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重陽節哪一天

重陽節哪一天1

九九重陽節時間 20xx年的重陽節在10月28日,星期六,重陽節當天,外出的兒女們會購買重陽糕,帶回家探望父母。“糕”與“高”發音相同,送糕點寄託了兒女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如果沒有時間回家陪伴父母的,都會打電話問候老人。許多學校和單位也會組織一些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所以重陽節又稱“敬老節”。

重陽節哪一天

重陽飲食 吃餈耙

吃餈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餈耙分爲軟甜、硬鹹兩種。其做法是將洗淨的`糯米下到開水鍋裏,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裏搗爛,揉搓成團即可。食用時,把芝麻炒熟,搗成細末,把餈耙團搓成條,揪成小塊,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適口,稱爲“軟餈耙”(溫食最佳)。硬餈耙又稱“油餈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後不搗爛,放在案上搓成團,擀開後放些食鹽和花椒粉做成“餡芯”,再卷條切片,再入油鍋中炸制,成色金黃美觀,鹹麻香脆,回味無窮。

吃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國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據《奇園奇所奇》中介紹: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訪,這一天正值重陽節。他已經一天未食,感到飢餓口渴,當行至剩柴村時,只見家家牆倒樹凋,均爲兵火所燒,朱元璋暗自悲嘆,舉目環視,唯有東北隅有一樹柿子正熟,遂採摘食之,約食了10枚便飽腹,又惆悵久之而去。乙未夏,太祖攻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採石磯),取太平(今安徽太平縣),道經於此,柿樹猶存,便將以前微服私訪在此食柿的事告於侍臣,並下旨:“封柿爲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陽節均食柿子,以示紀念。

牛肉

全國各地重陽節也有吃牛肉的習俗。作爲溫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當時。營養師告訴大家,新鮮的牛羊肉爲溫性食品,在秋季食用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滿足人們“貼秋膘”過寒冬的願望。

重陽節登高好去處 安徽黃山

推薦指數:★★★★★

打榜理由: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蕩之巧石,峨眉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並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九月的黃山,天高雲淡,正是遊黃山佳季,青松、蒼石、紅楓、黃菊、雲海等等自然景色絕不會讓你空手而歸。

玩法提示:登山,看奇鬆、怪石,賞雲海。

陝西華山

推薦指數:★★★★

打榜理由:

華山爲“五嶽”之一,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素有“自古華山一條道”、“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秋收季節,華山上野菊清香陣陣襲人,枝頭紅了檠枸杞,黃了丹柿,青了山葡萄,紫了鼠李果,白了雪桃,黑了軟棗。半青半紅五味子,七彩紛呈藥樹籽。另外,還有山椒紅果毛慄山核桃,更有塊莖類山姜野芋、山藥山參、地留薤頭、珍稀菌類香菇雜蘑、黑白木耳、華山靈芝以及名目繁多的野山果等,讓人賞心悅目,欲罷不能。

玩法提示:看珍稀地貌、採摘野果子,登山、看日出、走夜路、攝影、訪古。

重陽節哪一天2

2023年重陽節具體時間:公曆10月23日,星期一,農曆九月初九。

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是什麼

1、喝重陽酒、菊花酒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它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一是起源於古代,由杜康創造,二是起源於漢初,起源於宮廷。但無論如何,菊花和葡萄酒都是緊密相連的,並被賦予文化陶淵明在晉代有着深遠的內涵和影響。陶淵明一生熱愛菊花和葡萄酒。他在《九日閒居》詩中寫道:“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糯無敵,空服九華,寄託於言”。魏晉以後,唐代也盛行飲菊花酒。權德輿《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中說:“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歷代文人喜歡菊花酒,這一方面與菊花酒的健身功能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士大夫對菊花文化風格的大力尊重密切相關。

當然,山茱萸和菊花並不是完全分開的,山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正如《夢樑錄》所說:“今生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中,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爲延壽客,姑假這兩件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詩中:“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必須插滿頭歸”。可以看出,除了喝菊花酒,還有髮夾菊花的習俗,山茱萸不僅可以插在頭上,還可以吃,也可以戴在手臂上,或者用香包把山茱萸放在裏面。這一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習俗,如在重陽節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將彩色絲綢剪成山茱萸、菊花形狀相互佩戴等。

2、登高嘯詠,羣聚宴飲

攀登是重陽節的典型習俗。無論是驅邪祈壽還是宴飲嘉年華,古人通常都把它與攀登習俗緊密結合起來。攀登是一項古老的活動,主要與先民的狩獵、採集等活動有關。後來,它逐漸與人類對祭祀、山神崇拜、攀登避災、攀登昇仙等活動的理解或聯繫起來,從而賦予攀登一種特殊的意義。

3、重陽騎射,重陽競射

先秦九月舉行大規模田間狩獵和軍事訓練的習俗也在漢代流傳。據《南齊書》記載,南宋武帝劉裕規定,9月9日爲騎馬射箭、回顧軍隊的日期——這可能是後世“沙場秋點兵”的起源。後世流行的重陽糕據說是當年送給士兵乾糧的遺產。唐代,“重陽騎射”發展成爲“重陽競射”,成爲唐宋重要的重陽節競技習俗。據說當時的貴族們都很高興。

4、重陽食糕

重陽食糕不是重陽節的代表性習俗,但在重陽節的發展歷史上仍有一定的地位。糕點是一種食品形式,主要由米粉或米粉蒸制而成,是待客和祭祀的好產品。重陽節的起源與九月祭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重陽食糕自然形成。在古代,蛋糕被稱爲誘餌。無論是蛋糕還是誘餌,古人都賦予它吉祥的含義。首先,它是爲了避邪。《西京雜記》說:“食蓬餌以邪”;二是“蛋糕”和“高”同音。古人用它來寓意吉祥。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在蛋糕上裝飾鹿、獅子等圖案,放棗、栗子等食物或棋子來表達各種良好的含義。

重陽節要吃哪些食物

1.菊花

喝菊花是古人在重陽節的保留項目。請注意,“只看菊花”不僅僅是看而已。古人還把菊花泡在酒裏,自由飲用。製作這種菊花酒並不難。用菊花、糯米、酒麴,按照一般的釀造方法,就可以釀出一罈鮮菊花酒。其味涼而甘,有養肝明目、健腦解痙、延緩衰老的功效。

2.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撐腰糕”、“花糕”、“發糕”或“菊花糕”,是用饅頭做成的糕。輔料是棗、杏仁、松子、栗子,是甜品,有的是帶肉的鹹味。老年人吃了重陽糕就不會腰痠背痛,所以每年都要吃重陽糕,保持腰身強健。在重陽節習俗中,吃重陽糕是必不可少的,因爲“糕”與“高”諧音,寓意生活水平步步高昇,象徵着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3.大棗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增智健腦、增進食慾、去腥、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還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鬆、貧血。是老年人冬季的進補佳品。

4.核桃

核桃是補腦的佳品,也是補腎固精、溫肺平喘的食療佳品。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症有很好的療效。老年人常吃核桃,可以保持頭腦清醒,耳朵敏銳。

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有什麼

1、喝重陽酒、菊花酒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它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一是起源於古代,由杜康創造,二是起源於漢初,起源於宮廷。但無論如何,菊花和葡萄酒都是緊密相連的,並被賦予文化陶淵明在晉代有着深遠的內涵和影響。陶淵明一生熱愛菊花和葡萄酒。他在《九日閒居》詩中寫道:“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糯無敵,空服九華,寄託於言”。魏晉以後,唐代也盛行飲菊花酒。權德輿《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中說:“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歷代文人喜歡菊花酒,這一方面與菊花酒的健身功能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士大夫對菊花文化風格的大力尊重密切相關。

當然,山茱萸和菊花並不是完全分開的,山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正如《夢樑錄》所說:“今生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中,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爲延壽客,姑假這兩件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詩中:“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必須插滿頭歸”。可以看出,除了喝菊花酒,還有髮夾菊花的習俗,山茱萸不僅可以插在頭上,還可以吃,也可以戴在手臂上,或者用香包把山茱萸放在裏面。這一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習俗,如在重陽節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將彩色絲綢剪成山茱萸、菊花形狀相互佩戴等。

2、登高嘯詠,羣聚宴飲

攀登是重陽節的典型習俗。無論是驅邪祈壽還是宴飲嘉年華,古人通常都把它與攀登習俗緊密結合起來。攀登是一項古老的活動,主要與先民的'狩獵、採集等活動有關。後來,它逐漸與人類對祭祀、山神崇拜、攀登避災、攀登昇仙等活動的理解或聯繫起來,從而賦予攀登一種特殊的意義。

3、重陽騎射,重陽競射

先秦九月舉行大規模田間狩獵和軍事訓練的習俗也在漢代流傳。據《南齊書》記載,南宋武帝劉裕規定,9月9日爲騎馬射箭、回顧軍隊的日期——這可能是後世“沙場秋點兵”的起源。後世流行的重陽糕據說是當年送給士兵乾糧的遺產。唐代,“重陽騎射”發展成爲“重陽競射”,成爲唐宋重要的重陽節競技習俗。據說當時的貴族們都很高興。

4、重陽食糕

重陽食糕不是重陽節的代表性習俗,但在重陽節的發展歷史上仍有一定的地位。糕點是一種食品形式,主要由米粉或米粉蒸制而成,是待客和祭祀的好產品。重陽節的起源與九月祭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重陽食糕自然形成。在古代,蛋糕被稱爲誘餌。無論是蛋糕還是誘餌,古人都賦予它吉祥的含義。首先,它是爲了避邪。《西京雜記》說:“食蓬餌以邪”;二是“蛋糕”和“高”同音。古人用它來寓意吉祥。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在蛋糕上裝飾鹿、獅子等圖案,放棗、栗子等食物或棋子來表達各種良好的含義。

重陽節是怎樣來的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哪一天3

2023重陽節哪一天

今年重陽節是2023年10月23號,星期一,農曆九月初九。

重陽節是怎樣來的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歷史演變:

重陽節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爲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賞菊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爲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爲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七年級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