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精選】清明節週記彙總五篇

清明節6.26K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是時候仔細地寫一篇週記了。怎樣寫週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清明節週記彙總五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題名是《清明》的詩,是由唐代詩人杜甫作的。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天,我跟着爸爸媽媽舅舅,一起去邵東給祖先掃墓。

我們沿着彎彎曲曲的鄉村小路,向姥爺的墳墓走去。一路上,掛在樹上的桃花張開了一張張娃娃臉,正笑着向我招手呢,她們好像在用香香的花粉跟我們傳話:“歡迎你們來到這裏!”突然間,老天爺下起了毛毛細雨,彷彿是人們流下的傷心的淚水!老天爺好像在替我們分擔憂愁。大地的“孩子們”舒服地吮吸着香甜的雨水,變得更加強壯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姥爺的墳前。我們首先在姥爺墳前的不遠處放了一串鞭炮,“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算是先把姥爺叫醒。然後,舅舅用鋤頭將姥爺墳前的雜草清理乾淨,接着我們把一大把紙錢和金元寶燒給了姥爺。我默默地在姥爺墳前許了一個願:“姥爺,姥爺保佑我,保佑我長大後考上‘清華大學’!”接着,我們又以同樣的方式祭拜了太姥爺、太外婆等祖先。

在回家的途中,我們還挖了幾棵嬌嫩的春筍呢!清明節讓我們既緬懷了先人,又讓我們享受了踏青的樂趣!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寒食節不準動煙火,只能吃冷食涼菜,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隨公子重耳(後爲晉文公)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後,重賞隨從。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綿山(即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的介山)。後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後因寒食和清明相連,逐漸合爲一個節日,但節前蒸“子推饃”的習俗,在陝北的榆林和延安兩地一直流傳至今。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裏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麪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將各種小面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掛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風乾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

做面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了酵的白麪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馬上吃掉。

“子推饃”和麪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爲送寒食。農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日的美食

清明節週記 篇3

夾雜着幾句唐人的詩句,清明就這麼杏花小雨,朦朦朧朧地到來。

隨着人羣,我慢慢上山。在山道的兩邊,有那麼多的墳墓,心裏感覺不勝複雜。這些墓中人像我們一樣,活過、累過、愛過、恨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碑石躲在雜草中敘述着他的光榮與淚水。

向遠處望去,一眼小池睡在兩山之間。風水挺不錯。

中國老百姓家要是買房子亦或其他地皮,總會叫風水先生來了了風水。風水好,利子孫,老一輩就覺得心裏塌實。在老人心裏,自我是次要的,要緊的是作爲生之大流的一個點滴,能夠讓江海永遠不停地流去,波瀾蔚爲壯闊。接天連城,成爲一個動態的永恆!有了這樣的思想,不就有了萬人拜山、民族掃墓的註腳嗎?

山上的住戶越來越多,好在與我無關。自生下來起我都沒經歷過親人陰陽散的生離死別。對於那些早已安睡,化爲一?y黃土的老祖宗,心底對他們賜予我生命而感謝。除此,很難在心裏找到什麼傷痛的感覺。只有在清明節回去焚香致祭。回想某位大爺餵過我吃飯,某位大嬸抱過我,某位大伯救我於患難……種種往事,在歲月裏發酵,越釀越醇。

是的,去者漸多,但生機並未了無。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羣不是越來越洶涌了麼?墳前墓後,或彎腰除草,或低頭默禱,或促膝長談,或焚香祭拜。向山下望去,個個墳前都有人在叩拜。這是一個朝聖者的行列,整個民族投入其中。叩拜我們的祖先,這是傳統的信仰,中國的力量。清明節,它漂泊了幾千年,渡船泛舟在時間歲月的'滄海間,告訴我們,斯人在黃土間等我們,除去雜塵,作番安頓。

這頓悟,令我喜不自禁。一柱香,虔誠拜倒,煙霧在山坡上彌散。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節到了,在這個細雨濛濛的日子裏,我們一家人要去爲太爺太奶掃墓。

來到墓場,只見人山人海,在這裏掃着墓,有的在燒紙,有的唸叨着,有的正在撒酒,有的正在插香,有的在擺祭品……這裏有十二生肖分爲十二排,我們分別在蛇排和鼠排找到太爺太奶的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按照程序掃着墓,而我卻只能奔波於他們與車之間,給他們拿東西,或者,互相傳個話。這時爸爸叫住我,說:“你來掃墓,我去拿東西。”我爽快的答應了。可是我也不會呀!於是,我就照貓畫虎,媽媽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媽媽先往火裏扔了幾張紙,又扔了幾塊“金條”,媽媽就念叨着,說完後,我也學着說:“太爺太奶,我們給你們送錢來了。”說完,我頓時覺得我說的話好像魂兒飛了似的。媽媽告訴我說:“因爲我小時候就沒有見過他們,所以非常想見他們,但他們已經去世了。所以你非常傷心,就連說出的話也非常陰沉。”

我們要珍惜現在,不要讓人生留有遺憾。想一想,自己還能陪伴父母多長時間。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節的感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描寫清明的一首詩。

清明節裏,人們祭祀死去的親人,心裏充滿悲傷。所以謂之“欲斷魂”嘛!清明節裏,人們還會幹什麼呢?還會禱告上帝(俗稱老天爺),祭祀烈士!在掃墓之前,我們聽了老爺爺對往事的回憶。他說:“日本侵略中國時,把中國踐踏的不成樣子,中國人奮起反抗,組成了紅軍*伍。我們農村人也得反抗,抗戰隊伍叫做土八路。這紅軍歷盡苦頭,兩萬五千里長徵啊!他們翻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多麼艱苦啊。他們因爲俄,喪失了生命!你們生活在這個無戰爭的年代,有這麼好的學習跟生活條件,一定要好好珍惜。將來把祖國健身的更強大!”聽完老爺爺的講述,我們邁着沉痛的步子走向了烈士墓,一路上,我再也沒有言語,心想着過去的抗戰日子。

那是多麼的艱苦,使人聲淚俱下。那時,日本人侵入中國,對我國實行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我國人民奮起反抗,組成了紅軍*伍,開始兩萬五千里長徵。一路上,我國隊伍翻雪山,過草地,吃盡了苦頭;一路上,又有多上中國人失去生命?!***指揮紅軍取的了勝利,苦日子纔到了頭!現在,我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奔上了小康社會,農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

這樣,我們就放鬆警惕,揮霍金錢麼?回答是否定的!先烈們爲了這一天,甚至付出了生命,我們能把先烈們的勞動毀於一旦麼?我們能辜負先烈們的希望麼?能讓先烈們白白犧牲麼?當然不能!我們應居安思危,時刻警惕,不能再讓中國被侵佔,被傷害了!我們生活在一個跟平的年代,在這個美好,舒適的壞境中,我們應該去努力,去奮鬥,去報效祖國,共同建設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