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

設計2.28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1

這次的課程設計是一次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在這段時間內,我學習了很多,課本上的知識也得以更好的吸收。在一遍一遍的修改,重新校覈的過程中,我知道了設計一個成品的具體流程以及應該要考慮的問題。

做好一個機械產品的設計,首先要有足夠的基礎功底。這樣能纔在設計的過程中,知道有哪些方便是需要注意的,哪些零件應該如何設計。而這些與我們已經學過的機械原理,材料力學,機械設計都息息相關。這次設計,也讓我們學會了如何運用課本上的知識。剛剛開始設計的那幾天,僅僅是照搬課本,照着課本上的例題一步一步的對號入座,設計完一遍,只有手痠的感覺。而對每一步到底是爲了什麼,是什麼功能還是不能夠知根知底。具體的.思路也不是很明確,但是這段跟無頭蒼蠅一樣的過程也讓我學會了一個重要的技能—————查閱手冊。機械設計手冊是一個設計者最重要的工具。記得一次在網上看見一個人提了一個有關機械方面的問題,回答的答案都是查手冊。不會查手冊的都不敢說自己是學機械的。手冊提供了我們很多的資料數據,標準化的零件尺寸設計也方便了我們的設計以及零件的通用性。而查閱手冊也是每一個機械人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在一段時間的設計以後,我的思路也明細起來,機械設計的課本也被我翻得破破爛爛的。但是收穫也是非常的明顯,比如齒輪,軸的設計過程中計算出的結果應該滿足一定的要求,這樣減速器的整體結構才能正常的工作。

起初我所計算的齒輪就不符合要求,因此我進行了在一次的重新設計,而此時,軸的設計也已經進行了一半。詢問了周圍的同學,好多也有這樣的問題,修改,設計,校覈。不合格,在重複這樣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一遍一遍的重複。這樣的重複之中,我對於設計的每一步的知根知底,也好好複習了機械設計的基礎知識。想到這些,覺得那些重複也是值得的。

所有的具體尺寸設定後,就是畫圖的階段。所有的尺寸設計不合適,在畫裝配圖的時候就會立馬體現。而這也意味着再次進行修改直到所有的結構都合理。這次的設計基本上都能夠合理的設計出來的,但是其中也還是有部分疏漏。這也是這次設計結果中不不足之處。人在不斷的成長進步,這次的設計是一個開始,讓我瞭解了一個設計者應該具有的能力和素質,也明確了我今後需要加強的方向。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2

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開始我認爲一週時間有些緊張。要求我們獨立用CAD軟件繪製圖紙。在繪圖要求上,我進行了簡單的圖層劃分,力求圖紙比例協調,字型美觀,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紀律上,設計期間,紀律要求同平時上課,我每天早上7:50準時來機房堅決不遲到。課程設計中要求必須自主完成,不會的我問同學交流作圖經驗。

通過爲期一週的道路工程CAD課程的學習,使我基本掌握CAD繪圖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實踐學習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應用水平,並能應用CAD繪圖軟件進行簡單的道路工程設計。通過繪製道路人行道鋪裝圖、橫斷面圖三面坡道構造及佈置圖以及道路工程數量表,鞏固並能綜合運用已學過的CAD繪圖軟件的有關知識,從而增強計算機輔助繪圖的能力。首先對於電腦繪圖不熟悉的我有很大的幫助,現在的我用

AutoCAD繪圖的速度快了很多。而且知道了很多快捷方式的運用。這就是我們進行課程設計的目的和任務。

我用的是AutoCAD,主要遇到以下問題:

1、在我畫《道路工程數量》一圖時,學會並熟練使用在CAD中插入EXCEL表格的方法。

首先,複製EXCEL中的內容,然後在CAD中點編輯(EDIT)——選擇性粘貼(PASTE SPECIAL)——AutoCAD圖元——確定——選擇插入點—插入後打開即可。

2、在我畫圖中,突然點錯地方CAD中的工具欄不見了。經過我查詢相關信息總結出來相關的使用技巧。

點工具——選項——配置——重置;也可用命令MENULOAD,然後點擊瀏覽,選擇ACAD。MNC加載即可。

3、在上課時面域、塊、實體是什麼概念,老是搞不清。後來我就下心思認真的重讀課本,並進行了上機操作。

查到:面域是用閉合的外形或環創建的二維區域;塊是可組合起來形成單個對象(或稱爲塊定義)的對象集合(一張圖在另一張圖中一般可作爲塊);實體有兩個概念,其一是構成圖形的有形的基本元素,其二是指三維物體。對於三維實體,可以使用"布爾運算"使之聯合,對於廣義的實體,可以使用"塊"或"組(group)"進行"聯合"。

4、我在宿舍用的是版本的,在機房底版本的AutoCAD打不開高版本的圖。

後來問了同學,他說:轉換一下,在高版本存爲低版本的格式再打開。

問題解決了我畫圖就很順利了,慢慢的一步一步來。同時也學到一些規則,提高了我自己的作圖速度:

1、在繪圖始終使用1:1比例。爲改變圖樣的大小,可在打印時於圖紙空間內設置不同的打印比例:爲不同類型的圖元對象設置不同的圖層、顏色及線寬,而圖元對象的顏色、線型及線寬都應由圖

層控制(BYLAYER)。需精確繪圖時,可使用柵格捕捉功能,並將柵格捕捉間距設爲適當的數值。

2、將一些常用設置,如圖層、標註樣式、文字樣式、柵格捕捉等內容設置在一圖形模板文件中(即另存爲xx。DWF文件,較低版本的版的爲最好),以後繪製新圖時,可在創建新圖形嚮導中單擊"使用模板"來打開它,並開始繪圖。

3、一些常用的圖框之類的`,可以嘗試保存爲圖塊,爲以後快速作圖節省時間。

爲期一週的實習快要結束了,在課堂裏我們學習一些理論知識,這對以後做設計是非常有幫助的。理論知識豐富了我們的大腦,爲我們的設計帶來靈感,並且培養我們綜合的知識構成與發散性思維,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將體會到更多的東西,也相信自己在以後畢業設計中將會更好。我堅信通過這一週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爲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做準備。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3

機械設計往往離不開自己的閱歷,經驗的積累固然可以從書本上學到不少,但是事非躬親很難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別人的經驗,自己沒有一定的基礎,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機械設計貫穿設計、製造、使用,維護的整個過程,設計時的疏忽總會在這些方面反映出來,成功與否是很容易判斷的。設計的過程中,受制造的影響很大,亦就是說好的設計是不能脫離製造的,對製造越瞭解,越有助於提高設計水xx。設計的圖紙,投入生產,我沒見過多少能立即按圖加工裝配,在審圖、工藝等過程發現大堆的問題很常見,包括所謂“資深”的高工,總工拿出的圖紙,還是經過多次開會研究反覆討論的出來的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繪圖的規範性,看圖者的水xx是一方面,但設計方對製造工藝的瞭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怎樣判定自己對製造的了度?最簡單的方法是隨手抓一張自己設計的的圖紙你是否能說出它的製造全過程。鑄、鍛、車、鉗、銑、刨、磨,只是這樣子,肯定是不行,在機械廠做過幾年的誰不知道?必須細分下去,要全面瞭解各過程。比如說鑄造時候怎麼分型,澆口冒口怎麼放,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鑄造缺陷產生,零件結構在熱處理的時候會不會導致意外情況發生的,怎麼在零件結構上進行優化,切削加工過程,在腦海中虛擬出來,總共用幾把刀,轉速,走刀量,甚至鐵屑望哪裏飛,各把刀使用的順序,車工,銑工,磨工的操作動作全過程,如此等等,纔算是有了比較好的基礎。不是說搞設計的一定要會玩車牀,銑牀,會燒電焊纔可以,但是要知道這些作業特點,在設計時加以充分考慮,作爲搞機械設計的人這樣才比搖車牀燒電焊的強,纔有安身立命之處。如此,在設計過程中,就會規避一些不合理的結構,設計的質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還不夠,一個有十年八年的工齡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細節方案(儘管整體的設計統籌他們做不了),但是多少個不眠的夜晚設計出就這樣一個結果,豈不是斯文掃地耶?唯一的解決辦法,多看書。別人出來的通常與生產相結合,俱是心血的結晶。帶着問題學,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會說“只要保證同心度就行了”這樣愚蠢的回答,關鍵是你已經指出保證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輩的錯誤。這個時候,沒人再叫你小錢、小趙,連老闆都叫你錢工、趙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鬍子長出來了,尿布丟了,孩子叫媽了,呵呵成就感也來了。可是設計總是爲了使用,好的設計必須具備一點點人性的,設計一套工藝裝備,一試產,效率高質量好,老闆來搞杯慶功酒。過了幾天,發現人家棄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罵娘啊。用起來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細節又多,別個就是個操作工他要是考慮的那麼多因素就不會還在那裏做操作工了啊。設計不利於使用,就面臨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設備,如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之類正常運轉時“挺好的,“,可其中一個小鍵槽,一個軸承位,什麼的地方壞了,整個就不能用,廠方只賣整件,要配件不賣,自己加強還真的沒地方加了,換了幾個廠去買,擺了一堆,用戶只好敬而遠之,立了個技改項目--可憐的技改。這樣的事情只要是在機械行業轉的久的都會有所見所聞。使用根本就離不開維修,好的設計更不能忽視維修性。在一條大型的的生產線上,關鍵的設備,總共一年也就維修那麼兩次,但是每此都要把設備大卸八塊,行車叉車千斤頂撬槓十八般兵器還不夠用,老師傅們還要自己專門動腦動手玩幾樣好用的專用家當來伺候,導致停產的損失已經超過設備本身的價值,真是個無言的結局。一套大型設備僅因更換一隻油封什麼的,都要幾乎將整機完全分解,使用單位不罵設計乾的是斷子絕孫的玩意纔怪,真的是設計者的悲哀。

我們搞設計不光是要站在製造的基礎上,還要有,但一定要學會繼承。現在,全社會都在強調創新,但我們不能一強調創新,就瞧不起原有的東西。通常的創新分爲兩種,一種就是構成事物舊有元素的重新組合,一種是在舊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樣,創新的東西總是含有一些舊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認的。正像哲學中所講,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產生的。比如我們人類,雖然說是大自然的天之驕子,但實際上,我們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樣的。如果人類不是在繼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礎上,有1%的突破,人類的出現是難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說我有志氣,不需要繼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個100%純人類基因,那您就是再過一億年,也搞不出來一個人類來,所以說,不能爲了創新,把舊有的東西全盤拋棄。原有的東西就如同一盤菜,創新就如同一點點調料,有了這麼一點調料,菜的味道更加鮮美。但沒有人爲了純鮮美,不要菜,光來一盤炒調料的。所以我們強調創新,但不能忘記繼承,只有繼承,沒有創新,那是因循守舊,而只有創新,沒有繼承,那是空中樓閣。

1:1的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認爲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種設計方式。但是作爲從事設計行業的人來講,克隆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所謂一抄二改三創造。簡練的概括了設計人員的成長之路。剛入門的時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襲的同時要拼命的去理解原設計者的意圖和思維,理解整個機器的傳動,各個裝置之間的相互關聯,每個零件的相互關係,理解了之後就可以出圖,圖紙上就可以有明確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約束。只知道畫下來,隨手胡扯幾根線條上去,大概感覺機器精度比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動不動就0、005,0、002,在圖紙上大言不慚的簽名在設計欄。號稱自己搞的東西是很精密的。這種不知所謂的號稱機械機械設計工程師的信手拈來滿地都是。

模仿優秀的作品是每一個設計師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設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風格的養成與一個人的藝術素養和個人修養有直接關係。羅嗦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那麼羅嗦的,小氣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氣,不負責任的人搞出來的機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樣的不負責任。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就是不一樣,這樣搗騰出來的東西就有了獨特的靈魂。行家一看就知道,這是用心的傑作。

在抄襲的時候積累了經驗就要抱着否定的態度學習。查閱資料,多看些經典的設計案例,和設計的禁忌,與自己接觸過的一些東西進行對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現有的機器上動手術。如:提高機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讓整機具備更高的可靠度。從而迎合高端的客戶;或者進行結構精簡,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滿足些買不起那麼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戶的需求。做到這樣就可以稱的上做機械設計開始入門了。能不能成爲世界級的發明家這個事情很難說的,呵呵。但是憑自己多年經歷見識,將一些結構進行組合,變異,嫁接,創造一些新的東西是不難的。與其用一生的去研究永動機之類的高深課題,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創造任何價值的所謂專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留下點印記的事情。到時候老得快死了,臨終的時候還會想到,活了這麼多年,搗騰了那麼多機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一個真正談的能稱之爲機械設計工程師,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礪。還要有相當的天分以及勤奮和能造就人的環境。天才等於99%的勤奮+1%的努力其實說的並不是只要下苦工就會有成就。這句話說的是若一個人對某個職業沒有那1%天分,再勤奮也是沒有用的。勤奮是一個發掘自己天分的一個途徑,是有所成就的必須條件之一,而不是全部。絕對不是。

機械零件材料選用的原則要考慮三個方面的要求

1、使用要求(首要考慮):

1)零件的工況(震動,衝擊,高溫,低溫,高速,都應當慎重對待); 2)對零件尺寸和質量的限制;

3)零件的重要程度。(對於整機可靠度的相對重要性) 2、工藝要求:

1)毛坯製造(鑄造,鍛打,切板,切棒);

2)機械加工;

3)熱處理;

4)表面處理

3、經濟性要求:

1)材料價格(普通圓鋼與冷拉型材,精密鑄造,精密鍛造的毛坯成本與加工成本的對比);

2)加工批量和加工;

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規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4)替代(儘量用廉價材料來代替價格相對昂貴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銅套,用含油軸承替代車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負載不大的情況下,用尼龍替代鋼件齒輪或者銅蝸輪等等)。

另外,還要考慮當地材料的供應情況

1、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a)對機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協調、xx衡!防止木桶效應的出現

b)對機器經濟性的要求設計經濟性,在短的時間裏投產上市,撈回開發期間的消耗,甚至邊設計邊製造

使用經濟性要有最佳的性能價格比(產品在小批量做開始賺了,再來改的更好)

2、對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要求

a)在預定工作期限內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證機器的各種功能

b)要儘量降低零件的生產、製造成本

c)儘可能多的採用市場常見標準件。

d)對可能系列化的產品,儘可能的在開始設計的時候考慮零件的通用性,無法通用的也要儘可能的在結構上類似,以減少製造過程的工藝編排,夾具工裝設計的工作量。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4

緊張而辛苦的兩週課程設計結束了。當我快要完成設計的時候感覺全身心舒暢,眼前豁然開朗。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受益匪淺。

課程設計是對我們所學專業知識綜合應用的一次檢測,“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必不可少的的過程。

起初,我對夾具設計的內容很模糊,感覺摸不着頭腦。通過這次設計以後,我收穫了很多。在一次又一次的蒐集資料過程中,無形的我就把所學的專業知識梳理了一遍,真是“實踐出真知”啊!

通過這次設計我充分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我們這次設計是分組進行的,大約每十人一組。我們這組同學相互分工、相互協作,謹然有序。有的同學分析零件和工序,有的同學設計夾具,有的同學確定毛坯尺寸、工時,有的同學畫零件圖……從容不迫。如果不是大家齊心協力、分工合作,想要一個人在兩週內完成設計,那是相當困難的。

通過這次設計,我深深體會到,幹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緻、耐心。我是一個多血質的外向型女生,比較好動。但是設計是一件很嚴謹的工作,而且時間又比較緊,我就不得不靜下心思來,認真地搞設計。有兩次我因爲不小心計算錯誤前功盡棄而心煩意亂。但一想到自己已是一個成年人,應該有擔當,有社會責任感,就又重拾信心繼續算。就這樣,不斷地警示自己,鼓勵自己,終於完成了這次設計。通過這次設計也磨礪了我的意志力和做事踏實認真的作風。

說老實話,設計真的有點累。但是當自己整理自己的設計成果的時候,那種少有的.成功的喜悅讓所有的倦意都吹散。猶如一陣春風沁人心脾,心曠神怡。我知道這是人生中的一小步,今後我會走得更加堅定。

短短兩週的設計,我發覺自己所學的知識還很有限。這次設計,我翻閱了很多資料。越是看的書多,我就越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很貧乏。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更加註重積累,爲將來走向社會打好基礎。

最後,我要衷心的感謝老師。兩週的設計老師您一刻也沒有休息,教室—圖書館—寢室三點一線的來回跑。是您帶領我們一起到圖書館找資料,是您耐心的給我們指導,是您一次又一次的鼓勵我。真心的感謝您,老師!我一定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5

在3-10周我選修了“學習計算機網絡故障分析”的課,通過課程我學習了:計算機無線網絡故障與排除;計算機網絡故障與排除與網絡診斷工具;計算機網絡層故障與排除;計算機物理層故障與排除;計算機數據備份;計算機網絡故障檢測與排除方法的知識。也在上課的過程中瞭解到平時自己電腦出現故障時要冷靜的對待。在無線網絡出現故障時,我們應該分析可能出現的故障。如排查連接線路,解決只發不收故障。排查連接方式,解決間歇斷網故障。排查連接位置,解決上網遲鈍故障。對這些可能出現的故障進行逐一查看,一步步的檢查和分析,從基本開始。例如:在無線訪問操作時,發現訪問速度非常緩慢的話,我們應該進行兩方面的排查操作。首先排查確認的是我們當前訪問的WEB服務器是否正處於繁忙工作狀態,要是處於繁忙工作狀態的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避開上網高峯期;要是在任何時段訪問WEB服務器時,訪問速度一直很緩慢的話,那多半是無線傳輸信號比較微弱引起的。而導致無線傳輸信號比較微弱的最主要原因,往往就是無線路由器設備的連接位置擺放不當;爲了儘可能提高無線信號的強度,我們一定要將無線路由器設備擺放在一個位置相對較高的地方,而且確保該設備與工作站之間不能有較多的水泥牆壁,不然無線信號的傳輸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導致信號衰減幅度巨大,從而影響無線上網的訪問速度。

出現故障與排除我們應該從網絡本身來說,經常會遇到的故障有:無力層故障;數據鏈路層故障;網絡層故障;以太網絡故障;廣域網絡故障;TCP/IP故障;服務器故障;及其它業務故障等。其中引起這些故障的原因有幾種:一是邏輯故障,二是配置故障,三是網絡故障,四是協議故障,五是DOS攻擊,六是網絡管理員的差錯,七海量存儲問題,八計算機硬件故障,九軟件故障,十使用者發生錯誤。

在這些故障中,我們一步一步的診斷。而故障診斷有:確定故障的具體現象,分析造成這種故障現象的原因;收集需要的用於幫助隔離可能故障原因的信息,從網絡管理系統、協議分析跟蹤、路由器診斷命令的輸出報告或軟件說明書中收集;根據收集到的.情況考慮可能的故障原因,排除某些故障原因;根據最後的可能故障原因,建立一個診斷的計劃;執行診斷計劃,認真做好每一步的測試和觀察,每改變一個參數都要確認其結果。

故障診斷後,我們要進行故障的排除。首先識別收集故障的現象。對故障現象詳細描述。對計算機設備本身的運行狀況進行檢查。列舉可能導致錯誤的原因。縮小搜索範圍。隔離錯誤。

診斷的軟件工具有網絡監視器、協議分析器、性能監視器。診斷的硬件工具有數字電壓表、網絡測試儀、時域反射計、高級電纜檢測器、其它硬件工具等。

網絡故障中常用的測試命令有ipconfig、ping、tracert、netstat、和nslookup等。ipconfig命令可以查看IP配置,或配合使用/all參數查看網絡配置情況。ping命令主要是用來檢查路由是否能夠到達某站點。tracert命令用來檢驗數據包是通過什麼路徑到達目的地的。netstat命令可以顯示有關統計信息和當前TCP/IP網絡連接的情況,用戶或網絡管理人員可以得到非常詳盡的統計結果。nslookup命令一般是用來確認DNS服務器動作的。

既然網絡會出現故障,所以我們就應該有管理。對網絡進行監測,提前預知故障;發生故障後,找到故障發燒的位置;解決故障;記錄故障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法;故障分析預測。還有對計算機裏面重要的數據進行備份,以免丟失。

在上完課後,我體會到在平時我們使用計算機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計算機的安全,而且還要經常的去查看和檢查自己的計算機,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故障。還有就是在平時多學習一些計算機的防護知識,以便對自己的計算機進行維護。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範文6

設計,給人以創作的衝動。在畫家眼裏,設計是一幅清明上河圖或是一幅向日葵;在建築師眼中,設計是昔日鎏金般的圓明園或是今日一塑自由的女神像;在電子工程師心中,設計是貝爾實驗室的電話機或是華爲的程控交換機。凡此種種,但凡涉及設計都是一件良好的事情,因爲她能給人以美的幻想,因爲她能給人以金般財富,因爲她能給人以成就之感,更爲現實的是她能給人以成長以及成長所需的營養,而這種營養更是一種福祉,一輩子消受不竭享用不盡。我就是以此心態對待此次《電子技術》課程設計的,所謂“態度決定一切”,於是偶然又必然地收穫了六、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儘管課程設計是在期末纔開始,我們的教材學習完畢,掌握許多知識,但是還有很多地方理解領悟不到位,由於對555電路相關章節未能掌握以致用到秒脈衝產生電路無法自行設計,只得參考其他文獻,在EWB中試行操作,逐步摸索。此外,定時電路原採用蜂鳴器報警裝置,在計算機仿真模擬過程中,由於不明原因,蜂鳴器一旦響起,無論EWB中開關控制,還是計算機靜音,都無法關閉響聲,時至設計將近尾聲尚未查明原因,暫且用光信號作爲輸出,希請老師將來指教一二。徹悟學海無涯只有苦來作舟,學無止境只有書來作伴。

綜上所述,課程設計誠然是一門專業課,給我很多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上的提升,同時又是一門講道課,一門辯思課,給了我許多道,給了我很多思,給了我莫大的空間。至於建議,一言以蔽之,大學教育當如此。

諸多,概而言之,大約以下幾點:

一、溫故而知新。課程設計發端之始,思緒全無,舉步維艱,對於理論知識學習不夠紮實的我深感“書到用時方恨少”,於是想起聖人之言“溫故而知新”,便重拾教材與實驗手冊,對知識系統而全面進行了梳理,遇到難處先是苦思冥想再向同學請教,終於熟練掌握了基本理論知識,而且領悟諸多平時學習難以理解掌握的較難知識,學會了如何思考的思維方式,找到了設計的`靈感。

二、思路即出路。當初沒有思路,誠如舉步維艱,茫茫大地,不見道路。在對理論知識梳理掌握之後,茅塞頓開,柳暗花明,思路如泉涌,高歌“條條大路通羅馬”。頓悟,沒有思路便無出路,原來思路即出路。

三、實踐出真知。x之後,關於真理的大討論最終結果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自從耳聞以來,便一直以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生成的教條。時至今日,課程設計基本告成,才切身領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才明曉實踐出真知。因爲在教材上,數字鐘不過是由計數器和譯碼顯碼器組合而成,也便不以爲然搭建電路圖,結果電路出現諸多問題,譬如短路開路,EWB中引腳懸空即爲低電平,現實中引腳懸空呈現大電阻特性即高電平,不爲則不知,無爲則無知,實踐出真知。

四、創新求發展。“創新”目前在我國已經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地位,足見“創新”的舉足輕重。而在DVD產品上市之初及以後相當長時間內,由於核心技術受制於國外,原本前景看好的國內市場卻使國內DVD生產商無利可圖或圖的僅僅蠅頭小利,只因核心技術受制於人,使用國外專利技術,每臺售出總要交付高額專利技術使用費。因此,我們要從小處着手,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在課程設計中不忘在小處創新,未必是創新技術,但凡創新思維亦可,未必成功,只要實現創新思維培育和鍛鍊即可。

五、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至善至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但是,不從忘卻“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換種思維方式,去惡亦是至善,改錯亦爲至美。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不斷髮現錯誤,不斷改正,不斷領悟,不斷獲取。最終的檢測調試環節,本身就是在踐行“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