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農業

《意林》讀後感6篇

農業1.66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意林》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意林》讀後感6篇

《意林》讀後感1

我這人向來不太喜歡看長篇小說。厚厚的一本書,要有很大的耐心才能把它啃完。所以,至今爲止我所的看的長篇小說,除了四大名著和金庸全集,以及爲了自考完成《外國文學作品選》強迫自己看得幾本的世界名著精品外,真的也想不出幾本。我比較鍾愛中短篇小說和經典雜誌。譬如《十月》《小說》,學生時代最喜歡的雜誌是《讀者》、《世界博覽》《青年文摘》。而今,有了小孩,大塊大塊的休閒時間被我的女兒所佔據,因此更少了許多看書的時間(其實是藉口)。於是,乘摟她睡覺時過過看書的癮,不覺喜歡上了一本書。其實也不是書,也是一本雜誌——《意林》。

走進《意林》是在不經意間,那日等車在一個小書亭旁,隨意拿起《意林》翻看時,我頓時覺得眼前一亮,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地迷戀上了它,每期的我都準時購買。《意林》是國內第一本專門刊載小故事,小品文,小幽默的大衆化社會綜合類文摘雜誌。它裏面有許多充滿智慧、感人至深的故事,讀着這樣的故事,時時有如一股暖暖的、柔柔的清流滌盪着我的心靈。

在今年第九期《意林》的家庭欄目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不會再有第二個你》,讓我深深領會人間那至善至美的親情。文中的那個父親用自己一生細緻入微而充滿愛心的話語和行爲,教會了女孩愛心、自信、知足、從容,還有感恩的人生真諦。只一根無限的長,無限的柔韌和充滿愛的繩,牽動着文中“父女”彼此的心靈。後來文中的父親爲女兒而死,最後的願望僅僅要求埋在一棵松樹下,讓自己和松樹成爲一體。其實,那個偉大的父親何嘗不是一棵堅強的松樹?他讓兒女有了依靠,讓他們得以成長,他用自己的一生愛着、保護着自己的兒女。看到這裏,我再難抑制自己的淚水,已被緊緊揪起心,突然間鬆開了,想起了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這樣愛我,護念着我。天下的父母何嘗不是如此用愛伴我們一生。

《意林》雜誌中,這樣感人的故事真的很多,每一個故事讀起來一點都不累,卻又回味悠長。於是看着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感動着,也成長着。

請大家有空的時候也選擇它吧!你的選擇會帶給你很多的知識、樂趣和成長!

(一)濃濃的文化氣息浸潤着你。《意林》致力於打通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的通道,倡導文化的開放性,立足民族文化,包容世界優秀文化(每期都有外國作家的文章)。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也努力去提升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

(二)暖暖的情感關懷溫暖着你。它以情動人,以情感化人。可謂“大衆情人”,它總有一種與廣大讀者割斷不了的情素,使你難以忘懷,使你手不釋卷。它通過對一個個小人物的生活經歷、以及人性本質的關注和溫暖的文字,極力讓讀者獲得精神上的慰藉,使每個讀者都能感到溫暖。

(三)個人成長及實現自身價值的關懷激勵着你。《意林》提供的經驗、思想和情感的信息,瀰漫於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似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古老的閱歷和新鮮的體驗都可能與之遭遇,很多讀者讀後都能找到共鳴;

(四)好玩又益智的〈火狐狸智樂園〉吸引着你。特別是意林詞工廠讓你的聯想能力達到極限。

《意林》如紅酒,形象典雅,品質高貴。色彩濃郁,苦中蘊甜。獨自細品,好似聆聽小夜曲。品着品着味就出來了,品出了味就再難割捨了。人生如浮萍,朋友一杯酒,《意林》好似老朋友。

《意林》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一篇短文叫《桔子的心》,讓我沒想到的是,一個看似普通的小桔子竟然隱藏了這麼深奧的大道理。我在佩服短文中的那個小孩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的同時,更佩服這個孩子的媽媽,她對孩子天真無邪的提問不是隨便的應付,而是通過耐心的講解,在閒談中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

小孩子手裏拿着桔子,問了她媽媽兩個問題:

“爲什麼桔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

“爲什麼桔子裏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呢?”

“吃桔子要先剝皮,那是桔子在告訴你,你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應的勞動。”瞧,這位媽媽說得多好啊!其實生活中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辛苦的勞動,就連吃桔子都是如此,再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只有平時把基礎打好,考試的時候纔不會臨時抱佛腳呀!

“桔子裏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那是桔子在告訴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來慢慢享用的,而不是用來揮霍的,更不是用來浪費的。”是啊,平時我總以爲爸爸媽媽掙錢很容易,總是讓他們給我買這買那,如果他們不答應,我還發脾氣呢!讀了《桔子的心》,讓我知道了我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幸福的生活要珍惜,而不是浪費!

另外,“桔子的果肉長成一小瓣一小瓣的,還有另一層意義,那就是爲了讓你懂得與人分享。”說得多好啊!平時我們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裏面有什麼最好的,爸爸媽媽總是第一個想到我們,這也讓我們根本沒有機會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懂得勞動、懂得珍惜、更要懂得分享,這就是今天我讀了《桔子的心》所體會到的。

“媽媽,明天就買一箱桔子回來,好嗎?我要好好地體會一下分享的快樂!”

  讀《桔子的心》有感【2】

桔子,在生活中是再常見不過的東西了,而《桔子的心》的作者,卻從平凡的桔子中看出了許多不凡的道理。

故事主要是講一個孩子手持一個桔子問了媽媽一連串關於桔子外形的問題,媽媽一一給出了和常人不同的回答,讓孩子明白了人世間許多道理。最後,她告訴孩子,桔子之所以長成一瓣一瓣的`。這也就是在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佔有,不能獨自享用,而要懂得與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個桔子,那就要懂得把桔子分成很多份一小瓣一小瓣,然後分給別人與你一起共享。更重要的,則是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來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而不是用來揮霍的,更不是用來浪費的。這也就是在告訴你,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這是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用短短三百字就向我們說明了一個人世間的真理——知足常樂。是啊,人世間有太多享受不完的繁華,知足常樂,不要去追求太多的榮耀。人世匆匆,哪能有那麼多享受不完的榮華富貴?對今天的生活滿足吧,貪心是魔鬼!爲了一時的利益而昧着良心的人們,覺醒吧!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來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而不是用來揮霍的,更不是用來浪費的。知足常樂,滿足今天的生活,不要抱怨,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才能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意林》讀後感3

剛拿到它時,唯美的封面就引誘着我翻開它。那一篇篇動人的文章,使我很快投入到其中。它那優美的文字,彷彿就是爲我們少女量身定做的;精美的插圖,使許許多多的人心動。

現在,我激動地翻開了這本書。第一篇文章就深深地打動了我。它講述的是一個自認爲毫無存在感的女孩兒“藍添兒”遇到了想親近她的班花尖子生“龔蓓蓓”後改變了她自己。藍添兒原先總愛自己一個人呆着,把自己困在一個灰暗的世界裏。同學眼中的藍添兒是另類、沉默的,直到龔蓓蓓出現後。龔蓓蓓一直是以神一樣的形象出現在班級裏的,長得漂亮,成績又好,待人溫柔,與藍添兒根本不是一個世界裏的人。可誰都沒想到,龔蓓蓓居然會主動邀請藍添兒做朋友,在龔蓓蓓的不懈努力下,藍添兒答應了。龔蓓蓓下決心要改變藍添兒現在的樣子。果然,剪短劉海,束起頭髮,藍添兒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利落了,眼前的世界也似乎變得明亮起來。同學們也對她稱讚不絕。是呀,青春就應該如花綻放,最美的年華。怎麼可以被灰白的色彩充斥?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像藍添兒這樣的人,他們孤獨、沉默、另類,不願親近他人,久而久之,便會被他人遺忘。但他們的內心是豐富而細膩的,渴望得到關懷,交到幾個真心的朋友。有一句話說得好“衆人怕他、敬他,卻始終未有人親近他。亂世間,得一知己,我願追隨……”對待每個人都應該這樣,只要你付出真心,你就會有所收穫。龔蓓蓓就做到了這一點,她對藍添兒是真心相待,所以她收穫了一份珍貴的友情。

我愛上這本書的原因不止這些。

說實話,我以前在生活中也遇到過像藍添兒這樣的人。我小時候經常跟鄰居的孩子一起玩。有一天,又新搬來了一個小孩,我們以爲我們的“兵團”又能壯大了,可是沒想到,我們在玩的時候她連看都沒看一眼;“團長”派團裏的“軍師”我去邀請她,可她就說了一句“哼,不去。”這可大大的打擊了我的自尊心,我們這個“兵團”可是多少小孩夢寐以求想來的啊,我們邀請你,你居然不來,豈有此理!不服輸的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請到她!

我回到家裏氣沖沖的跟爸爸媽媽說了這件事,媽媽搖搖頭說:“唉,這也難怪。其實那孩子挺可憐的,父母離異了,現在就跟她媽媽一個人過,而她媽媽也天天忙着上班,那麼小就一個人在家裏……”聽了這話,我若有所悟。

從那以後,我有好玩的叫上她一起玩,有好吃的也跟她分享,甚至我們“兵團”集合的時候也叫她一起,我以爲我對她很好了。有一天我又照例去叫她玩,可沒想到她衝我大吼一聲:“你別來啦,煩不煩啊,你再來我就搬家!”聽到了這話的我如同被澆了一桶冷水,呆呆的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回家後,我心想,真的是我太煩了嗎?可是又轉念一想,我對她已經夠好了,她不領情管我什麼事,既然她說不想理我,那我就不理你。從此以後,我就沒跟她說過一句話,在她面前時,我還故意笑的很大聲。久而久之,她又恢復到了往常的冷漠。過了幾天,她真的搬走了,我非常生氣,可生氣之中又有一點悲傷,或許她真的很討厭我呢。

現在看了《小小姐》後,我才知道,她這麼做或許是讓她走的時候我不那麼傷心。《小小姐》真是一本好書啊!

愛閱讀,享幸福,讀《意林·小小姐》,體會其中的道理,做一個幸福的人!

《意林》讀後感4

前幾天看書《意林》上的一篇叫做《折斷翅膀的雄鷹》深深地打動了我令我知道有時候傷害也是一種成長。

文章介紹一種生活在亞馬遜平原的叫做"雕鷹"的雄鷹它有"飛行之王"的稱號飛翔時間之長速度之最堪稱鷹中之王。被它所盯上的獵物一般難逃厄運。

可美麗的飛翔背後卻有悲壯的血淚故事。幼鷹出生幾天後就要學會飛行去爭奪母親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鷹把幼鷹帶到懸崖邊上把幼鷹推下去練習高空飛翔不少幼鷹因此喪命;第三步更爲殘酷與恐怖倖存下來的幼鷹被母親殘忍地折斷正在生長的翅膀裏大部分骨骼被母親再次從高處推下。很多的幼鷹因此成爲飛翔的祭品。

一隻又一隻的幼鷹死亡了但母鷹不會停止這血淋淋的訓練因爲它明白這種傷害是成長爲雄鷹的必經階段。

有人曾叢叢把幼鷹從母親身邊帶走。長大的幼鷹只能飛到屋頂般高便掉下來兩米多長的翅膀成了累贅失去遨翔藍天的機會。

其實母親殘忍折斷幼鷹的骨骼是決定幼鷹能否在廣袤天空中自由遨翔的關鍵所在。雕鷹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是很強的只要在翅膀折斷後仍不斷忍痛飛行使翅膀不斷充血不久便能痊癒。痊癒後的翅膀似鳳凰涅磐更加強壯有力。如果不這樣做幼鷹便失去飛翔的機會。

多麼悲壯的成長曆程多麼艱苦的飛翔之路沒有人能幫助幼鷹只有它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有爲藍天準備的一雙翅膀能在自己遼闊美麗的藍天中飛翔是每個人的夢想;沒有強壯的翅膀我們如何能在藍天中自由飛翔 我們的翅膀也常會被受到傷害而折斷這個時候我們是應該繼續忍痛飛翔還是躲在憐憫下靜靜養傷

人與動物一樣一生中不可能就一直平平坦坦常會有各種各樣的挫折與傷害。這些挫折與傷害常常會令我們感到痛苦與失落令我們一厥不振。玫琳·凱——一間以其名字命名的著名化妝品公司的創始人說過:"挫折是上帝化了妝的禮物。"上帝給我們許許多多的禮物其中就有挫折與傷害。"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 "不體味人生的辛酸怎懂得生活的甜蜜 生命中沒有挫折怎算一個完整的人生。傷害有時候也是一種成長。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讀到他的文章,卻是在課本里,課文叫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戶曉”的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大作家,更是有點恐懼,不敢輕易讀他的書。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過魯迅那《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裏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裏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着實事的動盪,體味着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裏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於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麼的寬鬆。可是,也不得不說,以孩子們當事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我正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麼纔是我們的快樂。

《意林》讀後感5

愛的力量

最近,我讀了《意林》上的一篇文章“人間有大愛,一個13歲女孩的7年守候”。從中,我受益匪淺,深受感動,並被小主人公頑強的毅力所震驚了。

她,叫黃鳳。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20xx年春天,黃鳳父親黃志仁從樓梯上摔下的,經過搶救,父親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頸部以下卻完全癱瘓了。而在這時,黃鳳的母親離開了黃鳳和她的父親。面對30萬元的醫療鉅額和無人照顧的困境,於是,黃鳳默默地承擔起了父親的生活。6歲的黃鳳每天除了踩着凳子燒飯之外,還要喂父親吃飯、幫父親翻身、洗衣服等。但是,一年1700元的低保根本就養不活他們。於是,黃鳳就拉着小車帶父親去乞討。終於,黃鳳的乞討生活被網友拍了下來,不久,許多好心人就來爲他們捐款。最後,《走進科學》還來拍了節目,更引得醫院來爲他們捐款。

其中,文中有幾個鏡頭最令我感動,讓人潸然淚下。

第一個鏡頭是6歲的黃鳳踩着凳子燒飯的情景。雖然作者在文中沒有具體描述,但是我似乎看到了黃鳳燒飯時的情景:只見她踩着凳子,拿着對於她來說沉重的鍋鏟,正在細心地炒菜。油不時濺到她的手上,腫起了一個包,但她爲了能讓父親即時吃到飯菜,繼續炒着菜。不小心腳下一滑,從凳子上摔了下來,她還是堅強地站到凳子上,繼續炒菜。再想想,那時,她才6歲,多麼小的年紀啊!而我,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卻連方便麪都不會煮,我感到慚愧極了。而她卻能這麼懂事,那麼爲身患重病的父親着想,身後是多麼一種強大的力量在支持她啊!凝思了好久,我才明白,是“愛”,造就了這偉大的奇蹟!

第二個鏡頭是黃鳳帶着父親去乞討時的情景。11歲那年,她決定要給父親治病,於是,她一邊乞討,一邊打聽給父親治病的醫院。她還推着村裏人爲她父親做的沉重的鐵架車,花了整整5天,從火車站走到了醫院。我的天!整整5天哪!是個什麼概念?!5天的艱辛、5天的堅持,這需要怎樣的毅力啊?一個成年人也未嘗能做到,而她,當時只是一個11歲的孩子!居然用她那孱弱瘦小的身體做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舉動,身後是多麼一種強大的力量在支持她啊!凝思了好久,我才明白,這也是“愛”,造就的偉大奇蹟!

第三個鏡頭是武警總醫院幹細胞移植科主任安沂華見到黃志仁後說的一句話:“長期癱瘓臥牀的患者極易出現褥瘡、肺部感染、下肢血液栓塞等病發症,但他統統沒有身體的各項檢查結果都正常。這往往需要3個人24小時輪流照顧纔可能實現,而照顧他的只是一個什麼醫學常識都不懂的孩子。”看着這句話我尤爲震驚,是什麼造就了這奇蹟?!又凝思了好久,我才明白,這還是“愛”,造就的偉大奇蹟!

作者還在結尾處寫道:“電視臺記者潘穎說‘拍攝黃鳳的短片時,我們曾經找了一個6歲的孩子模擬她當年照顧爸爸的動作,結果根本無法完成。’潘穎說,‘愛所能創造的奇蹟,超乎我們的想象。’”讀到這兒,我明白了,“愛”,能創造你無法想象的奇蹟!世界之所以能創造奇蹟,就是因爲世界有“愛”。

“愛”的力量無法想象,讓世界再多一點“愛”吧!那麼世界也會因“愛”而感動!

《意林》讀後感6

今天,我讀完了《意林》。《意林》是一本充滿人生道理的好書,有感人的故事,也有令人憎恨的故事,看完後,就像刻在腦裏一樣,擦也擦不掉。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一個叫《最好的老師》的故事。裏面講一位老師對一個叫特德的男孩很冷漠,但自從她看了特德的老師對他一至四年級的評語,才知道,特德沒有了媽媽。從此,老師對特德非常關心,令這個孩子改變了,成了一個聰明好學的學生,特德告訴這位老師:“您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老師!”

多麼簡短的一個故事,它卻令人明白到人生的道理。這個故事也令我知道:對所有人都要關心,別人纔會信任你,跟你做朋友。同時,我也明白到:對所有人都要熱情,才能激發別人的上進心,幫助別人。

還記得有一篇文章叫《感恩的心》,我讀完之後我彷彿身臨奇境,淚水流在臉頰,冰冷的雨滴打在身上,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

有一天,下着大雨。因爲尋找沒有歸來的媽媽而走了很遠的小女孩終於看見了攥着年糕倒在雨地裏的媽媽:她睜着雙眼,永遠離開了她。於是,哭聲伴隨着雨聲,淚水混合着雨水,悲痛書寫着堅強。小女孩用她無聲的語言讓她媽媽放心地走。一遍又一遍,《感恩的心》讓媽媽終於閉上了雙眼: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久久凝視這一段無聲的文字,真誠的感動久久觸動的心靈。這是一個失語的小女孩心靈的呼喚。我毫不懷疑,它同樣會深深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

我似乎聽見一種聲音,你聽見了嗎?是心與心的溝通,是心與心的感動。一個失語的女孩,用無聲的語言讓媽媽放心地走。一個沒有雙親的孤兒,用悲痛與堅強,讓自己勇敢地活下去!細細的雨絲,似乎也被小女孩兒深深打動,變得舒緩了的雨線又添了柔情。 我似乎又看見了些什麼,你看見了嗎?是雨夜中那個瘦弱的背影,那一對身隔兩界的母女相望的神情。媽媽走了,幼小的女兒卻讓媽媽放心的走。雨夜中那雙伶仃的小手,不停地揮舞,那是一個決心從痛苦中站起來的孤兒在書寫着堅強。 你感受到了嗎?那失去親人讓人剜心的痛楚,那走出厄運令人仰止的堅強。不幸的女孩不言放棄,敢言自強。

命運,是這樣的不公平,而她噙淚中卻微笑地唱着《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謝命運,要在感謝厄運中活出一個大寫的自己!

我聽見了,這無聲的真情,一個了不起的孩子讓媽媽放心地走。 我看見了,那個堅強的背影,鼓勵我超越苦難,學會堅強。 我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了那顆感恩的心。感恩一切,不管是痛苦還是厄運,不管多麼殘酷都用微笑去勇敢面對。痛苦和厄運教會我堅強,堅強的我才能夠從容地擁有未來。

“……我來自偶然,像一粒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感恩的心》,無聲勝有聲。我原先不確信:爲什麼這首歌、這個故事能如此深深地打動我。我現在漸漸明白:那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在苦難中走向堅強的頌歌。總言之,《意林》是一本好書,如果行,你也可以到這本書裏吸收一下營養!因爲,這是一頓很好的佳餚。

標籤:讀後感 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