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冬至日記模板合集九篇

冬至節9.27K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冬至日記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日記模板合集九篇

冬至日記 篇1

12月22日,冬至佳節,瓦藍瓦藍的天空,太陽高高掛,溫暖的陽光灑在地上,就像鋪了一條金子一般的地毯,白雲擺出了各種各樣的笑臉,彷彿在迎接冬至這個傳統節日。20多名南方+小記者來到新城鎮敬老院看望公公婆婆。

一進敬老院,一片寬大的花園展現在眼前。一個整潔的涼亭,旁邊的假山流出了一股泉水,發出叮咚叮咚的響聲,清澈的水裏遊着幾條自由自在的魚兒。左邊的樓房在太陽的照射下金燦燦的,就像灑滿了金子一般的光芒。公公婆婆在樓下嗮太陽,有的仰着頭躺在椅子上,有的拄着柺杖慢慢地走着,還有的三三兩兩地聊天。這真是一個溫暖的家。

小記者爲公公婆婆帶來了精彩的表演。傣族舞開始了,只見一位小記者穿着雪白的長裙子翩翩起舞,時而轉圈,時而有節奏地扭動着身子,猶如仙女下凡,美極了。突然,響起了美妙的笛聲,原來是一個小男孩在吹葫蘆絲。瞧,他的手指在笛管的小孔上飛快地跳躍,小嘴隨着手指的節奏不停地往葫蘆裏吹氣,動聽的曲子在大家的耳邊迴響。精彩的節目不斷上演,悅耳的口風琴,激情的非洲鼓,豪邁的詩歌朗誦,清脆的獨唱,優雅的古箏演奏,威武的功夫扇操……精彩的表演讓公公婆婆鼓起了熱烈的掌聲,敬老院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

表演結束了,小記者把上週賣報紙的錢買了禮物送給公公婆婆。最後,他們還吃上了小記者親手包的熱氣騰騰的餃子,心裏甜滋滋的。

這個冬至,陽光燦爛,溫暖大地,溫暖人間。

冬至日記 篇2

在冬至那天的上午,天空萬里無雲,學校組織我們到林德源烈士陵園掃墓。因爲是第一次參加掃墓,所以我的心情特別激動。到了陵園,迎面看到一座氣勢雄偉的紀念碑,上面刻着“林德源烈士永垂不朽”幾個鮮紅的大字。陵園四周綠樹成蔭,不時看到幾隻小鳥在歡快地歌唱,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開始掃墓了,大家幹得熱火朝天。有的在掃樹葉,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清理水道,還有的在給石碑上的字上漆。大家幹得多認真啊!林強拿着大掃把,從墓的上面一直往下掃,塵土飛揚,他幹得滿頭大汗,臉上變成了大花臉。老師們也加入了大掃除的行列,他們一邊幹活,一邊給我們講烈士的事蹟。清理乾淨後,四個六年級的學生向烈士送了花圈,他們昂首挺胸,步調一致。接着,在哀樂聲中我們向烈士默哀三分鐘。這時候,整個陵園一片寂靜,只聽見自己的心臟“撲通撲通”跳動的聲音,顯得莊嚴肅穆。默哀完畢,學生和老師代表分別上臺講話。聽了他們的話,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因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最後,一聲聲響亮的爆竹聲響徹雲霄,吸引了很多路人駐足觀看。掃墓祭奠儀式完畢,我們又列隊回到學校。今年的冬至過得真有意義。

冬至日記 篇3

×月×日星期×天氣×

今天是冬至,媽媽說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我家鄉的風俗,早上吃過飯媽媽和我就去超市買包餃子用的材料。有雞蛋和韭菜……買完菜回到家媽媽就沒閒着,就開始剁餡,然後我就學媽媽以前的樣子,開始和麪。因爲是第一次和麪,首先我把一碗麪倒到盆裏,澆上溫開水就開始和起面來,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可是完全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不是水少了,面太乾了,就是水倒多了,和的面就變稀了,反覆了好多次才把面和好,但是和的面卻太多了,恐怕我們一中午都吃不完,這時,媽媽的餃子餡也剁好了,我們就忙活起來,開始包餃子了。

餃子在媽媽的教導下,似像似不像的都包好了,最後終於吃上了,我自己包的餃子。

真是開心的一天呀!

冬至日記 篇4

x月x日星期x天氣x

今天早晨,天還剛剛亮,冬姑娘又輕輕地拉開了我的窗簾。

“唉,這個鬼天氣,冷死啦!”我醒來後大聲嚷道,然後又躺下了。可是,一陣鳥叫聲又吵醒了我,沒辦法,我只好起吃完飯後,我便和爸爸一起去上學。一出門,一陣寒風撲面而來,我抖了抖肩膀,戴上帽子,繼續走着。不知不覺中,我想起了往年的春天:花兒競相開放,大地穿上了綠裝,鳥兒嘰嘰喳喳地叫着。我們一家兒去爬縉雲山,山上,樹發芽了,花開了,冬眠的小動物們醒了。可現在,什麼也沒了,只有風婆婆和雪妹妹在不停地“工作”。這時,我纔想起今天是冬至,冬至是冬天最冷的天氣,還有一句話“冬至數九,冰上走!”

啊,冬至來啦!

冬至日記 篇5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又被稱作“數九”“冬節”“長至節”等等。冬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夜晚會提早降臨,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古人認爲,冬至到來,雖然天氣寒冷,但新春也將要降臨了。這時人們便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屬。至於過冬至,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杭州是吃湯圓,閩南地帶是祭奠先祖……

在我的老家溫州,大家會在這一天吃麻餈。這麻餈,其實就是湯圓上裹了一層粉。先將糯米粉倒進家裏的石臼,再往裏面倒水。木槌一下一下地捶着,必須要很用力,用力得石臼都有些抖動才行。在這過程中必須有人站在旁邊,木槌一停下來,這人便往石臼裏倒水,我就扮演着這樣一個角色。就這樣又過了許久,糯米粉便成了一個大團團,然後將它分成一個個小糰子,再擀成薄皮。接下來是做湯圓了:將黑芝麻和豬油拌成的餡料放進皮中央,再將四周的皮向上包裹住餡料,捏緊,在手掌中不停揉搓,直至搓成球形。然而這過程稍有疏忽,用力過多,便會使湯圓變了形,漏了陷。開始煮湯圓了。鍋中的熱水冒着泡泡,發出輕微的“咕嚕嚕”聲。放入搓好的湯圓,等上半個鐘頭的樣子,湯圓便熟了。

最後是裹粉。粉是加了紅糖的黃豆粉,裝在盤子裏。煮熟的湯圓過了水,就往粉裏頭一扔,抖動盤子使湯圓上裹滿粉。這過程十分有趣,看上去就像湯圓們爭先恐後地在粉中滾動,要穿上這一件件黃色的衣服。等裹完粉,便可以吃了。麻餈甜而不膩,透着黃豆粉的香,十分有嚼勁。此時黑夜籠罩大地,寒風瑟瑟,但麻餈依然能讓人們感到溫暖。

這便是我們家鄉的冬至節,留下了傳統的美好的冬至節。

冬至日記 篇6

聽爸爸說,買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靜的小店。我獨自走在小道上,兩隻放在口袋裏的手緊緊地攥着兜布,滲出了細細的汗。冬至的夜顯得格外的黑,店鋪基本上都早早的關了門。走了很久,一道暖黃色的光映入眼簾,一家破舊的菜市場中門前整齊有序的擺列着各種祭祀品。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爲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並介紹羅列着的金銀財寶。這裏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裏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後就着燃着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燒紙,嘴裏唸唸有詞。三五成羣,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着,安靜的看着火苗,嘴裏唸唸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着嫋嫋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裏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並在心裏祈願——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爲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努力。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着,要懂得珍惜。

冬至日記 篇7

說起餃子,人們都有一種親切感。人們都會說餃子如何好吃,但我認爲包餃子的`過程纔是最美的。

因爲爸媽都在外地工作,所以我從上國小就開始做飯。廚房裏的十八般武藝我是樣樣精通,當然,作爲中國傳統食品的餃子也不例外。

儘管要自己包餃子,但我仍然很快樂,因爲我享受這個過程。我的餃子屬於“自產自銷”,因此,我可以不注重餃子的外表,隨心所欲,想包成什麼樣就包成什麼樣。

記得包餃子最搞笑的就是往餃子裏放硬幣了。別人家的餃子是很多人吃,而我包的就是我一個人吃了,每一次我都能吃到硬幣,並且常常以此爲樂。這也算是小時候孤獨的我的自娛自樂吧!

我的餃子我做主,我的餃子就掌握在我的手中,想包方就包方,想包圓就包圓,這纔是人生中最大的樂趣。

冬至日記 篇8

“吃圓囉,吃圓囉!”外婆一邊喊,一邊捧上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鹹炒圓。我一個箭步地衝到餐桌旁,迅速地拿起筷子就去夾碗中的圓,只見筍片、肉絲、牡蠣、番薯面等配料中嵌着一顆顆圓鼓鼓、黃澄澄的冬至圓。

我迫不及待地把鼻子湊到碗邊聞了聞,一股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連忙夾起一顆金黃的“小球兒”往嘴裏送,軟軟的,粘粘的,鮮美可口,好吃極了!正當我狼吞虎嚥地吃着冬至圓,媽媽笑眯眯地對我說:“吃冬至圓有講究,你明年是幾歲,就得吃幾個,不能吃多也不能吃少。”我聽了擡起頭問:“媽媽,我明年是十歲就得吃十個囉?”“那當然囉!”

我又端起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不知怎麼的,媽媽驚訝地叫道:“葉梓婧,你怎麼吃了十一個?這下可糟糕了。”我愣了一下,看着媽媽故作驚訝的神情,就神祕兮兮地問:“媽媽您明年三十九歲,就得吃三十九個冬至圓,您吃的下嗎?”媽媽聳了聳肩,擔憂地說:“我還真吃不下。”我一本正經地說:“那您難道不希望我幫您吃幾個嗎?”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說:“小饞貓,啥時學得油嘴滑舌的!”我朝媽媽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過冬至,吃冬至圓真有意思。

冬至日記 篇9

×月×日星期×天氣×

傾聽着20xx年的腳步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着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誇飯香,一邊埋頭“苦幹”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着說。“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標籤:九篇 模板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