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實用)重陽節知識

重陽節8.56K

重陽節知識1

重陽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也逐漸的被人們所熟知。爲什麼把陰曆九月九日叫做重陽呢?那是因爲,古人“以陽爻爲九”,將”九”定爲陽數,兩九相重爲“重九”;日月並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又名“重九”、“九月九”、“九日”。

(實用)重陽節知識

重陽節的習俗有很多,而且麼一個地方的習俗都不太一樣,如登高、賞菊、飲菊花酒、簪插菊花、吃重陽糕、佩帶茱萸、放風箏等。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它還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各地還把重陽節衍化爲“登山節”、 “菊花節”、“茱萸節”、“野餐節”、“女兒節”等等。這些叫法,均由節日的活動內容或主題而得名。

重陽節究竟起源何時,學術界尚無定論。一般認爲,重陽節的個別節俗在先秦時期已經初露端倪,至東漢時期正式產生。它的產生,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首先,從天候上看,古代先民確定了天文點上的冬至和夏至之後,就要選擇兩個節氣之間的中間點,於是,上巳節和下巳節就出現了,最後定格在三月三和九月九。另外,我國古代先民把大火星看做火神的化身。

到了九月,大火星退隱了,這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爲季節生產和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也使將大火星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以爲邪祟將與之俱來,因而產生辟邪的要求,並將它在重陽節俗中體現了出來。其次,從物候上看,農曆九月,我國大部分地區農事已畢,農民需要慶豐收。

《呂氏春秋季秋紀》載:九月“命冢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 “是月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儘管史料闕如,但我們仍然可以斷定:先秦時流傳已久的各種九月豐年慶祝活動,到東漢時有了一個固定的日期——九月九,因而實現了節日化。再次,從氣候上看,九月天清氣朗,氣候乾燥。由於東漢時道教產生,各種神祕觀念、儀式、傳說和古老風俗的滲入,對九月九日的氣候便有了新的解釋。一種解釋是,人們以爲這一天清氣上揚,濁氣下沉,地勢越高,清氣聚集得越多,登臨高處自然就可以乘清氣而昇天,由此產生了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從主觀上講,登高原是爲了求仙和昇天,但這在事實上是不可能的,於是求仙。昇天便轉爲祈壽。這成了傳統重陽節的一個重要主題活動。另一種解釋是,人們認爲九月天氣由暖轉寒,容易發生時疫。

由於當時科學水平較低,誤以爲是冥冥中存在的鬼魅邪祟勢力所致,因而產生了以桓景學道的傳說爲代表的避邪趨吉的要求,從而登高和佩插茱萸就成爲古代重陽節的主要習俗。

重陽節在東漢產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達到鼎盛。在漫長的傳續過程中,它幾經嬗變,耦合了多種民俗因素和神祕的數理邏輯,將儀式型的節日逐漸轉變爲娛樂型的節日,並且表現出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徵、思維習慣、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因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重陽文化。

就重陽的民俗文化價值而言,有三點值得強調。

其一,重陽民俗文化具有極強的`傳承性和地域特徵性。他們相輔相成,緊緊圍繞避禍消災、健康長壽、積極向上這一主題,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日氛圍中,構建出極其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情愫。

其二,桓景的學道避災,雖帶有神祕色彩,但他把登高作爲具體行爲去實踐,從而形成了中華民族以強身健體、防病祛疾爲目的的登高民俗的開端。他向世人展示這樣一個道理:災難不可怕,邪惡無所懼,只有勇於攀登進取、相信自我、敢於抗爭的人,才能追求到生命的價值和美好的未來。

其三,重陽在演變過程中超越了大衆民俗文化的基本內涵,隨着民族文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內涵也產生着質的飛躍與昇華,派生出歷代文人、學者、士大夫借重陽日抒情達意的高雅文化現象。他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佳句名作,至今仍被人們爭相傳誦。

重陽節知識2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每到重陽節來臨之際,子女回家陪爹媽“嘮嘮”、幫父母“買買”;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多樣化活動,給老年羣體送溫暖、送歡樂;志願者給需要幫助的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關懷……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幕幕溫馨風景,總讓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愛老、孝老終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須要持之以恆的行動,因而重陽節的儀式感固然可以有也應該有,但其意義顯然更在於常態性盡孝的“友情提醒”。

農曆九月,不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適逢收穫時節,被大家普遍視爲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穫之際當思回饋、感恩,九月重陽提倡敬老,這樣的“應景”可謂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顯出知恩圖報的樸素品德。“子欲養而親不待”,古人的這一感嘆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盡孝當趁早,真正將敬老孝心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注重平時的盡力而爲和一貫表現,而不能止於某個節日或者偶爾想到時才行動,以免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

經濟社會不斷髮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訴求越發多樣化,養老能力和條件得到相應改善,無疑也對盡孝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僅僅滿足於給錢給物、滿足吃穿住行,而須更注視精神層面的養老、愛老,要從生活上的關心轉向更加重視心理、情感上的關懷,儘可能創造條件讓老人們度過殷實、快樂、幸福的晚年。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敬,不但是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理想追求,而且應該成爲兒女追求的盡孝境界。

重陽節禁忌

不能說節日快樂

道家奉爲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爲陽數,偶數視爲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爲“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剋,所以被視爲“厄日”。因此,在原本有躲避兇邪寓意的節日裏,說“節日快樂”似乎有些怪異,說上一句“身體健康”更爲恰當。

忌房事

少數地區有“重陽節忌同牀”之說,他們認爲九九重陽,重九是陽數的極限,過後便是陰數。在這一天夫妻行房會使陰陽不調,容易引出其他禍患,不利後代繁衍生息。

重陽節的節日目的是什麼

1、祈福:如今人們過重陽節的目的就是爲了祈福平安、祈福吉祥、祈福好運、祈福健康,所以即便如今重陽節不是法定節假日,但民間依舊會慶祝重陽節,並保留了登高祈福、吃重陽糕、喝菊花酒、饗宴祈壽、曬秋、佩戴茱萸等等習俗,根本原因就是爲了達到祈福的目的.。

2、表達對天象鬼神的敬畏:重陽節最開始出現的目的就是表達對天象鬼神的敬畏,所以每當重陽節到來的時候,古人們都會祭祀天神、祭祀祖先。直到今天祭祀鬼神的事情已不常見了,只有在個別地區會祭祀鬼神,但重陽節最初的節日目的依舊被人們銘記着。

重陽節的習俗

1、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起源荒誕,隨着歲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漸淡薄,登高已不再是爲了躲避災難,而成爲人們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氣爽、山青雲淡的時節。此時登高遠眺,使人心曠神怡,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許多地方都在這期間舉行登山會。

重陽節前後,北京西山的幾十萬棵黃櫨變成一片徘紅,將西山裝點得分外美麗,別有風情。漫山遍野,猶似披上了一件紅色的盛裝。幾個親朋好友,三五結伴同登西山看紅葉已成爲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2、賞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菊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千姿百態,非常逗人喜愛。人們喜愛的不僅僅是她美麗的容顏,更值得稱讚的還是菊花剛強的氣質。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鬥豔,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豔麗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賞菊的風俗一直保留下來。在蕭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園裏還舉辦菊花會、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衆多的遊客。

3、飲菊花酒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的《離騷》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風俗早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後來,飲菊花酒又被附會上神話色彩,說飲菊花酒可以躲避災難。菊花在秋日冷霜中開放,氣味芬芳。人們認爲它是延年益壽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時候,人們便將花蕾莖葉一起採摘下來,和黍米一起釀製,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時候纔開壇飲用。

4、插茱萸

插茱萸的習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藥用植物,有益於內臟。晉朝的時候,人們就已認識到它的藥用價值,並開始種植。重陽時節,人們折下茱萸插在頭上,據說這樣可以抵禦寒冷,躲避災難。此時茱萸的作用已被誇大,成爲驅邪的神物。宋朝的時候,人們還給茱萸和菊花起了兩個雅稱,稱茱萸爲“避邪翁”,叫菊花爲“延壽客”。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真實地描述了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習俗,也表達了詩人渴望重陽節闔家團圓的願望。宋朝以後,插茱萸的風俗逐漸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視爲神物,僅僅是作爲藥材使用了。現在這一風俗已很少見了。

5、吃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的應時食品,就如同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陽糕是用麪粉加上棗、栗子或其它乾果蒸製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時候,人們吃重陽糕頗有講究,還伴有一個小小的禮節。在九月初九這日清晨,長輩們將重陽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頭上,口中還祝福道:“願我的孩子事事皆高。”這是取“糕”與“高”同音,表達了人們對兒女的殷切祝福。人們認爲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徵着未來的日子步步高。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

吃重陽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人往高處走”、“步步高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除此之外,重陽糕的寓意,還有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述:“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可迎福接吉,消災避邪”;另一個寓意是敬老之舉,江南流行一句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

重陽節吃重陽糕來歷

爲什麼重陽節流行吃“重陽糕”,大概有4種說法:一種是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述:“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可迎福接吉,消災避邪”;二是“登高”之意,以“吃糕”代替“登高”;三是敬老之舉,江南流行一句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四是祝福之意,“重陽吃糕,百事俱高”。

過去,在重陽這一天,人們有蒸制重陽糕孝敬老人的習俗。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棗、栗子、山楂等果乾等爲原料,既顏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時又能健脾益氣。現在的重陽糕,沒有固定品種,只要是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可稱爲“重陽糕”了。

重陽花糕的起源有一種來源甚早的說法。《南齊書》卷九上說,劉裕纂晉之前,有一年在彭城過重陽。一時興起,便騎馬登上了項羽戲馬臺。等他即位稱帝后,便規定每年九月九日爲騎馬射箭、校閱軍隊的日子。據傳說,後來流行的重陽糕,就是當年發給士兵的乾糧。

另一種傳說則流傳於陝西附近。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試後,臥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後,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裏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纔打發報子,姶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乾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爲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所以後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重陽節知識3

賞菊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TAG:重陽節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爲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爲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麪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輕(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軒,比喻高低優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在《清嘉錄》中記蘇州賞菊活動說:“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幹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爲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爲一臺,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爲玩者,縐紙爲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

至今,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並將菊縛紮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爲敬老節。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爲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爲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爲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重陽節知識4

重陽節的來歷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有個青年叫恆景,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裏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祕訣,讓恆景立即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着幾聲淒厲地吼叫,瘟魔衝出汝河,撲到山下。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早在春秋戰國時,屈原在《遠遊》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糕的由來與傳承

重陽糕有一則來源甚早的'說法,《南齊書》卷九上說,劉裕篡晉之前,有一年在彭城過重陽。一時興起,便騎馬登上了項羽戲馬臺。等他即位稱帝后,便規定每年九月九日爲騎馬射箭、校閱軍隊的日子。據說後來流行的重陽糕,就是當年發給士兵的乾糧。

另一種傳說則流傳於陝西附近。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試後,臥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後,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裏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纔打發報子,給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乾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爲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所以後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重陽節賞菊是爲哪般?

九月九日重陽節也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菊是長壽之花又爲人們所讚賞爲凌霜不屈的對象且又爲辟邪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自古有說法,重陽節又稱菊花節。所以賞菊也正是應了那時候的風景。

插茱萸又是怎麼一回事?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沒錯這裏的茱萸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茱萸!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也是一種中藥材,分爲吳茱萸和山茱萸。茱萸雅號“辟邪翁”,重陽佩戴茱萸的習俗在唐代盛行,人們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他們或是佩戴手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

重陽節知識5

吃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 “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昇的含義在裏面,比較吉利。

吃蟹:

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美味,肉質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古人有詩云:“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

飲菊花酒: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同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歷史含義是:認爲它是延壽,不老的美稱。民間將九月也叫“菊月”或“菊節”。故賞菊是重陽不可少的活動。

吃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麪,“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爲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

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

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九月九重陽節歌曲推薦

(第一段新四軍幫田大爺修房子——)

男聲領唱: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兒轉哪蠶豆花兒香啊麥苗兒鮮

男聲合唱:風車呀風車那個咿呀呀地個唱呀小哥哥爲什麼呀不開言

男聲領唱: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想把軍來參風車呀跟着那個東風轉哪哥哥惦記着呀小英蓮

男聲合唱:風向呀不定那個車難轉哪決心沒有下呀怎麼開言(第二段田學英在河邊收衣服——)

女聲獨唱:九九

副班長:李進(xxx飾)

副班長:李進(xxx飾)那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想把軍來參風車呀跟着那個東風轉哪哥哥惦記着呀小英蓮風向呀不定那個車難轉哪決心沒有下呀怎麼開言(第三段小馬撐船,李進愁思——)

男聲獨唱:九九那

副班長:李進(xxx飾)

副班長:李進(xxx飾)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告訴小英蓮這一去呀翻山又過海呀這一去三年兩載呀不回還這一去呀槍如林彈如雨呀這一去革命勝利呀再相見

(第四段片尾處,李進與田學英再次相見——)

女聲領唱:九九

二妹子:田學英(xxx飾)

二妹子:田學英(xxx飾)那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細聽我小英蓮哪怕你一去呀千萬裏呀哪怕你十年八載呀不回還

女聲合唱: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忘呀只要你胸佩紅花呀回家轉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