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趣事的國小作文

端午節2.0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趣事的國小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趣事的國小作文

端午節趣事的國小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端午節是夏季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認爲“端午節”源自於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大臣,由於敵國實施反間記,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的誹謗,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淡並被放逐。但是,屈原的愛國之情並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變得更加激烈,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划龍舟、吃糉子、懸艾草,這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戶也都在忙着打掃院子,採艾草,包糉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糉子的香味。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把早買來做糉子的材料拿出來,於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糉子。剛開始,我不會包糉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糉子的糉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後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最後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

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糉子。然後把糉子放到鍋裏蒸,熟了之後,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糉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糉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晚上,我們一家人去江邊看風景。看着看着,又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就問奶奶:“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呢?”奶奶笑着說:“是爲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糉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爲什麼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彷彿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爲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奶奶講完後輕輕地撫摩着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纔對。

端午節趣事的國小作文2

春天,一看到那大片的蘆葦葉,肥嘟嘟,綠油油的,長滿了河邊,儼然是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我們小孩子就指望着它快快長大,好嘗一嘗那一年一遇的糉子了。

端午節這天,我們一大早就會跟着大人去割艾葉,收菖蒲,摘葦葉,回來後把它插在門的兩邊,聽奶奶說,這些東西能辟邪驅鬼,保四季平安。而這一切做好後,就是包那讓人垂涎欲滴的糉子了。

包糉子的過程其實很簡單。先要選好上等的糯米,然後放到清水裏泡上半天,等到米被泡得白白胖胖的,再用煮過的葦葉包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糉子。糉子的餡隨着生活條件的提高,也是各有不同,牛肉的、豬肉的、紅棗的、蓮子的、赤豆的……想吃什麼就包什麼。而每當此時,大人們總要給我們小孩子包一種特殊形狀的'豬蹄糉子,那形狀與豬蹄絕無兩樣,看着滿籃翠綠欲滴,形狀萬千的糉子,會禁不住咽幾口口水。

等到煮糉子的時候,我總會鑽進竈膛,依靠在奶奶身邊,幫助奶奶添幾把柴火。這時候奶奶就會教我煮糉子的方法:開始要大火猛燒,等到鍋裏的水咕咚咕咚地響起來,熱氣從鍋沿周圍冒出來,就要改用小火燒。這時,那濃濃的葦葉香味就在小村的空氣中蔓延開了。

“糉子熟了!

”爺爺揭開鍋一看,儘管葦葉的顏色沒有剛包時的鮮亮翠綠,但感覺中透出一種別樣的溫和。吃糉子了,可不能太粗魯,先要小心翼翼地解開捆糉子的繩子,然後輕輕地剝開葦葉。要小心地像欣賞一件精妙絕倫的工藝品一樣,輕輕剝開一個,糯米的香味,葦葉的香味撲鼻而來。然後慢慢品嚐,細細地咀嚼。

那糉子的香味,我想,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只有親自去品嚐,才能感受得到。爺爺是我們家吃糉子最詩意的,他總是把糉子放在白糖裏面蘸一下,吃一口再喝一口小酒,還怡然自得地唱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小酒一杯暖洋洋,神仙的日子我來享。”又是一年端午節,又是一年糉子飄香。年年糉子飄香時,我的家鄉總會在糉子的香氣中陶醉,在端陽民謠中陶醉。

端午節趣事的國小作文3

童年,是一葉載滿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是一支能畫出彩色*的筆,綠的,藍的;童年,又是一支歡樂的歌曲。童年是多麼有趣。

說起童年的趣事,我不僅會立刻想起那件事,而且還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是一個的傍晚,讀一年級的我放學回到家,一進門,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計。那時媽媽還沒煮飯,我就對媽媽說:“媽,我肚子餓了。”媽媽正在房間裏記賬,擡頭看見我髒兮兮的小手,纔回答我:“先去洗手,我再拿吃的給你。”

我來到廚房,看見爺爺正在洗茶壺,我就對爺爺說:“讓我洗一下手。”

我的手可能粘到什麼東西,總是洗不掉,我望着桌上的“肥皂”,心想用肥皂一搓一一下就可以洗掉了。於是,便隨手拿起一塊“肥皂”,來到洗手盆,用“肥皂”使勁一搓一手。咦?這“肥皂”怎麼沒泡沫?我再一搓一了一會兒,用水衝手,奇怪,手怎麼更粘呢?

我拿起“肥皂”,聞一下,好像有甜味,我心想:不管什麼,洗乾淨再說。“肥皂”一搓一完了,手還是粘粘的,雙手一合,還差一點分不開。我心裏糊塗,這“肥皂”怎麼回事?走進廚房,看見桌上少了一塊“肥皂”,疑惑地問:“張俠,甜果呢?怎麼少了一塊?是不是你吃了?”“什麼甜果?我的手還沒洗完呢!哦,對了,不知道你這是什麼肥皂,越洗越粘?”我問。

媽媽走過來,摸一摸一我的手,明白了,撲哧一聲笑了。她邊笑邊說:“你洗的不是肥皂,而是甜果啊!”我聽了,也跟哈哈大笑起來。

現在想起來這件事,想起童年時的無知,能不笑嗎?

端午節趣事的國小作文4

端午節趣事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節。下午,我剛回到家,就見媽媽與奶奶專心致志地包着糉子,只見奶奶手中拿着糉葉,捲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棗,之後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後覺得又有趣,有簡單,於是就走上前去說道:“我也來包糉子好嗎?”奶奶和媽媽爽口地答應了。我也學着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拿來糉葉捲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捲起來的就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連卷了好幾次,終於卷出了一個令我自己比較滿意的形狀,可拿來與奶奶和媽媽的一對比,哎呀,還是別有差距。

我心裏想:“我是第一次包糉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當然的了。”當我放上米時,米好似一個個頑皮小孩從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來,我倒了半天見米還不滿,才發現我的棕葉有一個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媽媽放米的時候,米好像一個個乖娃娃,隨媽媽奶奶任意擺佈,媽媽見了,說:“這樣的糉葉不“合格”。我又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做得很精細,很細心,儘量滿足媽媽對我的要求,幾分鐘後,我歡呼起來:“哦,成功咯!”我終於做出了一個最好的糉葉。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頑皮娃娃那樣,而是乖乖的躺在它們的“小家園”裏。

要把米全部包裹起來了,我左一片葉子,右一片葉子,把米遮攏,儘量不撒到外面,可是還有一些米像娃娃還沒有玩夠似的,又跑了出來,無奈,我只好不管撒出來的米了,繼續包我的糉子。爲了不在讓米再次撒出來,我又多用了一片糉葉當做“外衣”捆上線,一個怪怪的糉子出現在我的眼前,雖然不太好,但是我是進我最大的努力包出來的,我也非常滿意,奶奶和媽媽見了還誇我做地不錯呢,我聽了美滋滋的。過了一會兒,糉子蒸好了,我拿着自己的“作品”吃了起來,覺得不其他的糉子好吃多了,因爲糉子是自己做的,吃起來肯定香。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