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熱門】端午節日記模板錦集6篇

端午節1.5W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日記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端午節日記模板錦集6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往河裏投糉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着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糉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糉葉疊齊,準備包糉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能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說,“沒事來幫忙,不要閒着!”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沒等外婆說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着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糉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於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這一個端午節真有意思!

端午節日記 篇2

糉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每到五月初五,糉子就成了這一天裏最多人吃的食物。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糉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纔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糉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糉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糉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糉子也並不簡單。

包糉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糉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着雞蛋和蘸糖的甜糉,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糉子節!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學習包糉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裏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後就開始包糉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等會還要把糉子包上呢),然後我們往裏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糉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糉子包上再繫上。經過這番忙活後我們的糉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繫緊不能太鬆,太鬆的話會在煮糉子的時候鬆開,整鍋糉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麼鬆,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糉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後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糉子成了我們的傳統食品,現在我彷彿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糉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糉子了--"

端午節日記 篇4

說到端午節,我就想起了喜歡吃的糉子。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兒童就會帶上五顏六色的香囊和長命縷。長命縷是由“五”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長命縷是用紅。黃。藍。白。黑五色 系成的。同時各家還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兒童也會唱着:“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去迎接端午節。

以前,我還不知道這些習俗,現在,我知道了。今年我也要帶上長命縷,保佑我平安。

端午節日記 篇5

早在幾天前,街道上就擺滿了糉子,到處飄散着糉子的清香。今天終於可以吃到媽媽做的香噴噴的糉子了。因爲端午節到來了。

媽媽真是了不起,能做出好幾種不同味道的糉子,有紅棗糉子、豆子糉子、蛋黃糉子,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肉糉子。糉子剛一出鍋,我和哥哥便你爭我搶,生怕自己少吃了一個。

正當我們準備把糉子送入嘴裏的時候,爸爸走了過來,微笑着說:”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爲了紀念屈原!“”對!那你們知道爲什麼要紀念他呢?“我和哥哥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直搖頭。”在春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所以在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和哥哥點了點頭,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的意義。今天不僅吃到了香噴噴的糉子,還讓我收穫不少。

端午節日記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了三天假,就是雙休日和端午節加在一起的。說到端午節,我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他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爲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糉子,把糉子投進汨羅江中。

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這時,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糉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他們爲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糉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糉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說:“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糉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糉子,聞一聞,哇!真香啊!接着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糉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糉,水晶糉,肉糉,鹹肉糉……”聽着聽着,口水都要流了下來。

去了外婆家,我瞭解了不少知識,不過端午節的糉子真是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