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結尾

端午節2.33W

家鄉端午節結尾範文篇一

家鄉的端午節結尾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據說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滿懷理想,卻不得實現,於是自投汨羅江而死。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當地的老百姓不捨得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一直追趕到洞庭湖也不見屈原的蹤跡,所以那裏成爲龍舟競渡的起源。人們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兒,以免它們吃掉屈原的屍體。把糉子投入江中,是爲了餵飽魚蝦,好讓它們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除了以上,家鄉端午節的習俗還有掛艾葉菖蒲、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王”字等,以僻邪驅瘴。人們總是在節前幾天就到街上買好了艾葉菖蒲,上面還有幾個蒜頭,一到家,就把它掛在大門上。每逢五月初四的夜晚,奶奶總是會挑出幾片最最碧綠清香的艾葉,把它浸泡在水中,到五月初五的早上,用艾葉浸泡過的水洗眼,據說這樣眼睛會變得更明亮哦。家中有小孩的趕快先買好虎頭鞋,還有五毒衣(五毒爲蜈蚣、蠍子、壁虎、蟾蜍和蛇),據說穿了避邪。我期盼着端午節趕快到來,可以讓我感受一下濃濃的民族文化氣息。

家鄉的端午節結尾範文篇二

我的.家鄉在江蘇南京,來看看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吧!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主要習俗有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等。吃糉子是家家戶戶都吃的,再豐富一些的也有吃五紅、五黃等。大家都知道,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主義大詩人屈原。糉子是用蘆葦葉捲成錐形,先裝上一定量的泡好的糯米,有放紅棗,也有放肉、也有放蛋黃……。然後再蓋一小把糯米;接着用蘆葦葉牢牢地包裹起來,用線紮緊,就這樣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包好了。而賽龍舟傳說也是爲了紀念愛國主義大詩人屈原的,賽龍舟都分成多個隊伍來比賽;龍舟上的選手組成分爲三部分:有鼓手、槳手、舵手。龍舟的樣式、色彩也是各有千秋,比賽開始後,鼓手錶演越激烈,槳手運動的速度就越快(槳手就是划船的,舵手就是調整方向的),哪個隊先到達預定的終點,則哪隊就算勝利。雖然自己不能親自參加比賽,看看那激動的場面及壯觀的表演,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美感。怎麼樣,我的家鄉端午節過的精彩吧,其實我的家鄉端午節還有好多有意思的節目我就不一一節介紹了,等到過端午節的時候歡迎你來我的家鄉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