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優秀】

文化1.6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優秀】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流年盡相催,翰墨裏的一粒微塵,你是如何用自己的軀體去渲染了這座文化的江山,怎奈江山的命運是如此多舛,面對萬般悽迷的罅隙,你只好化作煙火中一縷飄零的孤魂。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題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也許真如趙翼所說,文化就如一顆星辰,它倏然升起,當人們忙於兵戈,帝王對它慘不忍睹、門可羅雀時它便簌簌地隕落,劃破星空的臉頰,涔涔地滑過一道血紅的溝壑。

從敦煌的`洗劫到近代文革的浩劫,道士塔也好,寧古塔也罷,歷史從未停止對文化的摧殘,原以爲它會凋敝,但仍有無數人用他們的臂膀支持着這面即將轟然倒塌的圍牆,因爲他們絕不允許那些愚蠢的人踏進他們的園子,去剷除大樹的根鬚,去踐踏它的果實,那面牆終究還是倒了,但這些爲文化獻身的亡魂並不後悔,因爲在廢墟上很快就會有人建立起新的圍牆,他們也許是蘇軾,是康熙,是永遠守護天一閣的範欽……他們都在爲自己的文化堅守,哪怕他們知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自己不過只是歷史中的滄海一粟,但他們依舊堅持自己的文化,哪怕身處逆境,哪怕是他人另類的眼光,哪怕賠上子孫的幸福,這就是文化中的“苦人”,翰墨裏的孤魂吧。

一世孤獨,走自己的路,有文化在足矣,也許他們守候的會像敦煌中的經卷轉瞬即逝,會像天一閣中的書籍人去樓空,文化本身就是脆弱的,但當他們看着自己守候的,即使是滿地破碎的文化江山,也就能心滿意足地離開。正是因爲有這種精神,在中華五千年的悠悠歷史中,即使多次經歷浩劫,但文化卻沒有永遠被淤泥掩埋在黑暗的地下,它總是在經歷風雨的打擊後,猶如雨後春筍般煥然新生,而他們就像雨後的彩虹般絢爛地籠罩着。

三月的柳絮,在風中的最後一段舞蹈,攝魂奪魄,生命的最後一段飛翔,舞得傾國傾城。輪迴路上,不知幾個孤魂還在徘徊,注視着那片守住或守不住的江山,也許來生會是一粒遊走在煙火中的塵埃,但文化裏永遠會有他們的印記,薪火相傳!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走進書房,就像走進了漫長的歷史,鳥瞰着遼闊的世界,遊弋於無數閃閃爍爍的智能星痤之間。我突然變得瑣小,又突然變得宏大,書房成了一個典儀,操持着生命的盈虧。

當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部帶人靜下心來的歷史散文作品。

《文化苦旅》的主調是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爲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

然而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學者們在哀傷,在挽回,在痛心。因此應“正視過往與當下”。因爲,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歷史會倒轉輪迴至當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餘秋雨以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寫着一篇篇遊記。

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餘秋雨這樣說:“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爲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爲了什麼呢?”

的確,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千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精神和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遊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正如餘秋雨所說的“苦旅”,在書裏的每一篇都能找到苦的痕跡。無論是人物還是文物,都逃不來物是人非的慘劇。雖然有些是出於人爲,但到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轉總會磨滅一些過往的痕跡。

《文化苦旅》讓人哀傷,讓人震驚,讓人喘不過氣來。然而,這樣的筆觸,這樣的記錄也正是爲了今後的人們能更好的正視歷史,善待歷史,以免留下更大的遺憾。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洇染歷史的氣息,泅渡年歲的長河,中華悠悠上下五千年,文化繁榮、昌盛、經久不衰。一位癡迷於歷史文化與古典藝術的老人——餘秋雨,窮其一生探索、追尋,爲世界文明開啓了新大門,於是,中華文化被記錄,凝聚着智慧結晶,濃縮在厚重的書頁裏。

翻開泛黃的書頁,瑰麗的文化穿越了泱泱歷史,苦苦等待。天府之國的都江堰,飽含着勞動人民的智慧,滋潤、灌溉、按部就班、歷久彌新,滾滾而去的洪水被馴服,與青城山和樂,成爲中華道教的課堂。西域被打通,長達幾個世紀的文化被開鑿,在黃沙漫漫中,流傳、繼承、發揚、永不衰竭。毋庸置疑,這片幾乎是人類精神的發源地——西域,蘊藏着厚重、沉甸甸的古文化。

在風煙迷濛中,我看到了敦煌的道士塔,屹立在那裏,又訴說着古文化的來之不易。中華民族的巨大悲劇——王圓篆是道士塔的主人,這個幾近文盲的農民,懦弱又愚昧,“黑乎乎的,亮堂一點多好呢!”於是,飛舞的鐵錘,潔白的刷子,交相揮動。壁畫上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領,什麼都沒了。雕塑婀娜的體態成了碎片,婉麗的面容變成泥巴,長達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灰飛煙滅!在那個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又來了一羣人——外國的考古學家,他們與塔的主人進行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交易,他們用極少的錢換取了華夏的無價之寶,一箱又一箱,一車又一車,穿過褚紅色的山巒,消失在了飛揚的黃沙中。我彷彿看到了西天悽豔的晚霞下,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浩浩蕩蕩的馬車,將大量的經卷、文物轉移,美其名曰安放在了地球另一端的博物館中。中華文明造成難以言狀的損失,受到外人狠狠地踐踏!

文化的旅程苦澀不堪,在餘秋雨厚重的文字中,我看到華夏文明,一葦以航,來到二十一世紀。身爲祖國的希望,我們應時刻捍衛着中華文明,守護着長達幾世紀的文物古籍,永遠不退讓,堅持祖國利益至上,讓中華文明不再嘆息,讓慘重的損失不再重蹈覆轍。身爲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應傳承發揚中華文化,使之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化苦旅讀後感4

中國文壇上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作家,他就是餘秋雨,而提起他,不得不說一下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因爲是中學的時候學過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我懷着崇敬之情又打開了這本書。在一次閱讀也有無限感慨。

讀這本書我首先的疑問是文化和苦旅有什麼關係。接下來,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這時候卻心生苦澀。

首先我閱讀了《道士塔》這一節。莫高窟的大門外,有一條河,有一座塔,這座塔是一座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籙。他是一個罪人。他在甘肅做道士,讓外國的冒險家將中國的文物,一箱一箱運走,今天的我們只能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在當時敦煌這個堂堂的佛教聖地,卻讓一個道士在看管。在這個道士無意間發現了一些文物。起初,道士還是把一些文物交給當地的官員,而這些官員只是把這些文物當成禮品,你懂的,當時的中國官場一片烏煙瘴氣。後來外國人來到這裏,他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這裏。沒想到這些人很容易就獲得了這些文物,接着一車一車的這些文物就被運走了。而王道士也笑嘻嘻的看着他那沉甸甸的銀子。

許多年後,作者來到這裏腦海裏浮現出中國青年寫的一首給火燒圓明園的詩,而這時作者也是非常感慨。他想自己也想早生一點,攔在車隊前和盜竊者對視。一次敦煌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做了一個說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籤。讀完這一章,我的心中已經充滿了苦恨。我也在想如果我早一點出生,我一定會拼盡我的所有力量來保護中國的文物。然而不可能了,中國的文物已經流落國外。今天的我們有義務努力工作和生活,爲祖國的強大而奮鬥。最後,感謝《文化苦旅》,讓我在這浮躁的夏天重新安靜起來。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柳州的名聲,有一半是因爲柳宗元。

餘先生客寓柳侯祠旁,在夢中竟覺得“柳宗元跨過千年飄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傷。”於是第二天一早,先生便去了年代久遠的祠。

柳侯祠是古樸、寧靜的,正如柳宗元本人,靜聽腳步,從漫漶走向清晰,又從清晰走回漫漶,漸行漸遠。

而後便介紹柳宗元的點滴。躍然紙上的,是一位不羈的中國文人。從永州返回長安時,喜氣籠罩着他——畢竟從前,價值對他來說還是未知數;而世俗則讓他選擇了功名。當皇上陰慘一笑,一筆將他撥到柳州。

悽楚煩懣,令他自嘲:“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爲嶺外行。”他不知,這兒會成爲他的祭祀,被後人敬仰千年——只因他留下一札皺巴巴的詩文。

官貶柳州,也無所謂,亦是無所畏——有什麼要怕?不是官場上的提線木偶,而是有血有肉的文化人格,創造出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小天地,揮灑筆墨,潑出一份寧靜、淡泊……

“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裏裸裎。”

這就是讓我們冥想的文化,我彷彿看見了陶淵明棄了京都的嘈雜,在鄉間吟誦“採菊東籬下”的閒情;我彷彿看見了林和靖隱居山間,以梅爲妻,以鶴爲子,吟詠這“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釋然。這就是喧囂後的寧靜,才氣涌入心靈,蔚成方圓。

時代的扭曲與不公未能改變他們——這些才學之士的品格,與他們構築成的燦爛的文化。

這便是冥想後,得到的放鬆吧。

結末·蒼老與新生

讀罷《文化苦旅》一書從古到今的文化從腦中飛快地閃過。有知名大家的文化,也有小老百姓帶來的市井文化。交織在一起後,一幅蒼老卻年輕的畫卷便鋪開來。

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輝煌。蒼老的畫卷已經被先人描繪,這本書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的剪影;然而新生的文化,卻是由我們編織出來的。

我們的文化,能讓後人再撰一部《文化苦旅》嗎?

不得而知。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書共37篇。它是用過山水景物來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以及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其運用獨具一格的文字風格描繪出我國的文化歷史,又完好地把中國文人的艱難與自身回憶結合。於是我帶着好奇的心去品讀這一本書。

第一篇爲《道士塔》,講的是一個無知愚蠢的道士——王圓籙令人悲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圓籙做了莫高窟的當家後,以極低的價格向外國人售賣莫高窟裏的中華文物。若以我們常人的思維,肯定會萬般怪罪王圓籙。可是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圓籙。篇中“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們的滔滔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達了餘秋雨先生對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爲感到憤懣又無奈。我第一次讀是憤懣,第二次讀是無奈,第三次讀就只剩壓抑了......

緊跟其後的正是《莫高窟》,寫的是餘秋雨先生對莫高窟的參觀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國的佛教聖地,由前秦時期開始修建,歷經十六國,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繕。餘秋雨先生運動窟中壁畫鮮活的語言向讀者詮釋了莫高窟足以傲視異邦古蹟的證據,從樂樽和尚對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時期人民幻想的飛天,無一不使餘秋雨先生感慨萬千。我也去過莫高窟,但大多時候走馬觀花,只是單純地覺得窟中的壁畫很壯觀,卻無法如餘秋雨先生一般表達出如此豪邁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則是先生對莫高窟,對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餘秋雨先生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斷斷續續的將《文化苦旅》看完了。長舒一口氣,說一聲真不容易。若不是礙於作業,我定會看一部分便置之一邊。

《文化苦旅》告訴我要多方面看問題。

餘秋雨教授通過遊覽山水抒發了自己對於中國文化的感嘆。網上有許多人評論此書道:“作者將‘苦’擴大化”。起初很不理解,並在自序上留下“這種苦只是被自然,被社會震撼後的情感流露罷了”這樣的讀書筆記。但這讀書筆記是寫在自序上的,而不是後記。

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廬山》《青雲譜隨想》等幾篇文章。作者將現代社會的變遷,視爲中國文化面臨的悲慘境遇。這一點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也許因爲餘秋雨教授年過半百,歷經滄桑,是我不夠世故,不能理解世間的種種淒涼。

“散落在各處山間的寺院依然香火不斷,但操縱它們興衰的重要槓桿已是牯嶺的別墅,商市,街道。總的說來,這兒已不是中國文人的世界。”

過於追求國人對於古代文化的理解程度只會更添加了文化之苦,如若每個人都能看透文人的思想感情並加以抒發,那麼只能說明作者的思想過於匪淺。多方面看待事物,會得到不同的見解,我們在文化上人才輩出,在科技體育等等其他領域也是毫不遜色。作者在感到悲哀的同時,也應爲我國其他的成功而感到驕傲。因爲地震,我們失去了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中國文化的見證者:都江堰。文人們定然會爲這一損失而痛哭流涕,但是,在災難過後,我們也得到了許多,它讓我們更團結,學會無私奉獻,喚醒了我們的中國心。雖然這一切的代價太大了。

多方面看待問題,可以獲得更寬闊的視角,世間萬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彼此息息相關。也許換個角度看,會讓我們豁然開朗起來。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很好的詮釋了南與北,文化上的差異,如《白髮蘇州》《上海人》等等。

雖然同衆多新時代青年一樣不是很喜歡餘秋雨,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博學令我心服口服。無論是文學家,畫家,歷史人物,作者均能用詳細的語言,讀到的見解,以及名句的引用爲我們呈現被青年人忽視的一切。作爲一個文科生,真的是越發覺得自己對文化了解得太少。《文化苦旅》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雖然不喜歡,但還是要仔細的看完《文化苦旅》,細細的品味餘秋雨。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最近正在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這個書名我已聽說許久,但是不知爲何,卻是這段時間才決定買來品讀。我是個性子比較急躁的女漢子,這樣的性格自然也影響着我看書的取向,我喜歡看小說,有故事情節,可以一邊看,一邊在心中上演我一個人的劇場,而對於散文類的“文縐縐”的作品我一直是敬而遠之的,我想,這也許就是我一直有意無意忽略掉這本書的原因吧。

書買來已有一段時間,到如今已閱至過半,這跟我以往的習慣不同,以前買小說都是通宵達旦地看,一頁一頁,一夜一夜,一目十行地翻閱,想要趕緊看到最後,早點知道結局。可是《文化苦旅》不同,我難得的'沉下了心,一字一句地細細品讀,不願錯過任何細節,也許,這就是散文的魅力?我到今日才發現。

且不說餘秋雨這個人如何受爭議,至少這本書讓我感觸良多。書中每篇一個地方,這些地方有的我去過,有的是我向往去的,既然是“文化苦旅”,自然所講的主要還是那些地域的文化底蘊。各色風景,衍生出各種地域文化,而這些地域文化成熟到一定程度又會促使着該地的人文風景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都江堰》中被李冰所馴服的長江,在那裏吃盡了苦頭,也出盡了風頭,壯闊的千年水利工程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而李冰的治水韜略也被偷換成了治人的謀略;《道士塔》淒涼地矗立在莫高窟外,殘留的壁畫告訴我們這裏曾經是如何的輝煌,破敗的洞窟控訴着當年這裏所遭遇的恐怖的一切,讓人留下悲憤的淚水。而爲什麼稱之爲“苦旅”,我想,一個人在大地山川之間穿行,尋找着千百年前的文化氣息自然是苦的,而一旦尋到,那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全身,使人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感受着貯存在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的文化奔瀉而出,這又何嘗不是一大“樂事”呢? 

到如今,書已過半,留給我的感觸讓我久久無法忘懷,短短數百字,卻使千年的喜悅、哀愁、憤怒躍然紙上,這便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不知何時,我也能如餘老先生一樣,一頂草帽、一葉扁舟踏上文化之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中華文化,說是人文文化,不如說是自然生態文化,中華文化從長江,黃河,高原點滴累計!在我看來,宗教和時間是讓人從熱血沸騰的狀態冷卻下來,因爲人有敬畏之心;科學和高速讓人從淡然到沸騰,可是卻耗廢了生態文化!

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悟最深的是苦,人只有經歷過苦纔能有沉澱,中華文化,雖說是泱泱大國傳下來的精粹,雖然自帶文弱書生的軟病氣息,那也是經歷了種。種苦楚才積累沉澱下來的!寧古塔的流放文人,敦煌的多災多難!近代文人巴金等巨匠經歷的.那場浩劫而涅槃重生!種。種苦難,打不垮的壓不倒的中國人脊樑!所以坦然面對人生種。種苦楚,是祖先傳給我們血液中最大的財富,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要怕吃苦的來由吧!呵呵!

以前對於餘秋雨,並無甚好感,總覺得青歌賽長上的文化評委,賣弄嘴皮子,和缺乏文化素養的選手賣弄一下。讀過北大授課時,感覺他倒是個有學識的人,讀後感學問一次,在我看來,就是博聞強記,多讀幾本書,產生種。種感悟而已。當然,看過文化苦旅,感覺就是他讀書很多,學識淵博,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他的考察筆記兼有抒情散文!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那句話:書和路是分不開的,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分不開。

我也有點體會:也許任何一個名勝風景,缺乏學識的人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這處一旦被賦予了文化內涵,那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更多的是他的歷史背景了。看過這本書,依然覺得,學識淵博的人有個共同之處:胸襟廣闊。是啊,如果沒有廣闊的胸懷,何來有容乃大?餘秋雨評價中華文化有一點很對,中華文化興起於長江、黃河、淮河沿線,這些文化自帶了中國文人固有的文弱氣息。在文化傳承中,有一個人物不可忽略,康熙,他的學貫中西,對於學識不偏不倚令人讚歎,這個不偏不倚建立在學貫上,另外他一改文人的虛弱,是個健壯的人,有了健壯的身體,才能讓文化進一步昇華!健康,健康,我會爲之追求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在廣爲傳頌的中國大地上,流浪教師餘先生,在文化的苦旅中,跨過大山,走過雪地,回到歷史的陌陌。他理性而嚴厲,回味苦澀,焦慮過後是理解,沉思之後是放鬆,是老幼,是言辭激昂的氛圍,是能吞噬世界的深刻評論。——這是《文化苦旅》。這就是文化的苦旅。

沙漠的荒涼,黃河文明的興亡,江南文化與人情的美麗與落寞,古城風貌與歷史。在《心靈之旅》中,餘先生以文化學者精準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文化感悟與藝術表達,再現了隱藏在時間底層的深層思考,展開了山水與歷史精靈的遠程對話。太棒了!神奇!

妙哉!

是山水將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對山水的詩話?或是山水與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風景名勝之中,蘊藏的歷史與內涵,涵蓋的`文化與深沉,在秋雨先生筆下,點點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團,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嘆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只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餘秋雨對於文化的經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後博發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他曾說他常佇立,於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餘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於批判歷史,鍼砭時弊;他敢於發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於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於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裏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海口那個特殊羣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說會道。正是對於不被大衆看到的內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對於社會形態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文化苦旅》,值得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合上這本書,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是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

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範欽,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職業道德品質。

範欽那樣的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說到這裏,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我們作爲學生,雖沒有工作,也無崗位,但我們有自己的任務所在。對讀書的人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一點兒都沒有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學成之後又爲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事情放到當今社會,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會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繼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

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爲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爲自己,要爲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真正的讀書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這個人憑藉着他對蘊藏了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化精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孕育了《文化苦旅》這部令人驚歎不已的著作。

第一次與餘秋雨的文章邂逅是在國中學過的一篇課文《信客》,至使至今,我仍不忘《信客》刻畫的那個誠信無私善良厚道的信客形象。他表達出來的文字也是給人一種質樸典雅精闢而暢達的感覺。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壓力的,文化苦旅顧名思義,這一條文化苦旅是艱辛的。一改以前的輕鬆瀟灑,文字多了份蒼老和沉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餘秋雨說: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引發人生滄桑感。倘佯在歷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緒中,因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廬山,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在這裏詮釋了它的價值意義。

一個曾經古文人們寄情療心的佳景,像一個埋藏着千年祕密的滄桑老人。從走向三疊泉的漫漫山道上,我產生了大容鑄感到誰也沒有逃開,反都擡起頭來仰望,沒有感嘆,沒有議論,默默的站立着,袒示者溼淋淋的生命。這是它的魅力,瀑布的狂暴雄偉,甚至是浩浩蕩蕩的氣勢,不止衝擊了作者,也震撼了我的心魄。他說,文人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

在道士塔中,我體會到作者對文物遺失的痛心與憤懣。在陽關雪中,作者尋陽關,憶王維,感受歷史的悽美與哀傷。在沙源隱泉中,我彷彿看到作者站在鳴沙山上,俯瞰月牙泉,眼中滿憐惜與驚訝,然後心中鳴起了天樂般的梵唄。

苦旅,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作者對於文化的思索和追求,以及一種對於逝去的苦澀的回味。他說,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後的回味,焦灼的會心,冥思的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靜下心來,將文化含在嘴裏細細的咀嚼,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昨天語文課講了這篇課文,我聽完之後感觸很深。

夜航船是中國南方水鄉苦途長旅的象徵,作爲一個交通工具,夜航船曾爲山民貧苦、無奈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在作者的家鄉,夜航船象徵物質文明的開化、一種富有的希望,它是山村孩子心中的理想之船,農村富裕之船。在作者讀過的張岱寫的《夜航船》中,記下的“僧人”與“士子”的爭艙位故事實在是妙趣橫生,當中暗示了一種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其實夜航船文化就等同於中國傳統文化,夜航船文化的特徵中國傳統文化同樣也有,比如說,夜航船文化具有封閉性,中國傳統文化同樣有,夜航船文化無創造性和主動性,中國傳統文化也有。作者在文章中把理性思考和感性宣泄結合得很好,這是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借鑑的一個優點,通常我們說我們寫的文章都是隻有感情的宣泄,而沒有理性的思考。而這篇文章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作者在寫歷史故事的時候還加上了自己的觀點,沒有落入俗套。這篇文章除了在手法上值得我們去借鑑,在內容上的一些反思也值得我們去借鑑。作者在寫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批評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些缺點。

我覺得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我們真的應該仔細思考:我們該怎麼繼承和發展好中國傳統文化,避免傳統文化的缺點,發揚傳統文化的優點。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道德滑落,其實是現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出現,導致我們彼此之間缺乏信任,也就不會有中國傳統美德的繼承。以前我們總是會樂於助人,但是自從出現了有人扶一個老人卻被告上法庭的情況出現後,社會上少了一些樂於助人的現象,很多人都害怕自己就是那個倒黴的人。還有,以前都有很多拾金不昧的人,這也是中華傳統美德,但是自從出現了有人撿了錢想找失主卻被敲詐的現象出現後,社會上就有很多人見到錢不敢撿或者私吞他人財物了。道德的滑落,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一個明顯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像作者一樣,理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

以上就是我讀完《夜航船》這篇文章後的感受,我希望現在的人們應該發揚傳統美德,並且理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好道德滑落的問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最近拜讀了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餘秋雨不僅僅只是介紹這些風景和古蹟,而是通過它們揭示了更爲深層次的內涵。

其中有一篇文章《道士塔》,說的是莫高窟如何在一個無知的王道士手中被“搶掠”一空的事情。看後我很受感染。餘秋雨在文中寫到“……‘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作者是在爲那一副副畫像、一尊尊雕塑,一卷卷經文的丟失感到可惜;是在爲中國文化遺產的遺失而感到惋惜;更是爲當時清政府的無能而感到痛惜……

莫高窟被搶掠並不是王道士一人的錯,更是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的錯。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重視一下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有那麼一點骨氣,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考慮長遠一點,那麼那些外國人怎麼可能就那麼輕易地將如此之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掠奪走?

可是就在這清政府之前的幾百年,我們的國家還是世界的強國,唐朝的空前繁榮,元朝的空前強盛,我們的國家吸引着多少外國人前來經商、學習。可爲什麼到了清朝就那麼的備受欺凌呢?

驕傲。就是因爲我們太驕傲了,我們變的封閉,我們變的遲鈍,我們變的木訥。所以也就有了王道士這樣的人,也就會出現莫高窟裏的文物僅僅只用了一點點的銀元一點點的物品就被交換走,也就有了那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遺產被掠奪走的實在太多了,做爲國人,真的有無限的痛惜,但這已經是歷史造成的悲劇了,無力挽回,或許這正切合了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苦”字吧。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吸取前人的教訓,不再讓這悲劇再次上演。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我靜坐着,書本泛着黃光,燈光卻使它耀眼。

白髮蒼蒼,長鬚飄飄,他已滄桑了,在我腦中踱步,腳步清脆。

餘秋雨,這本就帶着幾絲靜謐的名字,在我腦中迴響。他看見了,行行止止,被歷史的滄桑塗抹着,他看見了許多。

而那些被時間隱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間,駕着文字來到我的面前——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餘秋雨來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嘆,“王圓籙”。

伴隨着老舊的樹葉“咔嚓”作響。這位老者在我面前講述着。他說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爲了道士的家,用無數珍寶換得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當時的.中國啊!”他怒吼着。卻無奈的走向下一個地點。這是時代的慨嘆。

他登上廬山時,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絆絆,終於見到了這一震撼身心的奇觀,聽到了這一轟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許終於被一種久違的感覺“淋溼”,他想到了朱熹又聯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無法構建出一種文化與名勝的對應,只能眼看着文人變成了遊人。

“一陣雲霧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搖了搖頭……

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尋,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的文人在慨嘆,在惋惜,於選擇間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國的文化在夾擊中看不清未來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着心中不覺,提起一陣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緒的感染,還是歷史帶人的滄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歷史長河源源不斷。我便只是一個渺小的一員,像作者一樣在此間徘徊着。誰也不知道我會做下什麼?如同一個鄉下的道士會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頁,只覺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淵。我覺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麼小一點,卻看過了那麼多。我的生活經歷無比渺小,卻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種閱讀,因爲作者在生活中學會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誰?年輕或許是一種財富,因爲人們總將明天描述成希望,那麼它便是希望。我們不應讓這歷史的火種熄滅,我們仍需要帶它們向未來前行,它們理應有一個歸宿,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的那般。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