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關於春節見聞的作文4篇

春節7.81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見聞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春節見聞的作文4篇

春節見聞的作文 篇1

除夕的夜裏,我們已經在老家了。

啊,好熱鬧!到處都洋溢着節日的氣氛,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鞭炮聲就像掰開開心果的果殼那樣清脆。家家戶戶門前都掛着紅燈籠,貼着喜慶的春聯,“啪、啪、啪”的煙火聲就像北京奧運會開幕似地,一個個煙花在空中綻放。我和弟弟開心的看着朵朵相接的煙花,它們五顏六色,一會兒像衆星閃爍,一會兒又像孔雀開屏,一會又像百花齊放,美麗的令人陶醉!

我和弟弟也忍不住拿出了炮仗,“啪啪”放了起來。 今夜,村莊裏的夜空猶如白晝般明亮,美麗的煙花不僅照亮了天空,還映紅了大地。

第二天天還未亮,我就被“開門爆竹”叫醒了,中國民間自古就有“開門爆竹”的習俗,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

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在爆竹聲中辭舊迎新。放過鞭炮,一地的紅紙屑,被稱爲“滿堂紅”。還有一副吉祥如意的春節對聯:爆竹聲中辭舊歲,瑞雪紛飛迎新年,橫批:春回大地。

起牀之後,先給老祖宗磕頭,再給長輩們拜年。爺爺、奶奶、姑姑、嬸嬸給我們發壓歲錢,這一天我是在歡笑聲中度過的,晚上又在喜慶的氣氛中慢慢進入夢鄉。

正月八年級,我和媽媽去姥姥家,拜過年又領了壓歲錢,中午飯吃的是餃子。姥爺告訴我,按照古代計時法,從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稱作“子時”,也叫“交子”,是指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吃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

在老家的幾天裏,我還蒐集了一些童謠: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你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掃塵日;

二十五,燉豆腐,……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去拜年。

您新喜,您多禮,白肉饃饃讒饞您。真沒想到,春節裏的學問還挺多呀!

今年春節我們回老家過年,老家過年可熱鬧了。下面就隨我一起回老家看看我們是怎麼過年的吧。

一進村子,就能看見家家門前都貼着春聯。春聯的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有“家和萬事興”的,有期盼來年“風調雨順”的,有“瑞雪兆豐年”的,還有“政策架金橋”等等五花八門。

過春節除了貼春聯外,我們還會在除夕之夜,全家人圍坐在桌前吃餃子。我們這一家人可大了,大大家三口,我們家三口再加上爺爺奶奶共八口人呢。因爲平時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很少,所以每逢過春節,爺爺奶奶都盼着我們回去,忙着給我們張羅着各種吃的,看得出他們在這個時候是最高興的。

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更是讓整個村子都沸騰了!我最不喜歡放鞭炮了,因爲放煙花和炮竹容易引發火災,傷及到人,而且聲音震耳欲聾。我問媽媽:“春節能不能不放鞭炮呢?”媽媽說:“過春節不放鞭炮就沒了過年的氣氛,春節之所以放鞭炮是有來歷的。”“什麼來歷?”我好奇地問。媽媽講到:“古時候有一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就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人們就在二十九這天貼紅色的春聯,年三十燃放炮竹,這樣就把夕獸驅逐在外,以求得新一年的安寧。”

聽媽媽講完這個故事,多麼的可怕啊!

放寒假了,因爲家裏沒人照顧我,我每天都和媽媽一起去上班 。坐在媽媽的小車裏 ,我透過車窗,我看見馬路兩旁每個路燈上都掛着鮮紅的中國結和紅燈籠,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喜慶。車子在勻速地前行。突然車子停了下來,我看了一下,還沒有到紅綠燈,便問媽媽:“媽媽您爲什麼停下來了?”媽媽說:“前面堵車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們等了一會,車子恢復通行了。“兒子 ,你快看一下 。”媽媽急忙地說。我伸長脖子看見 一輛黑色的轎車與一輛出租車撞在了一起,黑色的車的頭被撞散架了。出租車也被撞了一個大坑,而且兩位車主還在不停地爭吵着。現場很明顯是一輛往南一輛往西。如果兩輛車 都互相謙讓一下,遵守交通規則,今天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在這開心的日子裏出現了這樣的悲劇,是多麼的不和諧呀!這些都是人們親手製造的。我真的`想不 明白,大人怎麼不遵守交通規則,互相讓一讓。這樣不但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他人。

春節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節日,我希望在這喜慶的日子裏多一份美好少一份悲傷。遵守交通規則,人人有責。

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我們一家到紫荊山公園旁邊的人民大會堂廣場去看萬人大巡遊。

一進廣場,只見廣場四周掛着許多大紅燈籠。正前方有一張條幅,上面寫着“盛世鬧春”幾個大字,到處洋溢着春節的氣息。廣場上人山人海,他們是來自鄭州市各個市,區的表演隊伍。有高蹺、旱船、盤鼓、舞龍、舞獅、秧歌、武術表演……看的我眼花繚亂。表演開始了了,只聽“咚”的一聲,五彩的煙花在太空中綻放,五顏六色的氣球飛上藍天,綵帶隨風飄舞。這時,各個表演隊開始通過主席臺表演,那場面真是壯觀。

最使我難忘的是舞龍。只見兩條神氣活現的龍在搶一個珠子,真是“雙龍戲珠”啊!它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快、時慢,我的眼睛看的真是應接不暇。

還有非常可愛的大頭娃娃。有西天取經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還有可愛的豬八戒背媳婦。他們一搖一擺地走着,胖胖的大臉,看上去真可愛。我都想試一試呢。

隨着“咚咚咚”的鼓聲,幾頭活潑可愛的獅子閃亮登場了。他們搖頭擺尾的,最後還吐出了賀歲的對聯。

春節的民俗表演真好玩呀!

春節見聞的作文 篇2

吃完年夜飯,伴隨着大地紅鞭炮震耳欲聾的響聲,我們來到了鬧市。這裏可真熱鬧!到處都張燈結綵,一派“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景象。舞龍、舞獅的隊伍引來陣陣喝彩,賣糖葫蘆的貨攤旁圍滿穿着漂亮新衣的孩子。

忽然,一處奇特的情景吸引了我的目光,幾個裹着黃頭巾、穿長袍的人正在用鞭子使勁打一頭大牛,大牛搖頭擺尾,奮力前行。城市裏哪來的.牛啊?我跑過去一看,哈哈,原來是兩個人扮演的大牛。他們在幹什麼?聽了講解我才明白,他們是在表演“打春牛”的傳統節目呢。這個活動宋朝就已經開始了,人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咣——咣——”咦?這是什麼聲音?我們過去一看,只見兩個身強力壯的叔叔在推動大圓木敲響一座大吊鐘。大鐘造型精美、又粗又高,四個成年人伸開雙臂才能圍住它,鐘上還貼了一個“福”字,十分喜慶。之後,一位八十高齡的老爺爺登場,告訴大家,這叫“敲福鍾”,是從漢朝流傳至今的習俗,人們認爲,敲響大鐘,就會傳出福音,聽到的人就會來年幸福。

春牛、鐘聲送來了新春的喜悅和無限希望,我深深地陶醉了。

春節見聞的作文 篇3

所謂春節,它就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天,按照習俗人們往往會在春節這一天慶祝,以表示春節的到來,在今年也就是20xx年我們也慶祝了春節的到了。

早上呢,去祭拜祖先。回到家後我們便開始大掃除,把就一年的晦氣什麼的通通都用掃把給掃掉,等到我們大掃除掃好後,我們便開始貼對聯啊倒福之類的,貼好之後收拾好一切之後我們便去老家了。

老家門口。一到老家我們停下了車,就從車裏下來了,老家的親人們則是一個兩個的出來迎接我們。''嘿!你們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祝你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裏開開心心,家和萬事興。''我們一到老家便開始有親戚向我們到新年了,送祝福了。''嗯嗯嗯嗯,大家都好。''我們也迴應着。

''排排,你們來了啊。''一道蒼老的聲音從遠處傳來了,我們順着聲音的來源望去,外公走了出來。

''誒,我們來了,外公新年快樂!''我朝着遠處外公說道。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外公笑着說。

''趕路累了吧?進屋歇息一會兒吧?''外公說到。

''嗯嗯嗯嗯,好的。''我們回答。

''外公啊,今天我們吃什麼啊。''我問着在一旁忙碌的外公。

''今天啊,我們吃餃子!''外公說到。

''好啊,好啊,吃餃子。''我開心地說道。''外公,我幫你一起包餃子吧?''

''好的,有你幫忙我又可以快一點呢。''外公說到。

進了廚房,我和外公繫上了圍裙,帶上了袖套,包起了餃子。

一個,兩個,三個......餃子越包越多,皮子和餡子越來越少。

這個時候,外公用手蘸了蘸旁邊的麪粉,在我的額頭上寫了一個字。

''嘿,外公你在寫什麼啊。''我說。

''你猜!''外公這個老頑童笑着說道。

''不知道啊。''我一遍說着一邊拿起了旁邊的鏡子。

順着鏡子我看到了我的'額頭——上面寫着一個''王''字。

''王?''我帶着疑惑的口氣說道。

''百獸之王,老虎。''老頑童又說道。

我一聽也蘸了蘸一旁的麪粉,在外公的額頭上畫了起來。

''畫好了。''我看着外公的額頭,有點得意。

''什麼?你畫了什麼?''外公說到。

''你猜!''我學着老頑童剛剛的語氣。

''哼''一聽讓他猜,外公連忙拿起一旁的鏡子,一看——一隻貓。

''貓?''老頑童有些疑惑。

''百獸之王!老虎也是貓,那麼貓也是老虎!''我趕忙說。

''哈哈,好一個老虎也是貓。''老頑童。

''哈哈哈哈哈哈!''廚房裏傳出來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在一串笑聲裏我們包完了餃子,餃子包完後就得煮,煮完後,我和外公把餃子拿了出了。

我們圍坐在一起,吃着香蓬蓬的餃子,歡樂的氣氛,濃濃的親情在冒着熱氣的餃子裏出現了......

春節見聞的作文 篇4

昨天晚上,我到小區學校的春節晚會當志願者,開始的時間是5:00,結束是7:30。在過程中,我第一個任務是先站在簽到臺,幫老師在卡片上寫1、2、3、4……等數字,交給來賓們當抽獎券;第二個任務是晚會結束時,幫助推門,方便人們離開。

學校小丹老師告訴我們志願者是很辛苦的,因爲他們只能工作,而不能看節目,我和志願者哥哥姐姐們一直堅持到最後,雖然中間有一點小偷懶,但被老師提醒一次後,我就沒有犯過錯。

最後,老師們給我們志願者評分,我得到的`分數是9分、10分、10分,雖然分數很高,但我也要繼續努力!

標籤:見聞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