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薦)

文化1.39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文化苦旅》有感(薦)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近年來在國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密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而我感觸最深的,則是《道士塔》。

王圓,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原是湖北的農民,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無數珍奇異寶因此流失海外。

當時是20世紀初,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新世紀的突破。爲了尋找靈感,他們中有人已將目光投到瑰美神祕、源遠流長的東方藝術上了。但在莫高窟,王道士卻絲毫沒有感受到這些文物的美,不懂得它們是多麼宏偉的傑作。

一天,王道士在洞窟裏轉悠,覺得裏面的壁畫暗乎乎的,看着眼花,就用石灰厚厚地刷了一層。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麼也沒有了。洞裏一片淨白。古代工匠們無數的心血,就這樣永遠被徹底掩蓋。他還覺得中座的塑雕過分惹眼,就去借了幾個鐵錘,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他僱了泥匠,塑了幾個怪模怪樣的天師、菩薩。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瘋了!那麼精美絕倫的壁畫,他卻刷上了厚厚一層白色石灰;那麼令人歎服的雕塑,竟被他眼都不眨一下就無情地砸爛。這是何等滔天的罪孽!但在他看來又好像是合情合理——我是管這兒的,這兒是我的,我覺得不好,就可以刷,就可以砸。我是道士,當然要在洞窟裏擺天師菩薩,而不是那奇怪的雕塑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清理洞窟中的積沙時,牆壁裂開了一條縫。打開一看,裏面滿滿實實一洞的古物。他不會知道,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着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爲這個洞穴耗盡終生。中國的榮耀和恥辱,將由這個洞穴吞吐。這都是古代中國人民留下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他們最深的文化積澱,最寶貴的心血結晶。

他撿了幾個經卷帶給縣長看,順便說了這事。不久,甘肅學臺葉熾昌知道了。他懂得洞窟的價值,建議把這些文物運到省城保管。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猶豫了。只有王道士隨手取出來的一點,在官場上送來送去。

我又爲中國官僚的表現感到吃驚、失望與悲哀。王道士雖愚昧無知,但他畢竟是個普通人,太卑微、太渺小,讓我們無從怪罪。但官僚們都是讀過書的啊!都是滿腹經綸才高八斗的啊!怎麼會不認識那些珍貴的文物?他們都是明事理的啊!怎麼會爲了運費而任那些無價之寶荒蕪?中國是窮,但看看那些官員家中,有幾個不是錦衣玉食、奴婢成羣?有幾個沒有萬貫家財、奇珍異寶?這筆錢,絕不是籌不出來,而是他們一點也不想去籌。爲什麼沒有一個人,能下定決心,好好地將這筆無價的國家文化遺產保存下來呢?

就在這時,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萬里趕來。王道士從他們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1905年10月,俄國人博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頭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用少量銀元換取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

我痛心、我心痛。前人費盡無數心血、耗盡無數精力才留下的這些瑰寶,就這樣遠“銷”海外。也許王道士是很開心的吧,無意中找到的“破爛”,卻讓我得了這麼多銀子!

我無言。這幾句一個當代中國青年寫給火燒圓明園的勳爵的詩句應該可以描寫我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是鐵板着臉,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他們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傾泄。但是,讓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歷史畢竟是歷史,我們要做的,是不讓悲慘的歷史再次重演。不管那些文物身在何方——倫敦、巴黎、彼得堡、東京……它們都深深地烙着中華民族的烙印,永遠無法抹去。

這,也是唯一能讓我感到一絲欣慰的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2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先生,喜歡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霜冷長河》,而最讓我愛不釋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爲一名教師,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

作爲新老師,由於經驗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所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學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3

對於散文,我一向都是挑着看的,因爲有的散文太散,總會把人的思緒也弄散,看了只會把自己圍在層層圍城裏,卻始終領悟不到其中的思想感情。

這次我要向大家推薦的不僅僅是一篇文章,其實是一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其實都是介紹我國的一處處風景名跡和一些人文古蹟,說它是遊記,看了卻沒有讓我感到遊玩的悠然,反而讓我覺得沉重,我想,這應該就是文化之旅的苦之處。《文化苦旅》當中有很多美篇和名篇,而今天我要分享的這篇《牌坊》僅僅是給予我個人最深感觸一篇。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餘秋雨在書的自序說:“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而《牌坊》正是一篇對於封建禮教束縛女性的思索文章。

在我們印象中,牌坊總是嫺靜地立着,它只是一根木頭,卻鎖着一種貞潔,一份矜持。文章主要是從四個部分來講的,首先是從作者的童年時代的回憶來引起牌坊的話題。孩子們對牌坊的好奇,引導着孩子們去打探關於牌坊的消息,卻只得到小販的嘟噥和嬸嬸婆婆們的惡罵,他們的回答使牌坊沉重了起來,然後第二部分話題轉到了“尼姑庵”,主角變成了“尼姑庵”裏教書的女教師們,文中通過寫了孩子們與女教師們的互動,例如:孩子們初見花圃時,女教師們對孩子們的鄭重叮囑和女教師們拿着繡着成對的鳥的繡巾時的害羞,都體現了女教師們對生活的憧憬和無奈。第三部分則是着重描寫女教師們的言行,在這當中有許多細節描寫,如她們喝水動作的描寫:笑一笑,轉過臉去,再呷(ka)一口,然後掏出折成小四方的手絹,抹一下嘴脣。這些形象的描述都反映出女教師們的出身。並且又以其中一位女教師在見了一個來尼姑庵的男人後自盡的事情,來解釋文章開頭盜墓的老頭所說的那句話:“這些女人說是死了,墳裏常常沒有。”原來,這些女教師是在大戶人家裏死了丈夫之後,爲了“跟着死去的丈夫自殺”而可以立下牌坊的姑娘,由於親情或其他原因,他們的父母不願讓他們真死,可是,礙於封建倫理道德,他們又不得不死,於是,造了個假牌坊,送他們到偏遠的.尼姑庵。最後一部分,作者通過《熱冰》這一個故事來質問:“我的家鄉爲什麼有這麼多不透明的頑石呢。”又憐憫地問:“我的女教師們,是否也有一位老父,把你們送進冰塊。”

這篇文章都是通過兒童的眼光來探索牌坊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反映出了舊時代中國女性命運的悲哀。同時也是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審視。文章並沒有魯迅先生筆下描寫的祥林嫂的刺激感官的刻薄言語,但卻同樣能帶給讀者同樣的悲愴。

看完文章後,只能讓人感嘆:一座座牌坊,安靜的立着,以控訴者的姿態,向世人幽幽道出歷史的愁怨。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紙的封面,書內的紙張泛着青黃。我不知這樣安排是否刻意,只是當我翻開它的時候,不禁莞爾:它,與餘秋雨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襯。

讀它的時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樣懷了一份“旅”的心情,只不過,我的這段旅程要舒適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時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輛稍有些顛簸的大巴車上,輕輕撫過牛皮封面上四個工整卻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無法平靜。我想,我和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不過,我,漂泊在墨跡裏。

悟寫過的山很多,我卻偏偏記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着月牙泉的,鳴沙山。閉眼,是大漠一望無際的黃沙。可當我睜開雙眼,看到的卻是那幾座連綿的沙山。鬆軟,緩緩滑動的細沙,時而隨風高旋,時而沉默於腳下。血色殘陽,金黃戈壁,美不勝收。

這一路,雖然我僅將手指覆於書頁上的墨跡,卻分明感到自己和悟一起爬了這沙山。我彷彿可以感受到腳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軟,感覺到下陷的沙粒流動的觸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頂”而生。所生一雙健康善於爬山的腿,卻奈何不了這眼前的鳴沙山,換了誰,都難免有些急躁。但悟教會了我怎樣心平氣和怎樣忍耐與堅持。慢慢地,一點一點向沙山的山頂靠近。站在山頂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擡頭與悟相視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對我的誘惑不比悟小,於是“哧溜、哧溜”的幾步,又一次來到山底。順順當當地,沒有前僕,沒有後仰。

突然被自己的會心一笑驚醒,回想腦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燦燦,明晃晃,熠熠生輝。

人們說,這是一個普通的溶洞;悟說,此洞要麼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

踏着悟的足印,我也同樣跌跌撞撞地往裏面走。這是一個漆黑的洞。伸手可觸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擡頭就是無數尖銳的鐘乳石。頭頂蝙蝠橫飛盤旋,腳底盲魚遊竄,或許,這就是闡述歷史應有的氣氛?

有水聲,或許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聲,或許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後代?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當我的手撫過一行行墨跡的時候,我彷彿正撫過一扇石幔,那上邊嵌着海螺貝殼,還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擊。那一瞬,滄海變桑田。

我是追隨悟的腳步進入這個洞的。這個洞,在我眼前是那麼神祕,卻又那麼滄桑。人類的祖先曾出現在這裏,他們舉着明明滅滅的火把,如電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閃過。歷史磕磕絆絆,終於走到了今天,這個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卻帶着讓人無法抗拒的親切感,靜靜地看着如今的人們,給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帶來人的生氣與新鮮的腳印。

它的名字,是白蓮洞。

西湖,是一個太老太老的話題。世人皆寵的西湖,總一次又一次被提起。儘管已去過多次,岸邊的石板石磚,細小的土粒,以至柳樹幹上有個特殊的紋路我都記得清晰。但再次看到悟寫這個題目,一時竟有了初次邂逅時的心動感覺。西湖很厚重,的確,就像悟說的,它積澱了太多的朝代。跟着悟,從未觸碰過西湖水的我,終於觸到了。它細細地從我的指縫間穿過。我跟着悟,從宋代勝蹟游到清代遺宅,恍惚着穿越了四個朝代,誰能在此刻告訴我歷史的真諦?怕是,誰都道不清吧。

在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詩人、才女、隱士從這裏經過,還有兩段神話般唯美的愛情故事。猛然擡頭,我看到悟定定在湖岸迎風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紗蒙了許久的西湖終於除去了迷茫,斷橋無言,荷羣無言,碧水無言,可我,卻什麼都聽見了。

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觸碰着青黃紙張上的墨跡,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跡中,跟着悟從荒涼大漠,行至溫婉華中,再到精緻的江南。一路顛簸,一場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5

作爲一名山西人,爲曾經輝煌的晉商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時也爲山西經濟的敗落感到遺憾,感謝餘秋雨的這篇散文,讓我對晉商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在19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山西商人之富,有許多數字可以引應,在清代全國商業領域,人數最多,資本最厚,散佈最廣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國性募捐,捐出銀兩最大的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業回鄉的各路商家中,攜帶錢財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在平遙、祁縣和太古,其中又已平遙爲首,太谷被稱爲中國的華爾街,爲了探尋山西晉商文化的代表“票號”我們走進了“日升昌”,這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位於平遙古城的西大街上,街道並不寬,每個體面門庭的花崗岩門檻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象到當年這兒是如何車水馬龍,平遙西大街是當年山西商人工作的場所。處處呈現出一代鉅商的人生風采。

山西商人曾經創造過中國最龐大的財富,居然,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記述,一種龐大的文化如此輕慢,以及它的龐大的創造羣體,實在不可思議,爲此就要抱着慚愧的心情,面對已經消逝的晉商的身影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你踏“雪”尋“梅”;沒有都市的歌舞昇平,你“夜泊”“西湖”。就這樣,你思考着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和歷史的蒼涼;就這樣,你描繪着江南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和世態人情;就這樣,你用你的筆直接觸向文人的心路歷程;就這樣,你詛咒着廢墟,又寄情於廢墟……我的心裏有說不出的憂傷感觸,聽你一一訴說。

一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面對輝煌,永遠感召着我們的靈魂。而你,餘秋雨,沒有顧忌,沒有思忖,跪在莫高窟的洞穴前,在博大恢宏的民族文化面前體會着自己的渺小。

面對被破壞面目全非的舉世文化瑰寶,你痛心疾首,義憤填膺,剖析着王道士麻木的靈魂,引領他跪地懺悔。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面對這一出整個民族在顫悸的歷史悲劇,你無情地撕開她的傷口。

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

但你終究是明白的,於是,蹲縮在道士塔前寫下這樣的文字:“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

向他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換來一個漠然。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覺無聊……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你在痛斥,痛斥王道士的愚昧;你在譴責,遣責清政府的冷漠麻木。而更多的,你在爲祖國的古老燦爛文化的榮耀與恥辱而感慨萬千。

二一蓑煙雨任平生

“風到這裏就是黏,黏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裏纏成線,纏着我們流連人世間”。江南始終是有着那一份“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的柔情和恬淡,觸碰了你,觸碰了我,也觸碰了餘秋雨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江南,也便是由水和雲所鋪成的!

當轟鳴的機器與凝重的水泥世界,掩埋了遠古的那份單純和寧靜;當破碎的激情與饕餮的物慾橫飛,充斥着心底的那份善良和柔情。也只有在門口看着煙雨下的老人,雨水輕輕的飄落在水中。這才知道什麼叫心靜如水,什麼叫“心,軟了,化了”。

時間越過空間,碧水驚秋,黃雲凝暮,霜冷長河般的歷史亦如追風而逝的秋葉,蓬飛零落。行着中華民族的文化,任淡淡的情緒在心底縈繞,江南依然恬淡如故!

或許也只有在這一方淨土,才能在俯仰之間,從容面對滄海桑田。重九的陶菊依舊繞舍似陶家,中秋的蘇月依然皎皎空中掛。

正如一種禪境,她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園。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在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便是他,帶着崇敬和疑問瞻仰着這爲大文豪。

從“垂淚千行便濯纓”到《永州八記》,那種入世與出世的蒼涼與孤獨封存了很久很久,直到被你的淚水所溼潤。

靈魂的居出不僅緣於世內之紛亂,更是宇宙深淵處一泓深潭。柳宗元有“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爲鄰舍翁”的打算,小小的仕途再也無法承載他那顆滄桑的心。於是,他來了,將困厄感傷的心境寄託與遊山玩水和紙墨之間。一切都很靜。

靜一點也好,從柳宗元開始,這裏歷來寧靜。

但他的心在滴血!

四廊臺烽火空餘夢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你說。

因爲廢墟吞沒了你的企盼,你的記憶。然而是你,定義了廢墟,又給了它新的詮釋。

廢墟,並不僅僅是斷壁殘垣散落在一片荒蕪之中的蒼涼。古羅馬的角鬥場、中國的圓明園、瑪雅文化遺址都可以說是古代文明留給我們的廢墟,歷史面對它們顯得有些殘忍,但它們卻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

它們就如同時間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跡,承載了不同民族厚重的發展歷程,昭示着不同民族文明的興盛與衰敗。讓人窺見到一個民族步履的蹣跚。又似垂死老人的遺言,使你不能不爲之動容。人類的歷史是生命的延續,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也不會有未來。

因此你吶喊: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後記:蒼天緘默,大地無語。於是我終於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任,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苦在內心的敏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7

千百年來,許多人物一箇中有所作爲或無所不爲的姿態、頂着萬千寵愛或集罵名於一身而長流歷史長河中、或名留青史或遺臭萬年。而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目光呆滯是一個在那個時代隨處可見的中國平民,卻在歷史上添了重重的一筆,他就是"王圓籙"。

他是一介草夫,卻成了莫高窟的主人,他是一個文盲,卻發現了可以讓無數學富五車的書生爲之耗盡一生的學問,他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卻讓歷史也爲他而嘆息。這是巧合還是天意?

此後,莫高窟在他的精心"改造"下變得面目全非,大片壁畫在他的面前哭喊、哀嚎、低聲求救,可王道士卻將哭喊視爲了鼓舞,在完成之後還沾沾自喜。

當讓世界轟動的門戶轟然開啓之時,他"淡定自如、視名利如糞土"再加之中國官員的'昏庸無能,是這些文化瑰寶毀於一旦。而當王道士發現這些經文之時、列強決定聯合出兵——攻陷北京。這僅僅只是時間上的巧合麼!這時便不得不提起另一個人——蔣孝琬。

他乃一個清瘦文弱白面書生,他亦是一個另類,他在文化外流之時沒有"華夷之防"的敏感,在將經卷送出之時幾乎沒有感受任何心靈煎熬。百無一用是書生,從聯絡、刺探到勸說交易完全是他一個無用書生做的,他以王圓籙愚昧無知及對《西遊記》的特殊情感爲突破口,拿到了進入這片洞天福地的鑰匙,並將讓無數人爲之瘋狂的經卷翻閱、譯文、更以四塊馬蹄銀換到那些珍貴的文物,當被誇獎之時還有幾分得意!這種得意我不知道源於何處,視爲保護了連昏庸無能的中國官員都無法保護的文化瑰寶而自鳴得意麼?他在歷史中雖無王道士的濃彩卻也輕抹了一把。

讀《文化苦旅》有感8

記得去年夏天老師推薦的書目裏有它,可多日的悶燥讓我無心賞讀。在家收拾舊書,它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好時,窗外桃花豔豔地開着,興趣使然,我終於踏上了餘秋雨先生的苦旅。

從遙遠浙江鄉間的牌坊、寺廟到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到甘肅的莫高窟、大漠中的道士塔,沙原中的隱隱清泉,再到喀什、到東北荒涼的流放之地“渤海國”,到杭州、黃州,到曾幾何時名震天下的山西,到喜馬拉雅山下的魚尾山屋譜寫《千年一奴》,甚至是在北極,文化一直在行走,從未止步,腳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動力的源泉,探索、尋根、追問,馳行不息。

如餘秋雨先生所說:有點意思。

苦旅,重點在於苦。條件苦,不消說,祖國大好山河,世界雄偉奇觀,哪一處會少了奔波與疲勞?視覺與精神的盛宴,但同時也考驗人的毅力,可真正之苦並不止於此,心中對文化迷失離散的失傳惋惜纔是真正致命的苦,是顫動心靈的痛苦,無法言語。

夕陽西下的莫高窟,朔風凜冽,風的.低吼,這麼多年來,總是重複着一個名字“王圓篆”!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王圓篆不消說,照片上的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平民,悲劇也自此始,餘先生言:世間很多看起來正常的現象,常常掩蓋着一個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驚人廟藏,使王道士這個守護者與守護對象之間產生了文化等級上的巨大落差,這個落差,便是黑洞。

於是,精美的壁畫被草草涮掉,補石灰抹白,最終補繪上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石窟被鐵錘砸開,塑像被打碎,一片慘白,眼前一直晃動着草刷與鐵錘……

藏經洞被打開,一個可以使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耗盡一生的具大寶庫就這麼被粗暴地打開,一次又一次。斯坦因僅用三十英磅便換取了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二十九個大木箱。七天打包的時間,每輛得靠三匹馬拉的運輸車,就這樣,世間文物就這樣簡單粗暴地被剝離原生的土地,運到地球的另一端。

這種心痛,痛苦在大漠迴盪不絕。我好恨,恨自己不能出生在那個時代,親身感受文化濃厚的氣息;我好恨,恨王道士的無知;我好恨,恨大漠駝聲和滾滾黃沙,書讀到此,竟心痛得不可言語,我好恨。

踏盡祖國大好河山,從古至今,盛世荒冷皆覽盡。《文化苦旅》真是隻有”苦”字可與情感相配。文化苦旅,不是餘秋雨先生一人之事,應成爲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大漠荒煙、雪峯足跡、江南小鎮都是文化,“苦”,要用心去體驗、要用心去景仰,用一生去追尋,這纔是中華兒女對上下五千年文化應有的態度。

書寫至此,心痛不已。

文化苦旅,是責任,知苦方知其可貴。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此此爲歸。

讀《文化苦旅》有感9

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飄着秋雨的日子,在溼漉漉的心情中感受那浸潤肌膚的冷麗;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一豆油燈之下,藉着那淡淡飄忽的,陰陰涼涼的燈影,感受那悽豔的古樸。讀餘秋雨的書總能想起一句很蒼涼的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總是看到一個多情的文人,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單身孤旅,漂泊在文化與自然景觀之中,在悽豔的晚霞中投下一個天涯人的背影。宋代的范仲淹有“酒入愁腸”化作的相思淚,李白有“酒入豪腸”嘯成的劍氣,偏偏讀餘秋雨,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到的`就是斷腸,偏偏這斷腸的心酸溶在一片悽美豔麗的文字中,讓你甘願斷腸。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隨他到了天涯,天涯沒有酒,只有大漠的風聲響起的羌笛,胡笳,只有陽關雪飄處烽火臺上的葦草,只有洞庭煙波上繚繞的香菸和鐘聲。

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悲壯,那太沉重,卻有屈原投身汨羅攪起的三峽波濤,有昭君遠嫁時塞外的朔風;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蒼涼,那太蕭條,卻有廢墟的殘立石柱,有老屋的半壁蒼苔,有大漠的疏星殘月。讀餘秋雨感覺到的是冷豔,是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長毛飄飄的駱駝背上,櫓聲嘎嘎的吳江船上,鄉村旅店飄雨的窗前,老屋的冷月下,大漠的孤煙下,餘秋雨走過了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靜聽着千百年的風聲鳥聲,在腳印所到之處吞吐千年,飄泊天涯,寫盡天涯。秋雨在天涯,秋雨的文字在天涯,讀秋雨的文字,清淚與簫聲灑天涯。

“勁厲的寒風在時斷時續的頹壁殘垣間呼嘯,淡淡的夕陽,荒涼的曠野溶成一片,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這是孟姜女哭倒的長城旁,秋雨的沉思;“廬山沒有了文人也不太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就像一所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這是在寄予了陶淵明,謝靈運的歸隱行跡,山水詩情和千古詩句的廬山上秋雨的感悟。餘秋雨帶着一雙銳眼,一腔詩情,一顆多情的心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把一掬清淚沉澱成悽豔的文字,蒸餾出冷麗的美,令人唏噓不已,浮想聯翩。煙雨渺渺處,心在遠處飄忽,朔風獵獵處,腳印向大漠延伸,波濤浩淼處,餘秋雨看到了屈原的長劍,李白的輕舟,感慨出西施姑娘、白蛇娘娘灑在西子湖畔的淚,荒涼的古堡中他看到了秦關,大漠的炊煙中他望見了漢月。

讀着餘秋雨,追隨着餘秋雨的“苦旅”,讓你看到道士塔上空悽豔的晚霞下,一個民族的傷口如何在滴血,讓你看到沙漠的冷月下,莫高窟壁畫的流彩在60華里展現的飛天后人的興衰,讓你在不住的猿鳴中,看到白帝城的詩情與戰火,讓你在飄忽瑰豔的神話中,看到洞庭煙波上娥皇、女英飛動的裙裾和柳毅井下的龍宮,讓你看到六朝金粉所凝的秦淮河映照出的一段文化,讓你在夜航船上和多情的文人在欸乃的櫓聲中劃出一條晶亮的水路……

餘秋雨的文字中不僅僅是自然景觀,更是一段歷史,一段文化,餘秋雨叫它“人文山水”。他把他的足跡灑遍天涯,把他的文字灑遍天涯,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被帶到天涯……

驛路斷橋邊,烏衣紫巷裏,悽豔的晚霞映照出一個天涯人的背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題記

餘秋雨先生認爲《文化苦旅》是一位外出的遊子,他出門在外,飽受委屈和非議,歸來時已是疲憊不堪,渾身黑膩,當它再一次回家,回到先生身邊時,先生要做的就是爲它“燒水爲沐,煮米爲食,裁布爲衣,整榻爲憩”,由此,《新文化苦旅》問世了。

《新文化苦旅》穿着新裝,器宇軒昂,帶着強大的氣場走來。書頁間細細品味,方得以理解“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

作者在行走着,感受着,思考着,被山山水水間濃厚的歷史氣息壓住,不斷感動,不斷謂嘆。這種感動謂嘆被化作一個個字符,讓讀者也身處濃重的人文氣息,歷史氛圍中,隨着感動,謂嘆。

《莫高窟》中有一句話這樣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任何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它的背後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它的藝術價值中,很大一部分是源於歷史價值。正如莫高窟,裏面的壁畫最早出自十六國時期,它有着粗獷的線條,氛圍有些血腥恐怖,折射出當時社會的苦難;盛唐時期的輕鬆歡樂更是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莫高窟的`壁畫裏,世間萬物皆是風情萬種,人間天堂相連,美好聖潔;政權紛爭中,帶着些許疲憊的宋代留下來的是壁上的貧乏和荒涼。莫高窟記錄了我們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這一生中,一定要去探望探望它。

《道士塔》一文,讓人感到沉重了些。一百多年前的王道士,無意間將一個藏經洞打開,將西北沙漠中一顆沉默的瑰寶擦亮,它耀眼的光芒甚至照到了西方的土地上,於是結果,當然是掠奪,當時西方學者斯坦丁來到中國甘肅的敦煌,與守着這顆瑰寶的王道士進行了一場極不正當的交易,王道士可不認爲這是掠奪,反而因此而暗暗欣喜。

自此,中國文物被撥離了原生土地,與孕育它的家園隔着茫茫的大海相望,像母親和孩子被剝離,雙方身處異處,各自傷感失落。這是文化的極大損失,如繁星的隕落,讓歷史吐出長長的嘆息。

讀《新文化苦旅》,讓人感到這不同於其他遊記,作者沒有花太多語言去描繪景色,而記下的,是人文;追憶的,是歷史。“一落筆卻比以往寫的任何文章都蒼老”正是源於作者思考着歷史的滄桑,從而顯現出人生的滄桑。

合上書頁,體味到了作者文字中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的多了,想的便也多了。以後的以後,有機會走過這些山山水水,站在古人的站過的位置以同樣目光打量這個世界,定能感受到歷史沉澱中積累的濃厚韻味。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道士塔》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婪官員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爲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爲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爲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或許是想和王道士有個鮮明的對比,樂樽和尚僅僅因爲那一道金光燦爛,就要築窟造像,而且過了千百年,這裏真的成了佛教聖地,或者說文化勝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華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於是匯成了色彩的長河、歷史的長河。再於是就散成了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現在在莫高窟,成千上萬的遊客是否只把莫高窟當成一處名勝、一處由前人開鑿後人欣賞的藝術殿堂,然後就輕飄飄地走過那10華里,絲毫不覺得勞累,對於歷朝歷代沉重的文化視而不見,那麼就把那些石像當成泥土堆好了。

《陽關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着什麼法術呢?”其實哪有什麼法術,如果一定要說個答案,那我看兩字足矣:文化。這是人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崇敬的表現。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爲王維瀟灑地揮筆寫下了《渭城曲》,說不定早已溶解在時間裏,無影無蹤了。也就是因爲這一曲渭城,才使無數文人迎着寒雪烈日,來尋找土墩,尋找那個千年前穿過陽關的人,尋找千年後仍持之以恆卻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與醜、繁榮與衰敗。所以有了唐朝詩人的灑脫、肆意。但可惜唐朝是會結束的,於是經歷了五代的紛亂後,一切全變了。

“風雨天一閣”的藏書令人稱奇。在這裏我知道了天一閣是一個藏書樓,但實際上它已經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範欽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孫後代們用無私和奉獻來延續,需要他們有人義無返顧、別無他求地承擔起這艱苦的藏書事業,要麼只能讓一切都隨自己的生命煙消雲散,這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捍衛,這不由得不讓我們對此蒼老的屋宇和庭園倍加註目了。

在餘秋雨“西湖夢”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西湖另外一個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這位以梅爲妻、以鶴爲子隱居孤山二十年,遠避官場與市囂看透一切的機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絕唱,然而,春去秋來,梅凋鶴老,剩下一堆梅瓣、鶴羽、象書籤一般,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

從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讓我們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閱歷,他用大量的篇幅從各方面描寫了上海人,尖銳地刻畫了上海人的那種無法自拔、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的最尷尬的一羣,並引人思考撞出這種上海文明的契機。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環境、上海的地理優勢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特徵,而對實際效益的精神估算卻又是另一心理品性,還有就是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他們已經傾聽過來自黃土高原的悲愴壯歌,也已經領略過來自南疆海濱的輕快步履,將整個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繼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繼寫上海新歷史,關鍵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們能夠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的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他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X從那篇《五城記》,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的開封和《清明上河圖》;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頭城》南京,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氣可吞天的未來;還有羣山密佈的西南邊躲藏着一個“怕不辣”的成都,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茶館小吃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嚐,等待着從深厚走向寬廣;風韻濃厚與清甜,座落在黃河上游邊的狹長古城,有着令人難以忘懷的牛肉面與白蘭瓜,也在蘭州民風中迴盪,我們穿越千年無奈的高原時也會浮起一絲自豪;最後說的.是廣州的花市,不管潮漲潮退、雲起雲落,始終悠悠然地把慶祝打扮得最爲誠實、最爲透徹,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書頁。

作品是作者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時代的角度上,發現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極點!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軟之處,我覺得現在的作品很多都難以做到這一點了!這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地方,我一直認爲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讓讀者看到自己的意圖和真實所在!在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愧爲文學的經典!

經歷了生活的磨難與心靈的掙扎,作者運用沉重的筆調闡釋演繹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訴,讓人蕩氣迴腸,讀後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細膩,感覺的獨特,也讓人佩服之至。

作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優美,見解獨到,是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書。它記錄了大半個中國的人文故里、風土淵源,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唐朝走到宋代,涉足當今,縱橫交錯,在這裏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人文。

通讀完了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瞭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淵源,關鍵詞也就落在了這個“苦”字上,用餘秋雨自己的話說:“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的喟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這種文化內涵的奔瀉便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只是“沒料到的是我本爲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我就是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塗塗抹抹……”

從餘秋雨的書我們能夠讀出他的人,他的文筆、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跡都讓我望塵莫及。苦旅,不僅僅在人文。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處處都要有這種勇於探求的精神,我們行走在苦旅中。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啓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爲豐富的“情感”,纔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