,匆匆揣上那幾束清幽的香菊和幾疊厚厚的紙錢,爲死者的亡靈送去一份祭奠和懷念。

來者匆匆,去者也匆匆,那蹣跚的腳步,伴隨着曾經縈繞着一串串親切的叮嚀和熟悉的身影,把墓中的你們和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如今已被記憶的風帶走。活的時候,有血有肉;死的時候,煙消雲散。佇立墳頭,低垂頭顱,惟能做的是爲你們插上紙標,拔除你們周圍的雜草,就權當是一種孝心和回報了。

逝者如斯,風雲歲月悠悠飄逝、黃天厚土片片冰涼。透過蒙蒙的雨簾,陡然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躍進腦海,似雨又似淚,點點滴滴,倍感淒涼孤寂。生命總是那樣的短暫,不斷輪迴,就如流星一閃而過:幾年、幾十年、幾百年……。轉瞬即逝。人類與生命同在,可嘆的是面對生死病老、面對時光的流逝,卻表現出那麼無奈和迷惘。每個人有一天似乎總會到了歇腳的時候,都會來到這青草叢生的荒塋中挨家落戶。只有這裏,纔是永久的“家”;只有這裏,纔有永久的懷念。

捧上一掊黃土,爲那些沒有生命的靈魂送上籍慰和祝福。倒上一杯清涼的烈酒,讓死者去慢慢詮釋生命的真諦:活者必須從容面對每一天,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珍惜每一刻時光;活者必須熱情奔放,擁有更多的幸福和美麗;活者必須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充滿活力,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