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精品】重陽節日記5篇

重陽節2.51W
重陽節日記 篇1

×月×日星期×天氣×

【精品】重陽節日記5篇

今天是重陽節,我們上完下午第一節課後,就去看望老人。我們用了很長時間,大概是18分鐘,才走到了敬老院。那裏的老爺爺老奶奶帶着慈祥的微笑看着我們,我都害羞了。接着我們給老人們送節日禮品。有的同學送鮮花,有的同學送水果,有的同學送麪包……我送的是中老年麥片。我想他們肯定會喜歡我給他們的禮物。這一天對我來說不是普通的一天,是難忘的一天。

重陽節日記 篇2

我們學校首次組織五、六年級的同學到野外進行一次登高活動。

這一天大清早,我們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

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裏三層外三層。突然一聲哨響,風箏陸陸續續飛上天空,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飛的蒼鷹……最吸引人的那還要數栩栩如生的龍和蜈蚣了。那條龍擡起頭來,尾巴高翹,擺出一副神氣的樣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會兒,就超越那條龍啦!場上的人都爲它喝彩。我剛揉了揉眼,可不知怎麼的,那龍和蜈蚣糾纏在一起了,也許是龍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兩敗俱傷的.做法。不一會兒,它們倆都斷了線,掉進了山谷,在場的人無不爲之惋惜,都埋怨龍不應該那樣自私。它們的主人像箭一樣衝下山谷,尋找自己的風箏,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時間非常緊迫,但是它們的主人一點也不灰心,把風箏重新安上線再放飛……到了最後還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龍獲得第二名……風箏比賽在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掌聲中結束了。

吃了午飯,就到我們學校的運動員大顯身手的時候,登山活動開始了,只見運動員們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預備姿勢。又是一聲哨響,運動員爭先恐後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學就要拿到紅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頭絆倒了,摔得個四腳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來再跑,可是來不及了,紅旗被五〈2〉班的同學奪走了。

這時,太陽漸漸地西下了,金色的陽光照在同學們的笑臉上好像盛開着朵朵鮮花。

重陽節日記 篇3

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爲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爲九。”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爲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爲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重陽節日記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敬老節。

中午從興趣班放學回家的路上,爸媽告訴我,今天是重陽節,已經在酒店訂好晚餐,準備請爺爺奶奶,還有幾個從寧夏山西來的姑奶奶姑爺爺一起共度節日。

我卻犯了愁,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我該如何表示一下呢,送點什麼禮物給這些疼愛我的爺爺奶奶們呢?

想送花,鮮花雖好看,但要花不少錢,卻沒幾天就謝了;買的現成的假花又沒意思……

忽然,一個念頭出現在我腦海裏:上學期在學校裏學過做絲網花,那時我沒做好。我想,要是我能用自己動手做的鮮花送給他們,那肯定很有意義!

一想到這,我就高興了,與爸爸媽媽一商量,爸爸媽媽都說好,說做就做,我們午飯都來不及吃,就奔向花鳥市場,買來做絲網花的各種材料,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做了起來。

本來想做每人一束送給他們,但不一會兒,他們一大羣人來到了我們家,繼續再做是不可能了,我只好拿出已經做好的絲網花,一人一朵地送了,並且祝他們節日快樂!

重陽節日記 篇5

今天是重陽節,而昨天是星期天,我本無意於去爬山的,雖然天氣秋高氣爽,是野外活動一流的好天氣,但是對我來說,卻沒有登高的雅興,況且出來十幾年了,也不過是去過兩三次重陽登高,都不過是陪陪一些朋友,湊湊熱鬧而已,但昨天卻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邀約晚上去登山。剛好最近在做一些打球跑步之類的運動,籍以減少一點體重,於是就一起去了本地一處登山的名勝。

以前已經聽說了重陽登山的盛況,據說每年此處重陽登山的有十萬甚至十幾萬之衆,今年實地感受,果然人丁旺盛,甚爲熱鬧。驅車前往,離登山口幾公里之遙已經是人馬車喧,無處泊車,只得停車徒步前往。一路是早已禁止車行,但見人頭涌涌,只見平日的車流變成了今日的人流。到了山門,那種蟻聚般的人海讓我想起在公園金魚池餵魚時金魚互相爭食的情形。登山道上,更是比肩接踵,走走停停,緩緩而上。半山是一座巍峨的寺廟,此時的境況勝過平時的任何一次的廟會。在寺廟稍作休息,繼續沿着山道往上走,彎多人多,一上一下分別是移動的人流。往上轉上兩個彎道,這裏可以望到遠處一排排的明燈,與一彎明朗的明月相輝映,半山廟宇處不但燈火通明,還夾雜有人聲鼎沸的氣勢,令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帶着這種感覺慢慢地登高而行,置身於這緩緩流動的人羣,我忽然有一種人從何處冒出來的疑惑。看着這些來來往往的人羣中,暗想中國真是人口衆多啊!這種人口衆多的現況,利用得好的吧,也許會是建設的得力之條件,但是,這當中,又有幾個是可用之才呢?前一段時間這裏不是說正在發生用工荒嗎?爲什麼會是這樣的狀況呢?

標籤:重陽節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