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春節家鄉作文精華【3篇】

春節6.18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節家鄉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家鄉作文精華【3篇】

春節家鄉作文 篇1

從小到大,從未在外過春節的經歷,由於習慣,從未想過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其實是很意思的,細細想來,家鄉的春節倒是別有一番趣味。

家鄉是廣東梅縣,因是山城,即使是嚴冬,處處是鬱鬱蔥蔥的,家鄉一年四季的綠,總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家鄉的春節是熾熱的,處處都是紅紅火火的場面,處處都是歡歡喜喜的人羣。和那綠一樣,給人陽光般的感覺。家鄉人一直沿着舊習俗,都重視過節,從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節過,每個節都有不同的講究和過法,但,春節是過節中最重視的。家鄉的過年,是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春節的歡樂氣氛中。

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忙活。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殺雞殺鴨,還有殺豬,把這些將要成爲年貨之一的東西臘好,在正月裏用來招待客人。同時要做印有“福”字的米糕,蒸放了紅色香料的“發”糕,意思是“發財”,還要炸“煎堆”,釀客家娘酒,釀豆腐等,一切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除此之外,還要給全家老少準備新衣服,因爲過年了,全家都要換新衣服。小孩是重點,從頭到尾都要換新的,大人不全換,也得換件新外衣。所有的房舍、被褥、衣服都要洗得乾乾淨淨,以示新一年新的開始。

除夕的前一天,家家貼對聯,掛紅燈籠。從那時起燈籠一直要點到元宵才能熄滅,意爲驅邪消災。到了除夕那天,早上要虔誠地點香燒紙敬神放鞭炮,以保佑來年全家幸福安康。午飯後,全家人都要沐浴換新衣,畢後長輩們會給未婚的晚輩們壓歲錢,意示長輩長壽晚輩健康成長。隨後便開始祭祀祖先,祭祖儀式結束後便開始張羅除夕的團圓飯,太陽還沒下山就得開始吃晚飯,意爲“早年早節,團團圓圓”。晚飯後還會在竈邊放一盤食物,用來孝敬竈神一年的辛勞,也意爲一年竈火不斷,不缺吃喝。除夕夜來臨,屋裏所有的燈徹夜長明,意爲四季平安,長命百歲,也有“守歲”的意思。 除夕夜結束前,還要把屋裏打掃乾淨,因爲年七年級是不能打掃衛生的,意思爲“辭(掃)舊迎新”。到了除夕夜的12點,要大開屋門,在屋門口擺放食物和放鞭炮,意爲“接財神”。

正月七年級,天剛朦朦亮,人們便起牀了,因爲這天是不能睡懶覺的,不然誰家春耕時便會塌田,真實性怎樣,無人去深究,總之大家都早起。起後的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表示開門大吉。接着,大人們忙着去接“竈君”,小孩就跑去拜年了。見到大人都說“恭喜發財”,長輩便喜滋滋地給小孩“利事”,“利事”即紅包,意思也是讓小孩健康成長。在這一天,是不能到別人家裏吃飯的,以示家裏一年到頭都團團圓圓。這天的午後,重頭戲就是“舞獅拜年”,村裏的舞獅隊挨家逐戶,敲鑼打鼓,每到一戶,舞獅的人會在屋裏舞一圈,向主人作揖祝福,此時氣氛熱鬧,滿院生輝,主人便開開心心給舞獅的人發“利事”,以圖吉利。

正月八年級回孃家,正月九年級回夫家(一般在孃家留宿一晚),正月初四拜大家(意爲拜訪親朋好友),正月初五不離家(不可以去別人家竄門),正月初七吃七樣菜(每一種菜代表一種意思,如:蔥:聰明,芹:勤勞等)……這些,在家鄉都保留着不變的風俗,也給家鄉的春節增加了趣味。

正月十五鬧元宵是春節的高潮。那天,所有村的'舞獅隊都進城“鬧元宵”。入夜,皓月當空,彩燈齊明,鑼鼓喧天,鞭炮聲聲,人流如潮。舞獅比賽是“鬧元宵”的開場節目,比賽結束後由各村代表選出前三名,以後只要縣裏有活動這些獲獎隊都是首要的表演隊。“燒煙架”也是元宵的必行活動,人們用竹杆撐起一條用竹條編成的長長的龍,龍身上裝有各色各式的煙花,轉龍開始,所有煙花一同點燃,煙火齊齊噴出,形成一條火龍,此時火光熊熊,鼓樂錚錚,歡聲笑語,人羣鼎沸,人們盡情歡樂,在火光鼓聲中宣匯着滿腔激情的熱望。俗話說:轉火龍,人活九十九。火龍點完了轉完了,意味着新的一年將消災伏禍平平安安。除火龍外,花燈隨處都是,花燈之下,十字街頭,人們圍圈席地而坐,鑼鼓手、小鑔手等熱烈演奏,而山歌也正唱得火熱。火光映紅了人們的臉頰。演奏都們奏的如醉如迷,歌唱者們唱得激情飛揚,聽衆們聚精會神聆聽,人們思緒被樂曲山歌牽引着飛馳流奔,忘掉了一年的辛勤勞累,憧憬着新的美好一年。

春節家鄉作文 篇2

每個地方都會有一些不同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萊西有些節日的習俗就和別的地方不太一樣,下面我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這裏的春節是怎樣過的吧。

春節通常指的是農曆正月七年級,我們這兒也叫過年。但在我的家鄉,可以說從一進臘月門就開始有了年味兒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節,人們都要用各種豆類乾果熬製臘八粥,還要再泡一些臘八蒜,準備過節的時候吃餃子用。然後就是趕年集,小孩子們首先要買的就是爆竹和各種好玩的小玩意兒,而大人們則要置辦年貨,買過年吃的和穿的。孩子們高興,大人們也忙亂。

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我們也稱作“辭竈”,據說是竈王爺上天彙報這一家一年情況的日子。這一天,人們要把家中的裏裏外外都徹底的打掃一遍,叫掃灰,也許是取“掃晦”的諧意吧。各種東西這時已經準備充足。天剛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這就預示着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人們就又忙開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到處洋溢着節日的氣氛,人們都在自己家的門上貼上春聯,還要貼上“福’’字,“福”字要倒過來貼,其寓意就是福到。還要穿新衣,掛上一盞盞紅燈籠。晚上,該吃年夜飯了,村子裏到處飄着飯菜的香氣,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晚餐,一家人圍在一起。每道菜都有不同的含義,比如魚:表示年年有餘,雞表示吉祥如意。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飯,其樂融融。晚上8點,人們便要準時打開電視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上面有歌舞、小品、相聲……,節目引人入勝,使人陶醉在歡樂之中。一直到晚上12點之前不許睡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守歲,那時,人們都在放鞭炮,燈火通明,非常熱鬧。

正月七年級那一天,人們都互相走親戚拜年。而現在,大多數人選擇了用手機發短信送去新年的祝福。正月十五,便是元宵節,元宵大量上市,人們都要買元宵吃,大街上掛滿了各種各樣漂亮的燈,宮燈、紙燈……數不勝數,人們看得眼花繚亂。

正月十九是春節結束的日子,我們學生又開始新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了,而新年的快樂卻久久不能忘懷。

春節家鄉作文 篇3

在我的記憶中,家鄉的春節就像一部放也放不完的紀錄片,年年一樣卻又年年不同。

小年的前兩天,我們一家開着車回到那坐落在桐柏山腳下的老家,這裏地處湖北隨州,是個美麗的地方。小年的晚上,我們恰好趕到家鄉。鄉里的親戚正在吃飯,對我們這些“遠到之客”感到詫異,他們紛紛停下手中的碗筷來接待我們。不過大家噓寒問暖之後,那種陌生感煙消雲散,在一起其樂融融的,畢竟都是一家人。

過了小年,就要爲除夕做準備了。大人們忙着買酒、瓜子、鞭炮等;而小孩子則忙着放炮玩,村裏面常常有幾聲炮聲,彷彿在着急地呼喚着新年的到來。

五天、四天、三天……我扳着指頭數着日子,急不可耐地等着除夕的`到來。年二十七晚上,媽媽和奶奶忙着包包子。在這裏,每家的包子都有獨特的記號。比如我家的:圓頭的是豆沙包,多個疙瘩在頭上的是肉包。媽媽在包的時候,我已經垂涎三尺了。剛出爐的包子,個個白白胖胖的,透着一股喜慶,讓我捨不得下嘴。那些包子和我一起靜靜地等着除夕的黎明。

除夕的上午要到鎮上趕集,這時候的鎮上人山人海。可臨近中午,這些賣東西的人像約好了一樣都早早的收攤,準備回家吃年飯。老話說的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我們也盡興而歸。

我們家鄉的習俗與別的地方不大相同。我們的中午飯很隆重,並不是大家口中的年夜飯,因爲之前吃年夜飯吃太多了,影響了腸胃工作,往往有小孩子在大年七年級拉肚子,後來就改成在中午吃了。我們在飯前會放一串長長的鞭炮,十二點準時點。等那串長長的鞭炮爆發了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平靜下來,緊接着,碗筷相撞的聲音、祝酒的聲音和聊天的聲音此起彼伏。這樣的年飯一直吃到了下午。

除夕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看春晚。大人小孩們嗑着瓜子,津津有味地看着春晚精彩絕倫的節目,在歡笑聲中告別過去的一年。

正月七年級,穿上新衣服後,我放了一個小鞭炮,然後就在村裏亂轉悠。按照老家的習俗,七年級到十四都是走人家串親戚的。其實就是很多親朋好友一起去有紅白喜事的人家裏吃一頓飯。我跟爸爸媽媽一起走了人家,還收到了不少紅包呢!

九年級我們就要回家了,我們惜別了鄉里的親戚,踏上了歸程,但家鄉的春節久久令我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