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在全國各地的習俗

端午節3.02W

糉子的由來

端午節在全國各地的習俗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爲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糉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爲我國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糉後,龍顏大喜,讚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糉爭新。"九子糉:是糉子的一種,即爲九隻糉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糉大多是作爲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爲"糉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糉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糉"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徵。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讚美九子糉的詩篇:"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覆鬆。

南北風味糉

由於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糉子形成了南北風味。

北京糉子

北方糉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糉子個頭較大,爲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糉。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糉。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糉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爲餡。

廣東糉子

南方糉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糉子與北京糉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品種較多,除鮮肉糉、豆沙糉外,還有用鹹蛋黃做成的蛋黃糉,以及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爲餡的什錦糉,風味更佳。

四川糉子

四川人嗜辣,所以糉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糉,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爲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其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糉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糉。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蘇州糉子

蘇州糉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如豬油夾沙糉子,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後去皮濾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製成餡,裹紮時餡裏還夾有一塊肥肉,煮熟後晶亮甜美,油潤清香。

嘉興糉子

浙江嘉興糉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糉子爲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糉等品種。嘉興糉子當推“五芳齋”爲最,素有“江南糉子大王”之稱。它的糉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肉從豬後腿精選,糉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鮮美,肥而不膩。許多海內外朋友皆因品嚐過嘉興糉子後,方知浙江嘉興的地名。

海南糉子

海南糉子與北方的糉子不同,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熱糉剝開,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

標籤:端午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