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

文化2.21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1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樣板示範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紮實推進工作開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龍頭企業爲引領,發展經營主體

以有限公司爲龍頭,發展中藥企業,帶動中藥種植1.2萬畝。

二、突出區域特色,發展壯大鄉村產業

抓好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建設,助推產業振興,對大舜果園、育雛雞廠等優勢產業給予充分政策支持,助推示範區現代農業、生態農業提升發展。一是大力發展有機果蔬。大舜果園經過6年潛心研究,建立了以生物動力農業爲核心的“舜田模式”,通過採用生物動力有機肥和土壤生物動力調控素,活化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土壤生物羣多元化,實現土壤的良性循環。目前,大舜果園在示範區內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以上,種植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有機果蔬的品牌已打響,其生產的蘋果已通過中國綠色發展中心的有機食品認證,是目前我縣唯一通過認證的有機食品。二是大力發展生態畜牧養殖。育雛雞廠目前已建有10處育雛棚,每個月育雛一茬,每茬50萬隻。目前該廠正在進行擴建,計劃新上有機肥生產線,擴建育雛雞棚10個,擴建完成後將形成一條完備的孵化、育雛、有機肥、有機果蔬的生態養殖產業鏈條,將處於全省領先地位。目前,示範區內畜禽養殖總數達到440餘萬頭、只,其中蛋雞養殖達到340萬隻,生豬1萬頭。三是重點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持續加大中藥材種植培植力度,示範區內各類中藥材複種面積達到3.5萬畝,培育了牡丹、白芍、赤芍、金銀花等十多種道地中藥材。擁有全國17家之一、省唯一的一家中藥材專業市場——舜王城中藥材市場,輻射帶動周邊多個村莊種植中藥材,並涌現出了以解心景爲首的青年創業骨幹積極發展中藥材規模化種植,逐步夯實中藥材種植基礎。四是積極發展經濟林、苗木花卉種植產業。示範區積極響應落實“創森”工作,緊緊圍繞創森指標體系,栽植片林面積共計4125畝,綠化縣鄉道路57.6公里,綠化河道2.3公里,綠化林網33公里。並充分把握機遇拓展苗木花卉種植面積,目前已達到1680畝。

三、以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爲重點,改善農村環境

一是持續深入開展農村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積極開展“三清除”、“四清理”行動,累計投入大型機械350餘次,垃圾清運車800餘次,組織幹部羣衆1.5萬餘人次。清理河道垃圾2噸,清理陳年死角垃圾點120餘處,清除各種垃圾廣告牌30處,集中組織各村公益性崗位人員12批次300餘人次對鎮中心路段、經濟大道等重點路段進行路肩除草、廢舊地膜回收處理和垃圾清掃工作。累計道路除草26公里、回收廢舊地膜400餘方、清理各類垃圾50餘噸。建立監管機制,各村幹部和羣衆代表聯合建立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羣”,除日常環衛外,垃圾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清理,可以對環衛公司進行考覈,扣除相應保潔費用。

二是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今年投資40餘萬元,新購置垃圾分類垃圾桶2600個,購置垃圾分類設備。通過宣傳引導,實現村民自覺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三是進一步規範化畜禽養殖。在去年畜禽養殖監管的基礎上,推進蛋雞養殖小區、肉鴨養殖區、養殖標準化、生態化養殖,推進全鎮畜禽養殖逐漸集中化養殖。

四是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投資30多萬元,對轄區內污水處理站進行完善,其中中藥產業園污水處理站正在由處理生活污水規劃提升爲處理工業廢水,提升後可滿足中藥產業園所有企業工業廢水處理要求。

五是有效整治農村環境。引入生態養殖和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大型有機肥廠,屆時可承擔全鎮養殖糞便收集用於製造有機肥,實現變廢爲寶,從而形成產業鏈條,有效整治農村環境。

四、以村級組織建設爲重點,發展村集體經濟

一是加大財政獎補力度。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緊緊圍繞組織建設、招商引資、扶貧攻堅、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提升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經濟保持穩步發展,各項經濟指標均達到預期計劃。建立村級運轉財政補助機制,每年對行政村實行運轉補助,按照財政掌握人口,人均4元的標準,以行政村爲單位進行撥付,積極落實獎補政策。

二是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通過現代農業規模種植,隨着養殖加工業蓬勃發展,村集體建設用地指標需求量逐年加大,結合新型社區建設和土地增減掛鉤的工作推進,截止目前示範區共流轉土地2.65萬畝,涉及村莊53個,爲村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拓展了渠道。

三是盤活資產資源,增強“造血”功能。充分運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成果,廣泛動員村委會、村民小組對村級集體所有資產和“四荒四邊”空閒資源進行更新改造,規範使用行爲,引導村民小組積極探索資源開發型、股份合作型、服務增收型、項目帶動型等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子。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輸血”質量。

四是抓好黨員培養工作。今年以來,彭樓鎮在園區內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6名,發展預備黨員20名。收繳黨費9萬多元,出色完成預計目標。紮實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規範完善黨員量化積分管理、村“兩委”班子成員輪流坐班、“”和主題黨日等工作制度並一一落實,以高度執行力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到位。深入落實組織系統“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在村兩委成員中進行了二次“體檢”工作,清除不符合條件的村幹部6名。

五是堅持“八大紅色品牌”創建活動,“頭雁工程”成效顯著。村黨支部通過成立合作社,充分盤活土地,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吸引了以張心強博士爲首的5爲歸國博士入駐,成立博士創業園,生產高端吸氣劑等高新技術產品,充分帶動了人才振興發展。今年以來,示範區村積極結合上級部門,發展藥用玫瑰產業。計劃總投資500萬元,總體規劃100畝藥用玫瑰,30畝蝴蝶蘭(玻璃溫室大棚種植)、一座溫泉井、20xx畝玫瑰大田種植基地,藥用可實現畝產乾花200公斤。預計每畝地可實現至少4000元的經濟收入,遠遠大於種糧收入。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現正在積極推動中。由於“頭雁”效應突出,12月8日全市“頭雁工程”現場會在村召開。村黨支部積極作爲,吸引本村在外人員王魯軍返鄉創業,通過承包村內扶貧大棚,種植有機蔬菜、瓜果,並進一步擴大土地流轉面積,聘用村內閒置勞動力15人長期務工,提供臨時務工崗位40餘個,帶動3名貧困人員實現就業脫貧,充分調動了羣衆勞動積極性,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增強。前牟村黨支部積極帶動羣衆發展蛋雞養殖產業,養殖小區蛋雞養殖已形成規模,近期統計共有117個蛋雞養殖棚,存欄85.4萬隻,由於今年市場行情好,養殖規模仍在穩妥拓展中。

五、以農民技能培訓爲重點,增加農民收入

積極開展新型農民技能培訓。開展無人機培訓50人次,參加電商培訓25人次,參加新型農民技能培訓35人次,通過鎮企業培訓基地培訓25人,參加麪點培訓105人次。

六、以鄉村文化爲重點,發展鄉村旅遊

招商落地縣中醫藥文化旅遊示範基地項目,該項目爲市文化鄉村振興項目一期,由文旅集團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一期投資約3.8億元,二期投資約6.5億元。項目總佔地1600畝,總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遊客接待中心、智能型玻璃溫室、道地藥材種植基地、康養中心、中醫藥文化園、中醫藥博物館、藥用植物園及中醫拓展訓練中心等等。

項目建成運營後將滿足遊客休閒、養生、娛樂需求,有力促進縣中藥產業發展,促進青少年研學和拓展教育的開展,助推縣打造中藥特色文旅品牌。

目前,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清障和規劃已基本完成,水系已經完成設計。智能型玻璃溫室正在開挖基礎。遊客接待中心基礎完工,正在建設。園區大門和院牆、路網正在建設。

七、以改革創新爲重點,推進農村改革

一是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全鎮81個自然村已經全面完成農村集體“三資”清理覈查工作,共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72個,其中村級39個,組級33個。界定股份經濟合作社成員20890戶68862人,資產總額101587408.2元,其中淨資產總額100632138.3元,成功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

二是開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村工作。20xx年8月份根據“三權分置”工作要求,示範區內相繼有周窪村、村、西牟村、前牟村、王衚衕村按照組織動員、調查測繪、結果公示、登記確權、增值收益、最終實現鄉村振興的流程妥善開展了“三權分置”試點工作。在工作中堅持宣傳全面到位、摸底調查到位、信息收集到位、公開公示到位。經過各級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有償使用槓桿,使所有閒置宅基地凸顯了自己的價值。僅村就實現了村效益十多萬元,年產值近320餘萬元。

三是鞏固提升扶貧工作,夯實鄉村振興工作成效。首先突出抓好“扶貧車間”利用。目前全鎮建有扶貧車間23個,目前全部運行良好,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扶貧車間帶動就業1610人,其中貧困戶668人,基本形成了以旅遊帽、服裝、電子、發製品爲主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使貧困人口能夠在家門口就業,基本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深受廣大羣衆歡迎。其次是突出加快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我鎮集中建設了扶貧大棚基地,基地內共有扶貧大棚83個,大棚由企業承包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銷售,基地用工優先招用貧困戶,企業按照項目收益與村內分紅,分紅收益全部分配給貧困戶,助力26個村脫貧致富。今年新增扶貧項目4個,投入資金13410062元,目前已完工1項目,2個項目正在建設中,1個正在編制項目方案。貧困戶受益資金達到1591186元。形成了鄉村旅遊、溫室桃樹種植、光伏發電、奶牛養殖、溫室大棚、中藥加工等產業。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2

基本情況

xx村位於三百山圩鎮,風光秀美,狀如玉佩。全村總面積17.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5%,村中旅遊資源豐富,有百年圍屋、溫泉、漂流點、古樟樹林等。下轄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16戶2727人,村幹部5人,黨員65名。其中低保戶41戶75人、脫貧戶有85戶341人,監測對象10戶48人。主要產業有臍橙、菸葉及蔬菜等。xx村20xx年村集體收入19.67萬元,20xx年xx-xx月村集體收入43.81萬元,主要由扶持款、光伏發電收入、土地流轉收入、菸葉稅返還等組成。

今年以來,xx村在三百山鎮黨委、政府的強有力領導下,以及掛點幫扶單位省廣電局的鼎力支持下,立足村情,精準發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

主要做法

堅持黨建引領,煥發黨建活力

牢牢抓住“引領發展,凝聚民心”這一主線,持續落實好基層黨建質量過硬行動,讓黨支部發揮出戰鬥堡壘作用。堅持“三會一課”,創新理論學習9次,以黨員爲民解難題、辦實事的方式,動員黨員幹部帶着問題“上課”,不斷提高政治素質與綜合能力。組建3支黨員志願服務隊,結合文明實踐活動,發揮黨員在村民自治、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先鋒模範作用。落實村幹部工資待遇與村集體經濟掛鉤機制,有效激勵全體村幹部幹事創業熱情,服務鄉村振興大局。

鞏固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

嚴格按照要求和程序,精準識別了7戶“三類人員”,及時幫扶,做到因人因戶施策,嚴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發放產業直補144戶33.92萬元,發放農業產業振興貸39戶180.49萬元,發放210人次教育補助12.95萬元,申報雨露計劃13人次補助1.95萬元。落實公益性崗位20個,5家扶貧車間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13人,一般村民32人。紮實開展各項基礎工作,全力抓好“三個落實”和問題整改,圍繞“四個不摘”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完善產業配套,發展村級經濟

充分利用資源和區位優勢,進一步完善產業配套,豐富產業形態,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新修建果園路4公里,爲125戶果農368畝果園生產及運輸解決實際困難,有序推進臍橙復產。吸引返鄉人才投資380萬元打造特色民宿,提升旅遊服務水平。穩抓項目建設,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由省廣電局投資180萬元幫扶新建總面積698m^2的綜合黨羣服務中心,集電商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於一體。

堅持人民至上,保障民生福祉

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工作,早中晚稻和油料作物累計種植面積達1600畝,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糧食生產任務;切實提升農田灌溉水平,累計耗資100萬元實施建設水溝1160米,覆蓋灌溉面積145畝。大力推進就業創業工作,累計輸送企業員工32個。在省廣電局幫扶下,完成“視播一體應急廣播平臺”建設,豐富羣衆思想,提升精神文明生活水平。

特色亮點

具化“地票”變股金,物業經營促增收。xx村供銷合作社立足圩鎮村區位優勢,已爭取了農村綜合性改革和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共計450萬元,規劃建設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開發小微創業園,引進小微民營企業落地生根。村供銷合作社以土地資源折價入股,將資源變股金,通過廠房租賃預計可帶來租金收入18萬元/年,項目落地後可實現300餘人就業,帶動羣衆致富、促進共同富裕。目前,xx村供銷社已完成基礎開挖,預計20xx年xx月前可投入使用。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3

爲切實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切實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臨時救助工作等工作,爲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基礎民生保障工作。現將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20xx年工作計劃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於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於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並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爲,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範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

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對象納入困難羣衆兜底保障範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爲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時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

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於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爲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後的標準從20xx年7月1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截至20xx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對象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範圍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3660人,佔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

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66848人次、1635.68萬元,其中爲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發放保障金1000餘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爲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於2018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93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啓動緊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500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00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20xx年共審批臨時救助291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99.92萬元,戶均救助達3434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165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4.69萬元。爲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xx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31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20xx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130.92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20xx年1-12月,我市發放農村特困供養金1.175萬人次,共計金額621.1632萬元。爲了加強對困難羣衆的救助力度,切實困難羣衆的基本生活,我市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於20xx年10月起農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400元/人/月調整爲500元/人/月,20xx年7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500元/人/月調整爲559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實行動態化管理,已全部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納入保障範圍,特困供養金也準確及時的發放到位。

二、20xx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嚴格執行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切實加強主動發現機制,織密救助網絡,兜實民生底線,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大局。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羣衆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致貧返貧的羣體按規定程序及時納入農村低保或臨時救助保障範圍,科學合理確定救助資金額度,切實做到救助對象精準認定、救助額度科學確定、救助資金及時安全準確發放。繼續執行好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指導各鎮街通過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的方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切實提高臨時救助及時性和救助效率。

(二)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已脫貧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按實際情況給予不超過12個月的漸退期。密切關注已脫貧人羣中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羣體及低保邊緣羣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給於救助,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協調工作。此外我市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密切同青白江區溝通協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區發展戰略下的社會救助融合發展工作。

(四)繼續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做好睏難羣衆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月動態化管理,同時也會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的要求及時做好睏難羣衆救助工作的調整,保障好睏難羣衆的生活。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4

今年以來,我中心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市金融機構進村入企,積極開展“金融幹部三服務”、“政銀企”、“銀會企”等對接活動,將金融服務落實到“最後一納米”,爲鄉鎮、企業提供真正的“媽媽式服務”。

一是政策引導,推動全市金融機構落實鄉村振興工作。

落實《關於調整<溫嶺市金融機構(組織)評優和績效獎勵辦法>》,將“加大鄉村振興金融供給”作爲金融機構考覈加份項目,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鄉村振興工作力度,將金融資源持續導向基層一線。同時,動員全市金融機構行長、經理深入基層,進村入企,開展政策宣講,普及金融知識,對接融資需求,推廣特色產品。通過“零距離接觸”,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的羣衆觀念、責任意識和服務理念,有效提升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良性互動。

二是精準走訪,有效建立落實“三張清單”(問題清單、落實清單、責任清單)。

推動全市金融機構開展基層走訪活動,調研農戶、企業的融資需求,要求各金融機構進一步下沉工作重心,分派工作人員進村入企,全面瞭解農戶、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情況和融資需求等信息。通過走訪調研,全面建立“問題清單”、“落實清單”、“責任清單”,精準施策,抓住企業需求點、關鍵點、疏通點,消除痛點難點,從而有效助力鄉村振興。截至10月末,全市金融業機構共收集問題1869個,解決問題1655個

三是精誠惠農,助力實施鄉村整形戰略。

深化“普惠+精準”服務,助攻農民共同富裕。堅持分層分類,降低普惠門檻,截至10月末,我市金融機構已在530多個行政村開展“整村授信”工作,累計授信金額達200多億元。塢根“紅色文旅”、石塘“山海旅遊”、城南休閒觀光農業、橫峯全域改造等重點項目獲得銀行機構重點保障。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5

人才是社會幹事創業的第一資源。大學生則是人才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學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質和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近年來,不少地方對於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很多農村地區,長年難以擺脫貧困。關鍵還是在於人才方面出了不少問題。近日,一篇名爲《讓大學生成爲鄉村振興生力軍》的文章更是旗幟鮮明表達了大學生應該不斷爲鄉村振興助力,促進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後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係。貧困地區,受限於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爲重要的是,由於貧窮,導致對於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於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能解決很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爲繼。因此,解決偏遠農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髮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臺。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後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爲。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解決農村地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髮展事業平臺,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遊一遊”。

大學生,是社會改革發展的財富,更是社會精英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幹事創業,需要人才的不懈奮鬥,更是需要大學生不斷在幹事創業中不斷努力。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大國家的戰略部署,是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羣衆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作爲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大學生的不斷助力,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6

爲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我鎮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全鎮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部署推進重大政策、重大行動和重要工作,協調解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難題。在全鎮領導幹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多方協力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現將相關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着眼產業興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因地制宜,大膽謀劃,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糧油、果蔬、藥材、生豬、家禽、水產等五大特色種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持續穩定發展。截至目前,全鎮糧食種植面積逾4.5萬畝,糧食總產1.7萬噸,蔬菜種植面積超過3000餘畝,白芷、麥冬、丹蔘等中藥材種植業再上臺階。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種養殖模式,做大做強溫氏、齊全、新希望等規模養殖寄養場,共計出欄生豬14.9萬頭、山羊1.25萬頭、肉雞150萬羽、肉牛20xx餘頭。創業就業持續攀升,建立返鄉創業基地1個,培育發展射洪鯤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30餘家,回引農民工回鄉創業34人,組織各類農民實用技術技能培訓班2批次140餘人次,轉移勞動力12161人次,創勞務收入約4億元。全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萬元。

二、立足生態宜居,不斷改善農村環境

一是統籌村鎮發展,切實打造宜居環境。我鎮大力實施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突出抓好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村道路硬化和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面落實土地整治、危房改造等措施。累計建設農村道路26.42公里,建設省道S101線涪西段,建設各類衛生水井67口,安裝自來水5處,維修人民渠乾渠7公里,改造整治提灌站5座,建設萬畝高標準農田,同時儲備上報20餘個村道路拓通、捨得酒糧基地建設、農村水環境治理等打基礎、利長遠的項目。

二是不斷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推進村莊清潔、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河流保護、秸稈禁燒行動。落實日常保潔制度和保潔人員,加大垃圾清運日常巡查力度,截至目前,建有垃圾壓縮站及集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及管網項目各1處,建設完成“千村示範”污水處理工程2處,完成330戶衛生廁所改造,達到全年目標(360戶)的91.7%。紮實開展河長制、庫長制工作,不斷完善縣鎮村三級河長監管體系,組織開展常態化巡河護河,加強與大英象山、通仙河道聯防聯控,出境水質常年保持3類。強力整治露天焚燒秸稈行爲,開展執法巡邏,廣泛宣傳教育,出動流動宣傳車95次,現場制止秸稈焚燒20餘處,羣衆環保意識持續增強。

三、着手鄉風文明建設,打造和諧環境

一是大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鄉村振興示範村鳳凰村爲試點,先後開展10餘次“我是黨員宣講人”、“主題黨日”等活動助力文明創建。同時,在村主道路建設“黨員示範一條路”,設置文明守禮、先進典型路牌10餘個,組織村民積極參與“鄉風文明先進評創”,對黨員先鋒模範、脫貧攻堅示範戶、環境衛生示範戶等8大方面起帶頭作用、羣衆公認的黨員羣衆進行宣傳表彰,以身邊事、身邊人感化和引導全村羣衆共同參與共建,促進全鎮鄉風文明水平提升。二是利用村廣播、文娛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抑制天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培養家庭和美、鄰里和睦、村社和諧的農村社會新風尚,推動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民風持續好轉。

四、發展先進文化,切實加強社會治理

一是弘揚向善向上社會正能量,提高羣衆凝聚力。我鎮充分利用黨建微信羣,農家書屋遠程教育等平臺,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扶持培養一批產業帶頭人、文化鄉賢等鄉土人才,推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依託“賀誠故里”的紅色文化底蘊和稟賦,挖掘開發耕讀文化,先後開展4次以“將軍故里”爲主題的大型文藝活動。

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把黨建責任抓實、抓細、抓到位,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覈,嚴格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開展生活,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載體,過好組織生活,持續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我鎮全年共開展“兩學一做”、“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遠程教育、黨課宣講等各類學習教育50餘場次,覆蓋黨員幹部1500餘人次。同時,通過專題會議、中心組學習、黨員大會、撰寫心得、送“黨史”下鄉文藝匯演、詩歌徵集等方式分層分類學習“四史”90餘次,將黨史內化於心。

三是切實加強平安鄉鎮建設。建立健全鎮村管理、服務、協調能力,嚴厲打擊村霸,重拳出擊黃賭毒和邪教組織,主動化解農村社會矛盾,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羣衆自治良性互動。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7

按照《中共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報送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情況年度總結的通知》文件要求,對涉及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認真梳理,現將20xx年度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多措並舉,有序推進20xx年城鄉居民醫保徵繳工作,確保我縣城鄉居民應保盡保

我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全縣11個鄉鎮,149個行政村427個村民組,覆蓋率100%。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爲88211人,完成目標任務的97.47%。

二、基本醫療保險爲主,商業保險爲輔,切實解決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近年來在保持基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增加人民羣衆滿意度和幸福感。繼續推行“大病補充商業保險制度”,引進多元化、系統化的商業補充保險,切實補充基本醫療保險不足部分,降低老百姓醫療負擔,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全年醫保基金總支出5361.20萬元,其中:住院報銷14775人次,醫保基金支出金額4974.39萬元,門診特殊疾病報銷3445人次,基金報銷323.96萬元;門診統籌報銷4345人次,基金報銷62.85萬元;

大病保險報銷675.60萬元,大病商業補充保險報銷113.88萬元,重大疾病專項補助19.54萬元,重大疾病特殊補助2.59萬元,醫療救助978.22萬元。

三、重點推進工作

(一)20xx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在徵繳期內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工作,要確保數據準確性及及時性,杜絕出現漏保、錯參的情況;

(二)加強各級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爲的監管,把控好醫保基金的第一防線,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平穩運行。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8

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基本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興實施正確方向是實現鄉村穩、農業興的要因素,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關鍵目標指向,擁有一支深刻了解農村生產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質“三農”工作保障隊伍尤爲關鍵。

留助鄉村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好發展。人興則鄉村興,人旺則鄉村旺。選拔培優鄉村振興的人才要着力從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馬”,首先,鼓勵本土人才積極投身鄉村建設的同時,要制定並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長髮展機制,充分激發鄉村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鄉村人才的技術優勢,進而帶動產各個業快速發展,帶動致富。其次,從教育、就業、醫療、基礎設施、居住環境等條件入手,不斷改善和優化本土鄉村人才的成長髮展環境。通過健全的保障機制的投入,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相信本土鄉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

培養新時代人才,共建鄉村振興好發展。新時代的鄉村需要更多新時代的人才來點燃,大學生村官計劃是想鄉村提供人才振興支撐的重要途徑,爲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三農”工作幹部隊伍提供源頭活水。大學生村官計劃自實施以來,爲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紮實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們發揮着積極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會經營、善管理、懂技術的大學生村官爲鄉村振興默默地奉獻着自己的青春,是鄉村振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隊伍。要建立引導並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長效機制,鼓勵更多年輕有志青年紮根基層、服務鄉村振興。

要築巢引鳳,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要多方引導返現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科技人員、退役軍人等等返鄉做“創客”,鼓勵支持並引導鄉村精英羣體返鄉投身到鄉村振興,不僅僅要靠當地政府部門創造便利條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鄉村基礎建設,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更好解決返鄉精英羣體的後顧之憂。栽好梧桐樹,吸引鳳凰來。營造“靠環境引人才,用服務留人才”的良好氛圍,制定人才、財稅等優惠政策,爲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吸引更多的人才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全面發展升級,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人才振興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靈魂,鄉村振興必須人才爲先。人才是創新創業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穩固,才能築起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大廈,打開鄉村振興新局面。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總結(精選9篇)9

20xx年文創項目啓動之初,屏南有近八成農村人口外出,面對這一全國普遍困境,一方面,屏南縣着力於“引進高人、引回親人、引來新人”,並注重把引來的人“留下來”。爲實現“三引”目標,屏南進行了一系列創新,不拘一格用人才。同時通過修繕古民居、古建築、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村級醫療站點、復辦村級國小,爲新村民發放《居住證》等方式,吸引了大批有活力和創造力的“新村民”定居鄉村。

另一方面,當地政府創新建立“中介式”流轉機制,由村委會建立中介平臺,從祖居戶中流轉舊民居,再按一定標準租賃給“新村民”,該模式既有效避免流轉中出現哄擡租金、權益糾紛等無序現象,也解決了傳統村落古建築“保”與“用”的難題,改變過去農村資源流轉自發、無序、混亂狀態。在此基礎上,創新古村修繕模式,注重活化利用古村落元素,建立“新村民”出資、駐創藝術團隊設計、村委會代爲建設的運作模式,按照“修舊如故”“一屋一特色”的修繕理念,以較低成本實現技藝傳承、老屋保護、就業增收、舒適宜居“四贏”局面。

這些做法不僅帶動了人氣、盤活了村莊、興旺了產業,還破解了一度作爲經濟滯後縣的“空心村”難題。比如,該縣的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龍潭村轉變爲小康明星村和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村莊常住人口從180多人恢復到600多人,還吸引了來自香港、北京、上海、江西、深圳等地20多戶新村民定居,他們將租賃房進行改造,發展創作、研學、圖書、展覽、手工等各種業態,同時還讓“外流”的原村民300多人返鄉,僅20xx年就吸引了20多萬遊客前來參觀體驗。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效果,

一是屏南實踐“用文化喚醒鄉土,以創意激活鄉村,讓宜居重歸鄉村”,通過提升鄉村價值,改變長期以來對鄉村“落後、衰敗”的偏見,同時努力激發新老村民的內在潛能,使之重新審視自己的家園、發現鄉土和傳統文化的價值,提升鄉土社會的凝聚力和價值自信。

二是在此過程中,積極倡導鄉村的新價值與新生活方式。隨着生態文明和城鄉融合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於資源的定義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沒有多少價值可言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資源,逐漸被重新賦予新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屏南的空間生態資源被引進的藝術家們充分發掘,鄉村的生態涵養、休閒觀光、文化體驗、健康養老等多重價值正逐步得以顯現,並帶動出人的審美和精神追求,以形成更爲豐富的創意題材,同時促進鄉村振興要求的產業發展。

當前,人們對於優質生活的定義也在發生着微妙變化,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人們競相涌入城市,到如今的“逆城市化”相輔相成,鄉村正逐漸成爲高品質生活的“另一種選擇”,成爲城裏人“嚮往的生活”。鄉村文創一方面應該發揮優勢,通過藝術和文化的介入,賦予鄉村新的文化功能和價值,以新手段和新方式加以活化利用,激活鄉村閒置資源;另一方面,應加強“文創”與“鄉村”的融合與互動,從“下鄉”到“回鄉”,處理好“外來”與“本土”的關係,以整體性思維將鄉村文創、村落活化及城鄉融合結合起來,把鄉村打造成可以承載新生活方式和新創業方式的優質空間。

標籤:鄉村 振興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