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必備】設計作文九篇

設計1.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設計作文九篇

設計作文 篇1

【教學策略】

《語文園地三》習作的主要內容是寫“秋天的畫”。編者意圖是讓三年級學生藉助圖畫,訓練觀察,學習表達,實際上是看圖作文訓練。對於剛接觸習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觀察”與“表達”都是看圖作文的難點。這兩個難點中,前者是基礎,是前提,是關鍵;而後者往往是教者所忽略的。我們教學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觀察與表達的基本方法。看圖作文教學,一般模式是學生先看圖再習作,結果學生往往生厭失趣。如何突破“觀察”與“表達”的難點而又不使學生失趣厭寫呢?本次習作教學設計打算以欲擒故縱的策略來實現這個願望。即爲了讓學生更好“觀察”卻故意在開始時不要學生從容“細緻”地看圖;爲了讓學生更好地“表達”,學生有畫卻故意藏起來,讓學生說畫猜畫,以此來突破本次看圖作文的難關。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在生活積累的基礎上想象有關秋天的景象,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初步學習最基礎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詞語來表達。初步學習觀察要有順序,觀察要抓住景物特點的方法。

3、學會以欣賞的眼光來評判他人的習作。

【課前準備】

1、提前讓學生到大自然觀察秋天

2、提前一週大量閱讀有關秋天的文章,蒐集秋天的資料。

教 學 過 程

過程一、指導寫什麼

第一步:激情導入

【導入語】

同學們,當一場秋雨下透了大地,讓你感覺到了格外的涼爽,使炎熱的夏天再也不見了蹤影;當秋風掠過樹頂,染黃了無數片葉子,風雨挾持着樹葉飄到了地上,像一隻只金黃的蝴蝶;當天空一下清澈了許多,透過鮮潤的蔚藍色,幾片輕柔的浮雲在眼前悠然的飄動,像小船一樣輕輕地劃過。這時候,你是否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觸,心裏涌起很多的念頭,想要出行、想要傾訴、想要歌唱?

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帶來了無限樂趣和想象,小夥伴們放風箏的身影、秋天裏紅紅的落葉、黃黃的葉子、清涼的秋雨、玩耍嬉戲的場面都讓我們回味無窮。我相信,此時此刻你心中的秋天一定是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今天,讓我們藉助心中的想象,把你們喜愛的秋天充分地描繪出來吧!

【出示掛圖】

師;先讓我們來看看秋天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出示掛圖,教師板書課題:

美麗的秋天

第二步:思路拓展

一、明確關鍵詞

【提出問題】本次寫作的題目是《美麗的秋天》,,我們可以寫那些方面的內容呢?

【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可以寫大自然中秋天的景色,也可以寫我們心中想象的秋天,當然,也可以把二者結合在一起寫。

二、全方位地觀察景物

【提出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全方位地觀察景物?

【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多感官觀察就是藉助人的各種感官去觀察事物的一種方法。人的感官一般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觀察的時候,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子去聞,用舌頭去嘗一下,這都將有助於對事物進行全面的瞭解,訓練觀察的全面性,同時,也會加深該事物在頭腦中的印象。

看(視覺)————顏色、形狀

聞(嗅覺) ————氣味

聽(聽覺)————聲音

摸(觸覺)————質地

嘗(味覺)————味道

【事例啓迪】

美麗的秋天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樹上的樹葉從樹上落了下來,有的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落在地上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黃色的棉被。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走進果園裏,用鼻子聞一聞,到處都是水果的甜香味。蘋果樹上結出了蘋果,你只要吃上一口就會讓你回味無窮。紅紅的石榴像一個個小燈籠,成熟的石榴脹破了皮,露出粉色的瑪瑙粒兒,掰開幾粒放在嘴裏,又香又甜的汁水立刻溢滿了你的嘴巴。秋天釀熟的葡萄烏黑誘人;秋天燒紅的花椒顆顆粒粒爆得人心顫,燕子嘰嘰叫着向南方飛去,青蛙正在挖洞準備睡大覺呢。

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也是豐收的季節。

這篇作文寫得這麼好,和作者全方位觀察景物有關。“”樹上的樹葉從樹上落了下來,有的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落在地上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黃色的棉被。“”這是視覺方面的描寫。“”用鼻子聞一聞,到處都是水果的甜香味。“”這是嗅覺方面的描寫。“”燕子嘰嘰叫着向南方飛去“”這是聽覺方面的描寫......

三、思維寬度發散

【提出問題】在視覺方面,你見過哪些秋天的景色?

生;我見過藍藍的天空中,大雁排着隊向南飛去。

生;我見過清涼的河水裏,小魚小蝦在遊動。

生;我見過家鄉的山上,秋風吹過,所有的樹葉都成了金黃色。

生;我見過公園裏,秋風中盛開的菊花。

【提出問題】在聽覺方面,你感受過哪些秋天的景色?

生;我聽過秋風吹過樹葉的嘩嘩聲。

生;我聽過秋蟬在樹上吱吱地叫着。

生;我聽過秋天的天空中,大雁的鳴叫聲。

生;我聽過秋天的田野上,收割機的轟鳴聲。

【提出問題】在嗅覺方面,你感受過哪些秋天的景色?

生;我聞過秋天的公園裏菊花的香味。

生;我聞過秋天的田野上稻穀的香味。

生;我聞過秋天的果園裏蘋果的清香。

四、思維深度發散

觀看景物時,我們有時會想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讓景物在大腦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時,這些景物也會給我們某些方面的啓迪。

【多媒體展示1、】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稻子黃了,高粱紅了,蘋果飄香了,爲了這一天的到來,人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提出問題】由秋天的收穫的情景,你會想到什麼?

【學生回答】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勞動和付出,我們的學習是不是也這樣呢?

......

【教師點撥】:

【多媒體展示2】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夏天是耕耘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冬天是收藏的季節,這大自然的四季,給我們無限的想象。

【提出問題】由大自然的四季,你會想到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點撥】: 能不能想到人生的四季呢?秋天是不是如同人的成熟和收穫的季節?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秋天好比人的中年,年富力強、富有經驗、碩果累累。

【多媒體展示3】

秋天的天空格外高遠,人們常用“秋高氣爽”來形容它。那麼,這樣的天氣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入秋以後,在北半球,太陽由夏至前後的直射地面,逐漸變爲斜射,白天的時間逐漸變短,夜晚的時間逐漸加長。白天地面吸收太陽光的熱量比夏天少,從地面蒸發到空氣中的水分也隨之減少。能見度很好。於是,白天晴空萬里,夜間星斗滿天,使人感到秋天的天空特別高遠.。

【提出問題】這情景會給你怎樣的聯想?

【學生回答】......

【教師點撥】: 水純淨了,就會透明,天空純淨了、就顯得高遠,那麼人呢?你會不會想到那些虛懷若谷的人?

【多媒體展示4】

秋天,是百花凋謝的時節,可是菊花卻在秋風中開放了,黃的、白的,像一隻只絨球,真好看!你由此會想到些什麼,會不會想到做人也要有個性色彩,不要總是人云亦云,刻意模仿他人。

【提出問題】你由此會想到些什麼?

【學生回答】。做人也要有個性色彩,不要總是人云亦云,刻意模仿他人。

【多媒體展示5】

秋天是豐收的象徵,也是無私奉獻的象徵.樹葉在秋風中嘩嘩地落了下來,覆蓋着根部,它們把自己的軀體漚成肥料,增加根部的營養,換去來年更大的豐收。你由此會想到些什麼?會不會想到醫生、護士、教育工作者、父母這些曾經爲我們默默奉獻的人們?

【提出問題】你由此會想到些什麼?

【學生回答】不能光收穫,也需要貢獻。

【學生回答】樹葉落下來,把自己的軀體漚成肥料,是爲了明年的豐收。

【教師點撥】: 同樣,我們也可以想到醫生、護士、教育工作者、父母這些爲我們默默奉獻的人們?

【多媒體展示6】

大雁南飛,是爲了到一種好的環境中養好身體,撫育好後代,迎接來年新的生活。由此你是否會想到;有時候,我們暫時放棄和退卻了,這同樣是爲了新的開始。

【提出問題】你由此會想到些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點撥】: 有時候,我們暫時放棄和退卻了,是爲了新的開始。

第三步:學生在交流中描述景觀

一、 教師引導

同學們先閉上眼睛,回憶一下自己見過的秋天景色,想一想,應該怎樣描述它才吸引人,用上哪些優美的詞句?

(教師啓發學生回顧平時的生活經歷,喚起對某一景物的表象的回憶。例如,在放學路上,在公園裏,在家裏的庭院中,你有沒有發現奇特的花草樹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下雨時的天象……這些你都進行過觀察嗎?哪些秋天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遊時,看到過什麼奇特的秋天景象?教師鼓勵學生通過無拘無束的對話,把自己瞭解的秋天景色介紹給同學。)

二、 交流步驟

學生交流過程分三個階段;

1、學生個人準備。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靜心回憶一下,有哪些景物讓自己感到驚奇,準備怎樣和同學交流。

2、小組內交流。組織小組成員輪流敘說,相互啓發,相互提問,相互評價,推薦說得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幾分鐘後,學生分組發言,老師參加小組活動。小組發言後,評選代表到班級發言,老師注意即時點撥和引導)

3、班級交流

根據各小組推薦,先讓學生上臺試說,然後教師根據發言情況作出點評。如,景物的特點說清楚了沒有,說的內容是否給大家新奇的感覺,還有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得更具體。

全班交流。要求聽的學生能提出問題,或對說的內容作補充;說的學生能解答同學提出的問題,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三、交流範例

(此範例只起教學示範作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不可要求過高)

【範例1】

炎熱的夏天終於結束了, 秋姑娘踩着爽爽的北風,緩緩地走來了。樹葉開始掉了,它們有的像蝴蝶在空中飛舞,有的像降落傘晃晃悠悠的飄落下來。 “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秋姑娘好像一位美術老師,到處在畫畫:她把楓葉畫成紅色;她把玉米畫成黃色;她把稻子畫出金黃色,姑娘給愛乾淨的棉花圖上白雲色,純潔的棉花高興地跳出了棉殼。

核桃、花生、蘋果、梨、棗、柿子、葡萄……許多的水果和作物躺在籮筐裏,高高興興唱着愉快的歌兒。

農民伯伯在地裏做工是又累又熱。秋姑娘輕輕地飄來幫忙了,她吹過一陣又一陣的秋風,農民伯伯擡起頭來開心的說:“這陣風來的真及時啊!太涼快了!”農民伯伯憨笑的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你們看秋天多美呀!秋姑娘助人爲樂多偉大呀!

【學生評價】

生:很美,描寫了一幅秋天的收穫圖,給人們的印象很深。

生:很生動,我好像來到了這地方似的。

生:用了很多修辭方法,還用了很多課文中學過的詞語,語言很優美。

【教師總結】陳陽同學描寫的景物很美,感情色彩很濃厚,充分抒發了自己對秋天的熱愛。另外,他還成功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比如,“秋姑娘好像一位美術老師,到處在畫畫”,這些句子是比喻。再比如,“核桃、花生、蘋果、梨、棗、柿子、葡萄……許多的水果和作物躺在籮筐裏,高高興興唱着愉快的歌兒。

”,這是擬人手法。

【範例2】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是個令人喜悅的季節,難道不該出去看一看周圍的.風景嗎?

秋天悄悄的來了,來到了田野,來到了小溪邊,來到了山上,大山在秋風的督促下,換上了迷人的金裝。

秋天是五彩斑斕的,是五顏六色的。

設計作文 篇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並識記下列詞語:矜持、赫然、折騰、迫不及待、從頭到尾。

2、品讀課文,體會老師的鼓勵對作者的影響。

3、感知作者的感恩之情,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教學重點

體會老師的鼓勵對作者的影響以及作者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作文上的紅雙圈》,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惑?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什麼是紅雙圈?作文上的紅雙圈有什麼作用?)

【板書:“紅雙圈”?作用?】

2、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一起走進文本,希望這節課下課後我們能找到答案。

3、作者簡介:黃蓓佳,1955年6月出生於江蘇省如皋縣。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歷任江蘇省外事辦公室幹部,省作協理事、副主席,中國作協第六、七屆全委會委員。專業作家。1984年調入江蘇省作家協會,任專業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船,小船》《這瞬間如此輝煌》《目光一樣透明》《玫瑰房間》《夜夜狂歡》《午夜雞尾酒》《何處歸程》《世紀戀情》及《含羞草》等。1985年調江蘇省作家協會任專業作家。20xx年12月加入民進。現任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室主任、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

(二)自學要求

1、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矜持赫然折騰偶然必然刊物

2、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這篇課文作者講述了自己學生時代在一次徵文比賽中獲得了成功,作文補考被老師打了九十八個紅雙圈,後陸續刊載。在這次成功的激勵下,作者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並最終成爲了一名作家。文章選材獨具匠心,以小見大,九十八個紅雙圈代表着老師對自己人生道路的引領。結尾直抒胸臆,表達自己對老師、對母校的感激之情。

3.過渡:是的,同學們都很善於提問,作文中的紅雙圈是如此普通,我們平日書寫作文經常能看到,爲什麼作者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去跟隨作者看看這紅雙圈到底奇特在何處。

【板書:不平凡】

(三)品讀“不平凡”的紅雙圈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畫滿紅雙圈的作文有着怎樣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我的一篇畫滿紅雙圈的作文,首先被貼在(),然後又發表在(),接着又發表在()上,最後發表在()上。

校園報欄——縣辦刊物——揚州區刊物——上海正式刊物

2、誰來說一說,這篇作文不平凡在何處?

帶着雙圈的作文在報欄裏貼了很久。一天,縣文化館的同志路過這裏,偶爾看見了,就揭下來帶走了。不久,我的作文發表在縣辦刊物上。縣辦刊物送到揚州地區,被地區刊物選中,第二次發表。幾經週轉,次年,《補考》竟赫然刊登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預設:從小小的校園出發,一路往外,甚至走出了小縣城,走出了江蘇省,傳到了大城市上海)

3、通過同學們的分析,我們知道了這不是一篇普通的作文,它獲得了許多人的認可和讚賞,這其中有——(預設:老師的認可、縣文化館同志的欣賞、縣辦刊物編輯的欣賞、揚州區刊物編輯的認同、上海正式刊物編輯的)

4、是的,這不平凡的一篇文章,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出示語段:其時,我已經下鄉插隊。父親鼓勵我說: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騰”,後來發表了很多小說,成了作家。

(1)父親的“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是什麼意思?他是想告訴我什麼?(既然有一篇作文能獲得這麼大的成就,爲什麼不試着再多寫幾篇呢?)——父親想告訴我:多寫作文,你還是有這方面的天賦的。——繼續努力,爭取發表更多的作品。

(2)“折騰”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結合當時的背景,思考爲什麼打引號?

(折騰指的是寫作文,對於當時在農村插隊從事農業勞動的作者來說,看起來是有點“不務正業的”)

(3)下鄉插隊:插隊就是指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從國中到大學的大部分城市青年,在統一安排下到農村去,從事農業勞動。一開始是住在老鄉家裏,後來成立了青年點,就集體居住在青年點裏。到文革後期和文革結束後,逐漸通過招工、當兵、工農兵推薦上大學以及恢復大學聯考後考大學等方式離開了農村,也有些人在農村成家,就留在了當地。

(4)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這篇作文對作者命運的影響力嗎?例:假如沒有這篇紅雙圈的作文,作者或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許一輩子只能做一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或許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寫作能力可以獲得如此多人的認可和欣賞。假如沒有這篇紅雙圈的作文,作者或許不會有信心去考取北大中文系或許也不會發表如此多的作品,在創作上獲得如此多的成就

(5)是的呀!這個畫滿雙紅圈的作文的作用是如此之大,怪不得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沒有當年作文上的九十八個紅雙圈,會有我今天的一切嗎?”(出示該語句)是否可以改一改:“沒有當年作文上的九十八個紅雙圈,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

哪個效果好一些?爲什麼?(反問句,語氣更加強烈,表明了作者的信念堅定)

(6)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

(這篇畫滿紅雙圈的作文,是作者成爲作家的重要條件)

(7)課文中哪個句子也說明了這篇作文對作者意義重大?

是在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記得那個日子。那一次學校舉辦“紅五月”徵文比賽。追問: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這篇作文意義重大?

(年份和日期都記得很明確,而且使用了“清清楚楚”這個詞)過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爲何作者將這件事記得如此清清楚楚

(四)賞析“作文的第一次發表”

是在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記得那個日子。那一次學校舉辦“紅五月”徵文比賽。我投了稿,作文題目叫《補考》,是篇很長的作文。我的語文老師同時也是班主任,他總是給我的作文打高分。

一天上午在操場勞動,有人跑過來告訴我:“徵文在報欄裏貼出來了,有你的,上面打滿了雙圈。”我很興奮,即刻就想去看看,卻又矜持,不願在同學面前顯出我的迫不及待。捱到中午,校園裏寂靜無人時,我像做賊一樣地溜過去,獨自站在報欄前,欣賞我的打滿雙圈的作文。我帶着心跳,從頭到尾一個個數下來,一共是九十八個紅雙圈。這是我的語文老師給我的評價。

問題:當作者得知自己的作文貼在報欄裏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表現?圈出相應的詞語,寫一寫你的閱讀體會

(1)興奮:爲自己作品能夠張貼而感到喜悅和激動爲什麼會感到興奮呢?

——同學說上面打滿了雙圈,說明作文得到了老師的高度認可。從哪裏看出了興奮?

——我帶着心跳,從頭到尾一個個數下來,一共是九十八個雙紅圈。

(2)矜持但又迫不及待你從哪些細節看出作者的迫不及待?(捱到中午——時間過得很慢,是一種煎熬。)(溜過去——速度很快地衝到報欄前)

(3)你平時發下來的作文上,老師也會畫雙紅圈,你是否和作者一個細緻得將個數都數出來,從這個細節中,你讀出了什麼?(作者對老師的評價很在意)

(4)這是作者第一次獲得老師的讚許嗎?(不是——他總是給我的作文打高分。平時的習作中也經常得到老師的肯定)5、爲什麼這一次如此激動?

(徵文比賽,很多人蔘加,能張貼說明已經獲獎了,這是更多人對作者寫作能力的認可。)

(五)品讀作者的“感恩之情”

1、作者在寫作方面獲得如此大的收穫,你覺得這裏面有誰的功勞?——老師的鼓勵

——母校創設徵文機會,讓作者嶄露頭角——作者自己不斷折騰

——雙紅圈作文給作者帶來的信心和勇氣

2、是的,於是作者充滿感激之情,寫下了這樣的語句:永遠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母校的報欄,感謝掛在我生命之樹上的紅雙圈。

“掛在我生命之樹上的紅雙圈”該如何理解?

(紅雙圈指的是他人對我的鼓勵和認可,在人生之路上,作者會遇見許多這樣的事例)

3、聯繫生活實際,你的生命之樹上是否也有令人記憶深刻的“紅雙圈”一直激勵着你呢?(紅雙圈,可以是____________,可以是_______________,還可以是_______________)——跑道上不停歇的加油吶喊——課堂上響亮的掌聲——做好事後綻放的笑臉。

設計作文 篇3

一、教學理念

主體性和主動性是語文課的核心。在語文活動課中,學生始終是知識、技能、能力、品德等的主動獲取者。學生是否主動參與活動,這是衡量語文活動課效果的重要標誌。設計語文活動課要在學生主動參與上下功夫。

1.發展學生潛能的教育目標。

2.“自我實現”的學習動機。

3.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原則。

4.感情型的師生關係。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按活動的順序寫作

2.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通過本次活動,加強對生活的熱愛,以及能夠說出自己的心情

三、教學重點

會按活動的順序寫作

四、教學難點

會按活動的順序寫作

五、教具準備

若干個圓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

六、設計流程

(一)談話入題

同學們喜歡拼圖嗎?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起舉行一次拼圖比賽。好不好?

[以情境導入,讓學生對此產生強烈的興趣,加強學習的慾望]

(二)活動過程

1.學生自由談論比賽規則。

2.宣佈比賽規則:各小組同學用手中的三種圖形拼成一個組合圖形,組合圖形中的每個圖形不能重合,比賽時間是3分鐘,看哪一個小組拼得最多。

3.比賽開始。

各小組進行活動,老師計時。

4.比賽結束,宣佈比賽成績。

5.同學們你們喜歡今天的活動嗎?說說你們的心情。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不是教學生怎樣學,而是提供學習手段,由學生自己決定怎樣學。教師不以“指導者”而以“方便者”自居,要鼓勵學生“自我實現”,而不是“自我戒防”]

(三)回顧過程

1.活動開始

2.活動過程

3.活動後的心情

[讓學生形成有序的思維]

(四)按上面的過程練說

1.提出要求

2.先自己說給同桌聽,再在全班說。

[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有我寫作的思路,以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動筆練寫。

(六)互相點評

自評、生生互評、師生共評

[鍛鍊學生的點評能力,是非能力,以及語言的運用能力]

七、總結

今天的這節作文活動課,同學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動腦思考,積極動手操作,並且把自己激動心情寫得淋漓盡致,老師爲你們驕傲。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日子學習生活中,善於積累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亮點,讓它載入我們七色的童年。

設計作文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總體評價學生作文,讓學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優點與不足。

2、學會運用修改符號來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對他人的作文進行正確的點評訓練學生的作文講評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作文點評的方法,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講評能力。 教學難點:學習圍繞要求進行作文點評。

教學手段:對比分析法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本課:

同學們,大家選取了自己最喜歡的課文後寫的一篇讀後感。昨天之間進行了互批,老師又作了復批。今天我們對本次習作進行講評。(板書:講評《讀後感》)

二、回顧習作要求並分析

1、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習作要求,(課本)請大家齊讀。

從本學期學過的課文中選取一篇你最喜歡的文章,認真重讀幾遍,寫一篇讀後感,注意寫出你讀後真實的體會和感想。

2、習作要求告訴了我們哪些寫好本次作文呢?

(1)必須是最喜歡的,爲什麼選最喜歡的?(最喜歡的印象深,感受深。)

(2)必須是寫出真實的體會、感想,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3、寫一篇讀後感,應當怎樣處理“讀”和“感”的關係呢? 學生:簡單概括原文主要內容,重點寫感想。

老師:總結概括,(板書)讀爲基礎,感爲重點,

讀後感的兩種基本寫法是什麼?

(板書)先讀後感,讀感交替。

三、總結本次習作

從批閱本次作文來看,大多數同學能緊緊圍繞習作要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課文,在認真復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寫出了自己真實的體會和感想。全班41人,有25人習作比較成功,11人習作非常突出,5人習作出現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們通過欣賞佳作,病文會診,“開處方”來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大家願意嗎?

四、欣賞佳作

(一)黃美同學的

1、他的習作非常成功。請他朗讀,大家注意思考:你認爲這篇讀後感哪些方面值得學習?可以從文章結構、寫法、修辭運用、用詞用句等方面考慮;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2、討論:

3、談評語。

(二)唐淑瑩的

1、欣賞了黃美的作文,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唐淑瑩同學的習作。請思考:這篇習作,在寫法上和前篇習作有什麼不同?有哪些優點和不足?

2、討論:

(1)運用了讀感交替的寫法。(哪些是“讀”的內容?兩處帶引號的部分。哪些是“感”的內容?)

(2)詳略得當。“讀”的內容用省略號代替,節省了篇幅,感想重點寫。

(3)結尾排比句用得好。是真實體會。

(4)所舉事例有說服力:

(5)不足之處:第二小節詞語重複;

五、剖析病文:

這次作文,有幾位同學在寫法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們來對病文進行會診。

(一)唐佳的

1、 讀。衆思考: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2、 討論:

(1)只有原文內容,沒有感想。(板書)這叫“讀多感少”。

(2)還有什麼不足?原文沒有加書名號。

(3)寫法上有毛病

(4)不好,感想、體會和原文中心對不上號。(板書)這叫“讀感脫節”。

六、 “給病文開處方”:

1、我們分析了幾篇習作。現在給病文開處方。分工:四人一組,一人是主治大夫,另三人是助手,共同商量,開出處方。辦法:用學過的分析方法分析。有讀無感,加“感”;談感脫節,改寫事例;給第三篇的作者提一個重寫建議。請大家開始。

2、 交流體會:

七、總結本課:(結合板書)

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佳作,(板書:評優)進一步明確了寫讀後感,如何處理一個關係――

“讀”與“感”的關係,即讀爲基礎,感爲重點;明確了寫讀後感的兩種基本方法――先讀後感,讀感交替。通過剖析問題習作,懂得了寫讀後感應避免四個毛病――有讀無感、讀多感少、有感無讀、讀感脫節。

八:作業佈置:

希望課下大家認真琢磨和品味今天講解的內容,並完成兩個作業:1、修改自己的文章,力求把這篇文章改得更好。2、彈性作業:〈〈聽講評課有感〉〉,主要寫自己本課的收穫。

板書設計:

要求 :選最喜歡的;寫出真實的體會、感想。

寫法: 先讀後感,讀感交替(讀爲基礎,感爲重點)

設計作文 篇5

教學要求:

1.通過閱讀,懂得要全面瞭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還得請教別人,查閱資料。

2.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的一種特產,先介紹他的外部特徵,在寫出他的價值或用途等。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例文獲取作文資料的方法,訓練學生將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教學準備:

選擇喜歡的一種特產,仔細觀察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家鄉的特產是我們的驕傲,如果能把他介紹給別人,那一定很有意思,怎麼才能把家鄉的特產介紹清楚呢?我們先來讀讀沈平平同學根據老師要求寫的銀杏。

二.學習例文

1.自讀例文,思考:

(1)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銀杏》這篇作文的?

(2)如何像沈平平那樣較爲全面的瞭解某一事物?

(3)本次習作的要求是什麼?

2.交流上述問題

(1)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他介紹了銀杏的幹、葉、花、果的特點;接着查閱工具書,並請教老師,知道了銀杏的價值和爲什麼銀杏被稱爲“活化石”。

(2)對於事物的瞭解,除了仔細觀察,還可以請教別人,查閱資料

(3)本次習作介紹家鄉的特產,可以是農副產品,如水果、水產品等;也可以是工藝產品,包括食品、工藝品等。要寫清楚特產的外部特徵、價值或用途,讓別人瞭解全面。

三.習作指導

1.確定習作內容與要點

(1)你準備寫家鄉的什麼特產?

(2)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介紹特產的外部特徵,如形狀、顏色、大小、質地等

(3)在詢問、查閱資料的基礎上,介紹價值、用途,在食用與使用時該注意的問題

2.組織學生交流、評議

3.指點:介紹特產的三方面該有詳有略,側重於一兩方面的內容

四.學生起草作文

設計作文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在習作中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2、學會細緻的觀察生活與大自然,養成留心觀察、樂於及時記錄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3、熱愛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樂趣。

4、引導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養成習作之後認真修改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細緻的觀察生活與大自然,養成留心觀察、樂於及時記錄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描寫細緻,感受真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照片,講故事:

(教師出示自己假期時在上海遊玩拍攝的照片)

講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遊經歷。

 二、師生交流,激發寫作興趣:

1、師:我想我們都喜歡出去遊玩兒,去擁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難忘的經歷?能告訴大家嗎?

生自由交流。

2、師:是呀,通過剛纔的交流,讓我們回憶起了難忘的假期生活,與其回憶,還不如現在就動筆記錄下這一串串足跡,好嗎?

 三、片段賞析、發現寫作方法:

1、師:我們到風景區遊覽,欣賞自然風光,增長見識,留影拍照,真是一件樂事。那怎樣給自己最喜愛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討論一下,一會我們來獻計獻策。

生討論。

2、師:誰有好的建議,快給大家說說!

(學生初步談到:(1)按一定順序,也就是旅行的順序來記,這樣更清晰;(2)要圍繞照片的內容來寫,把那裏的美麗景色生動的描繪出來;(3)可以把照片的地點和內容作爲文章的一個重要部分,精彩片斷;(4)要圍繞快樂來寫,寫出旅途的難忘。)

設計作文 篇7

現在經濟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讓自己的庭院裏繁花似錦、白樹參天,一個人間仙境一樣,是大家共同的夢想。下面,我也設計了一個不錯的別墅庭院。

首先,要找一個很大很大的地面。左邊種上竹子,擺上一張石桌子和幾隻石椅子,無聊的時候可以下棋,傷心難過了還可以看風景。右邊是一個健身場,裏面可以擺放一些強身健體的東西,俗話說:“健康是人類第一財富。”沒有了健康的身體怎能創造事業,成爲有用人才?後面是一片大草地,不但可以喝茶、聊天,而且還可以玩耍、放風箏。躺在草地上多舒服啊!四周還可以種一些花草樹木。如百裏挑一的含羞草、紫羅蘭……人見人愛的牡丹、玫瑰……香氣撲鼻的水仙花、梔子花……當然還可以種一些果樹,秋天到了,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可以去摘來品嚐多好啊!

中央,還可以建一個蓮花池。池的外形像魚,兩頭各有一座美麗的小橋。堤岸上,垂柳成行,微風吹過,柳絲輕輕飄動,好象仙女在翩翩起舞。樹陰下,每隔十幾米,都要擺上幾把椅子,人們可以在這裏坐下乘涼,觀看美麗的蓮池風景。池的中央可以用石頭堆一座假山,假山四周種上荷葉。遠遠望去,池中綠油油的一片;走近一看,荷葉更加顯得婀娜多姿。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嫩綠的、碧綠的,耳擦着耳,肩並着肩,爭先恐後地朝上長。風吹來,滿池綠波晃動,像是在向人們點頭問好。早晨露珠兒聚在荷葉中心,像珍珠似的晶瑩透亮。用手輕輕搖動荷葉,露珠便在荷葉上滾來滾去,好象小淘氣在盪鞦韆。一不小心,荷葉歪斜了,銅錢大的“珍珠”跌了下去,碎成許多豆豆大小的細珠。等到六月下旬,荷花開了,鮮嫩的花朵亭亭玉立於綠葉之上,格外美豔。

擁有這麼美麗的生活環境,過着神仙般的日子,真是棒極了。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都會擁有。

設計作文 篇8

【教學內容】

寫自己家鄉四季的景色。

【課時】

一節課。

【教學目的】

1、瞭解寫好景色的基礎知識。

2、用心感受,練習寫作姚渡的春,夏,秋,冬,寫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教學設計】

一、導語

1、寒來暑往,四季更替。你們已經經歷了十幾個這種周而復始的變化。季節的體驗一定給你留下了許多揮之不去的記憶。

每個人的性格和經歷不同,對四季的感受也千差萬別。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呢 請我們的同學帶上你所畫的季節之圖來描述一下這個季節的美景。(1:30)

(生放圖片後進行描述,春季兩人,夏季兩人,秋季兩人,冬季兩人)

2、春季,姚渡是桃花盛開的地方,桃花山上到處色彩斑斕;夏季,樹木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毗河水漲,浩浩蕩蕩,一瀉千里;秋季,沉甸甸的稻穗和飄香的水果,映着農民燦爛的笑容;冬季,如薄紗般的輕霧籠罩大地,一切都是那樣的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姚渡似乎在仙境中一樣同學們,姚渡的四季美嗎?(生答)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寫姚渡的春,夏,秋,冬。(多媒體課題)(1:30)

二、組織討論

要寫姚渡的四季,要刻畫姚渡的美景,那我們就必須知道:(多媒體)

怎樣才能寫好景?請大家認真思考後回答:

1、引導學生思考,發言。

2、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邊講邊多媒體答案,學生記筆記。)(5:00)

⑴ 要細緻觀察:(多媒體)

① 抓住景物的特徵:(多媒體)

不同的景物,形狀,色彩,光澤,聲響等特徵千差萬別,具有鮮明的個性;不同季節的同一景物,其形態也不一樣;高山,平原,荒漠,其景緻也各不相同;即使是風,霜,雨,雪,江南和塞北也風格迥異,因此,要寫出姚渡的美景,就必須細緻地觀察,抓住姚渡特有的風景來進行描繪。

② 確定觀察點:(多媒體)

如果你要觀察的景色範圍較小,你可以站在一個固定的高處觀察,可以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等等都行,這叫定點觀察法。(多媒體)

如果你要觀察的景色範圍太大,而你要刻畫的是整個範圍的美景,你就可以採用移步換景法(多媒體)(這有點像武俠小說裏面的武功),也就是邊走邊觀察,因爲你在走動,所以你觀察的景緻在不斷變化,故名移步換景法。在走動中,如果有某一處景物很特別,很美麗,那你也可停下來進行定點觀察。

⑵ 寫作中應該注意:(多媒體)

① 按一定的順序來描寫:(多媒體)

寫作順序指從什麼寫起,依次寫什麼,怎樣結束,這些都應該在動筆之前寫好。寫景的順序要符合表達的需要。可以按定點觀察的順序來寫,也可用移步換景的順序來寫。

② 寫好情與理:(多媒體)

情,就是作者見到景物時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多媒體)如喜,怒,哀,樂,憂,思,盼等等不同的體驗;理,就是作者依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從眼前景中得到的啓示或所感受到的道理。(多媒體)

寫情寫理,應該真誠,自然地借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所懷之情或所悟之理,避免生硬造作。

三、例文借鑑

下面所選的文章是國中生的優秀作文,請大家認真地分析:這篇作文好在何處 有什麼可以學習的地方 並思考:我們應該怎樣來寫姚渡之_________的作文。(多媒體/放錄音)

家鄉的景物(片斷)

我的家鄉是地道的山區。這裏雖然不是景色迷人的仙境,卻也能吸引遠方的來客,讓他們看到一幅筆墨凝重的水墨山水畫。朋友,你可有興趣到這兒來旅遊觀光?

沿着石塊壘成的山間小徑往前走,一片蒼翠首先映入你的眼簾。那是茂盛的毛竹林,密密麻麻,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邊際。石峯間壁,溪水兩岸,小徑左右,茅屋前後,到處都是毛竹。它是山裏人的聚寶盆。每逢趕集的時候,這石塊鋪就的山間小徑上,便充滿了歡笑。

穿過茂盛的毛竹林,走完這段山間小徑,你就來到我們的霞嶺衝。遠處,出現了一座座白牆紅瓦的住宅,腳下蜿蜒的小溪嘩啦啦地歡唱。溪水清澈見底,水底的石子和藍天上的白雲盛在起。渴了,掬一捧溪水喝下去,甜絲絲的。熱了,掬一捧溪水洗洗臉,全身都覺得清爽。小溪穿山繞石,向前流淌,平靜處如銀河瀉光,湍急處像飛珠濺出,發出抑揚頓挫的錚錚聲。每到晚上,溪水聲伴合着蟲鳴蛙唱,渾然形成絕妙的旋律。

從霞嶺衝下坡,再走一段平坦的大路,你就到鄭家灣了。這裏四周仍然是層層青山環繞,中間卻是一片丘陵起伏的農田。你要是在秋季來到這裏,就可以看到片片成熟的晚稻,像一片片金黃色的地毯,鋪在起伏的丘陵下。水稻之外,就是黃豆了。在收穫時節,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都掛滿了一把把豆角,甚至房前屋後的樹梢上也掛滿了豆角。當藍色的炊煙在薄暮中升起時,清風就會送來陣陣炒豆香,你無論走到哪一家,憨厚純樸的山民都會拿香甜的炒豆來招待你,接着便是一碗濃郁的熱茶,一支常德牌香菸,一杯芳香的燒酒。你不必拘謹,不必客氣,儘可以一邊吃,一邊和主人天南海北地閒聊。晚飯後,借山民一席鋪位,好好睡一大覺,明天再去領略山區風光。

朋友,你願到我們家鄉湖南湘潭來旅遊觀光嗎?我們真誠地歡迎你。

(多媒體)

1、本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從山外寫到山裏;

2、作者還抓住了地域特徵,描述了衆多有突出特徵的家鄉景物:毛竹林,山間小徑,蜿蜒的小溪,白牆紅瓦的民宅,青山環繞的農田,房前屋後樹梢上的豆角充分展示了山區的優美風光,也表現出小作者對家鄉的無限熱愛的情感。

3、文章結尾處與開頭相照應,用導遊者的口氣歡迎人們參觀,讀了使人倍感親切。

四、欣賞完這篇文章,我們同學可能也學到了一些描寫景物的方法

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寫姚渡之________的一個片斷,注意:抓住那個季節的主要景物來寫。

五、生練習寫作

六、請同學們把寫好的片斷念給其他同學欣賞

生唸完後,教師進行簡單評論。

七、下來後將你所寫的片斷擴展成一篇作文後,交給我欣賞

八、下課

設計作文 篇9

看到題目,也許你會認爲我的理想並不遠大吧!但這是我的真實願望。我們都有自己的生日,而生日蛋糕是爸爸媽媽和親人對自己的愛、祝福和希望。

我好想做一個蛋糕公園,給那些在災難中失去爸爸、媽媽和親人的小朋友們,送去我的快樂,寫上我的祝福,願他們天天像我一樣開心快樂。蛋糕公園的大門是蘋果形狀的,上面塗着紅色的果醬。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咖啡色巧克力和翠綠色奶油做成的參天大樹,在炎熱的夏天,可以讓小朋友們在樹下乘涼和嬉戲。繞過大樹,有一排排麪包做成的漂亮小房子,讓小朋友們都有了自己的家。房子的周圍有綠色的小草,還有盛開着的鮮花,讓他們在沒有空氣污染的環境裏生活。房子的左邊有一個半圓形的,用濃濃巧克力做成獨木橋,直通向清澈見底的游泳池。右邊還有一個用奶油做成的心形的餐廳,裏面有紅色的胡蘿蔔、綠色的青菜、黃色的雞蛋,還有小熊蛋糕,黑色巧克力圓球球,還有加肉鬆的鹹麪包,五顏六色的點心。房子的後面還有一所寬敞明亮的教室,讓小朋友們安心地好好學習。

我設計的蛋糕好嗎?你有興趣跟我一起爲災區的小朋友們送上一份溫暖嗎?但願我的夢想會實現。

標籤: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