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精華】重陽節作文彙總五篇

重陽節3.1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重陽節作文彙總五篇

重陽節作文 篇1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夕陽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

下午放學,我獨自一人站在家屬院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擡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陽光純淨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重陽節作文 篇2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丶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丶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

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裏的這個故事,並認爲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

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舊唐書·王勃傳》記載: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當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視父親,九月九日路過南昌時,洪州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宴請賓客及部屬,他想誇耀女婿吳子章(孟學士)的才氣,便事先拿出紙筆請賓客動筆作序,所有的賓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沒有人敢作。卻不料王勃事先並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於是毫不謙讓接過紙筆。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氣,立即派人在旁邊看王勃書寫,誰知道王勃才氣不凡,蓄積已久的心情完全發泄出來,文章越寫越好,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句時,忍不住拍案叫絕!王勃從此一舉名震詩壇。

重陽節作文 篇3

“準備出發!”說着,媽媽背起揹包向樓下走去,我和爸爸緊跟着媽媽的腳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爸爸和媽媽準備帶我去爬香爐山。

“香爐山?”難道是“日照香爐生紫煙”的香爐山?我頓時興致勃勃,我們駕車來到了香爐山腳下,遙望山頂,果然有“紫煙”升起。只見山頂紫煙緩緩升起,山腰煙霧繚繞,山坡的霧則若有若無。我興奮地邁上了第一個臺階,那時我是精力充沛、信心滿滿的。我總覺得離山頂很近,彷彿在下一個山坡處就是山頂了。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山頂還是離我們那麼遙遠,而我已經汗流浹背了,手中的白毛巾因此變成了黑毛巾。在我信心滿滿的又爬上一個山坡後,總是有另一個山坡出現在我的視線裏,擾得我心煩意亂。漸漸地有些體力不支了,我找了塊較平坦的石頭坐下休息,我已氣喘如牛,鼻尖上、額頭上都掛滿了細密的汗珠。坐下來才發現我們走的上山路最寬不過3米,旁邊是一些結了果的小樹,一條窄到只有5釐米寬的小溪,彷彿是從山頂流下來的,像是在給人們指路,有小溪的地方就有路。

休息的差不多了,我們繼續向_山頂進軍。接近正午,火辣辣的太陽彷彿停在了我們的正上方,我們暴露在太陽下,熾熱的陽光刺穿每一個人的皮膚,火燒火燎的,像是要燃燒起來了。我口渴難忍,一連灌了好幾口水才稍微感到有些好轉。我心裏想快點找個陰涼地休息吧!

又不知爬了多久,一擡頭看見山頂近在眼前。我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眨了眨眼睛,擡頭再看,果然已經臨近山頂。我欣喜若狂的加快了腳步,終於登上了山頂,一縷涼爽的山風迎面撲來,我立刻感到神清氣爽,登上山頂我仰望着藍天躺下,感覺到雲彷彿在我身邊飄過,小鳥從我頭頂飛過彷彿觸手可及,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空中飄浮呢!站起身來,蹲下仔細察看,才發現所處之地是一個玻璃觀景臺。

我趴在觀景臺的欄杆上,俯視着山下,一片深綠一片淺綠,像一塊深淺不一的綠色的地毯。而那些山峯呢?像一條綠色的綿延的巨龍,這讓我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詩:“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第一次爬山讓我領略了巍峨壯觀的山間美景,鍛鍊了我堅強的意志。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堅持才能獲得勝利,付出辛苦才能獲的喜悅!

重陽節作文 篇4

在此次調查中,5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爲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重陽節已經過去了,但與此有關的一條新聞卻仍發人深省。重陽當日,解放日報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知道重陽節,但不曉得重陽節與尊長敬老之間的關係。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爲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爲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爲,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爲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國小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爲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爲“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

重陽節作文 篇5

今天是重陽節,又叫作登高節,是我們要記得尊老,敬老的日子。

所以老師佈置的一項作業,就是幫家裏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是我兩眼發光,終於可以幫爺爺奶奶做事了。回到家放下書包,我就擼起袖子,跑到了奶奶的面前,問:奶奶今天有什麼事可以幫我嗎?什麼事都可以哦!奶奶思考了一下說:“乖孫女,今天怎麼這麼勤奮了呢?好吧,我就讓你拖地吧。我相信對於你來說特別簡單。”我一。聽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衝向陽臺,拿起拖把打了一桶水,把拖把布擰乾。

我開始用力的拖着地上的污漬,認認真真的從前往後拖,再從後往前拖。時不時的在地板上噴一點威猛先生。盡力的學着奶奶平時做家務的樣子,過了十分鐘,分鐘20分鐘,一個小時,我把地拖完,本來以爲很簡單的本來以爲很簡單的事,沒想到要做這麼久。奶奶幹家務也真不容易呀,以後要多幫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