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選端午節週記模板集合10篇

端午節7.5K

時間一溜煙兒的走了,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時候仔細地寫一篇週記了。那麼寫週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週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端午節週記模板集合10篇

端午節週記 篇1

今天是端午。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爲內蒙古電視臺錄製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爲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後,看到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裏像裝了十八隻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後,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衆,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爲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裏更緊張了,拿着小國旗的手心裏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着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雲外,隨着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半天的錄製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爲能來這裏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端午節週記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現在條件好了,許多人家也不包糉子了。因爲菜市場、超市門口擺滿了各具特色的糉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糉、鬆軟的豬肉糉、清香的赤豆糉包裝精美,應有盡有。

我最愛吃的是紅棗糉。碧綠的蘆葉裏,裹着雪白的米團和瑪瑙般的紅棗,顏色鮮豔而漂亮,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爲它顏色漂亮,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極了。剝開糉子,新鮮的蘆葉清香撲鼻而來,輕咬一口,清清的,涼涼的,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時候,每家的門上都掛上了菖蒲做的寶劍和噴灑雄黃酒,聽說這樣可以避邪。

一年中有許多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清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 篇3

週末是端午節,早上媽媽剛把我叫醒,我就吵上了:“媽媽,別忘了今天是端午節,我要吃糉子!”媽媽回答說:“小饞蟲,媽媽忘不了,早就給你準備好了,在廚房裏呢。”

我一聽就快速地起了牀,跑進廚房,看見糉子伸手就要抓,媽媽打了我的手一下說:“先洗手去!糉子還得先蒸一蒸呢。”這可把我給急壞了,迫不及待的洗完手就纏在媽媽跟前,一個勁兒問:“好了嗎?好了嗎?糉子我都忘了什麼味了,肯定很好吃吧?快點快點呀!”

過了好大一會,媽媽才把糉子端了出來:“好嘍,吃糉子嘍。”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小心de把外面的皮剝了下來,還真是燙手呢!糉子剝開了,裏面是三角形的,我用牙一咬,怎麼這麼黏糊啊?一邊吃,我還在一邊想:這是怎麼包的啊,我可不會包。嗯,真甜,真香!我一口氣吃了兩個。

媽媽問我:“你知道今天爲什麼吃糉子嗎?”“知道啊,老師說過,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今天都要吃糉子。可是媽媽,我們平常不能吃糉子嗎?”媽媽笑着說:“傻孩子,平常當然也能吃啊,只要你喜歡,咱們就經常吃好不好啊?”“那當然好啊,那就天天端午節了,哈哈!”

媽媽買了十個糉子,我吃了兩個,媽媽吃了一個,爸爸還沒下班,得給爸爸留三個。還剩四個,我要留着到中午和晚上吃。如果爸爸吃不飽,我就再給爸爸一個,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端午節週記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糉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着做。

糉子蒸好了。母親來看看我們包的糉子,我連忙衝上去:“母親,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糉子“母親,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母親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天的糉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母親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糉子,也感恩了母親!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週記 篇5

今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在這麼特別的日子裏最注重的一項活動就是包糉子,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

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每逢端午,華東的江浙一帶,老百姓喜歡晚上劃龍船,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而貴州的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

端午節週記 篇6

今天我可高興啦,因爲今天又是端午節,又是我爸爸的生日。

這一天,我起的最早,因爲我很興奮。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帶我去超市給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買過節的禮物。買完了禮物我們就去外公家了,給外公、外婆送上禮物,並給他們送上了節日快樂的祝福。

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和由來。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屈原的人,他很愛自己的國家,爲了國家的興旺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跳到了汩羅江裏,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吃他的身體,就包了很多糉子餵魚。從那以後,人們每到這一天,都會包糉子來紀念屈原。

我們要學屈原的愛國主義的精神。

端午節週記 篇7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週記 篇8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曆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糉子,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裏,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糉子的習俗,是因爲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爲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衆划着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糉餵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拚搏的呼喊和有節奏的鑼鼓聲。而最爲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香港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邊吃着糉子,一邊欣賞着精彩的龍船比賽。

端午節週記 篇9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是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節日。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楚國有位大忠臣名叫屈原。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是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悲憤地抱着石頭投入汩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之後,馬上划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爲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在家中包了糉子投入江中,以免它們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糉子的習俗……漸漸地,端午節就有了懸鐘馗好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風俗活動。

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糉子了。現在糉子的品種繁多,有鮮肉的,有豆沙的,有紅棗的,還有蛋黃等等。在我家,奶奶是包糉子的專家。我最記得每年的端午節,媽媽總是忙着打掃衛生,奶奶呢忙着包糉子。只見那兩片長長的蘆葉,一把糯米,再加一顆紅棗,在奶奶的手裏就好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結實的錐形糉子。而我呢,就等着糉子出鍋,趁熱咬上一口又香又糯的糉肉,真是回味無窮呀!

聽媽媽說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我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習,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端午節週記 篇10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每年的端午節我與爸爸媽媽都要到鄉下去與爺爺奶奶過端午節,到了鄉下那裏的天藍藍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包糉子是奶奶的拿手絕活,首先她把糉葉放到熱水裏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與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材料 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糉葉捲成的“小鬥”裏,再用一張糉葉包一下,用線紮好,就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籃子糉子包好了。然後,再把它們放到鍋裏煮熟。

這時,我就專門盯着鍋,沒有多長時間,從鍋裏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嫋嫋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啊!我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打開鍋,拿了一個來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燙到嘴了,爺爺看着我這樣着急的吃着糉子,笑着說不要着急慢點吃,可是,我怎麼不着急呢?那麼好吃的糉子。看來我的饞嘴還沒有變呢?

記得有一次,也是端午節。奶奶照樣也做了非常多的糉子,我與弟弟比賽吃糉子,那糉子滾燙滾燙的根本沒法吃,但爲了好吃的糉子,爲了贏,我豁出去了,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兩根烤焦的火腿長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非常悠閒的唱起歌來了,這下可把我氣壞了,我看了看籃子裏的糉子只有一個了,我拿着最後一個糉子慢慢的吃,這時弟弟看看裝糉子的籃子,啊!糉子已經吃完了,哈哈!勝負已定。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端午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