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重陽節的作文集錦15篇

重陽節2.27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的作文集錦15篇

重陽節的作文1

悽風冷雨,漫漫長夜秋凌窗,雁影斜,落英慌,離人別恨久彷徨.雲牽心頭寒,飛花煙柳霜.海天飲月色,天各一方,若相思,只能閉目依任心緒淚成行。

寂寥的夜,念你在心頭,惆悵抖落指尖,一個情字怎之不堪回眸,想你只能問月亮。

水見清冷山現迷惘,天高雲淡,落筆又淒涼,月圓月缺,只有窗前單薄的影子亦然.聚散真無常,聚散兩依依,歲月酷如洪荒,看淡了,一切都是過往,放下了,心平氣和,雲淡風輕,不必說什麼原諒與牽腸掛肚.獨舞的日子,心在陸上不沾一滴海水。

最怕癡癡地等深深的愛只換回一句請你原諒,還得裝模作樣似乎平常,如是一夢黃梁.明明知道相思苦,明明知道無法挽回,卻只能對自己殘忍,笑着流淚.你說愛上我是輕狂,你說喜歡我是清純,如今重陽茱萸遍山影,如今的故事早已晾乾昨日的芬芳,孽愛將如何收放自如,誤入情長誰又能毫髮無損誰又能出淤泥而不染。

沉溺在不盡的黑暗和沉默,只有放任自流放縱着自我.三千弱水難取一瓢,一諾千金爲伊傾情,就在今夜,我爲你揉碎了燈光,親愛的,你的柔情使我無力轉身,有多少身不由己,放手任你翩翩而去。

愛又有何罪,又何必在意是是非非,只因活的太累,不堪回首,轉身偷偷擦乾眼裏的淚,誰又能說誰是誰的誰,錯過就是一輩子,秋深了,風兒滑過我的臉頰,偷走了我的羞澀,只剩下一滴淚。

匆匆而過,擦肩而過,都是過客,也許只是瞬間的沸騰,也許只是偶爾的衝動,愛就愛了,何必說悔。

人間煙雲幾分執着,說愛我,無非是鴛鴦蝴蝶夢,煙花綻放瞬息隨風散盡,當一切都化爲平靜冰冷,秋風敲醒了一心的癡呆,原來愛你卻是我無意犯過的錯,萬語千言只是一紙傳說。

沒有你的日子,我要學會照顧自己,依舊精彩的活,我不是撲火的飛蛾,放下過往,立地成佛。

這樣飄着雨絲的秋,寂寞的氣息堆在眼底,彷彿一切都是瞬間頹廢枯萎了,渾渾噩噩的日子,所有的色彩和溫婉都被洗劫一空。

留得住的是寂寞無聊,留不住的是心。

重陽節的作文2

地球媽媽哭了!

九月九重陽節那天,在宇宙中存在了不知多少年的星球又歡聚在一起。唯獨缺少了地球。因爲她生病了。知道這事後,大家都來看望她。只見曾經最美的地球媽媽,如今面色灰暗,毫無精神,原來是被疾病折磨之故。太陽公公替地球媽媽量體溫、測血壓、做ct,然後皺着眉頭說:“地球媽媽的病,我治不了。”“爲什麼?”其他星球異口同聲地說。這時地球媽媽說:“是人類在破壞環境。你瞧,小河原來唱着動聽的歌,因爲被造紙廠排出的廢水污染了,所以它的嗓子也啞了。人類不停地砍伐樹木,害得小鳥沒了家……”其他星球聽了,說:“人類不愛惜自己的家園,不珍惜僅有的資源,使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連人們的母親河也衣不蔽體。”聽不到地球媽媽的歡笑聲,看不到地球媽媽的笑容,各個星球間關於環境的話題討論得十分激烈。他們決定把信息發給人們。讓人們感到眼前面臨的問題多麼嚴重,可怕。

人們接到了這條信息,會有什麼行動呢?各個星球正拭目以待……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

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爲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爲九。”〖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爲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爲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重陽節的作文3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

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爲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節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過重陽節的習俗在文人雅士中已頗爲盛行。到魏晉南北朝時,重陽已爲民間普遍重視。晉人周處《風土記》中記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酒,謂登高會,又名茱萸會。”又《齊人月令》中說:“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遠,爲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以泛之,既醉而還。”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

到了宋代,重陽節更爲熱鬧,《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了當時北宋重陽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九九豔陽天”,雲淡山清,秋高氣爽,又正值豐收季節,橘紅橙黃,慄開榴綻,金桂飄香,遍野盛開的黃花,滿山豐碩的果實,風光迤邐,是出外遊覽的最好季節。故重陽也有不少別稱。漢代的風俗,人們在這天要飲菊花酒,以襏除不祥,於是,又稱重陽爲“秋襏”。晉代因爲大詩人陶淵明喜歡在重陽賞菊,人們又呼爲“菊節“或“金節”。南北朝時,在荊楚一帶,人們在此日“籍野飲宴”,所以有人也就把它稱爲“野餐節”。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的作文4

重陽時節,人們在登高的同時,還伴有放風箏的活動。此時的街頭和曠野上,隨處可見放飛的風箏:天上白雲飄飄,風箏點點;地上笑語陣陣,菊花盞盞。好個重陽九月天!

按照當地民間的傳統習俗,一年有兩次集中放飛風箏。上半年在清明,下半年在重陽。清明時節地氣上揚,是放風箏的好時機;而重陽時節金風送爽,天高雲淡,視野開闊。人們紛紛借登高之機放風箏。此時,不少老者也加入到登高、放風箏之列,以健康的體格證明自己能夠活到九十九。

風箏始見於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因爲當時還沒有發明紙張,因此只能用竹木製成。漢代,人們已經能夠用牛皮製作風箏了。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後,人們便開始用紙製作風箏,出現了“紙鳶”和“紙鷹”的稱謂。“風箏”之名的出現,是在五代時期。唐以後,風箏在民間盛行,形狀已經不侷限於鵲、鳶等鳥類,還有仙女、龍、鳳、蜜蜂、蝴蝶、蟲、魚等等,花樣繁多,應有盡有。

放風箏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帶有濃厚的地域民俗色彩,並與各地農時相關。在我的故鄉,清明時節放的風箏各式各樣,但以龍的造型和圖案爲主,傳說自清明之後,龍的活動就越來越頻繁;重陽時節,天空高遠晴朗,經常可以看到翱翔的雄鷹,所以此時風箏的形狀圖案就以雄鷹爲主。飛向高空的風箏,與登高的人羣相呼應,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嚮往。

重陽節的前兩天,我們這些半大孩子就開始自己動手扎風箏了。扎風箏的原料都是自己尋找的。骨架有的用劈開的竹條,有的用柳條。當然,柳條的效果不如竹條理想。紮好骨架後,用糊窗戶的毛頭紙將其糊上,再用毛筆蘸上染粗布用的顏料,在上面畫上喜歡的圖案,一架風箏就大功告成了。至於雄鷹風箏,我們是扎不了的。且不說製作難度大,單是所用材料,我們根本找不到。因此,我們都盼着村裏會扎走馬燈的貓爺來製作雄鷹風箏。他的雄鷹風箏,帶着竹哨,放起來的時候,會發出好聽的哨音。每年重陽節,他都會在鄉親們登高的土丘旁把雄鷹風箏放起來,引來鄉親們的稱讚和喝彩。正是:重陽到來放風箏,互比高低戲秋風。眼界最是今日寬,菊花香中傳笑聲。

重陽節的作文5

我對於傳統節日,一向是一知半解的,也不知懶惰和主觀因素哪個佔得。比如重陽,我對於個日期來源以及大致要做些什麼事,還是明白一些的;至於具體到做這些事的細節,便是一問三不知了。

重陽,因陰數爲六陽數爲九,又稱重九。顧名思義,是在每年的陰曆九月初九。起源的傳說有很多,我對“恆景殺魔”版更爲相信些。這個傳說也比較符合中國古代多數節日的起源:山裏或者海里林裏出了個妖或者魔禍亂人間,一個少年或者少女提劍或者刀殺之,於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爲了永遠銘記這英雄出少年的壯舉就把當年做的事一年年延續下來云云。這樣的傳說是典型的麪包加大棒記憶法,過節有吃有喝還有恐怖故事聽,更容易記住和傳承。

登高遠遊,配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便是在重九日主要所做的事。茱萸自然是做作邪用,也是受到了那個傳說的影響。但凡糕點,在漢族文化中都有高升之意,也是比較受歡迎的節日食品之一。漢族的傳統節日都對吃什麼很重視,當然民以食爲天,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同時卻把另外的活動給忽視了。比如這些年重陽有登高習慣的人是少之又少,倒是很多人的“過節就該放開肚皮”想法愈發根深蒂固。過節是爲了銘記,但銘記的方式卻已變了味。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王維在某年重陽作的兩句詩。出門在外,離家萬里,睹物思人,逢年過節即使是隻看到塊磚片瓦關於明月愁思的往事,都會讓人靜靜回首,悠悠憶起當年,想到那千里之外的濃濃親情。一個我忘了姓名的歌手唱道:“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纔有九月九。”彈指間依稀可見千百年前王維低吟的憂傷,一年年重演。有時想,這歌與張行的“故鄉的雲”一般,我都認做是流浪歌手的歌曲,自然不是字面上的流浪。惟有覽盡滄海桑田的人才能真正從喉間宣泄出這幾曲,然後繼續走下去。很像傳說中的一種職業――歌行者,且歌且行,且思且遊。

重陽節的作文6

初識重陽,或許就是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記得那時還小,老師在臺上講,而我則在臺下聽。“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時節,獨在異鄉的作者,想起自己的親人,想着親人在重陽這一天,按重陽風俗登高時,而唯獨差他一人。

當時聽這首詩,沒有什麼感覺,或許是人小的原因,詩中所說的思鄉之情,對於兒時的我來說,並沒有引起共鳴。只是隨着人一天天地長大,直到有天,再讀起這首詩的時候,詩中的意境才展現在眼前。

重陽註定是一個有着詩意的節日,李清照的這首詞,雖然寫的是重陽,但作者內心的糾結卻也透過詞的本身,傳遞給讀者。“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是女作者寫給自己新婚愛人的,李清照婚後不久,丈夫趙明誠便“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着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還有孟浩然的這首詩《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首詩寫的是一次普通的農家宴請,讀完之後,卻彷彿是一曲清幽淡雅的田園交響曲,特別是最後一聯寫走時尚有不捨之意,餘興未盡,而要在明年的重陽節再來飲酒做客。主客間的歡洽和諧之情不言自現,而且也暗示出此次邀飲的時日。

關於重陽節的詩詞,實在是太多了。重陽時節,吟讀這些詩詞,可以透過詩詞的本身,感悟到作者的意蘊。同時也讓人們在這樣的一個節日,更加地珍惜身邊的親人。

重陽是一個讓人思念親人的日子,有親人在身邊是幸福的,那已然離去的親人更加值得去懷念。如今的重陽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定義爲了老人節,在這一天多數的子女都會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且讓我們珍惜每一個重陽節吧,因爲一年一年的重陽,雖然年年相似,但是身邊的親人,卻因時間的流逝,會在某一天遠離我們。珍惜,珍重,這些重陽詩詞,也是重陽節本身所給予我的感悟。

重陽節的作文7

鰲峯位於賽岐東南方。居羣山之首,山高入雲,雄偉壯觀。峯頂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廟宇,廟裏供着三位仙翁,這就是鰲峯頂上三清宮。

每逢農曆九月初九,到這裏登高的人們來自四面八方,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夜景更爲壯觀,整個山頭香光燭火閃閃發光,徹夜通明,好似佛光四射照耀人間,這種景象確實使你陶醉在人間仙境之中。

九月九到這裏登高的人們都懷着不同的祈願:求財的,求壽的,求官的,求婚姻的與求平安的。但仙翁都會一一賜給。真是有求必應,靈顯非常。

鰲峯底下半山腰有座寺廟名叫鰲峯禪寺,這個寺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在當地周圍數不清的羣寺中,鰲峯寺歷史最爲悠久。這個寺雖然不大,但居於青山綠葉之中,有一種古雅清靜的特色,除了來這裏行香拜佛的人們外,何無外界的干擾,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去處。

我在十年前曾來過這裏兩次,不光是爲登高而去,更重要的是觀山睹景而來。雖然每次只有個把小時的逗留時間,但鰲峯寺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此寺以鰲峯爲背景,當你站在山門外,遠眺幾百裏以外,羣山起伏,重重疊疊涌向這座主峯,是天下衆生,向我佛如來朝拜。

山門正前方約一百米處,有一座圓溜溜的小山丘,山丘上種有幾十株桃樹。立春過後桃花盛開,火紅的桃花似一盆天然盆景,供在佛主面前,也有人說是個香爐,燭鬥,紅豔豔,照耀着這座百年古剎,增添光彩。鰲峯是賽岐一景,是這裏人們敬仰的重要聖地。

賽岐是閩東重鎮,古時有小上海之稱。解放初期,因交通閉塞,但這裏有天然良港,水路暢通,閩東的大量物資大多由這裏集散全國各地,火輪頻頻往返於賽江之中,閩東的物資部門紛紛在這裏設立機構,成爲閩東經濟中心。

賽岐西南方還有一座高山,具有名氣。叫做鷹哥山,與鰲峯遙遙相望,好像一對孿生兄弟,長年累月不辭辛苦地守衛着這個福地重鎮南大門。

鰲峯無時無刻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中,因爲它高大的形象時時呈現在我眼簾,幾十年來,每日早起,打開窗門,第一眼就自然而然地仰望這座神聖的鰲峯這也許是我與鰲峯結下不解之緣吧!

  重陽節的作文8

農曆九月九日,便是“重九”日,因爲“九”是八卦中的陽爻,所以又稱“重陽節”。同時,九九也稱爲長久之意。所以這天也是“老人節”。

重陽節有些習俗,比如要看望老人,節日通常插茱萸、賞秋、賞菊、登高、踏秋;傳統食物爲重陽糕、菊花酒;節日重在敬祖、敬老、感恩。

這一天,是我外公的生日。

早晨,爲外公生日做準備,拿出我的零花錢,出門去了。我小跑着,去了文具店,買來彩紙和筆,又跑去蛋糕店,買來一塊小蛋糕,小心翼翼地走回家,把蛋糕放在桌子上,拿出彩色卡紙,開始寫賀卡。

中午到了,我的賀卡也做好了。上面有幾朵立體花朵,還有一個正方形窗子,裏面寫“一場秋雨帶去一份溫馨,一縷陽光送去一份暖意,一份友情送去一份思念,在這重陽佳節的日子裏,希望你健康快樂”翻開一頁,四角上有金色花紋,依稀能看見幾匹形態各異,生龍活虎的馬,左邊是一幅畫,一個笑眯眯的老人坐在藤條大木椅上,看着桌子;一個小孩在桌子旁給老人捶背;桌上有一個精緻漂亮的小蛋糕,上面用奶油寫着:“生日快樂”四個字;牆上掛一個日曆,上面寫着:“九月九日”、“重陽節”旁邊還有幾個小字:“外公生日”。右邊是我從網上搜到的20個成語:一帆風順、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平八穩、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報喜、八面威風、九九歸一、十全十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招財進寶、金玉滿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吉星高照、旭日東昇、欣欣向榮。

中午,我來到外公家,把賀卡和蛋糕交給他,外公樂壞了,我又給他捶背,他心裏別提多舒服了。我把蛋糕給外公,他說:“我不會切,你來吧。”我迫不及待地切開了蛋糕,雖然是給外公的,但我也是想吃的。切成六塊,給外公、外婆、媽媽、我、舅舅、舅媽,給外公最大的那塊,老人蛋糕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重陽節的作文9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由於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其中尊老敬老就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這個美麗的十月,在歡慶祖國媽媽生日的同時,請大家不要忘記這樣一羣人,他們爲了祖國的富強,爲了我們的成長,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練,他們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我們的關心和祝福。

夕陽最美,因爲那是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是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因此,作爲一名中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的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親情就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簡單的洗手,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

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同學們,今天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祝天下的老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歲歲重陽,感恩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從現在做起時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爲爭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學生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永放光彩!

重陽節的作文10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我的爸媽對老人一向孝順,雖說不上“晨則省,昏則定”,但也是事事都盡心盡力地安排周全。

今年的重陽節恰逢國慶長假,爸爸媽媽和我陪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了一個特別的重陽節。重陽節前夕,媽媽特地爲老人們安排了一次旅行,去杭州風水洞和宋城遊玩,老人們可高興了!一路上老人們談笑風生。到了杭州風水洞,景區裏形狀各異的石鐘乳、一眼望不到底的溶洞、一條條可愛的娃娃魚……老人們看見這麼多他們不知道的東西,都發出了陣陣驚歎。事先早就爲這次旅行做足了“功課”的我,此時充當起了家庭導遊,把我網上查的,書上找的關於風水洞各個景點的傳說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一講解。聽了我繪聲繪色的講解後,他們更是連連稱讚大自然的鬼虎神功。杭州宋城是外公夢寐以求的地方,聽說這次要到宋城,別提有多了。在宋城,我彷彿又看到了欣欣向榮、熱鬧繁華的宋代:房屋都是宋朝時的樣子,工作人員都穿着宋朝的衣服、街上到處是熱鬧的小吃店……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間,我彷彿覺得自己是穿越到宋朝的歷史之中了呢。外公來到宋城可就活躍了,就跟個孩子似的立刻去買了小吃,一邊吃着小吃,一邊還給我們講開了宋朝的歷史。最讓人難忘的還是我們那裏看的名叫《宋城千古情》的精彩的魔術表演!舞臺上,旖旎的燈光加上舞者的精彩表演,使大劇院不時響起陣陣雷鳴般的掌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嘖嘖“演得太精彩!”

晚上,大家和幾位老人一起吃了團圓飯。看着老人們一個個都得紅光滿面,笑着,說着,滿臉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就像盛開的瓣,每根皺紋裏都漾着甜甜的笑意。爸媽也因爲能讓老人家高興而特別高興。我心裏想着,原來老人們的快樂原來如此簡單,孝順也是並不是一件難事。

重陽節的作文11

初聞桂花香,轉眼間,重陽就到了。“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每年的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在這一天裏,人們會和老人一起登高遠眺,遍插茱萸,以願老人健康長壽。“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爲登高”。清代的詩人納蘭性德表現了一種離鄉的哀愁。讓我深深地覺得,陪伴老人是一種多麼重要的事情。

還記得在去年的重陽節,我陪伴着外公外婆一起去公園。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雨裏帶來些桂花的香氣,金黃的樹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般飛舞,最後以完美的弧線又飄到地上,爲那灰色的路面增添了些許生氣。外公笑着說:“真美呀!還記得我像你這麼大時,每次到了秋天,都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撿落葉。”外婆也應和着說:今年又一個重陽,轉眼間這麼多年過去了,一切都還是那麼美好。唉,只可惜無法與當年的那些老朋友們會面了……我打斷他們的話,“你們看這景象多美呀!像一個個精靈在風中舞蹈。再說了,不是還有我陪你們過重陽嗎?”外公外婆聽了,笑着說:“是啊!有你陪伴着我們,我們也不覺得孤單了。

就這樣我們慢慢走着,走到了一棵桂花樹下,桂花被風吹下了些許花瓣,有些花瓣粘在了外公外婆的頭髮上,我笑着對外婆說:“您變成花仙子啦。”外婆聽了,笑了一下。“還記得我年輕的時候,有一次也是走在這樣的桂花樹下,也是被桂花把花瓣吹到頭髮上,只不過那時我頭髮還是烏黑的,現在確實滿頭白髮了。”我連忙說:“但是看起來還是很好啊。”一路上我們都在互相說着話,時不時看見幾片落葉又從樹上飄下,但是卻並沒有一種很悲涼的氛圍,反而是溫馨愉快的……

走在公園的.小路上,我不免心生感嘆,陪伴對於老人來說,纔是最重要的呀!老人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物質上的財富。她們更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以後我要更多的幫助和陪伴老人……“你們走慢點”我發現自己被落到了後面,笑着向前跑去,風中帶來些桂花香,細雨打在臉上,涼涼的,很美好……

重陽節的作文12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有中秋節、春節、>端午節等,我最喜歡的是在雲南過的重陽節,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那一年,我們一家人在雲南住了短短三個月,這一段難忘的時光令人懷念。尤其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是我最快樂的日子。

重陽節要登高,我們一家人提着一盒水果,隨着當地人登上了一座山。這座山很高大,山上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林中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路。沿着小路慢慢上山,

一路上會遇見許許多多嶙峋的怪石,更能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景色。終於,我們登上了最高峯。從山頂眺望,整個昆明市盡收眼底,這時真有置身雲端的感覺,登高望遠果然別有一番滋味。我們忍不住大喊“啊——”,聲音在山間迴盪,頓時心情舒暢。

離我們居住的地方不遠就是當地的敬老院,爸爸媽媽決定在重陽節這一天去探望老人們。搭了一輛馬車,很快就到了敬老院。走進去一看,許多當地的孩子早已來看望老人了,熱鬧得很。老人們眉開眼笑,身邊擺放着許多水果和食物。爸爸擠了進去,把>禮物分送給他們。

我不解地小聲地問媽媽:“媽媽,我們並不認識這些老人,爲什麼要把東西都給他們呢?”“這就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啊。”“什麼習俗呢?”“重陽節就是爲了讓我們後人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你以後會懂的。”媽媽的回答令我有些明白,但又有些迷迷糊糊,也許以後長大了就能懂了吧。“九九重陽節雖沒有在老家過,但我們也很開心啊!”爸爸說道。他的快樂感染了我,雖然我還不明白他爲什麼這樣開心。

當我們一家人離開敬老院時,老人們與我們揮手告別。這一刻,我似乎有點懂了:爲別人行善,其實就是爲自己儲蓄幸福。

此後,雖然再也沒有到雲南過重陽節,但我依然最喜歡重陽節,不僅是可以登高,還可以去探望老人。原來,過重陽節可以播撒給予的種子,收穫快樂。

重陽節的作文13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的季節迎來了今年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在這一天是讓老人們登高休閒更是爲了讓人們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師,學校在這一天給她祝壽,不僅安排了精彩的節目和慶祝禮儀,還送給她一個精美的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請全體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頓團圓飯,也順帶着過重陽節。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齊了,晚餐開始了,奶奶燒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紅燒雞肉,糖醋昌魚,陽澄湖大閘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氣的先吃起來了。大家邊品嚐美味的菜餚,邊談着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經,說說笑笑,有多麼的親熱又是那麼的和諧啊!接着我們舉起酒杯,爲奶奶慶祝生日。

大家酒足飯飽後,一起在大廳看起有關重陽節的電視節目,我和哥哥可閒不住了,爲了能使爺爺奶奶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我們負責給他們捶捶背。過了一會兒,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們要幹什麼呢?吃蛋糕呀!我把蠟燭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燈點關了,然後由二伯把一個蓮花式樣的蠟燭點着了中心,“啪!”,那朵蓮花奇妙的開放了,大家都被嚇了一跳,但緊接着美妙的生日歌音樂響起來了,家人個個笑逐顏開的隨着音樂唱了起來,奶奶露出了激動的神情,等蠟燭吹滅,二伯母親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給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濃的蛋糕,真誘人啊!哥哥一口氣吃了三快,還變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大花貓”當然我也好看不到哪裏去。最後媽媽給奶奶和爺爺各做了一碗長壽麪,我搶先祝福一聲:“祝爺爺奶奶福如東山,壽比南山”。他們笑了,笑的那麼滿足,那麼慈祥,那麼快樂。

這是一個我過得最愉快,最有意義的重陽節。

  重陽節的作文14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將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爲“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裏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裏就將瘟疫帶到哪裏。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爲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着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爲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將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將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將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將鄉親們安排好,就帶着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裏,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擡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裏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將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將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將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的作文15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這首詩出自白居易先生之手,詩名爲《重陽席上賦白菊》,說到重陽,這可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節日。

重陽節始於先秦,本是爲慶祝秋日豐收與祭天祭祖之日,後發展於漢代,是當朝帝王爲追求長生而大赦天下的飲宴會。距今已有約三千年歷史,時至今日,重陽節已被我國以法律規定爲敬老節。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重陽也不例外,由於重陽節最初是追求長生,而菊又象徵着長壽,所以習俗大都與菊有關。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有時候人們在九月九日,領兄弟家人前去登高,爲求高瞻遠矚,而登高又有沁人心脾,活血化淤之功效,是一種健身強體的體育運動。

重陽正逢秋日菊花盛開之際,所以又被稱爲“菊花節”。在這天,人們會飲菊花製作之酒,菊花性寒,有解暑化淤之功效,且入口清香,微甜,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再有就是佩茱萸之風,茱萸在古代被人們喻爲吉祥的象徵,古人爲求吉祥平安,故人人佩帶茱萸,以求身體安康。

除了以上通常習俗外,各地又有不同的地方風俗,像蘇州一帶,南京人將五色紙鑿成斜面,連綴成旗,插於庭內;常州人食用一種叫“駱駝蹄”的麪食;在浙江,人們通常會在這一天互相拜訪,也做糉子互相贈送;稱之爲“重陽糉”。

而遠在北方的陝西一帶,人們會互相贈送菊糕、菊酒,婦女要在這日以口摘茱萸,據說可以治心病。雖然南北有別,習俗不同,但這種種趣味盎然的重陽習俗,都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樸素情感的嚮往,也爲我國傳統文化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重陽是自古留下的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從我做起。

除這些以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被國家定爲敬老節,這也提醒了我們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養育我們的父母。

“金菊怒放映秋霜,茱萸靜蕊迎重陽,鴻雁高鳴歌聲朗,遊子急歸探高堂。”在這思親的節日裏,願天下兒女暫將忙碌放一旁,捎上祝福探高堂。捶腰腿,洗碗筷,聽絮叨,拉家常,孝親感恩耀重陽!

標籤:集錦 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