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優秀)春節的優秀作文4篇

春節6.5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優秀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優秀)春節的優秀作文4篇

春節的優秀作文 篇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怪獸叫做“年”,每到臘月三十晚上,它就出來掠食傷人。人們知道“年”怕響、怕火、怕紅,到了臘月三十這一天,人們就在家門粘.貼紅色的春聯,放鞭炮,把“年”嚇走了。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春節一到,我最高興的事就是收紅包,年七年級的早晨,媽媽就叫我:“小懶豬,快起牀呀!大家都在吃飯了。”我聽了媽媽話,迫不及待地爬起來。一出門口,就看見爸爸和媽媽給了鄰居的小朋友一個紅包哩!呀,發利是啦!我急忙刷了牙,洗了臉,來了一樓後,我心想:今天有什麼美味可口的.東西呢?我一看,鄰居已經吃得津津有味了。看着人們吃得津津有味,我都快流口水了。我飛快地找了一個座位。坐上座位,那香味芬芳撲鼻。我忍不住了,一下子吃了許多東西。吃飽了,爸爸媽媽走過來。我站在爸爸媽媽面前大聲說:“爸爸媽媽,新年好!”爸爸和媽媽馬上給了我一個紅包。媽媽笑着誇獎我!“這丫頭越大越懂事了。”我心裏樂滋滋的,心想:爸爸還是挺疼我的。

我真的非常希望每一個農曆新年都能過得這樣快樂!

春節的優秀作文 篇2

在臨海,春節一般從正月七年級到十四止。臨海民間流傳的“拜歲過上八,清湯唔得喝”就是這個意思。大年七年級,家家戶戶去巾山上香焚燒,以求得在新的一年中平平安安,萬事如意。這一天也有許多禁忌,如不許掃地,不可將水倒在地上,不許動刀,不許針線,不經商等。而大年七年級要起得早早的,來放鞭炮,稱“開門炮”,希望今年有個好兆頭。七年級過後,各家各戶都出門走親訪友,拜歲。

初八又是一個熱鬧的日子,老家要吃“上八飯”,因爲這是第一個“八”,在這之前都不吃飯,只吃粥、饅頭、方糕、麥油耔。以前農民太窮了,吃不起飯,初八吃飯表示今年都有飯吃。初八這一天也要是晴天,表示農物今年會有一個好收成,萬一不晴就意味着今年不好。

別的地方元宵節都是十五過,而我們卻在十四過。對此,說法千種百種,有的`說方國珍夫人十四生日,而十五過元宵,所以提前一天,讓臨海人陪她過生日。也有人說戚繼光在臺州抗寇時因作戰機密被泄露而將計就計將元宵提前一夜。北方一般在元宵節吃湯圓、元宵,而我們卻吃羹。着羹是戚繼光在抗戰時,人民爲了不讓戰士餓肚子而做的。羹由芋頭、蘿蔔而組成的,現在生活水平好起來了,有芹菜、冬筍、紅蘿蔔、香菇、豆腐乾、油泡,全部放在一起,再加入山粉,攪和攪和,料調出鍋。由於原料豐富,這種羹一攪就一大鍋,夠全家吃好幾餐的。

臨海的春節夠熱鬧吧?又與衆不同,十分獨特。

春節的優秀作文 篇3

成片紅色,裏面包含着節日喜慶。

震耳聲音,其中跳躍着節日歡愉。

濃郁香味,充滿着團圓幸福。

家庭主婦們將對年喜悅融入到了忙碌之中。勤勞她們,爲了讓一家過上一個好年,一入臘月就開始忙乎了。掃家除塵、購置年貨、張羅飯菜……一年到頭所有辛苦,全都化成了滿滿幸福。她們將對家親情,全部都融進了三十晚上滿滿一桌年夜飯味道中了。

春節是孩子們最期盼節日。在他們眼中,春節是美味飯菜、絢麗煙花、炸開鞭炮,以及一筆不菲壓歲錢。興奮孩子們一大早就玩起了花炮,把寧靜空氣一下子炸開了。大街小巷中那此起彼伏鞭炮聲,更是爲春節平添了一份熱鬧與歡愉。一天下來,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着鞭炮一樣紅彤彤色澤。他們將過年喜悅,傾注在了那“噼裏啪啦”聲響裏。

春節是老人享受天倫之樂日子。三十晚上,全家人歡聚一堂,圍着桌子互相舉杯、道賀着,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祝老人身體健康、中年人事業有成、年輕人學業進步、孩子們快樂成長……無非就是這些簡單祝福,但老人們看到這樣歡聚場景,依然會露出如花笑容。他們在春節裏要快樂很簡單,只是圖全家人一個團團圓圓。

春節是上班一族難得輕鬆時候。放下煩忙工作,和妻兒走訪親戚,向父母敬一敬孝心,把思念和祝福傳遞給父母長輩、兄弟姊妹、摯愛親朋……他們在春節需要是一種閒適感覺和一份舒暢心情。

春節是遊子們對親人深深思念。當千家萬戶團圓之時,一些人卻因職業特殊性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一直在無私奉獻,他們舍小家、爲大家,自己卻只能通過悠悠電波把愛和祝福傳遞給千里之外父母親朋!

春節是什麼?它是快活忙碌,是歡快玩耍,是相互祝福,是美滿團圓,也是默默奉獻……它承載着每個人都無法割捨感情和幸福。

春節的優秀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歡快、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又叫過年,含有辭舊迎新的寓意。我的家鄉在周至,我們家鄉春節的習俗很多,下面我就爲你一一介紹吧。

春節前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也叫“對聯”,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更加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都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現在的春聯是在紅色的`紙上,用毛筆蘸墨,書寫一些象徵吉祥、祝福的話語,寄託人們美好的心願。

除夕夜,我們每家每戶都要“燃爆竹”。當午夜鐘聲響起的時候,就會響起雷鳴般的爆竹聲,爲什麼要燃放爆竹呢?這兒有一個傳說:相傳每到過年時節,年三十的晚上,出來一頭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來吃人、吃牲畜,人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竹子截成一個小筒一個小筒的樣子,把桶裏裝上火藥,把它們放在“夕”出沒的地方,當“夕”出來的時候,點燃火藥,立刻發出震天的巨響,“夕”聽到這聲音,嚇得撒腿就跑,人們就平安了。所以就把這種發出巨響的東西叫做“爆竹”。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守歲”。聽媽媽說,守歲既有對過去一年的留戀,又有對來臨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傍晚開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古人有作詩等風俗,而我們現在更增加了豐富的內容,除夕之夜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成了大多數人盼望的事情,連小孩子都非常喜歡。

家鄉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每一個習俗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它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