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臘八節

關於臘八節作文彙總三篇

臘八節2.79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臘八節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臘八節作文彙總三篇

臘八節作文 篇1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據史料記載,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稱爲“佛成道節”。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據說當年岳家軍討伐金虜在朱仙鎮節節勝利,卻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來,在回師路上,將士們又飢又餓,沿途的河南百姓紛紛把各家送來的飯菜倒在大鍋裏,熬煮成粥分給將士們充飢禦寒,這天正好是臘月初八。隨後岳飛遇害風波亭,爲了懷念這位民族英雄,河南民衆每逢臘八這天,家家都吃“大家飯”,以示懷念。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從唐宋一直流傳至今。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蜡祭的遺存。《祀記·郊特牲》說蜡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之所以把農曆十二月稱爲“臘月”,是因爲:“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爲臘月了。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臘月裏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雜糧做成“臘八粥”。有的農民還要將“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穀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有的地區人們陳設香臘刀頭和糖點果品敬供“竈神”等。其實,現在的人們大都不信奉“神靈”之類,這樣做是沿襲古代的某些習俗,現在還有爭搶老喜殤供品的習俗。

我小時候是人民公社大集體時代,記得每到臘八節,母親就會提前買一點大米,再摻些自種的穀子經脫粒成小米,加上自產的花生、紅豇豆、綠豆、豌豆等煮成粥,出鍋時攪拌一點白糖,吃起來清香甜軟,非常可口。由於兄弟姊妹多,在那個溫飽不及的年代,換了口味,人人頓覺味蕾大開,就像搶食吃的一窩小豬,一頓吃了一大碗還不滿足,還要吃第二碗,個個吃得直翻肚(過飽)纔算罷休。每到這時,母親總是最後一個端碗,鍋裏剩餘了她吃一點,假如不剩餘,她會說,我吃過的多,不淺這一口。因爲我是老大,讀國小一年級時語文課本上就有“孔融讓梨 ”的故事教育了我,後來,每當看到臘八粥做少了,我也會向母親學習,只吃一碗,讓弟弟妹妹們吃個飽。現在回想起來,心裏還是酸酸的。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明天就是臘八節了,中國民間傳統最熱鬧最隆重的春節又要來臨了。“吃了臘八飯,來把年貨辦”,這是我們豫南老家流傳的一句老話。

按時間推算,臘八和除夕只相距22天,若是農曆小月,只有29天,那相距又少了一天,在這20天出頭的日子裏,我的家鄉過去人們都準備哪些年貨呢?在我的記憶裏,大人們主要在吃、穿、用、祭祀等方面做準備。首先是“吃”。家家戶戶都要買肉做祭祀的刀頭,年夜飯吃餃子,年後待客:或殺年豬、宰雞鴨宰牛羊,或捉魚蝦起魚塘,因爲圖個吉利“年年有餘(魚)”嘛!還要蒸白饃、包包子、炸油條麻花、出油鍋,過年都要大油大肉,美美地飽餐幾頓,上上膘。其次是“穿”。大人孩子都要添新衣,戴新帽,過年總得有件像樣的衣裳,特別是孩子,要打扮得花枝招展才有新年新氣象,還要有多少不等的壓歲錢,希冀快快長大。再之是“用”。從鍋碗瓢勺炊具餐具到油鹽醬醋調味調料,從針頭線腦縫衣織布到菸酒糖塊瓜子文具傢俱,從日常生活用品到慶賀用的對聯門楣門錢窗花,凡平時沒有的該添的都要添,不僅是使用方便,也是裝門面給節後的親朋好友看。最後是“祭祀”。先買香蠟紙炮陰幣果蔬等祭祀用品,再於“小年”掃竈祭竈神、擺上供品,焚香敬蠟,頂禮膜拜,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除夕”“春節”祭天公地公神祭祖先,要磕頭作揖,口中唸唸有詞,每一樣事都必須虔虔誠誠,馬虎不得,每一日都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日程滿滿,約定成俗,真可謂是“忙過年”啊!而最高興的還是無憂無慮的孩子們,不但有肉有白饃吃,還有新衣穿,更有家長和親戚給的壓歲錢!

現在過年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已賦予了新的意義,大部分人不再信神鬼信迷信,只是利用這一習俗來實現天南地北闔家團聚、親朋好友見面相會、增加親情友情鄉情之目的,但是,尊老愛幼、孝老敬賢、樂善好施、福廕鄉里的傳統美德還是要弘揚傳承、發揚光大的。在慶賀方面加重了砝碼,在吃喝方面有所淡化,在祭祀方面弱化了許多,在生活工作快節奏、經濟比較富足的今天,過年早已失去了物質享受的意義,吃不飽穿不暖的現象對於絕大多數國人來說早已不復存在了,更多的'是增加了精神需求和精神享受的層面,追求的是高層次的節日生活,臘八節也是一樣。

當然,過年還是從過臘八節開始,人們通過吃臘八粥這一傳統習俗,更多的是寄予新春愉快、闔家歡樂、身心健康、來年幸福之厚望,正如一首詩所云:“清香一碗誘人粥,臘八品嚐全五穀,祈福來年都健康,風調雨順全家福”!

臘八節作文 篇2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爲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纔算熬好了。

前一天,奶奶就爲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着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着,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着鍋底,如此做出的粥纔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爲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羣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着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節作文 篇3

媽媽經常說我是屬貓的,小饞貓的“貓”。只要是和吃有關的節日,我總會記得很牢。比如很多小朋友不太熟悉的臘八節,我就記得很清,因爲我特別喜歡那香香甜甜的八寶粥。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吃臘八粥,是在一年級。臘月初七晚上,媽媽帶我去鄉下奶奶家。到家時,奶奶正準備熬粥。她把糯米、綠豆、紅豆、花生、蓮子、大棗和核桃仁一一擺出來。我跟在後面數,數了幾遍,只有七樣。有了,我的書包裏還有放學時買的炒板栗,正好剝幾顆板栗仁放進去,湊成八樣。

開始熬粥了。奶奶把所有食材清洗乾淨以後,放到鍋裏,然後往土竈裏添加木柴。我着急地問,什麼時候才能吃?奶奶笑眯眯地對我說:“莫急,這臘八粥要慢慢熬纔好吃,等臘八早上起來就能吃了。”

臘月初八的早上,我是被一陣撲鼻的香味薰醒的。怎麼形容哪種香呢?它不像普通的白米粥,只有米香。它的香味是一種混合的香味,糯米的香,花生的香,大棗的香,各種香味纏繞在一起,霸道地往我鼻子裏鑽。那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我開始狼吞虎嚥,一口氣吃了兩大碗。

今年臘八節又快來臨,到時,我還要纏着媽媽帶我去奶奶家。奶奶家的土竈,能熬出最好吃的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