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2015觀潮節是幾月幾日 星期幾

文化1.46W

2015觀潮節是幾月幾號 星期幾

2015觀潮節是幾月幾日 星期幾

2015觀潮節是公曆9月29日,星期二。

杜甫曾說:“八月十八潮,天下壯觀無。”,南宋時已有此節。杭州人十一日起就有觀潮的,十六、十八傾城而出,從廟子頭到六和塔,沿江樓房均被租賃當作看位觀潮。清初以來,因河流改,觀潮已移到海寧。

觀潮節的由來

舊俗,觀潮節也是“潮神節”。以前每當這一天,沙地到處都要募捐聚衆祭祀潮神,稱“潮神會頭”或“潮會”,張神殿、鎮海殿、靜海殿、靖江殿等處,香火十分旺盛。這種風俗,與錢塘江河口段“坍江”頻仍有關。那時人們無法瞭解潮汐的成因,就免不了以神力來穿鑿附會,於是就產生了潮神的傳說。歷史上,錢塘江河口段潮神衆多,但沙地民衆普遍敬奉的是張老相公,即北宋時的漕運官張夏。凡潮神節、“坍江”及農曆三月初六張老相公生日,必祭祀。

除了地理因素,涌潮也因時而異。每當農曆朔、望之後一兩天,月球所引起的太陰潮與太陽所引起的太陽潮相合,出現大潮;上弦和下弦之後的一兩天,太陰潮與太陽潮相消,則爲小潮。而每遇天體運行的秋分大潮,涌潮最高,尤其是農曆八月十八日的潮水,高大整齊,蔚爲壯觀,所以自古以來這一天是觀潮節。

習俗

錢江觀潮,起於漢魏,盛於唐宋,歷經2000餘年。南宋定於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所謂潮神生日),在錢塘江上檢閱水師,以後相沿成習,把這一天作爲觀潮節。蘇東坡盛讚:“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景此行那兩得。”

舊俗,觀潮節也是“潮神節”,以前每當這一天,沙地到處都要募捐聚衆祭祀潮神,稱“潮神會頭”或“潮會”,張神殿、鎮海殿、靜海殿、靖江殿等處,香火十分旺盛。這種風俗,與錢塘江河口段“坍江”頻仍有關。那時人們無法瞭解潮汐的成因,就免不了以神力來穿鑿附會,於是就產生了潮神的傳說。歷史上,錢塘江河口段潮神衆多,但沙地民衆普遍敬奉的是張老相公,即北宋時的漕運官張夏。凡潮神節、“坍江”及農曆三月初六張老相公生日,必祭祀。

傳統的觀潮勝地是海寧鹽官鎮,所以又稱“海寧潮”。這一帶有鎮海塔、海神廟、中山亭等景點,每年中秋前後,有10萬餘人聚集,形成人潮海潮齊涌,熱鬧非凡。觀潮最佳勝地有三處。一是在鹽官附近可看銀濤滾滾整齊而來的“一線潮”。二是在鹽官以東的八堡大缺口可看東、南兩股潮頭相撞,掀起萬座冰山、千里雪峯的“碰頭潮”。三是在鹽官以西的老鹽倉可看潮頭猛衝丁字壩後,浪濤壁立,衝向天際的“返頭潮”。因爲潮水以每小時25千米的速度逆行,因此如果一潮三看,必須乘觀潮專車與潮頭賽跑。可先在八堡看“碰頭潮”,再到鹽官飽覽“一線潮”風光,最後到老鹽倉欣賞“返頭潮”。由於涌潮變化多端,觀潮的最佳地點也遷徙不定,可根據具體情況慎重選擇。

涌潮形成

從現代科學來看,地球上的海洋潮汐是海洋水體受到天體(主要是月亮和地球)引力作用及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而形成的一種週期性運動。每逢農曆七年級、十五,地球、太陽和月球差不多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在一起,力量特強,易形成大潮。中秋前後,不但它們的位置連起來恰好接近直線 ,而且這時又是一年中地球比較接近太陽的時候,所以秋潮較大,這也是一般的自然現象。

爲什麼錢塘江大潮特別洶涌和巨大呢?喇叭形的河口是原因之一。杭州灣外的江面寬度約100千米,往裏則急劇收縮,到距灣口90千米的錢塘江口的海鹽澉浦時,寬度只有20千米,而杭州市區的河寬僅1千米左右。當大量潮水涌進狹窄的河道時,水面就會迅速地壅高。又由於這裏的河底有大量的泥沙淤積形成沙坎,進入灣口的潮波遇到沙坎,水深減小,阻力增大,前坡變陡,後坡相應變緩。當前坡陡到一定程度後,前鋒水面明顯涌起,從而形成涌潮,甚至翻出浪花。

不過世界上有好些江河的河口,也是外大內窄、外深內淺,爲什麼沒有象錢塘江大潮那樣洶涌澎湃?原來高潮的出現與河水流動的速度也有關係,當潮水涌來時,它的前進方向是和河水流動的方向相反的。中秋前後,錢塘江河口的河水流速與潮水流速幾乎相等,力量相等的河水與潮水一碰撞,就激起了巨大的潮頭。另外,浙北沿海一帶,夏秋之交常吹東南風或東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也助長了它的聲勢。總之,錢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受天文和地理(包括河口形狀、河牀地貌、水文、氣候等)因素綜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