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所見作文合集9篇

清明節1.9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所見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所見作文合集9篇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祭拜去世的公公。

一走進去,樹木茂盛的茁壯了起來長出了綠油油的葉子,像是一位士兵挺立的站着,一棵接着一棵,天上陰雨綿綿,好像氣氛與周邊的景物結合了起來,別有一番情緒,是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憂傷與對親人思念的情緒。一股濃郁的氣息瀰漫着四周。

我們走到了墳墓前,然後,仔細地把泥土和雜草打掃乾淨,接着,又將帶來的水果和麪包放到石板上,希望這些東西公公能吃到。然後,我們拿起一個大桶,把準備好的紙錢用火給燒了,希望在搖遠的地方公公能收到,讓公公好過一點。燒完以後,我們一個一個的祭拜公公,希望他保佑我們身體健健康康,學業進步,心想事成!

接下來,我們去了大良踏青去。我們一路走着,一路欣賞着周圍的風景。你看!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的唱歌,那歌聲真好聽;小花身穿五顏六色的衣裳,爭奇鬥豔,好看極了!綠草綠油油的,真是生機勃勃呀!我們穿梭在綠草和花朵之間,看起來舒服極了!旁邊還有我最喜愛的蒲公英,她身穿白衣裳,毛茸茸的,風一吹,它的花瓣就會飄落下來,美麗極了!說着說着,蜜蜂、蝴蝶也來了,他們辛勤的工作着,採集蜂蜜。再往下看,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水時而急,時而緩,發出的聲音叮叮咚咚的,真像是一位音樂家在彈奏樂曲呢,真是好聽極了!水裏還遊着可愛的小魚,它們活蹦亂跳的,真惹人喜愛!

今天,真是個悲喜交加的日子!

通過清明節祭拜公公的時候,我懂得了要珍惜眼前對你好的人,不要把他對你的好給無視掉,當做他這樣做是應該的,這樣做我們會後悔一輩子,因爲他如果去世了,你後悔也來不及報答她,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懂得報恩的人!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幸好沒有下雨,我們一家人去竹溪掃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與諸暨市毗鄰。竹溪是奶奶的孃家,我們爲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掃墓。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像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青春的麥苗正在拔節;這金黃的油菜花,銀白的蘿蔔花,紫紅的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彩的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爲採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羣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鬱鬱蔥蔥。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背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的村莊都建起了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於城裏的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的新景象。爺爺說:“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和城市沒有區別了。”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3

喂,快點我起牀了,你沒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了我的美夢。對,今天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了。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後,跳上了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着濛濛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很快就來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 我和爸爸在墳墓上加了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後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此時此刻,不禁又讓我想起以前和外公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那時候的外公天天帶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總是那麼開心、快樂!現在再也見不到外公了,心裏不由的感到難過。

掃墓的儀式結束了,雖然說非常的簡短,但是很莊嚴。“外公祝您在極樂世界開開心心,明年的今天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看您的!”我在心裏默默地說…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4

清明節當天下起滂沱大雨,原本我和妹妹要去幫忙掃墓,但因爲雨勢實在太大,爸爸顧慮到我們的安全,就讓我們留在媽媽的工作室。

雖然今天無法去掃墓,但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卻讓我特別想念已過逝的曾祖母。她是個非常慈祥的人,她在世時,只要我去看她,她就會用她那雙骨瘦如柴的手摸摸我的臉,也會請我吃糖果或餅乾。

想起曾祖母要離開人世的當天,我們全家已出國渡假了,當媽媽接到曾祖母去世的消息,難過的說不出話來,我們的心也跟着碎了,沒想到宛如“天使”的曾祖母,趁我們不在時去了“天國”——個好遙遠的地方啊!

我覺得對一個人好或是要表達孝道,應該要在他(她)感受得到的時候,不要等到那個人離去或離世時,纔去做一些很表面的孝行。例如有的人在父母活着的時候不孝敬父母,父母死後辦很盛大的喪禮,樂隊鏗鏗鏘鏘的敲打吹奏,雖然很隆重,但只不過是在做給活的人看,對於已死去的人而言,只是“吵死人”罷!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5

每年的4月4日、5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爲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即使氣節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川》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之時”皆清潔明淨之時。故謂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三月節,……物質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桑”等名句,正式清明時節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

雖然作爲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爲時序標誌的清明解氣早已經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經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也就是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心土,折幾隻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就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去給我的奶奶上墳,我們買了一些水果、紙錢和鞭炮,我們在去的路上看見有的人手裏拿着許多上墳的東西。三五成羣的來到自己家的墓地,給自己的親人上墳,我們到了那裏先燒香,再燒紙放鞭炮,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寄託我們的哀思,之後我們還要給死去的親人去掃墓,把掃墓掃的乾乾淨淨的好讓親人看到把她的墓掃的很乾淨。她一定是會高興的,我們上完墳回來的時候看見路上還是人山人海的。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6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着誰?

有很多朋友都在問清明果是什麼,我去百度查了查,把部分資料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據說是用來祭奠祖先的。清明前後是採摘清明草的好季節。綿軟的淡粉團在手裏捏揉,隱隱有股子清香氣。那氣味是春天的甜腥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說每年來這裏一次,但是感覺上並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後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爲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爲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裏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爲泡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後的一站的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採茶葉(希望在天堂的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採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7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大家早早的起了牀,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就是紅色的,真就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緻啊!

不一會兒,大家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就是一片屬於先烈的寶地。這裏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就是這些先烈的化身嗎?都說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爲的跡象,這不正說明大家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先烈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衛得住大家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就是啊,他們畢竟就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在溫室裏長大的大家……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8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爲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經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是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時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風俗,如古代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鞦韆爲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即使到了現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慣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出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到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還買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比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從竹籃裏拿出祭品,把紙錢燒了,用火點燃香,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放在旁邊,然後放聲說:“爺爺,奶奶,拿錢來吧!”一定保佑我們家和萬事興。燒了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臨走時,我們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在墳旁邊栽上一棵樹,帶着輕鬆和慰藉離開了祖先的墓地。

現在,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裏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這裏的民風民俗,掃墓,踏青,盪鞦韆這些活動還在繼續。清明節是個獨具特色的節日。它講永遠流傳於世。

清明節所見作文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伴着纏纏綿綿的春雨,開始了清明三天的小長假。

下了一個晚上的雨早上終於停了下來,上午完成了些作業後,我跟着爸爸走出家門到村頭的片僅有田間閒逛。來到田間看到了久違的油菜花像變了魔法似的一夜間長高了很多。走近一看“嘿嘿”我都不如它們高了,枝頭的花朵散發着漸濃的花香,瀰漫在溼潤的空氣裏,時有幾片花兒輕柔的掉落下來灑落一地,田裏地上已經看不出整片泥土,被黃色的花朵點綴着格外顯眼。從菜地深處偶有青蛙的叫聲傳來,彷彿是在尋找着他們失落的孩子。

行走中突然聽到遠方傳來鞭炮聲,循聲望去,只見村後相隔不遠的座山上,燃起縷縷青煙。在雨後輕柔的風中,縷縷的青煙隨風飄蕩了會兒,逐漸融入空氣裏變得無影無蹤。拉着爸爸手我們向山那邊走去。路上爸爸邊走邊告訴我,清明節是祭奠先祖的日子,所以這幾天往山上幾陵園去掃墓的人會特別集中。打個比方,這幾天就像我們過年一樣,也是個傳統的日子。到了山腳明顯的感到了空氣中濃烈的硝煙味,同時眼睛也被突如其來的氣味薰的不能睜開,掙扎中眼眶內莫名的流出了眼淚。剛要轉臉擦去眼角的淚水,被爸爸看到了。逗的他哈哈大笑。邊笑邊牽着我的手,來到前面不遠處的塊水泥地。順着他手指的方向告訴我;“你看這座山遠遠的看起來都被綠樹給覆蓋,但是當我們真正的走進了,才發現山上散落的立着這麼多的墳墓,這些墳墓雜亂無章的散落山裏,不但是影響了大山的美觀,更是浪費了山上僅有的土地資源,記得爸爸小時候,家裏在山腳處也是有一小塊地,那裏春天可以種菜,夏天可以種南瓜,秋天種毛豆,唯有冬天是種了些油菜花。所以平時家裏要去摘菜什麼的,爸爸最怕去山腳的那塊地裏,知道爲什麼嗎,因爲那地旁邊有很多墳墓,附近就有人死了就在山上挖個坑,然後用口木棺材葬裏面,幾天沒去山邊的地裏摘菜,說不定去了旁邊就會突然冒出穴新墳,走在旁邊總感覺心裏發寒…”“哈哈,爸爸你也有怕的啊”。我情不自禁的說起。“就說嘛,現在好了,幸虧咱們紹興在96年底就開始實行殯葬改革,不但禁止死後的人直接土葬,更爲重要的是從那開始一律禁止在山上大興墳墓。必須統一下葬當地所屬的公募,就像我們齊賢的金白山公募,那裏一排排的錯落有致,而且每穴墓地都是小巧玲瓏,不但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而且這些統一的式樣更加顯得整潔寧靜。

從那一刻開始,這山上開始沒了新墳的出現。你看僅有的幾穴也是之前的一半都沒有了,後來有的人家慢慢的思想轉變,主動把這山上的故人墓地改遷到了陵園。現在的山上比以前真的美麗了很多。你看像這幾天山上已經不怎麼多的能聽到掃墓人羣裏的鞭炮聲,以前這幾天山上的鞭炮聲真的和大年夜的差不多熱鬧嘞“。

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着爸爸說的話,確實有理。清明節我們不但要保留對逝去故人的祭奠傳統,而且也應該與時俱進的文明掃墓。就像剛纔爸爸說的鞭炮,雖然是少了但是還是有幾戶人家在掃墓同時放的震耳欲聾。文明掃墓我覺得一束黃色或者白色的菊花足夠了。你說呢?

標籤: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