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推薦】重陽節作文7篇

重陽節2.64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重陽節作文7篇

重陽節作文 篇1

週末一大早,樂樂還在熟睡,就被媽媽叫醒了。

媽媽說:“今天是重陽節呢!”樂樂木有聽清媽媽講神馬,隨意得答了一句:“蝦米?”媽媽重複了一遍:“今天是重陽節呢!”無知的樂樂不知道重陽節就答:“重陽節?是吃月餅的節日嗎?”媽媽可恨的說:“不是,你……”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重陽節,是……”一旁在聽的樂樂已經熟睡了。樂樂說:“我又不是老人,我又不過老人節……”媽媽在旁想:小屁孩……

重陽節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媽媽告訴我,重陽節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節們日。於是媽媽帶我們去爬山。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我們一起往上爬,雖然汗流浹背,但是我們還是爬到了小紅旗。看向山腳,房子、車子都的小小的。看向遠方,讓我想起了一句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們在山上玩了一會便下山了。回到家裏,外婆說她非常累,我就拉着她讓她坐下,然後給她敲背。我對外婆說了一句節日快樂。外婆笑着說我是一個乖孩子。看到外婆很開心我也很開笑。

重陽節作文 篇3

重陽節是七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尊敬老人的節日,所以又叫“老人節”。重陽節在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願老人長壽的含義。重陽節的習俗有:賞秋、登高、吃重陽糕、賞菊、插茱萸……

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扶着我學走路,餵我吃飯;一次次幫我擦拭那泛着晶光的淚花;一次次把自己都捨不得吃的東西送進我嘴裏。我們是祖國的花朵,他們就是辛勤的園丁,他們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在去年的`重陽節,我與爺爺、奶奶一起去“登高”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地來到了磁村的一座無名小山。我們爬了一會,就發現一個水風車,那自然竹色的水風車,那翠綠的樹林,那碧綠又湛藍的湖水,那清新又涼爽的空氣,那水彩畫一般的景色,這是把艾青的《綠》偷來了嗎?

看完綠,我們又來到“黃色世界”——菊花壇。一朵朵菊花千奇百怪,婀娜多姿,有的像公主一樣,亭亭玉立,有的像戰士一樣鏗鏘有力……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我們從太陽當空照玩到了太陽下山坡,溫暖的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我們感到身子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重陽節作文 篇4

重陽節這天,我們一家人來到了爺爺奶奶家。

媽媽告訴我,重陽節要吃重陽糕,這是尊敬老人的表現。因此,我特地學會了做重陽糕。

“爺爺奶奶,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我要露一手。”

“是嗎?你要做什麼呀?”

“暫時保密,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哎呀,我的小孫孫長大了,這麼懂事。”爺爺奶奶臉上掛着幸福的笑容。

說幹就幹,我係着圍巾,熱火朝天地做着重陽糕——糯米粉加上幹桂花,溫水和成麪糰,加入爺爺奶奶愛吃的板栗,上鍋蒸20分鐘,完工!

板栗糕一出鍋,我迫不及待的給爺爺奶奶端過去。奶奶激動的一把把我摟在懷裏:“奶奶的寶貝啊!”說着說着,眼睛裏盛滿了淚水。

爺爺顫抖着雙手,拿起一塊兒重陽糕,也不顧燙嘴,大口大口地咀嚼着。

看着激動得爺爺奶奶,我思緒萬千:爺爺奶奶年齡大了,他們很渴望子孫的陪伴,以後有空,我一定多陪陪爺爺奶奶。

重陽節作文 篇5

今天,是十月五日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每年的重陽節,我覺得很無聊,但是也很興奮,因爲我聽爸爸說:“在那兒呆一個小時喲?”“哎!也沒辦法了。”我和爸爸首先去到了大伯家,再一起去祭祖。在開車的路上,凹凹凸凸的石頭亂動呢。 終於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走到那裏的時候,我竟然看到了一個同學,這也難怪!姐姐也看到了一個國中的同學了,甚至連幼兒園的老師也看到了。

忽然,一串串鞭炮噼哩啪啦地響,好像一串串煙花從我身邊響起,那聲音真可怕。這時,我看到了嬸嬸,堂哥他們 開始了,首先,我看見許多將要被燒的銀寶擺在一堆,然後再擺一些祭品,爸爸找來幾根長長的樹枝,點火,然後,爸爸拿着樹枝把銀寶下面沒燒着的翻過來,然後放鞭炮了,我和姐姐捂住耳朵跑得遠遠的,炮噼哩啪得響起來,鞭炮被炸的個稀巴爛,讓死去的祖先吃個痛快。 過了幾分鐘,我們再去吃飯,我把東西吃了精光,我挺着肚子走回家去,走啊走,終於走回了家裏。

重陽節作文 篇6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爲“重九”。又因爲在我國古代,六爲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

在古代民間,該日有登高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非常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習俗;杜甫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習俗。講究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這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非常盛行,當時菊花就有非常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至於重陽節插茱萸風俗,在唐代就已經非常普遍。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詩人王維更留下千古傳頌詩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

時至今日,許多傳統已經被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底蘊。往年重陽,都沒有放假,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漸漸被人淡忘。只有退休老人家,纔可以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應節,去緬懷故人。所以,漸漸地,重陽節演變成了老人節。我們七八十年代這一輩,除了生活無奈,還剩下些什麼?今年重陽,同樣由於工作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重陽,又將會怎麼樣呢?

重陽節作文 篇7

每年的九月九日是重陽節,是我國的祭祖節日,此外,還有三個祭祖節日分別是除夕,清明節,中元節

重陽節來源於一個道教的神話故事:東漢時,有一個叫恆景的農村小夥子,他過着美滿的生活。可好景不長,村子裏爆發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恆景的親人也不例外。原來是河裏有一隻瘟魔。於是,恆景下定決心,要除掉瘟魔,爲家人和鄉親們報仇雪恨,爲民除害。他拜了一位叫費長房的大師,學習了許多技能。在九月初九日的前一天,大師對恆景說:“明天瘟魔要來了,趕快回鄉!讓大家都拿好茱萸葉子和菊花酒,可以防魔。”他照着大師的方法,讓大家做好準備。終於趕走了瘟魔。聽了這個故事,你一定被的恆景善良與勇敢打動了吧!

重陽節的習俗有很多,登高、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值秋季,秋高氣爽登高最好不過。登上高山,一邊呼吸新鮮的空氣,一邊看着遠處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記得一次學校舉辦了重陽節登高活動。老師先給我們講了節日的來歷,然後就開始了登高比賽。同學們早已迫不及待,一聲下令,奮力地向上爬。有的很快就爬上了山頂,有的爬到半山腰就沒力氣了,有的乾脆跑上幾步便開始走着上去。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從這個名字,你便能看出這一定是孝敬老人的節日。沒錯,重陽節又是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九月九日,寓意着長久與吉祥。

標籤: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