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精華(9篇)

端午節9.07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作文精華(9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糉子。前一天早上,母親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糉子葉,準備開始包糉子。

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對母親說:“母親,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夠教教我啊?”母親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母親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糉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把糉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糉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母親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是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糉子了。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糉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母親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夠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夠扔掉。母親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賽龍舟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我端午節有一次去民族文化村看到了賽龍舟。每條龍舟上都有許多名選手,也有許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正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不久,只看見一個人一吹口哨,所有的龍舟快速向前面行駛,每條龍舟上面都有一個選手在前面敲鼓,爲後邊的選手加油鼓勁,別的選手們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向前划着龍舟。我看見每條龍舟顏色都各有區別,龍舟的相同之處是都像一條龍一樣,有龍頭,有龍尾,真是漂亮極了!

有一條龍舟是深紅色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圖案。

有一條龍舟是天藍色的,上面也有許多美麗的圖案,一隻只美麗的白天鵝雕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條龍舟是棕色的`,這條龍舟真是與衆不同,別的龍舟都有一條條花紋來裝扮自己,而這條龍舟一點花紋都沒有,只是一條普普通通的龍舟。這條龍舟用木頭做成。還有一條龍舟是橙黃色的,這條龍舟是用一個個小小的點做成的花紋,這小點很精緻,也非常美麗!

一開始,那條深紅色的龍舟遙遙領先。排在第二的是那條橙黃色的龍舟。但是後來那條棕色的龍舟,不知怎麼了,好像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帶着棕色龍舟,棕色龍舟上的選手們奮力地划着龍舟,劃到了第一名,不過雖然他們的龍舟已經到了第一名,但他們依然不驕傲,快速地划着龍舟。

別的龍舟怎麼樣也追不上棕色龍舟。最後,棕色的龍舟衝到了終點。第二個衝到終點的是那條天藍色的龍舟,第三是深紅色龍舟,第四是橙黃色龍舟。這就是精彩的賽龍舟!

我非常喜歡我國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今年我度過了一個有趣的端午節。

上午,我去了蘇州。蘇州真美啊!青翠的小草,碧綠的大樹,五彩繽紛的.小花。真不愧是蘇州園林甲天下啊!我禁不住大叫:"啊,我真是三生有幸,能來到這兒!"不過我們要去的是西山頂,去採楊梅,還遠着呢。終於到了西山頂,我們開始了"遊戲"。採楊梅嘍!我左一個,右一個,不一會兒,一個籃子就裝滿了,我大喊:"誰有籃子的?"爸爸說有,我拿了他的,又去採了。不一會兒,半籃採完了,"遊戲"也結束了。我們回家了。我們吃了糉子,有白米糉,有蜜棗糉,還有紅豆糉。

今天我真高興。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又快要到了,每到這個節日,就是我最高興的時候,因爲在端午節會吃我最喜歡的糉子。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而糉子也是這個節日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還記得小時候的端午節,父母會在頭一天晚上就開始煮糉子,經過一晚上的蒸煮,糯糯的糉子就煮好了,剝開糉葉,糉子散發出糉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味。那時的糉子大多是白糉,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口味,只是單一的糯米包裹在糉葉裏,但是那也絲毫不影響糉子本身的香味。剛出鍋的糉子,沾上白糖,一口咬上去,甜到了心裏。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糉子也產生了很多的變化,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口味和花樣,更大地滿足不同口味的人們的要求。現在的`糉子主要分爲甜和鹹兩種。最常見的甜糉子是在裏面放入蜜棗,不用再沾白糖,整個糉子都已經有了甜味,還有很多人喜歡的紅豆糉,沾料除了白糖外還有更細膩的蜂蜜。鹹糉子的樣式也有很多,有鹹肉的,綠豆的,蛋黃的等等,每種口味都有喜愛的人。糉子的樣子也是各不相同,有以前類似於三角形的,有呈長條狀,還有的像圓柱形。

總之,人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把糉子這一傳統食物變成了更適合時代的美食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每當吃到奶奶包的蜜棗糉時,一口咬下去,棗的甜蜜,米的香糯,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就會想起那個難忘的端午。

小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一起住。那天,雞一打鳴,奶奶就把我叫起來了,說道:“哞哞,快起來!今天可是端午節!”一聽是端午節,我一下子就坐了起來,洗好臉刷好牙。奶奶給我係上了一根五色線,爺爺正忙活着在門上插艾草。

奶奶把我拉到廚房裏,說道:“中午咱們吃糉子,咱倆快點包!”“好!”奶奶從盆裏抽出一張綠油油的糉子葉,折成一個小倒三角,將浸泡好的米堆入三角形裏,在中間撥出一個狹小的'空間,將棗塞到裏面,再蓋上一層米。但因爲我的米裝多了,下面的米就像一顆顆珍珠一樣,滴溜溜地灑落了下來。大家看得哈哈大笑,我也不禁有些窘迫,只好放進去重新來。這才抽了一片,因爲太用力了,還沒裝米,糉葉就被我撕壞了。這時,我沒有耐心了,轉過身子,就要走開。可奶奶卻一把拉住了我,拿出了一個已經裝好的糉子,我拆開繩子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真好吃,“哞哞,你看!它這麼好吃,你自己做一個豈不是更甜!“我想了想:古人都說,自己做的最甜,對,我要堅持下來,自己做一個!我靜下心來,可算包好了,之後奶奶拿起糉子,又抽出一根線,說時遲那時快,一下子就把糉子捆好了。奶奶看我愣着,便手把手教我。蒸了三四鍋糉子,自己包的糉子,一口咬下去,真美味。香糯的米,甜蜜的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是美味!

吃過午飯後,奶奶帶我去看賽龍舟。他們一個個緊皺眉頭,划船動作一模一樣,兩隊的速度不分上下。他們個個滿頭大汗,臉漲的通紅。岸上的觀衆聲嘶力竭地吶喊着,爲他們加油,空氣中瀰漫着一片緊張的氣息。最後因爲綠隊的一個鼓手點沒打好,輸了比賽!紅隊贏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長大後,每個端午節,奶奶都會郵給我們糉子。每當吃到他們郵來的糉子,我就會想起這個難忘的端午。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的風俗有很多,比如包糉子、插艾葉等。我家做的事就是這兩件事的其中之一,當然是包糉子呀!

媽媽說過要想把糉子包好,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比如:糉葉、糯米、葡萄乾、蜜棗、絲線,準備好了之後,可別忘記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變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問:“我不會包那怎麼辦呀?”彆着急我來做個示範,媽媽回答說。說完媽媽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糉葉捲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乾放入卷好了的糉葉裏,接着再把它包好,再繫好繩就可以了。

嘿嘿!接下來,就由本大師來包個糉子給你們瞧瞧吧!我匆匆忙忙地拿來一片糉葉,可是怎麼也包不成漏斗型,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漏斗型,我抓了一大把糯米往裏塞,又拿來了葡萄乾往裏放……

我終於包好了一個四不像的糉子。我家的端午節就是這樣過的,你們家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早上,我一起牀就聞到了滿屋子的糉子香。因爲今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呀!

早幾天,我的外婆就已經給我包了好多好多的'糉子。糉子是用棕葉把糯米包裹成一個一個的四角形用蒲草紮緊,而裏面的餡兒就五花八門了,有蛋黃餡兒,板栗餡兒,鮮肉餡兒,豆沙餡兒……口味各相不同,又香又糯可好吃啦!

傳說端午節起源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含恨投江自盡。爲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人們用竹筒裝糯米飯投進江中,後來漸漸改爲用糉葉包裹,再用綵線纏繞,形成了糉子。

除了吃糉子,人們還要賽龍舟。賽龍舟是我國民間非常熱鬧有趣的習俗。各個地方的人們做了不同樣子、不同顏色的龍舟,裝飾得非常好看。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紛紛下水,比試比試。先放幾個鞭炮,然後一聲哨響,比賽就開始了。人們穿着統一的服裝,扎腰束腿,聽着船頭的鼓聲,動作整齊地划着龍舟,河岸上的人們也在拼命地喊加油,場面好不熱鬧!如果哪隊贏了,他們來年就會有好兆頭。

香噴噴的糉子,熱鬧鬧的賽龍舟,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又稱午日節,重五節,是中華民族古老傳統節日之一。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會想到糉子。每到端午節,我們就要吃糉子!每到這個時候,我外婆總會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糉葉、糯米、白糖。

開始包糉子了,外婆把泡在水中的糉葉給撈出來,再把蜜棗去了核。我學着外婆的樣子將棕葉做成一個漏斗樣,然後加上一些糯米,當我要放蜜棗時發現棕葉裏的'糯米少了許多,就感到十分奇怪,後來我仔細觀察發現在漏斗的角處有一個小洞,糯米正從這裏“逃走”呢!於是我重新再包了一遍,儘量地把漏斗的小洞縮小了許多。糯米“跑”不掉了,我十分高興,於是就按外婆教我的方法,成功地包好了一個完整的糉子。

我十分高興,因爲我會包糉子了。在高興時,我看見外婆在盆中已有五個糉子了,我的手立即快了起來。這似乎成了一場比賽,但1:5是不可能追上的,我肯定是輸了。

哇!好吃的糉子出爐了!一陣陣迷人的香味從鍋中傳出來,我不禁對糉子有了強烈的口感,迫不及待地想咬一口。在大口大口地吃糉子時,我認爲這種美味是沒有任何食物可以與其相比的。

端午節就是好!還有划龍舟,掛艾和菖浦等習俗。你期待端午節的到來嗎?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端午節起源傳說:紀念屈原

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