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集合8篇

端午節2.42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300字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集合8篇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1

我的家鄉在南黃海之濱——如東,她是魚米之鄉、風景秀麗。

奶奶從老家帶來香味四溢的糉子,告訴我馬上要過端午節了,我立馬上電腦查有關端午節的資料,瞭解見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還有賽龍舟、吃糉子、吃鴨蛋的習俗,那我的家鄉如東有哪些風俗習慣呢?我和奶奶、媽媽、爸爸一邊吃着香噴噴的糉子,一邊討論怎樣過端午節。爸爸說:“放三天假,出去旅遊。”我很興奮:“好的,去哪兒?”奶奶說:“端午節應該在家吃糉子,一家團圓,喝雄黃酒,並要採蒲草,插艾葉祈福。等過了端午再去旅遊。”“噢!原來過端午節有這麼多習俗呀!”我說:“我要學包糉子,還要去老家採蒲草、艾葉。”爸爸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聽你們的。”

爸爸教了我一首端午節的詩,南宋陸游的詩《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哈哈,看似普通的節日,原來有這麼多的故事。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2

端午節到了,媽媽在燒飯,我就在外面玩,我想奶奶怎樣還不來呀!

正巧奶奶來了,手裏拿了一個小袋,我連忙跑過去,心裏想裏面到底裝的什麼呀,這麼神祕?奶奶從袋裏拿出香囊帶在我脖子上,我一蹦一跳地要跑去告訴媽媽,我剛跑起來又被奶奶喊住了,我轉過頭來,只見奶奶已經把一種用五色的絲線系在了我的手腕上,奶奶說“這是長命縷。”我說了聲“謝謝奶奶”,就跑回家了。我剛跑到客廳,只見爺爺正在家裏的門窗上插“五端”,也就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我充滿好奇地問“爲什麼要插這些?”爺爺笑呵呵地說“插了這些就能驅邪避魔了。”我說“這是迷信!”“小孩子別瞎說。”爺爺剛剛的一臉笑容被我這一句話掃得一絲不剩,我見爺爺生氣了,心中也害怕了,連忙趁爺爺不注意的時候跑到廚房,找媽媽說話去了。我和媽媽正談着,媽媽又說“端午節有‘八說’呢。第一說是認爲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第二個是慶祝唐玄宗的生日的;第三個是……正說着,突然媽媽說了一聲“不好了,我的黃魚!”她趕到時,黃魚已經被煮焦了。

我嘆了一口氣,“哎,家裏沒一個能夠陪我靜心玩的!”於是我唱着媽媽教我的兒歌,出去找小夥伴玩了。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小朋友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人們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

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人們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小朋友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小朋友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小朋友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爲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母親叫我吃糉子。糉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糉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糉子,真像一個糉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糉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糉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使我受益匪淺!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4

我的家鄉在南方的一個邊遠小鎮。每到端午節,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大街小巷,人們談論的都是花糉葉、竹葉、包毛葉、糉葉、糯米、臘肉。

總之人們都在忙着準備呢!我家也不例外,媽媽買糉葉婆婆切臘肉、剝花生,爸爸買糯米。

吃過晚飯,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糉子了。我驚奇地問婆婆:“怎麼會有紫色、紅色、黃色的糯米呢?” 婆婆說:“那得靠兩種植物了,按照我們民間的說法,第一種就是:羊咪咪花了,用它的花朵煮水,在泡糯米就成金黃的了,第二種就是:小定葉,大家別看它名字怪怪的',其實它還是位魔術師呢!你從外表看是看不出是什麼顏色的,要煮了才知道它的顏色是可以變化的,有玫瑰色、紅色、紫色、還有的時候是紫紅的。”“這麼神奇呀!包出來的糉子味道肯定不錯,”我說。婆婆又說:“不一定,最關鍵的一點是,包好糉子後,一定要用水泡六、七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糉子才又香又糯。”

第二天一早,家家戶戶都在忙着煮糉子,陣陣米香從各家各戶的門裏、窗戶裏飄出來,整個鄉鎮都浸泡在濃濃的米香裏,連身上,頭髮上都是這種淡淡的米香,如果你到這裏來,一定會愛上我們的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5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爲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6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陽傑,午日,夏節。

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愛國詩人,他投汨羅江死後,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大家把!相傳從戰國時期有個楚國人叫屈原,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他在楚王身邊爲官,但由於昏君楚王只聽信讒言,把善於進忠言的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的路途,屈原面對遭難的百姓,悲憤至極,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抱恨透入汨羅江中。當地的百姓聽到消息,含淚划船趕來打撈,這就是後來端午划龍舟的由來。由於沒打撈到屈原的屍體,百姓們紛紛往江中投食物,給江裏的魚蝦吃,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的身體。現在這個習俗一直延用,也就是端午吃糉子。

我們家鄉吃糉子的習俗流傳的比較廣泛,每到端午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購買或者自己做一些香噴噴的糉子。我每年都盼着這一天的到來,吃上糉子,還帶上花花繩呢!我喜歡端午節!更懷念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7

生活中,咱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咱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咱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咱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風俗。這天,家家戶戶吃糉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源於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後,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糰,後來怕飯糰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糰,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爲今天的糉子。

我們家也有過端午節的風俗呢!因爲要吃糉子,所以媽媽要包糉子。首先把糯米用硪棟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後放入3-4顆大紅棗,用硪豆緊,繫上五彩繩,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媽媽一個個地做着,汗水無聲的落着,終於,把糉子都做好了。接着就開始煮糉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纔會又香又糯。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糉香向我襲來,我嚐了一口,啊多麼美味的糉子啊!這是媽媽用辛勞的汗水爲我製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8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吧!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時間,來歷,食物和習俗嗎假如你不知道的話,就聽我講講吧!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吧,那就是糉子!可你知道糉子的形狀,顏色和味道嗎?

糉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你知道它含有幾個角,幾個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嗎對,4角,4平面,6棱。

糉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裏彷彿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糉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那習俗一定是包糉子吧!

糉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國王不予採納。後來,國土淪喪,他滿懷憂憤,投江自盡。人們懷念他,崇敬他。兩千多來,每年端午節,大家把糉子投入江中,作爲敬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老人們說,吃糉子時,可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格和愛國精神。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