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精品】重陽節的作文4篇

重陽節1.2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重陽節的作文4篇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坐落在古城開封的南面,具體地址是尉氏縣門樓任鄉。我們這裏的重陽節與別的地方有些不同,那就是非常熱鬧,因爲我們家鄉有一個重陽節大廟會,四鄰八鄉的人都會來趕廟會的。

每年的廟會我都參加,並且從頭一天開始堅持到最後一天,天天都去,從搭戲臺到拆戲臺,從小商販擺攤到收攤,我都歷歷在目,甚至有些商販老闆都能叫出我的名字。爲什麼呢?因爲我好熱鬧,而且我家就在附近。

廟會最熱鬧的一天就是農曆的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的人最多,因爲這一天是正會啊!街道兩旁的商販的攤位一個挨着一個:有小食品、玩具、水果、乾果、糕點、特色小吃等等,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我呢會拉着爸媽或者是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去買,挨個嘗,挨個吃,那種感覺非常過癮。吃飽了喝足了,就去玩兒。好玩的東西就更多了:有蹦牀、飛機、摩天輪、小火車、小木馬,還有套圈(手拿着用鐵絲或是竹子做的小圓圈,去套商販們擺的小商品,套到什麼就要什麼,非常有意思。)

可是大人們的心不在這裏,而在戲臺上,他們把戲臺圍的水泄不通,除了戲臺後面,其它三面都是人。坐在最前面是老人,他們是忠實的戲迷,坐得那麼端正,聽得那樣認真;他們每天早早地帶着凳子就來了,像國小生聽課一樣,從頭到尾非常認真。中間的是中年人或擠不到前面的老年人,他們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向戲臺上看,看不見了就伸長了脖子或是踮起腳尖,那姿勢多累啊,可他們一看就是幾個小時。最後面的是車隊了,有腳蹬三輪車、電動三輪車、摩托三輪、兩輪等等,他們也是看戲的,車上坐司機,車廂裏坐老人和孩子,那種感覺最舒服了。

白天玩累了,晚上我會坐在三輪車裏跟爺爺奶奶看戲。與其說是看戲還不如說是湊熱鬧,舞臺上彩燈閃耀,演員們鮮豔的服飾晃來晃去,豫劇的唱腔優美動聽,有時聽不懂,好在旁邊有字幕,看懂一點。可我常常是嘴裏吃着東西,眼睛已經閉上了,躺在有被褥的溫暖的車廂裏,做起了美夢。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就要到了,讓我們傳承尊老敬老的美德,共度佳節。爲大家整理了家鄉的風俗重陽節作文:敬老節的習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敬老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敬老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敬老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敬老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敬老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敬老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敬老節前後最爲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敬老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爲在敬老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敬老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敬老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喝重陽酒:“重陽酒”即用優質糯米釀成的甜酒,於敬老節裝進小陶瓷罈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爲溫度和溼度比較適宜,所以釀出的酒特別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純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於西北少數民族。

“重陽酒”即“菊花酒”。每年敬老節時,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長成,欲開花時,這就是製作“重陽酒”的上好的材料!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我們推着母親沿東面的盤山路上山,當輪椅和母親一起被推上山頂時,吸引了不少羨慕的目光,而此時的母親更興奮得像個孩子。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登高和觀賞菊花是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是20xx年重陽節記錄下的母親的一組圖片,當時89歲的母親身體尚好,重陽節那天恰逢“國慶”長假期間,我和家人用輪椅推着母親去登高和賞菊。老年人登山秋遊,可以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重陽節)

烈士山公園是城區中的一座紀念性公園,公園總面積37。5萬平方米,有紀念區、老年活動區、水景區、兒童活動區4個分區。紀念區以烈士山峯爲主景。山峯海拔高度爲97.5米,北坡是250級臺階,象徵着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我們推着母親沿東面的盤山路上山,當輪椅和母親一起被推上山頂時,吸引了不少羨慕的目光,而此時的母親更興奮得像個孩子。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上山難下山更難,爲防止輪椅失控下滑,採用上面拽下面頂的辦法,順原路下山後又推着母親經勝利廣場去公園賞菊,時逢國慶期間,燦爛的鮮花和遊人的笑臉把廣場和公園裝扮得格外美麗。各式花壇營造出一片花團錦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親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親一臉的幸福與快樂。

又是一年重陽節,景色依舊,物是人非。今年國慶10點鐘,93歲的老母親安詳地走到另一個世界裏,在那裏她還會賞菊登高嗎?早晨,我獨自登上山頂,一路上尋覓着回憶着,在登山晨練的老人中間尋找母親的身影,我祝願天下的老人永遠健康快樂。

標籤:重陽節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