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具體的端午節食俗

端午節8.45K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具體的端午節食俗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爲我國的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較多,當然最有說服力的當屬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因爲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他人的嫉妒,有人處處爲難、刁難、陷害屈原。楚王逐漸疏遠屈原,最後甚至將屈原放逐。屈原滿懷悲憤,懷石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向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糉子、雞蛋等食物,往江裏面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屍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另一個傳說是唐朝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無數,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忙逃難。有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看見一個婦人揹着包袱,一手拉着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隻手卻抱着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大嫂,你急急忙忙地要到哪裏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我們必須早些逃命”。黃巢聽了,疑惑地問到:“那你爲什麼抱着大的男孩,而讓小男孩自己走?”那位婦人說:“大男孩是別人的孩子,小男孩是我自己的孩子啊!”黃巢深深被這位婦人的做法感動!就對她說:“大嫂,你快快回去,你回去將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婦人聽了,將信將疑。爲了讓更多人免受災難,她回到城裏還是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裏,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爲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地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倖免於難。爲了紀念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有學者推測,端午節或許另有起源。因爲,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歷史卻比屈原的傳說還要悠久。這些我們就不去考究了,還是來談談端午節的吃吧。端午節吃的東西不只有糉子,但是糉子是端午節的標誌。雖然現在我們天天可以吃到糉子,但是端午節的糉子吃起來更有味道、更有感覺。

據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一種普通的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吃糉子是紀念屈原,也只是後人附會而形成,僅反映民衆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吃糉子更早。至今,許多地方仍有清明前一天(即“寒食節”)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然而,現在的端午已經成了吃糉子的節日。

糉子古稱:“角黍”,是由當初的竹筒米發展而來的。端午吃糉子作爲全國性風俗,最早始見於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騖角黍。”到了唐、宋時,糉子已經成爲節日的一種食品。糉子就品種來說有鹹肉糉、鮮肉糉、火腿糉、棗肉淙、豆沙糉等;造型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糉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爲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包糉子。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爲幹竹葉包出來的糉子,熟了以後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包糉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糉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糉,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糉;糉子就口味而言,餡葷素兼有,有甜有鹹。北方的糉子以甜味爲主,南方的糉子甜少鹹多。餡料的內容,則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京的糉子大約可分爲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糉子,蒸熟以後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糉,餡心以小棗、果脯爲主。第三種是豆沙糉,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糯米的糉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後,只見黃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紅豔豔的棗兒,有人美其名爲“黃金裹瑪瑙”。

浙江的糉子,嘉興最爲著名。嘉興湖州的'糉子,米質香軟,主要分爲鹹、甜兩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糉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甜糉以棗泥或豆沙爲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後,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說到嘉興的糉子,“五芳齋”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五芳齋”糉子的餡料都經過專人挑選,有八寶糉、雞肉糉、豆沙糉、鮮肉糉等,製作精良,口味宜人。其長久的積澱讓今天的“五芳齋”糉子香滿神州,分店遍地開花。

江蘇的糉子會包得比較緊,就算有餡,基本上也是淡味的。因此即使是甜糉子,還是可以蘸糖吃,最乾淨利落的是凍的白糉子,硬硬地去蘸白糖,很是清爽。如果放棗子,便會攪成棗泥。

廣東糉子以鹹味爲主,最傳統的是裹蒸糉,裏面放鴨肉、栗子、幹瑤柱和北菇,甜味的有金華火腿鹹肉糉、綠豆鹼水糉,是用來蘸白糖冷吃的。現在的餡經過了發揚光大,已經涉及各個價值領域,海鮮包進糉子尤來已久,就是見到鮑餡、魚翅餡、燕窩餡,也不必太驚奇。肇慶的煎糉,是把裹蒸糉踏平了,雞蛋打勻後,裹在外面,再放入油鍋裏煎。中山有一種蘆兜糉,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廣西糉子的個頭也很大,有一斤多,會讓人聯想到越南的又細又長,足夠一家人食用的大糉子。

閩南的糉子分礆糉、肉糉和豆糉。礆糉是在糯米中加入礆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軟、滑的特色。冰透後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爲可口。肉糉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糉最爲出名。豆糉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後,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河北的糉子裏能見到整粒的紅棗,也會放紅豆、火腿,甜鹹口味都有。

安徽的糉子裏會有紅豆、綠豆,還有不浸醬油的肉,再拌了豬油,擱上芝麻。

湖南的風俗是,一個家庭裏只要不是有什麼特別重大的事情發生,到了端午都是要包糉子的。除了瘦肉,還放鮮的或是鹹的鴨蛋黃,最好吃的糉子是放一層米,再放一層醃好的肉,上面再放一層米,上面再放一層醃好的肉,再放米,再放肉……

貴州的糉子很大,人稱“枕頭糉”,是鹹的。裏面放臘肉和香腸,慢慢蒸熟。這種糉子的特質在於,包的時候一定要有“鼻樑骨”,特別講究造型。

四川的椒鹽豆糉也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麪、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糉。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後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裏嫩,頗具風味。

無獨有偶,外國也有各種糉子。日本稱糉子爲茅卷,在陰曆五月五日吃。是用箸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越南陰曆端午節也有吃糉子的習俗。鹹糉用糯米加蝦米、瘦肉、紅豆,在加半隻鹹鴨蛋包成;鹼糉,是用糯米粉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糉,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泰國潑水節和雨季吃糉子,以甜糉爲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地瓜,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後再吃。墨西哥有“糉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蔔、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此外,哥斯達利加、洪都拉斯、祕魯等國家也有吃糉子的習俗。

標籤:食俗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