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精選】春節文作文8篇

春節1.3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節文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春節文作文8篇

春節文作文 篇1

中國,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從落魄到戰爭,從和平到富強。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春節。

春節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鋪都掛滿了紅燈籠,貼上了閃閃發光的對聯,有着一派辭舊迎新的氣氛,商店裏的牆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瑩透亮。這時候,龐大的人羣帶着迎春的喜悅涌進大商店購年貨,商店裏的年貨琳琅滿目,多得讓你眼花繚亂,無法選擇。煥然一新的大街上,許許多多的小朋友高興地拿着零花錢這裏逛逛,那裏玩玩,見到好東西就買下來。來來往往的汽車的鳴叫聲、小商販的叫賣聲、孩子們的嬉鬧聲爲這熱鬧的大街譜上一曲歡快的交響曲。

除夕的晚上就更熱鬧了!我家的桌子上擺着許多美味佳餚:淌着汁水的紅燒羊肉,有香氣撲鼻的火鍋,還有很多美味水果,讓人垂涎三尺!咱們舉杯祝福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也希望咱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邊吃邊聊着這一年來的變化,聊到高興之處,大家都開懷大笑。吃過年夜飯,咱們坐在電視機前看着春節聯歡晚會,演員們那一身身精湛的舞藝和那迷人的身姿、動聽的歌聲,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夜晚,狂歡的氣息川流不息,人們把一個個煙花點燃。煙花在天上噴出了一個個美麗的花朵,美麗極了。我看見小夥伴都在放,我想:讓我的煙花也爲這燦爛多彩的夜空畫上美麗的一筆吧!於是我把煙花點燃,“砰!”的一聲,煙花在空中爍出一道道絢麗無比的彩虹。“哇!好漂亮!”小夥伴們不約而同地向這裏看過來,異口同聲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點燃了第二個……

放完煙花的時候,是咱們這羣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候,我和哥哥姐姐高興地玩起了“跳山羊”的遊戲。

春節真開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節啊!

春節文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最爲盛大的節日,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節習俗。我們安徽地區的春節習俗大致如下:

從臘月初八開始準備到正月十五結束,“春節”延續達一月之久。

臘八早晨要喝“臘八粥”。這種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裏面還要放上紅棗、栗子、綠豆、花生仁等。有的人家全天吃粥,早餐甜粥,午餐鹹粥,晚餐淡粥。寺廟的僧人都講究吃“臘八粥”。

常言道“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一般人家從這天開始就着手辦年了。磨年面,殺豬宰羊,做新衣服,採購各種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竈”和掃除的日子。相傳“老竈爺”是一家之主,他每年上天述職,“二十三日去,七年級五更回”,“官祭三,民祭四”,一般人家常在臘月二十四日祭祀,以求竈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這一天還要“去塵穢,淨庭戶”。把大小傢俱擡到院子裏刷洗乾淨,室內要掃屋頂,擦門窗,打掃得窗明几淨,迎接春節的到來。

祭竈後,家家都大忙起來。蒸饃,炸丸子,炸麻葉,炸饊子,做菜等,準備各種過年的東西,各家都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盡力操辦。

臘月三十日(小月是二十九日,如今年)是“除夕”。這一天全家團聚,除舊迎新,還要到墳地裏祭祖。春聯也在這一天貼。舊社會欠債的人家多,他們認爲貼上春聯,有了門神把門,討債的人就不敢來。中午閤家要吃團圓飯,晚上要“安神”,在神主和祖先牌位前面擺供,燒香、點蠟,表示敬意。晚輩要給長輩“辭歲”,長輩給孩子們壓歲錢,天倫之樂融融。主婦此時都忙着包餃子,把包好的餃子放在鍋拍上,人再少也要包上三拍子,意思是“連中三元”,也有包四拍子、五拍子的,意思是“四季如意”“五子登科”。

除夕之夜,鞭炮齊鳴,此起彼伏,通宵達旦。人們睡得很晚,有的徹夜不眠,這叫“守歲”。

正月七年級最爲隆重。人們天不亮就起牀了,身着新衣,向神主、祖先牌位、長輩拜年。五更時分下扁食(餃子),也有深更半夜下的,同村人家有的爭着早起,說是搶財。有些人家在某一個餃子中包上銅錢(或硬幣),誰吃着這個帶錢的餃子,誰就最“有福”。

春節時,拜年最熱鬧。吃過扁食,“近門”的成年男子要集結一起去祖先墳地上墳。天亮後,晚輩要到長輩家拜年,有近親關係的要下跪磕頭,長輩拿花生、麻葉、糖等給晚輩吃。

從八年級起,就要去親戚家拜年了。這種拜年十分講究。要先到最親的親戚家去,如姥姥家、岳父家,然後再按親疏情況一家一家地拜。拜者要帶禮物,受拜者要設宴款待。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不興拜年,對居喪人家也不拜年。有時受拜者還要根據情況進行象徵性的“回拜年”,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結束。

正月初五叫“破五”,俗稱“小年”。早餐也吃扁食,但這次吃的扁食必須當天包,這叫“捏破”,意思是破除不利之事。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也是燈節。在鄉村,各家孩子都要打燈籠,說是“十五不亮燈,揚場沒有風”。大人也要打燈籠照照自家的各處牆根,說是以後能防止蠍子、蜈蚣等蜇咬。這天晚上,各家都要放煙花,說是能“刺”去晦氣。

在春節期間,亳州地區還有一些“忌諱”,年前蒸饃、炸丸子時小孩不能在廚房裏,以免亂說話;不過初五不能使剪刀等等。這些“忌諱”如今有的還存在,有的已無影無蹤了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鬱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爲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南朝《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鬱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代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則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門聯同樣也是從桃符發展而來的。原來人們用桃木板畫神荼、鬱壘畫像,掛在兩扇門上。後來,畫像又改成只寫字的“門目”。但門目上兩邊各寫兩字,表達內容有限,人們覺得不過癮,便又在大門兩側再掛上兩塊桃木板(後改用紙),寫上了字數較多、能充分反映心願的對子。據《宋史·蜀世家》載,蜀後主孟旭命學士爲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對春聯。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曾令各家貼對聯,並將門聯改名爲春聯,一律用紅紙書寫。傳說有一次,朱元璋親自到民間察看,只一戶人家沒貼春聯。一問,原來這人家是閹豬的,不識字,於是親自動筆爲他寫了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於歷代大力提倡,春聯成爲我國一種特殊的民間文藝形式,長盛不衰。

中國人的春聯,一般都喜歡用吉慶的字眼,表達人們希望來年興旺,生活幸福,消災免難的願望。春聯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門上,這是一家人的臉面,一定要選用吉祥的內容,符合本家實際情況的語言來表達對未來生活追求的良好願望。一般農家人貼對聯,都表達出希望來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全家安康。而經商人家,則希望財源茂盛,發財致富。那些農村中的教書人,則希望閤家平安,子女能在學業上長進,並能才學並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當然表現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顯赫於人和官運亨通的意願。院子裏,有些人家乾脆用個“福”、“壽”、“祿”字貼在一進大門的照壁上,有時還專門把“福”字倒貼,讀爲福倒,音諧福到,以求吉祥。在豬、羊、雞、鴨的窩、圈內,則要寫上“豬羊滿圈”,在牛圈、馬圈,則貼“六畜興旺”的春聯。每到春節,家家戶戶換上新春聯。紅色的春聯,本來就烘托了春節的喜慶氣氛,再加上表達良好祝願的內容,深含的寓意,更從深一層次挖掘了、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貼年畫、窗花

年畫是我國民間繪畫藝術,是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它是伴隨着我國農曆春節送舊迎新的活動而產生的。

年畫,起源於古時的門神畫。北宋時期,隨着木版雕刻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木板印刷的年畫,稱“紙面”。現存最早的木刻年畫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着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習稱《四美圖》,都是宋代民間流傳的年畫題材,此外,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形象也常出現在年畫上。到了明末清初,年畫的題材越來越廣泛,。出現了許多反映一般民衆理想、心願和生活情趣的年畫,如“年年有餘”、“迎春接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風調雨順”、“榮華富貴”,以及戲曲、故事、傳說、風景、花卉的年畫。當時出現了三大民間木刻年畫:天津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和山東淮坊的“楊家埠”。傳統的年畫多爲木刻水印,線條單純,色彩鮮明,畫面熱烈。有着色、套色兩種。

我國各地年畫形式多樣,題材廣泛,風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條、屏條、窗頂、竈畫、直幡數十種。題材有民間傳說、戲曲人物、山水花鳥等。在藝術風格上,天津的“楊柳青”年畫以細巧、典雅而着稱,山東淮坊的“楊家埠”和蘇州的“桃花塢”年畫以粗壯、樸實見長;北京西北一帶的年畫以粗獷,蒼勁聞名;漳州、佛山、上海的年畫以色彩繽紛、鮮明而別具風韻;四川綿竹、廣西柳州等地的年畫各有特點,獨具風采。

此外,許多地區的.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爲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爲“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購買者多爲農民,相當的內容表現了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餵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魚蟲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吃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過年時一家人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能忘記。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表現慎終追遠、百善孝爲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坐,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守歲

除夕之夜,我國民間有守歲的習慣。人們通宵不寐,敘舊話新,以待天明。

據晉周處《風土記》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曰‘饋歲’,酒食相邀,稱曰‘別歲’,長幼豪飲,稅頌完備。稱曰‘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說:“(除夕)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守歲,既是對即將逝去的舊歲表示留戀,也是對即將來臨的新年懷着希冀。人們在除夕晚上閤家吃了團圓飯後,就點放爆竹,在喜慶的氣氛中度過新舊交替的一天。人們相信,除夕晚上如果徹夜不眠,毫無倦意,就是預兆來年人的精力充沛。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爲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爲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繫着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爲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爲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放爆竹

我國民間放爆竹慶春節的習俗古已有之,其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人焚竹發聲,名曰“爆竹”。《通俗編排優》說:“古時爆竹,皆以其竹着火爆之,故唐代詩亦稱爆等。後人捲紙爲之,稱曰爆竹。”爆竹的原意爲驚嚇和驅逐惡鬼。《荊楚歲時記》中記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魈惡鬼。”到了宋代,隨着火藥的發明,開始出現了火藥製作的爆竹。那時人們用紙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並用麻莖把爆竹編成串,稱爲“編炮”,因聲音清脆如鞭響,也叫“鞭炮”。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開封府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此時的爆竹,不只是驅逐鬼魅了,已摻進了新的意義,即除舊迎新之意。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元旦》詩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生動地描繪了當時人們迎新去舊的喜悅輕鬆心情。

拜年

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裏送給親友,以示莊重。如今“拜年”已成爲一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同事,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

古時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爲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爲“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爲“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

舞龍 舞獅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是流行於我國的一種民間舞蹈。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在中華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古人將龍、鳳、麒麟、龜稱爲四靈,作爲吉祥物而加以崇敬。早在漢代時便有了龍舞。山東沂南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就有戲龍舞龍的人物圖象。在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

“耍龍燈”的習俗,相沿流傳,到現在已發展爲一種形式完美、具有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耍龍燈分爲“單龍戲珠”與“雙龍戲珠”兩種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節龍身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龍擺尾和蛇退皮等。耍十一、十三節龍的,主要表演蛟龍的動作,飛騰跳躍,氣勢奪人。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大約起源於南北朝(佛教興起的時代)。隨着佛教的流行,異域的獅子形象從塞外傳入中原。唐代民間已有舞獅的遊戲。舞獅有南北地域之分。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除有雌、雄之分外,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鈕釦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數。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來,年前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諸神都在這一天昇天向玉皇大帝朝賀述職,報告一年來下界人間行爲的善惡。正月初四這天,諸神再回到下界來繼續監督人們,於是家家戶戶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臨。迎神時,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雞、魚、豬頭,如果經濟不允許,也可免去,但是一盤米、一盤紅糖卻少不了。因爲奉上白米一盤,意謂新年五穀豐登;紅糖一盤,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禮畢,便燃放爆竹,這時神靈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廟會

廟會,俗稱廟市,是中國民間特有的一種民俗活動。廟會的地點一般都選在宗教寺廟內外,每逢寺廟開放的日子,善男信女們前去燒香禮拜,商販們就在寺外搭攤設點,叫賣小吃和針頭線腦一類的小商品,民間藝人也來廟會佔地表演。人們進香祈福之餘,順便買上些日常家用的消費品,久而久之,這種廟會就形成了特殊的城鄉集市。

中國各地方都有廟會,像上海的城隍廟廟會、南京的夫子廟廟會、成都的青羊宮廟會、北京的隆福寺廟會等,都是著名的大廟會。廣東省的花市歷來名聲顯赫,這種被廣州人稱爲花街的花市,也是從廟會發展而來的。

春節文作文 篇3

春節到了,大家都在爲過個好年而努力着,搞衛生、買年貨、貼春聯……但今年的春節給予了我很多很多……

今年,我爲了完成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被迫”參加了“廣州市中學生花街義賣”活動。說實話,我開始並不想參加這個活動,心想:“大冷天的,要我站在鋪子前賣東西,自己勞動得到的錢還不是我們的,真無奈!”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到了花市開始那天,我來到了義賣地點,看到了幾十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學生,我忽的有些驚訝:那麼多人來做這虧本生意?我有些不屑。於是在開始後我就和幾個也不想賣東西的男生離開了店鋪,在花市裏當起了“流動市場”。第一天,帶着一絲不屑的我沒賣出一個。在交錢那一刻,看見很多人臉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把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交到了負責人手裏,我不禁有一種不如別人的挫敗感。

第二天,我也嘗試去賣出手上的東西,但在多次詢問下,依舊沒有人買我的東西,我有些惱火,正準備放棄時,腦海中呈現出昨天的場景,我感到很不服氣,難道別人行,我就不行!想着,我便繼續努力着,終於在最後時刻買出了一個。交錢時,即使依舊有着一絲愧疚,但是那種成功的喜悅早已充斥我的心。

這個春節,似乎比以前多出了什麼……

春節文作文 篇4

春節終於到了,我可等了好久了。春節可以幹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兒,像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拜年、貼對聯、吃團圓飯、收壓歲錢等等。

我最喜歡的是放鞭炮和收壓歲錢了。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帶着我和弟弟一起來到樓下放鞭炮,爸爸把鞭炮放在地上,鞭炮像條長蛇似的,爬在地上,爸爸用打火機點燃,我們趕緊躲得遠遠的,用手捂着耳朵,“噼裏啪啦”的炮聲響了起來,多麼的熱鬧呀,讓年的味道更濃。

接着我們放煙花了,爸爸把煙花放在路上,拿出打火機點燃。很快,從煙花筒中竄出一股火花,飛向空中,瞬間綻放開來,火花映紅了我們的臉,就像我們一家人在照全家福;又有一股的火花竄向空中,綻放開,就像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又一股火花綻放了,在空中分成許許多多的小煙花,多麼像天空中一眨一眨的小星星呀!

吃團圓飯的時間到了,我們來到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家人真多,真熱鬧!看到一桌子的好吃的,我的口水差點都流了下來,我擦了擦口水就開始大口吃飯了。

吃完飯以後,我就和弟弟一起向爺爺奶奶討壓歲錢了,我們跪在爺爺奶奶跟前,說道:“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奶奶高興的從兜裏面掏出紅包,給了我們。我們又來到叔叔跟前,心想着:叔叔是做大生意的,肯定會給我們發更多的紅包,於是我跟弟弟商量好,說道:“祝您生意興隆,萬事如意”,叔叔哈哈大笑起來,從口袋裏掏出來幾百元,塞到我們的手裏,我們高興極了!回家一數,哇,這次的壓歲錢真不少呀!

過年的感覺真不錯呀!

春節文作文 篇5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將開始。臨近過年,家家戶戶忙忙碌碌,喜氣洋洋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夕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到超市採購年貨。來到超市,一眼望去,哇,人頭攢動。超市裏的商品琳琅滿目,有香脆的花生,可口的瓜子,甜蜜蜜的各色糖果,還有各種各樣我喜歡的水果……真是應有盡有啊!我拉着爸爸媽媽到處轉悠,不一會,購物車裏就裝滿了年貨和我喜歡的食物。排着長長的隊伍結完帳,我歡天喜地地和爸爸媽媽回家貼春聯。看着這大紅春聯,我心想:春聯給春節增添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

轉眼,除夕夜到來了。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還有弟弟都來我家吃團圓飯了。圍着滿滿一桌人,看着媽媽親手做的豐富的菜餚的,我覺得好熱鬧好開心啊。當然,最令我興奮的是,吃完年夜飯飯我收到了好多個壓歲紅包,我打算把這些壓歲錢攢起來買一些我喜歡的書。年夜飯後,我們玩了一會遊戲,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我守在電視機旁收看晚會,看到小品《面試》的時候,我捧腹大笑。當新年的鐘聲響起的時候的,窗外炮聲連連,天空中煙花色彩斑斕,啊,新年來了,我又長大了一歲!

春節裏,我們走親訪友,大家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笑容,時間過得很快,開學的日子到了,我們度過了一個幸福美好的假期。新學期我要努力學習,蒸蒸日上,用優秀的成績迎接下一個除夕的到來。我愛春節!

春節文作文 篇6

春節邁着歡快的步伐一步一步的逼近了,我和媽媽也回到了老家。

老家和深圳就是不一樣,深圳一點過年的氣氛都沒有,冷冷清清的,而老家,姨媽家裏掛滿了臘肉臘魚和乾貨,還有我最喜歡吃的兔子呢!

姨媽和媽媽在打掃衛生:先將每一個房間用吸塵器吸一遍,用雞毛撣子將有些小牆角的蜘蛛網卷調,再用掃把地掃一遍,最後拖一遍。姨媽和媽媽又在準備過年那天接待客人的小吃,用果盤裝了一盤水果,又用令一個盤子裝了一盤糖果。

而我和弟弟呢,那然就準備過年那天晚上玩的鞭炮了。姨爹帶我和弟弟一起去批發市場買鞭炮,哇!琳琅滿目的鞭炮,看起來都很好玩!我挑了幾個看似很好玩的,就回家幫姨媽和媽媽“幹活”了。

在過年的前一個晚上,我“瀏覽”一下我買的鞭炮,看看買的都好不好玩,我將買的鞭炮全部都放了一個,剩下的就過年時玩,哇!我竟然買爆竹?我非常驚奇。還看了看裝鞭炮的袋子,原來我還買了一些小煙花。

那天晚上吃完飯,我們就開始把明天中午的飯菜理出來了,先放在冰箱,明天下鍋炒一下就行了。

那天晚上我沒睡着覺,因爲只要到了晚上12點鞭炮聲就會“啪啪啪啪”地響起來,那時,我就睡不着覺了,一心就會想着下樓去放鞭炮了。

春節文作文 篇7

我喜歡的節日很多,最喜歡春節。因爲春節最具有中華傳統特色,最熱鬧。還有很多美味的飯菜,春節的味道總是令我難忘。

春節的味道是香噴噴。因爲它有美味的年夜飯。每到春節,所有的親人都會聚到一起,大姨、小姨、媽媽,她們三姐妹就會在廚房裏演奏動聽的廚房交響樂。忙活一整天,隆重的年夜飯終於上桌了。哇!瞧一瞧飯桌:紅的是番茄,醬紫的是紅燒肉,金色的是四喜丸子……還有美味的雞湯,噴香的排骨,外酥裏嫩的炸肉丸子……各種菜所發散的香氣融在一起,鑽進你的鼻子,鼻子都快被香掉了。就等長輩開始啦!長輩們不吃,晚輩們只能眼巴望這滿桌的佳餚,流口水啦!

哦,春節的味道是香噴噴的!

春節的味道又是酸中帶甜的,因爲可以收到許多的壓歲錢。大年七年級,我們就要去拜年,拎着禮品,給親友拜年。看到長輩叫聲“新年好!”就會收到紅包。

春節的味道是嗆人的。因爲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煙花。從吃年夜飯開始,春節裏聽到的煙花爆竹的聲音便不絕於耳。白天,大孩子會領着小孩子放。晚上,大人們會召集及全家老少一起欣賞節日裏最美的煙火。五顏六色的煙花很美,五彩斑斕,給節日增添了喜慶。但是大量的燃放煙花、爆竹給環境帶來的污染也是令人十分擔憂的。每次聞到空氣裏瀰漫的嗆人的煙味,就會不禁引起我對環境的擔憂。如果能有不污染空氣的煙花,該有多好啊!

哦,春節的味道里還有些嗆人!

春節,承載着人們的快樂和美好的願望,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它的味道很獨特。希望它也能順應發展的潮流,走向國際,讓更多的人感受中華民族的獨特魅力。

春節文作文 篇8

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什麼節日?我要告訴你們,我最喜歡的節日當然是春節啦。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爲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爲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爲新年。

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播種的季節又要開始了,農民伯伯就要在地裏開始播種了,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載歌載舞,迎接這個喜慶的節日。

我喜歡春節,因爲春節要掃塵、貼窗花,還要貼福字、年畫,放鞭炮,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地喜氣快樂。記得剛懂事時,我看到爸爸、媽媽倒着貼福字的時候,非常疑惑,爲什麼要把福字倒過來貼呢?通過查閱資料,我才知道,福字倒過來,語意不就是“福到”了嗎?

我喜歡春節,還因爲春節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能買許多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有就是春節期間,我就可以無憂無慮痛快地放鬆一下,沒有人再催我寫作業了,我大可在家裏睡幾天懶覺,和夥伴們瘋玩幾天,休整一下,爲新學期養精蓄銳,爭取更優異的成績。

我真盼望春節早點到來!

標籤:春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