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選】端午節週記範文彙編五篇

端午節2.08W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寫一篇週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裏面吧。週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週記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端午節週記範文彙編五篇

端午節週記 篇1

一年一次的端午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來。

今天是六月二十三日,我喜歡這一天的到來,因爲這一天可以洗艾澡,吃糉子,扣絨線,看賽龍舟。這天,我們家做了好多的糉子,我覺得我就像飛翔在糉子中,永遠也飛不到盡頭。我就像遨遊在糉子的海洋裏一樣。

糉子做好了,我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糉子的材料:糯米、小棗、紅豆、白糖、蘆葉、繩子等。糉子的做法是:把糯米放在水中泡一會,把蘆葉沖洗乾淨,把小棗、紅豆都洗一下,就開始包了起來。先把蘆葉捲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進去沿着邊緩緩包起來,再用繩子綁起來,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不知過了多久,糉子包好了。一個個糉子像一個個吃的飽飽的胖娃娃,在一起玩似的。包好的糉子終於放進鍋裏。過了半個小時,一個個糉子包滿的出了鍋。那香氣撲鼻的糉子讓我食慾大振,我就像老牛喝水不擡頭一樣把繩子和蘆葉弄下來,那糯米,黏黏的,香香的,滑滑的吃起來特別好吃。我就想一匹餓了好長時間的狼,像虎一樣嚥下去。糯米中還有小棗、紅豆,紅豆都把糯米染紅了,看上去就像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吃完了糉子,我們全家就坐在電視機旁看起了賽龍舟。

端午節週記 篇2

端午的腳步走近了,在端午節的習俗裏,最重要的就是吃糉子。早在街上、電視上看見許多食品店在做糉子的宣傳,也早早的看見許多人提着一大包的糉子從我面前走過,端午節的氣息愈來愈濃。

最近上學前,我還照樣吃着麪包的時候,總會聞到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知道,是糉子的味道,一定又是隔壁吃糉子了,我壓制住口水,好想也來一個糉子吃。於是放學回家,我便要媽媽給我買好多糉子,而且裏面要夾不同的料,媽媽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剛起牀,我意外的看見桌子上放着一袋糉子,不顧三七二十一地拿起那袋糉子,哇,還熱乎乎的,我似乎已經聞到它的香味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這是第一次動作這麼快。我挑了最大的那個,用剪刀剪開繩子,小心翼翼地剝開葉子,剝好後的糉子被我裝進一個新的塑料袋裏,在泡好牛奶後,配着牛奶一起吃,發現裏面是我最喜歡的蛋黃,好想配上電視裏的一句廣告:這味道,不敢相信!

糉子不僅這麼好吃,真沒想到,用糉子居然也可以獻愛心。

有天吃晚飯,我們照常邊吃邊看新聞,在電視裏,報道出一則“賣糉子,獻愛心”的新聞。賣糉子的都是一些上年紀的大媽,那些糉子也都是這些大媽們手工製作的,幾個糉子放在一籃子裏,只要有人捐出100元,就可以拿走一欄,以此類推,然後將收到的愛心款,捐給那些十分困難的孩子,電視裏看到很多人都主動的捐款,真沒想到,用糉子也可以獻愛心。那些大媽用自己的汗水包出糉子,那些過路人用自己的勞動賺來的錢,都獻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平時總看見一些負面的消息,其實在我們身邊,就在端午節即將來臨的這一天,我也看見了許多感人的一面。

端午節的腳步近了,我想今年的端午節會給我許多快樂,許多啓發。

端午節週記 篇3

今天是星期日,可是我們因爲要給端午節放假,所以今天還得上課。

下午媽媽接我放學以後,媽媽帶我到了一個特別好玩兒的地方玩兒,那兒的水因爲下了雨積了好多好多水,我和媽媽都穿着涼鞋所以我們在水裏玩兒了個痛快!把腳踩在雨水了可冰涼了,但是有的地方的水是溫的`,我覺得很奇怪?

下雨原來可以這麼好玩兒,如果再下一場大雨,我就和媽媽再來這裏玩兒,今天我玩兒的特別特別開心!

今天是端午節,廚房飄來陣陣香味。哦,要吃糉子了,而且還是我喜歡的紅豆味呢!

包糉子是我姐姐的拿手活。首先用碧綠的糉葉裹一個實心的“漏斗”,中間填滿糯米。接着,按緊、壓實,如果想吃點花樣,可以加一些綠豆、紅豆、紅棗、肉丁、香腸等。最後,用紗繩把成錐狀的糉子繫緊,一個精緻玲瓏的小糉子就成形了。

吃着剛煮好的糉子,我忽然腦子裏出現了一個問題,今天爲什麼是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爸爸告訴我:“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流放時聽到國破家亡的消息後,悲憤欲絕,於五月初五這天,作下最後一首詩《懷沙》後,抱石投入汩羅江。後來,當地老百姓駕船將飯糰等食物扔進江水中,想要餵飽河中的魚蝦,讓屈原的屍身免遭噬咬,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賽龍舟,吃糉子。

我一邊聽着爸爸的講述,一邊自言自語道:”吃糉子也有這樣一段歷史典故呀!愛國的人就是受人尊敬的人!“

端午節週記 篇4

端午節前夕,我哥哥小時候的國小同學——戚雅萍姐姐來家裏看望我哥哥的身體狀況,並送來了五芳齋鮮肉糉,材料是:糯米、飲用水、豬肉、釀造醬油、白砂糖、食用鹽、味精、白酒等材料,我看見包裝袋外那黃澄澄的糉子,忍不住留下了口水,我趕緊讓媽媽煮了4個糉子,讓我們一家四口嘗一嘗這既香噴噴,又美味的糉子,我剛剛把蒸出來的糉子放在手上,我立刻解開扎繩,捏住糉葉柄,環繞剝開後,放進碗裏,馬上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媽媽看見了,趕緊勸我說:“嘉美,慢點吃,這糉子是糯米做的,你要慢點兒吃哦!”“哦,謝謝媽媽的提醒。”

我想:這糉子可是戚雅萍姐姐對我哥哥小時候的友情呢!我覺得哥哥小時一定交了非常多的好朋友,而且都非常要好!纔會有有同學來看望他,並送給他禮品吧!

這小小的糉子竟然包含着如此深刻的友情,我拿起一個糉子開始慢慢地品嚐,糉子總是那麼緊實小巧,輕輕鉸開枯黃的草繩,捏住墨綠的糉葉的一角緩緩掀開,露出黃玉般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糯米。鑲嵌上那嚼勁十足的豬肉!更爲樸素的淡黃色增添了幾分別緻的美感。尋一角一口咬下,卻沒有意想中那般粘牙,而是順滑細膩,香甜爽口。略帶青草的芬芳,讓人讚不絕口!

這個端午節,是我過得最開心的端午節!也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 篇5

快到端午節了,今晚我家包糉子。我也想學着包糉子,媽媽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糉葉,並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糉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後還要加一片糉葉才把“小漏斗”裏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繩子將成形的糉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個糉子,其中兩個是在媽媽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爲什麼同樣的糉葉在媽媽手中就很聽話,一點兒也不漏米,但是在我手裏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媽媽說“熟能生巧”,要我多練習,就可以越包越漂亮的!還說我第一次學包糉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糉子可真有趣!以後我包的糉子一定會比媽媽包的還要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