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有關於春節的民間習俗

春節3.27W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我國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將春節稱爲元旦

有關於春節的民間習俗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詩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說: “ 正月朔日, 謂之元旦, 俗呼爲新年。一歲節序, 此爲之首。”

元旦在古代有不同的稱呼: 漢代又稱“元正”, 晉代又稱“元辰”, 北齊時又稱“元春”, 唐代又稱“元朔”。

我國曆史上元旦在哪一天也不盡統一。夏代在正月七年級, 商代在十二月七年級, 周代在十一月七年級,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又以十月七年級爲元旦。漢武帝時又恢復到夏曆, 以正月七年級爲元旦, 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後, 民國元年決定採用公曆, 遂將農曆元旦改爲春節, 公曆一月一日定爲元旦。

過年原先在“臘日”,即臘八,後改爲陰曆年首日,即春節。民間風俗把臘月二十三送竈神稱爲“過小年”, 是過“大年”的預演。祭竈在先秦時是重要的祭禮“ 五祭”之一。

1、除夕

對聯

除夕之夜的'年夜飯是重頭戲。魚、餃子、湯圓、年糕

除夕拜年, 長輩要事先準備好給晚輩的壓歲錢。

除夕守歲的習俗由來已久。

蘇東坡《守歲》詩寫道:“明年豈無年? 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尤可誇。”

清代詩人趙翼在85歲高齡時曾作《除夕》詩:“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2 . 正月七年級

拜年

“年”的正式稱謂在周朝,正式將“年”字定爲歲首在漢朝。

正月的頭一天俗稱“三元” ,又稱“三朝”、“元朔”。又有“上日”、“三朔”、“三始”等別稱。

七年級早上開門大吉, 先放“開門炮仗”,爆竹之後, 碎紅滿地, 稱爲“滿堂紅”。

正月開始佔歲。漢代東方朔的《歲佔》稱歲後八日: 一日爲雞日,二日爲犬日, 三日爲豬日, 四日爲羊日, 五日爲牛日, 六日爲馬日, 七日爲人日, 八日爲穀日。

俗傳七年級爲掃帚生日, 這一天不能動掃帚, 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 而把“ 掃帚星”引來, 招致黴運

3 . 正月八年級

大年八年級, 嫁出去的女兒帶着夫婿與孩子回孃家。“歸寧”

拜年時先去舅舅、岳父家。

4 . 正月九年級

正月九年級, 有些地方俗稱“ 赤狗日”, 這一天不出門, 不宴客。九年級又叫“小年朝”, 應該祭祀祖先和諸神, 但不能掃地、起火、打水。

九年級日, 有的商店開始營業, 俗稱“ 九年級開店門”。

九年級是俗傳“ 老鼠娶親” 的日子。

“七年級早,八年級早,九年級睡到飽。”

標籤:習俗 春節 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