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的感悟

文化8.51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常常會隨着經歷的不同,而對某些事或人有不同的感悟,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於心。不過,你知道要怎麼寫感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的感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的感悟

文化苦旅的感悟1

在距今半個世紀之久的明朝,寧波月湖西畔,一位身着朝服的官員揹着一隻近乎磨白了的藍布包袱,手中緊緊攥着一張卷邊的墨紙,佇立在湖邊,朝着遠方的晨曦久久凝望。他是範欽,他在尋找下一個文脈連接處。

範欽一生輾轉各地,最高官職以兵部右侍郎爲終。很難想象,如此一位官吏,竟然與藏書這一項事業存在交集。餘老就曾在《風雨天一閣》一文中作出了個人的見解——先是功利,再是熱愛,最後堅守。不可否認,範欽的藏書事業着實創造了一番輝煌,但是藏書事業的開始卻是以謀求仕途高升爲目的的.。但是,在收集了各方政書、實錄、地方誌後,範欽在機械的搜尋、研讀、實踐官場理論後,恍然發覺自身興趣似乎與藏書開始了一段似有若無的微妙關係。適逢此時範欽在官場上遭受誣告而因“廷杖”入獄,這一切徹底改變了他一心求官酬志的熱情,卻轉而將這似火熱血一門心思拋灑在壯闊的藏書事業上。退去朝服,範欽走得更加輕鬆;拋去雜念,範欽找尋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國文脈,傳承的是延綿不斷的文化基因。

範欽的熱愛和堅守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以至於這座始創明朝的天一閣能夠逃離朝廷的搜刮、戰亂的危難與水火的無情,如今已併入於世界三大家族藏書閣之列。但就像餘老在書中反覆提及的,藏書雖然完好的保存了,但如果沒有廣泛的傳播與普及,再多再好的古籍也只能淪爲一堆廢紙,在中華文明的纜索上發出沉重的嘆息。

“藏”不是終極目的,藏書的關鍵在於將其廣泛傳播。偉大藏書家範欽在這一點上確實略有欠缺,所以更需要如今的我們擔起使命。在多元文化競爭的社會轉型期,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層精神內核,將其坦示世界成爲了我們的共同責任。同時,我們又面臨着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傳統到底應該用何種方式健康久遠地傳承?不經聯想到對待韓國泡菜申遺事件,與其計較泡菜的原產地在不在中國,四川泡菜的味道有沒有韓國的好,不如將目光着眼於傳承、創新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就傳播而論,不能持有故步自封的態度,更不能不問目的愚忠式地傳遞責任,而是要懷着開放包容的心態,在與世界各地區特色文化的交融互鑑中迸發出新的生命活力,以一種飽滿昂揚的精神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文化苦旅的感悟2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於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祈祝,卻希望自身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通過文字我看到了穿行在祖國名山大川之間的餘先生或輕拭汗漬,或佇立思索,亦或是與一行好友歡快暢談。

餘先生的旅行是深沉的。他像是在進行一場朝聖,去和所到之處的人文歷史進行一場精神的對話。在他的眼裏每個城市都是擁有生命的,都散發着獨特的魅力。莫高窟的壁畫線條中能找到朝代的變遷,三峽的河道中滿載先人的贊詠,廬山的方寸間遍灑文人的風情。

爲什麼如今我們很難感受到風景中的蘊藏?我想一方面是因爲交通便捷,各個地方的逐漸同化,更多的可能是因爲我們缺少了一種敬畏和敏覺吧!每個城市都逃不掉奔忙的車流,擁擠的人羣,繁華的商品市場。每個人呢!都變得浮躁,只把風景留給了相機。照片是對時空的定格,只是爲了給我們日後的'回憶增多一些斑駁的色彩。如果我們的旅程只是爲了日後的回憶,那現在又有什麼意義?今後的旅行我們不妨學習學習餘先生,用心去體味一處風景的韻味,用語言去探索一方水土孕育的風土人情,用思索與先輩進行一場精神感應。

文化苦旅的感悟3

讀書,讓我既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擁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甚至日後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妝。我未入過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聲音,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情,但書本給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

走,不爲終點

進入20xx年,元月選讀的並非《文化苦旅》。那天晚上,是記憶中第二次丫頭給我推薦這本書了:“媽媽,你知道餘秋雨嗎?”“知道,但他的書讀得不多。”“你讀讀《文化苦旅》吧?”孩子興沖沖從書櫃給我拿來,不忍掃人家的興,便窩在沙發上隨手翻開。

“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扉頁這樣一句話讓我對內容產生幾分期待。許是過了40不惑,品嚐生活諸多,知道“苦”字後面總是隱藏耐人尋味的厚重。隨心所欲,慢慢翻閱,順從文字牽引,去尋覓企圖遇見的絕美行旅。其實,我之前對遊記是不太感冒的,但翻過幾頁,卻發現這本書裏的每一筆卻比過去讀得那些借景抒情的文字沉甸許多,靈性的山水遇到作者,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沉溺其中,竟有些無法自拔。

《文化苦旅》分爲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山水物象,大漠荒原,處處留下作者的足跡,也留下作者的思考,字字真言,處處真心。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爲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現了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通過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憶,展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走向。

《道士塔》《莫高窟》有對民族屈辱歷史的感嘆,有對愚昧的中國道士及賣國者的批判,有對中國古代燦爛文化被毀的悲哀。與此同時,餘秋雨又對莫高窟的燦爛藝術有着深切熱情,“它們爲觀看者而存在,期待着仰望的.人羣。”正因如此,纔有一種警醒:“我們是飛天的後人。”情感的抑揚、低落、昇華,在餘秋雨的散文中此起彼伏,顯示出中國學者特有的文化心態和生存心態。

寫西湖的文章並不少,但真正從西湖的碧水柔波看出它在中國人文景觀上獨具的內蘊的又有幾位。《西湖夢》便將山水的停滯,人性與非人性等人格、道德、社會的多重思路一一鋪展。在餘秋雨筆下,山水景觀,人文世態,歷史變遷,自我生命體驗渾然一體,行止於古今之間,盤旋於歷史文化長河,而又返歸於存在之境。“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只是人對自然的淺層次情感反應,只有以這種激動爲情感喚起,並能進而深刻地體悟自然獨具的人文內涵,生命意味者才真正感知了自然的生命力。

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咆哮的長江水,文化瑰寶莫高窟與天一閣,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一幕幕被文字雕刻得那麼清晰、真實、有質感。餘秋雨用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描繪着一幅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一支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帶着我們去感受華夏五千年曆史的興衰與悲涼。細細咀嚼後,就會發現這本書裏的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意象,想借山水古蹟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尋求“一種再親暱不過的人文文化”,“一種把自然與人情搭建得無比巧妙的生態環境。”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其實,《文化苦旅》中嵌生個“苦”字,表明了作者行程之苦,修行之艱。正像他自己所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山重水複,無言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的確,讀餘秋雨的文字會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造就人的,莫過於書了。一本本書,在人們面前一頁頁翻着,就像一道階梯,人們由它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

走,不爲終點,只爲已劃下的曲線。

文化苦旅的感悟4

餘秋雨走在民族的土地上,用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細膩的筆觸記錄下華夏的文明,《文化苦旅》之苦,苦在其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後的辛酸。

書中苦的滋味爲這本記錄中華千年文化的史冊“融入了一道震撼心靈的傷痛”在我沒讀過它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之處的背後竟有如此深層的含義。

作者的腳步與人生苦旅一經重疊,登時聚現了多少文化勝地:從名城古蹟到鄉間小鎮、海外僑居;從牌坊、筆墨再到夜雨.....

當走進這些書中的情景,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個被流放的孩子,被逐到一片陌生的土地,好奇心推動我們向那歷史走去,在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只靜靜地看着光影投映下石壁的變化,如同它靜靜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

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的輝耀,但它也曾遭遇浩劫,對於王圓篆這個“敦煌石窟的罪人”,我便有了疑惑,爲什麼這顆明珠,王道士卻對其棄之不顧,任它流落外人之手?我相信,作者也有同樣的體會,他對這裏的燦爛藝術,擁有深切的熱情。

而千年之後的今天,那神祕的洞窟又爲何引起人們的注意,它並非外表絢麗,只是一種儀式,一種美的標本,即使它曾被人無情的埋沒,也終將會依舊美的獨特。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幅對聯道盡了江南的魅力,江南小鎮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創造。雖然我不曾去過,卻在文中體會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古時的文人墨客在飽受打擊後選擇歸隱,大概也是爲了那份寧靜詳和吧。

儘管如此,我對隱居仍抱有看法,因爲當時供文人們發展的空間過於狹隘,逼得他們只有隱居了。

合上書卷,不由自主的走到窗前,流動的車潮,閃爍的燈光,正自我展示另一種文化但千年前深埋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去走一走,細細咀嚼中國文化背後的奧義,去釋放自己的疑感。

文化苦旅的感悟5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爲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蘊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爲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說“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的讀後感

第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直到上大學時纔買了一本認真來讀。古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長智慧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滌。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的感悟6

《文化苦旅》這本書時餘秋雨的散文集。全書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有的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描述大漠荒蕪的黃河文明的盛衰,使人見識歷史的深邃與蒼涼。有的卻是以柔的悽迷的小橋流水爲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神情俱佳,更神奇的是他竟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現了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他在祖國文人所留下的`風景中走走停停,行行止止,並在每個所到的地方都能感受到沉重的歷史文化氣息,讓他沉醉其中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由此提筆,做出了自己一些有關文化的評論,希望亦或是奢望。

縱古觀今,多少文人墨客抓狂於桌前,消失於桌前。

爲什麼?

爲什麼稍稍做點學問生活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爲什麼詩、文人總是要等到他們消失之後纔會萬古流傳;爲什麼總是等着所有人沉醉、沉溺於其中或消亡於其中之後才能留下輝煌的知識文明,如果現在所創造的精神與物質文明都需要以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爲代價的話,那再過千百年,文明必定會自己的精神文明壓得喘不過氣來。若精神與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習和遊戲總是對立,那不知何時才能達到一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我想餘秋雨一定是本着這樣的想法踏上了旅程開始了振奮人心的苦旅,我不能想象真正站在那一個個神奇的景象面前時,秋雨的心靈受到了多大的衝擊,我甚至都不敢想象那一次次的精神洗禮有多麼的猛烈,一定會像一個傻瓜一樣木然的站立着,時而腦海裏滿腦章句,時而滿腦空白,我羨慕、嚮往、嫉妒。

我羨慕他,有這樣的機會,我向往,他有這樣的經歷,我嫉妒,他有這樣的但是和氣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那一份才氣。

我記得第一篇,《道士塔》有一種心碎的痛,王道士的身影時時浮現於眼前,揮之不去,他乾燥的、看看一點碎銀就裂開的嘴,還有那一道迎着外國人諷刺的目光恭敬的遞出一卷卷經書,拿劣質顏料粉刷精美壁畫的身影,我好痛,爲國家痛,爲民族痛好似我變成了一位真正的智者,心動伴着心碎。

他的那個時代,人煙尚且還稀少,當我讀完莫高窟時,發現自己竟大口吐氣,平復着心中的激動。在沙漠深處的陡坡,濃濃地吸收了無量度的才情,空靈靈而又沉甸甸的站着,變得神祕且安詳。點開莫高窟的圖像,愣神,對他傻想,相對於埃及金字塔、印度山奇大塔、古羅馬的鬥獸場,中國的遺蹟真是很難得的具有很大的積累性。

他讓我感覺我彷彿成爲了漫天飛舞的雪,我瞬間感到歷史有着一種不可抑制的美,有着博大的精神,神奇的兼容性、傳承性、宏大性和神祕性。

我理解他並且深愛他。

記得印象最深的,其實是一彎泉水。對於那一彎泉水的渴望,見識就像對失落故鄉的尋找,對離散親人的查訪,行走于山間、泉間、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到底是月牙泉,隱藏域哈沙山中的月牙泉。

當他嚮往巔峯,嚮往高度時,巔峯去僅僅只有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於是,恰好在這時,變發現了那泉,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潛伏在深谷,每個人都在不懈的往上爬,拼命的往前衝,最後什麼都可能失去,高處不勝寒。

高有高的險,低有低的平,全由我們自己來斷定,每當我們做好一件事前,我們需要停一停手,放一放腦子,思考自己到底做的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瞭解自己,適時放空自己;

理解自己,學會引導自己;

平復自己,懂得優秀自己。

文化苦旅的感悟7

早就聽說餘秋雨先生的大名,今天有幸讀到他的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借我一生苦旅無疆,尋覓中國笛聲何處嘆千年。”他是深深地愛着中國文化的,他走遍祖國千山萬水寫下了這本文化散文集。

“文化苦旅”這個“苦”字不知作者有沒有經過一番思量之後才確定下來。從這個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這本書情緒是低沉的,也表現出作者對文化的一片赤誠,真有點唐僧取經的味道。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跟隨着作者的腳步,我遊覽了衆多的名勝古蹟,我聆聽過沙漠中泉水的淙淙聲,我暢遊在三峽的山水長廊裏,我領悟過廢墟中掩埋的真諦,我感受到封建社會美好的人性……我傾聽着作者談古論今,在某個充滿意境的空間裏發出對中華文化的深思與感慨。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這一本《文化苦旅》所能概括的。作者呼籲更多的人來保護祖先留給我們的遺贈,不要讓現代的高科技掩埋了古典優雅的亭臺樓閣。我覺得,既然我們生在這個繁華的年代,就理應比我們的祖先做得更好,因爲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條件。

但看看這個社會,有多少人瞭解中國歷史,有多少人在清明節還去認真地掃墓,又有多少人在閒暇時彈琴作曲、吟詩作賦......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爲保護文化的使者,但最起碼身爲一箇中國人,我們要懂得保護文化,而不是崇洋媚外,把祖先的遺贈拋之腦後。

我已經是一箇中學生了,我忽然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當我們沉迷於網絡,或戴着耳機在高樓大廈間閒逛時,我們似乎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兒時的我曾經天真地認爲,中國的歷史文化不過是一些只能供人蔘觀而無法起到實際作用的東西。如今,我不禁爲當時的想法感到一陣內疚。中國文化如同那醞釀千年的酒,時間越長,越是香飄千里。

我們要站在時代的頂峯,讓中國文化昂揚在世界之巔!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文化苦旅》的時候,身邊就是古舊的老屋,從夢外將我輕推入夢又將我搖醒的蒲扇,還有那滴雨的屋檐和清涼的月色,在夏日的蟲鳴中沉沉地睡去。老屋和屋內的一切,沾染着過去的味道,被洗得發黃。如今,它已經不再,像文化逝去那樣。

跟着餘秋雨大師的文化尋蹤,我也可以在炎熱的季節得到山麓間書院裏樹陰的庇護,在道士塔看着千年古剎被毀的深深嘆惋,荒涼的孤煙大漠流放的人羣浩浩蕩蕩卻也寂寞地行經寧古塔,一段段冗長的土堆未經歲月打磨前燦爛的往昔。一種見證的消失,一種文化存留於世間的印記的消失。

尋訪老先生腳下踩實的每一個腳印,串聯起來便是一條小徑,而小徑與兩旁的雜亂而荒蕪的野草相比是如此分明,好象是過世人迷茫的.眼神中扯一條線到那快要消失的文化財富中去。此刻,我更覺得他是一個攝影家,如留下花樣年華一般挽住文化的手,扶住她搖搖欲墜的身形,將她們定格在歷史這張底片中呈現於眼中。

剛剛開始拜讀的時候,便被“苦旅”二字所震撼。旅本是一種艱苦的修行,再加上苦字,那是一種怎麼樣的精神境界呢?撥開歷史的荊棘,拂去歲月的蒙塵,雖然不能將燦爛的文化拼成一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長卷,將他們塗抹成一樹緋紅的桃花,但那些在殘損古蹟前發出的嘶吼和嘆惋。

那些堅硬的文字卻是一隻無形的手,緊緊纂住那些荼蘼的時光裏文化的衣袂,然後親手叫到我們的手中,這是屬於他的文化苦旅,看着道士的無知,肆意地覆蓋掉的壁畫,他的“住手”彷彿是站在歷史的懸崖上發出的怒吼,一種對於文化的逝去視而不見的質問,而對於我們而言,這更像是海上的燈塔,在我們駕駛的一葉葉扁舟迷航是給予光亮,導引一種正確的文化取向和態度,保護的不僅僅是鐫刻着文化的遺蹟,而更是陷入困境的文化本身。如今,我們在探訪文化的道路上,要做的便是雙手接過那些零星的碎片,用自己的力量和對於文化的不懈探尋是文化這座只露出八分之一的冰山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也許那古舊的老屋不僅僅有讀《文化苦旅》時的記憶,過去的很多藏在屋檐下,牆角邊的細節還來不及等我去一一將它們發掘便被隆隆的推土機所掩埋了,而現在我要做的便是緊緊攥住殘餘在現實中的文化碎片,不要讓它們被這個時代的風吹散。

文化苦旅的感悟8

後年歲漸長,對余文也有了更理性的認識。相較於文化散文,余文更接近於媚俗文學。“媚俗”這個字眼用於評價散文或許有些刻薄,但不乏其道理。在上海的一次掃黃行動中,公安在一位小姐的手袋中發現了三件東西,口紅、平安套和《文化苦旅》。當然,每個人都有閱讀的自由,性工作者也不例外。但余文被冠上“文化口紅”,“文化平安套”也是不爭的事實。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文化散文”其實質更接近一種速食文化,功用文學。其速食程度之深,功用之大足以讓一名性工作者在上班時依然帶着它。 其實“文化苦旅”最開始是上海《收穫》雜誌上的一個欄目,在受到讀者好評,又經過市場的反覆測試之後才集結出版。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身處在一個“精英不再引領羣衆,反而是羣衆支配‘精英’”的時代,余文更像是一種充分熟練掌握了羣衆口味的快餐,或者說是能夠犀利地洞悉、追蹤羣衆趣味和市場走向的獵狗。

對餘而言,媚俗不再是一個刺耳的貶義詞,反而是一種文化營銷策略,可以從羣衆口袋中賺個盆滿鉢溢,贏個德藝雙馨的好名聲。 除此之外《文化苦旅》的媚俗之處還表達在何處?答曰:過度的煽情。可以說餘是一個合格的文匠,但絕不是一個思想者。過度的渲染誇張讓余文的思想性支離破碎,而生搬硬套的`博聞強識讓余文喪失了根本的邏輯性。

如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他寫道:“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衆。整個民族在丟臉。”筆者想問這國土怎麼就“貧瘠而愚昧”了,就算是吧,這和蘇東坡被放逐又有什麼關係?僅僅因爲蘇東坡被當權者貶職流放了,這國土就“貧瘠”了,就“愚昧”了,整個民族就“丟臉”了?當時到底又是誰站在民族之外看“整個民族在丟臉”?其實蘇東坡的放逐無非是當時政權鬥爭的犧牲品罷了,有必要要提升到國家的高度,動輒民族主義麼?

文化苦旅的感悟9

很早就知道餘秋雨先生寫過的一本書叫<文化苦旅>,那是因爲”文化本是一場苦旅”,今天有幸讀完全書才深深感受到餘先生這本書中書眼”苦”的含義.

一開篇,文章便顯得很苦。《道士塔》中的那個道士將莫高窟中的一件件國寶以極低的價格,爲了自己的一點點私心和貪婪,卻將中國最古老的文物的所有價值放棄,換來的是一輛輛馬車將中國的一噸噸國寶拉走,或許是時代的抉擇吧,道士卻不知他打開的那個洞窟是世界奇絕。大西北的凜冽的風吹的敦惶在無助地流淚,如今,面對於道士的墳墓與早已空空的國寶寶庫,留下的是怎樣的無可奈何啊,這次第,怎一個“苦”字了得?同樣的,隨着讀者對文化遺產的丟失的遺憾,作者也感慨開來,一開頭便是對歷史的深深嘆息,讓人嘗過了苦的滋味。

隨着作品的深入,我也彷彿跟隨着餘秋雨先生遊覽大好的風景,與他一同感受與前行。“中國最偉大的建築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隨着他這樣一個開篇,我們便回到了千百年前李冰父子的時代,在他那無盡的表達下,當他對一片片風景或歡呼鼓勵,或低調批評時,都能深深感受這前人的.創造與後人的或悲或驚。當然,文章中也不乏風趣地寫上海人,上海人的傲氣,對他人的鄙視,不知是不是因爲作者也是上海人的緣故,他把上海人寫的如此令人喜憂皆具。至今讓我無法忘掉的是上海人的吝嗇,但也無不顯示出作爲大都市人非凡的頭腦與智慧。文章就在這樣一篇一篇的遊記中結束了,大半個中國便透過作者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化爲這樣一本《文化苦旅》。

在前言中作者也提到這是他閒暇之餘的一部小作品,但令我震驚的是,這樣一本小小的作品卻記錄下的是中國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旅行,中國的所有人文與風景在一本小書中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對於書眼“苦”我想可以這樣理解:旅遊中肉體的苦,心靈的苦卻能化爲文化和思想的甜。

文化苦旅的感悟10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端頗多,如今看過並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敘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爲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爲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

他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

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爲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爲寓言。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說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說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爲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

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嘆息還是讚歎?“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

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的感悟11

這是《文化苦旅》中的一文,作者餘秋雨。

很欣賞這樣的一篇文章,不是因爲它帶領自己看到了什麼異域的風情。也不是它讓自己又心生了些許離奇的感動。自己只是在閱讀這篇以故事形式講述作者小時候的見聞時的經歷中,感受着中華民族的偉大。

在作者的文字裏,牌坊是一種象徵。它並不代表着什麼,也沒有絲毫值得炫耀的表情。只是當那些個早亡了夫婿的妻子,沒有再嫁人,便可以立起這樣的一道牌坊,來證明她的貞潔罷了。村裏的文字不多,也許是沒有多少人識文斷字的關係,這裏可以稱得上文字的東西,似乎屈指可數。孩子們便想到了那一道道的牌坊,因爲在一般人的印象裏,那一定是爲了紀念某個人而立起的。

我想:那些村裏的小孩子,也是那樣想的,所以他們齊齊地把目光瞄向了那一道道高高聳立的牌坊……可惜探究的結果,也許會令小孩子們失望了。因爲那些個牌坊,甚至沒有一個名字。似乎也只有村裏的那些最老的長者,還可以憶起那道牌坊是爲誰而豎起的。除了他們,卻少有人知道那一道道牌坊後面的故事了。

也許這牌坊並不是爲某一個死了丈夫的`女人而立的,它象徵着那些剛烈的寡婦的總和。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沒有了可以依靠的男人,她活着將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啊!而她卻可以守着那份貞操,堅強的生活在每一天,那便已有足夠的理由立起那道牌坊了。也許這一道“碑”,並不能幫到她什麼,甚至那些沒有名字的牌坊,並不能說明自己的貞潔之心,不能減輕自己的苦難。

那麼,它只能是精神世界的讚頌了,也許當某一個寡婦看到了村裏的某一座牌坊,哪怕看不到它上面的名字,但當她在經歷了苦難後,毅然生存着,保有着那份做爲一個女人的尊嚴時,那麼,她便有勇氣說,那道牌坊是“我”的……

文化苦旅的感悟12

我非常喜愛餘秋雨這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僅寫得很打動人,更是一代大師,在文學上有這樣的成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的作品《文化苦旅》就是代表作之一,我非常喜歡。

讀過餘秋雨的這本書,給我的觸動有很多,讓我瞭解了很多文化古蹟,這些勝蹟的出現和保留讓我們看到了古代文人的心酸和艱難,今人應該珍惜和繼承發揚。散文集中還寫到了人生之旅等主題,也讓我明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所謂閱歷不光是要多讀書,還要多思考和經歷,這樣纔是真正的見多識廣。

文化苦旅的感悟13

掩卷沉思,在社會已然進入科技高度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對物質追求達到了無止境,各種成功學、厚黑學、官場小說甚囂塵上。

讀《文化苦旅》卻讓我如同在茫茫的沙漠中尋着一汪清泉,這樣的.甘冽,透人心脾,盪滌心靈。作者寓情於景,在帶領我們領略山水風光的時候,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失落的嘆息,對民族精神何去何從的一種反思。

很贊同作者在《筆墨祭》最後所寫的:“這個民族的生命力還需要在更寬廣的天地中展開。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醜。”讓我們像逐日的夸父一樣追逐美好吧。

文化苦旅的感悟14

第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直到上大學時纔買了一本認真來讀。古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長智慧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滌。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我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齊,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我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向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的感悟15

散文集《文化苦旅》成爲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作者從山清水秀的江南一踏上廣袤的東北大地,他寫道“這裏的天空藍得特別深,因此把白雲襯托的銀亮而富有立體感。藍天白雲下面全是植物,有莊稼,也有自生自滅的花草。與大西北相比,這裏一點也不荒瘠,但與江南相比,這裏似乎又缺少了那些溫馨而精緻的曲曲彎彎,透着點兒蒼涼和好漢。”這是餘秋雨剛接觸東北這片遼闊的土地的初步印象和感受。東北的天藍地廣瓜香一掃作者心中的荒涼之感,但抹不去這片土地上那凝重的流放的歷史。“寧古塔”清代對所謂的犯人的流放之地。清朝的許多大案都以它作爲句號,因此“寧古塔”三個再平常不過的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最不吉利的符咒,而“寧古塔”所在地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市寧安縣。我生於斯,長於斯,四年的大學生活又在荒地東京城度過。在這片浸透流放文化的古老土地上,歷史的痕跡在我心中,只不過是渤海古寺廟中那座古樸的唐代石燈塔,至於“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這種被流人充斥的文化,我是知之甚少。

那日,遊雪堡,參觀大型雪雕“流放文化”。只見三個清代裝扮得文化人,兩人對坐一方桌兩側,一人站立中間,目視前方。三人左旁邊利者的巨大雪牆上,龍飛鳳舞寫着一句話。可惜我不識書法。不能完全看懂,只是看一“吳”字,可能是一姓吳的文人,被流放於此,感於冰天雪地,感於罪人之身,感於妻離子散的依據感嘆之言吧!回家後,我仔細翻閱餘的散文,終於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吳兆騫,清代康熙時期的人士,被流放寧古塔,而其好友顧貞觀緊所能,傾囊而出救出吳兆騫。餘氏查閱大量的史料,得出結論:今天東北人的豪爽好客,重感情講義氣,一定與流放者們的精神遺留有深刻關聯。

我不知道他的結論是否準確,但總是隱隱感覺歷史的遺風總有它一脈相承的道理吧。在靈動的文字中,我感受到的是生命傳承的.力量。雖然我對流放的土地不甚瞭解,雖然我對流放的文人不甚瞭解,但是我懂得這片土地的博大,它總是敞開胸襟,接納一切投奔而來的人們,無論他們是被迫的,還是被生活所迫的。

今天的東北,問起人們的籍貫,你總能得到豐富多彩的答案。誰能否認蠻荒之地的熱情呢?踏上這片土地,你會感受到那款款深情的。東北風颳過文壇,不正是以東北人的幽默浩清征服國人的嗎?這就是我讀餘秋雨的《流放的土地》一點感悟。耳畔縈繞着《我愛你塞北的雪那動人的旋律,我知道我生於這片多情的土地,儘管它還落後,但它永遠是古老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