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科技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集合14篇)

科技2.43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技項目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集合14篇)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1

在公司、分公司、項目各級領導的指導下,各部門的大力支持,技術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技術部較好的完成項目科技工作,在做好項目的技術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保證了對業主、監理、政府、公司各項技術工作的順利對接,現將項目科技工作總結如下:

一、項目科技工作主要內容

1、項目科技工作團隊建設

項目技術部共有4名員工,2名技術人員,2名資料員。其中正式員工1名,20xx屆員工1名,20xx屆員工1名,分公司外聘1名。

2、自身的學習與交流

項目大部分爲新員工,工作年限較少,經驗不足,根據新員工理論知識強,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由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進行授課,組織新員工學習項目管理手冊、鋼筋翻樣以及現行的規範、圖集,引導新員工儘快進入工作角色,加強自身的學習,同時也促進員工之間的相互交流,增強團隊協作精神。

3、施工方案的編制

施工方案不僅是現場施工的作業指導書,也是作爲結算的依據,爲此在編制方案前與各部門相互溝通,在滿足規範要求,最大限度的優化設計,做到利益最大化。

4、鋼筋翻樣

鋼筋翻樣一直以來都是薄弱點,實行項目人員進行鋼筋翻樣,擺脫勞務公司的依賴,控制鋼筋加工的主動權,優化鋼筋配料,減少鋼筋下料的損耗,節約項目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

5、施工過程中問題的處理

對於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業主、設計院進行溝通,及時解決,並以工程技術聯繫單的形式進行確認,作爲現場施工依據。及時覈對下發的設計變更,在圖紙上做好標記,下發各部門人員以及作業班組,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檢查現場實施情況,避免做錯、做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工期。

6、質量控制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必須嚴格把好質量關。對進場材料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送檢,檢測合格後方可使用。對於質量通病部位,進行現場技術交底,確保各個工序符合規範要求,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及時將問題處理,消除質量隱患,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7、施工計劃的安排

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制定關鍵節點工期的安排,確保各個工序的銜接,同時與各個專業分包單位的聯繫,確定進場施工時間,保證工程施工有序的進行,避免出現因窩工、返工的現象。

8、資料的收集、整理

工程竣工資料是工程竣工備案的依據,也是工程施工的過程依據。配合業主完成工程竣工備案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目前榮和山水綠城項目已完成各棟樓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保證16#、13#樓的竣工驗收工作。

9、科技創效

技術部和工程部、成本部相互配合,對生產工藝進行革新,最突出的就是對地下室筏板鋼筋採用直螺紋套筒連接、豎向鋼筋採用電渣壓力焊,爲項目節約成本。地下室筏板鋼筋、豎向鋼筋規格比較大、相應的搭接長度也會加長,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出發,與業主、監理協商採用直螺紋套筒連接、電渣壓力焊,共計節約成本100餘萬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對技術文件的管理沒有做到有效控制,業主及設計單位對圖紙會審記錄、工程聯繫單的回覆沒有全部到位。

2、對方案的編寫有時候沒有充分的考慮降低成本問題,沒有完全達到優化設計這一特點。

3、鋼筋翻樣工作沒有完全把控,新員工實踐操作經驗不足。

4、科技成果方面沒有成績。

三、下一階段工作計劃

1、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努力使自身水平能夠跟上公司發展,對新進員工加強培訓,培養其獨立思考、動手能力,使其能夠更快地適應公司的發展,開展新技術交流,提高認識,先進帶動後進,共同進步。

2、要逐步形成技術會審制度,方案編寫、工程聯繫單完成後要進行技術會審,通過開會的形式共同討論方案的可行性,然後簽字報審。

3、完成其他幾棟樓的竣工驗收工作,完成各棟樓竣工圖的繪製,以及資料的收集,配合成本部辦理結算。

4、加強與各兄弟項目之間的交流溝通。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9月,爲了蔬菜灌溉施肥技術在xx市大面積的推廣和應用,強化農田節水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節約用水和高產高效的雙重目標,xx市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與我院合作申報了省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項目--《xx市蔬菜灌溉施肥技術應用與推廣》。在本項目申報併成功立項後,xx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接受委託作爲科技依託單位,認真配合做好項目規定的相關內容,並聯合xx市藍豐農業科技開發中心以柴下村爲核心示範區安裝滴灌設施和施肥設備,進行蔬菜灌溉施肥技術的示範和指導工作。

兩年來,我院作爲項目實施方的技術依託單位,遵守承諾函的約定,由xx高級農藝師擔任技術總指導,積極配合xx市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按照項目的實施方案,制定技術路線,指導核心示範區進行大棚滴灌系統、滴灌變頻設備的安裝,爲種植戶總結了一套適合當地特點的與灌溉施肥技術相配套的蔬菜栽培技術,同時開展了多期針對灌溉施肥技術、施肥器使用技術、噴滴灌使用技術等核心技術的培訓,較好地完成了對項目的技術承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示範基地建設

選擇柴下村爲核心示範區,指導合作社進行基地的建設。結合示範區的地理地形特點,設計規劃灌溉施肥系統的安裝,包括泵房、自動水泵組及基座的建設、施肥器的選擇、輸配水管網和滴灌帶的鋪設等。檢測養豬場化糞池排出的廢水的'化學組成、PH值等,分析其利於蔬菜生長的有效成分,設計建設了一套可以收集化糞池廢水並將其集中無害化處理的總管施肥系統。

2、技術指導培訓

(1)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灌溉施肥系統安裝技術的需要和蔬菜生產的季節需要,分別請我院的xx副研究員、朱隆靜農藝師,xx市藍豐農業科技開發中心劉良彬總經理等等各專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保證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力量。

(2)各專業技術專家按照計劃方案,在重要生產時節,對種植戶進行了5期,總計249多人次技術培訓,內容包括蔬菜灌溉施肥技術應用與推廣、灌溉施肥技術、施肥器原理與使用方法、噴滴灌使用技術、蒼南蔬菜栽培模式等,保證了所培訓的技術能夠馬上對種植戶的生產操作起到指導作用,並召開田間現場使用技術培訓會,直觀全面的介紹灌溉施肥的田間實際應用,讓種植戶切實掌握灌溉施肥的核心技術。同時根據生產的季節需要,組織技術人員十幾次到項目實施地進行實地技術指導保證了項目實施的技術路線能夠按照計劃方案執行。

3、引進推廣技術和技術成果

(1)通過多次對種植戶培訓和現場示範,使農民掌握了蔬菜灌溉施肥技術,分別推廣應用壓力補償滴灌管、內鑲滴灌管、薄壁單翼迷宮滴灌帶等微灌系統,砂石過濾器、疊片過濾器和網式過濾器等過濾設施,泵吸式施肥器、文丘裏施肥器、旁通式施肥罐、電動噴霧器人工注肥器等施肥設備,重點示範推廣了與灌溉施肥技術相配套的茄果類蔬菜的栽培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

(2)針對現有的潮汐式灌溉方法的技術不足,發明了利於水流通和空氣流通的潮汐式灌溉專用托盤,該托盤具有造價低、壽命長、施工精度要求不高等優點,現已申請實用專利。根據潮汐式灌溉專用托盤發明了可供居民在家中種菜的家庭用灌溉托盤組合件,包括托盤和育苗穴盤,也已申請實用專利。

4、溉施肥及栽培技術的實用手冊編寫

根據示範區的實際生產特點,結合當前灌溉施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全國各地灌溉施肥的成功案例,與xx市藍豐農業科技開發中心共同編寫了一本《蔬菜灌溉施肥技術手冊》。該手冊系統總結灌溉施肥技術的原理、優缺點、使用注意事項,詳細介紹施肥器、滴管帶、過濾器等灌溉施肥系統關鍵組件的選擇、安裝方法等,形象直觀的分析適合灌溉施肥的肥料的選擇方法,並且總結概括了一套適合當地大棚蔬菜生產的栽培技術。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3

(一)強力抓好科技項目工作。緊緊抓住省科技廳對口定點扶貧的重大機遇,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今年共爭取國家、省級立項支持14項,到位資金675萬;市級科技項目立項4項,支持資金200萬;申報20xx年第一批省級科技項目12項,11項入選備選項目庫;同時嚴格執行科技項目管理“八條禁令”,加強科技項目實施監管,確保資金使用規範安全。

(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一是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20xx年共轉化“特色蔬菜新品種及配套有機栽培技術產業化示範”等科技成果21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產值2.5億元。二是開展科技成果評審鑑定。組建科技成果評審組,完成我縣20xx年度11項科技成果鑑定、評審;申報市級科技進步獎並被評爲一等獎;組織推薦3項科技成果申報省級科技進步獎;實現技術轉讓交易額達700萬元。三是大力發展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今年,申報新認定摩托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全縣高新技術企業2家);新認定省級建設創新型培育企業3家(大農業、摩托、機械)。今年完成環保建材、摩托車新工藝、生物藥肥等高新技術產值超5億元以上。四是加強科技需求對接。開展企業技術需求徵集活動,抓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與企業產學研合作,促成15家企業與10家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聯合。組織企業參加第四屆西部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推進會、第二屆中國國際科技博覽會。

(三)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一是開展宣傳培訓。全年組織2次大型知識產權培訓,邀請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專利事務所舉辦創新方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培訓,摩托等17家重點企業參訓;組織公司參加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展示推介新型環保建材產品。二是加大專利申請。開展企業專利“清零”行動,共完成專利申請6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件),完成專利授權量37件。三是做好專利申請資助工作。申請省、市專利申請資助25項,爭取專利資助資金5.1萬元。

(四)建立統籌城鄉科技信息平臺。一是大力實施“科技雙網行動”。在“新居”聚居點、龍頭企業、園區基地、鄉鎮社區建立科技信息服務網站(網頁)。全面完成43個鄉鎮、12個社區、9個村、1個工業園區、1個街道辦共計66個網站(網頁)建設。二是加強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抓好公司、公司、公司、土雞科學研究所、茶葉研究所研發平臺建設,已建生豬、土雞、蔬菜、茶葉等優勢特色產業技術服務中心5個;開展“新農村骨幹農民綜合素質培訓”3次,培訓人員216人次。三是加大科普宣傳力度。3月20日,聯合縣文化、衛生、司法等部門在雙鹿成功舉辦縣第十九屆“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集中宣傳活動;共發放科普資料2萬餘份,張貼掛圖23張,接受羣衆諮詢1300餘人次;11月中下旬參與縣紀委開展送廉政文化下鄉活動13場次,惠及羣衆2.6萬人次;分批組織我縣47名科技人員赴參加“秀才”科技培訓班、科技創新政策宣講培訓會、科技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培訓班學習。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4

根據市局通知要求,現將我區20xx年科技扶貧項目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xx年我區共實施市級以上科技扶貧項目4個,他們分別是《**良種選育研究及生態養殖關鍵技術集成示範》、《**獼猴桃產業示範園區建設》、《**鄉**村科技扶貧光伏電站》、**鄉**村科技扶貧光伏電站》項目,項目總投資35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投入105萬元。目前,這4個項目總體實施情況良好,前2個項目已經實施完成,後2個項目正在實施並接近完成。通過以上4個科技扶貧項目的實施,除項目實施單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輻射帶動了70 個貧困戶走出了貧困,2個重點貧困村擺脫了重點貧困村的帽子。

二、分項目實施情況

1、**良種選育研究及生態養殖關鍵技術集成示範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2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40萬元。項目圍繞“優質、特色、高效、生態”主題,以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通過技術配套、產業鏈接和集成創新等技術手段,集中整合水產業優勢資源和技術,將已有一定規模與產業基礎的特色水產品**生態養殖產業關鍵技術集成並示範,解決特苗種規模化培育、生態養殖、水質調控及疾病防控等技術問題,構建適合本區域特點的特色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體系。通過近一年來的實施,已順利完成了預定的項目內容。

(1)經濟效益:通過**良種選育,主養100畝池塘試驗,制定**養殖操作規程,經飼養畝產達1500公斤,畝利潤8000元,大水現套養**(800畝),畝產150公斤,畝利潤新增20xx元。經過主養模式的養殖,年**總產量270000公斤,產值810萬元,利潤240萬元,與往年相比增加120萬元。(2)技術指標:主養**成活率90%以上,套養**成活率95%以上,與往年相比成活率分別提高8%、12%.針對**的食性、習性、生長等特點,研製飼料配方he系列飼料,通過飼養試驗,其產量增長10%,總結適合**區域生態養殖模式一套,發表論文一篇。**生態飼料配方專利正在申請中。(3)社會效益:**生態養殖示範推廣3000畝,對養殖人員進行技術培訓200人次,帶動中等以上規模養殖戶20戶,幫扶**、**兩貧困村貧困戶40戶,養殖水面20xx畝,爲他們免費提供各種魚苗100萬尾,下派到各點的技術人員150餘次,發放《養殖手冊》100戶(份),通過對貧困戶的“傳、幫、帶”、“產、供、銷”等一條龍服務,戶均增收分別達5萬元、3萬元、2萬元,從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總之,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推廣示範生態養殖和病害防控新技術模式,提高養殖成活率和抗病性,提高養殖品質和效益,提高良種覆蓋率,對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和脫貧幫扶發揮了積極作用。

2、**獼猴桃產業示範園區建設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2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20元,項目實施地點在**區**鎮**村。項目建設內容主要是新建獼猴桃標準園1000畝,其中分紅肉、黃肉、綠肉6:3:1分佈;帶動30名以上貧困戶就業。經過一年來的實施,該項目已如期完成了全部項目內容,不僅使項目實施村的農戶從流轉土地中得到了實惠,還通過實施該項目帶動了65名貧困戶在示範園區就業脫貧。

3、科技扶貧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1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45萬元。項目內容主要是幫助**鄉**村、**鄉**村兩個重點貧困村分別建設一個60kw光伏電站。項目建成後每個電站年發電量約爲60000度,年收益約爲60000元,可填補村集體經濟的空白,完成重點貧困村脫貧村集體經濟要達到5萬元以上的'目標任務。目前,**鄉**村電站建設項目已基本完成,**鄉**村電站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預計20xx年初可以全部完成項目建設。

三、存在問題和建議

科技扶貧是十大重點扶貧工程中一項重要內容。實施科技扶貧項目是發揮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項目經費支持數額不大發揮的作用不小,扶貧效果非常顯著。當前科技扶貧工作中的主要問題是科技項目數量太少,在十大重點扶貧工程中影響面較小。爲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繼續加大對基層科技扶貧項目的支持力度。除了在扶持數額上加大外在項目立項數量上也要有所增加。基層縣區要圍繞農業產業化開發,圍繞農民羣衆脫貧致富需求,做好科技項目凝練及有關科技項目實施工作,用科技項目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支撐。

(2)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結合精準扶貧村產業特色和貧困戶的技術需求,鼓勵和動員廣大科技特派員,充分發揮技術專長與貧困農戶對接,實現技術需求與服務一條龍,爲科技精準扶貧提供了技術保障。

(3)進一步抓好科技示範體系和科技專家大院建設,不斷提高科技專家大院、科技示範園的示範水平和輻射能力,爲科技精準扶貧開發工作起到強有力的帶動作用。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5

開展特種玉米示範提高科技增收水平特種玉米引種示範技術總結我單位在xxx鄉xx村,實施了xx畝特種玉米引種試範項目,投資科技扶持資金x萬元,通過努力,取得了預期效果。

一、立項背景

xx縣地處xxx,全縣總面積xx平方公里,轄xx個鄉鎮,xx個行政村,xx個自然村,總人口xx萬,其中農業人口x萬,耕地面積x萬畝。處在xx位置,x公路幹線在這裏交匯,榮烏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交通、自然條件優越,水力和旅遊資源十分豐富,x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x毫米,年均氣溫x℃,年均日照時數2800小時,0℃以上年均積溫2950℃左右,年均無霜期156天左右。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多年來,由於缺乏技術引領,資源開發沒能充分應用,種植業一直侷限在傳統玉米規模生產,種植面積佔我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75%以上,但經濟貢獻率僅有30%。一些有識之士在特種玉米上進行了探索,企業加工能力達到了3000萬穗,本地市場消化達到100萬穗。近年來,轟轟烈烈的這項朝陽產業面臨曇花一現。栽培技術成爲約束的瓶頸,品種良莠不齊,管理科學水平低,收穫粗放,商品穗低,加強科技引導和示範成爲重要任務。

二、項目主要研究的內容

開展品種示範,推廣優良品種。通過開展科技培訓與交流,增強種植戶素質;開展選種,整地、催芽,播種、地膜覆蓋、管理與收穫集成技術應用、解決特種玉米發芽率不高,商品穗低的問題。實施200畝水果玉米標準化示範進行品種展示,科技服務、技術交流等多種功能的科技推廣。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農民的基本素質和市場開發能力,引導我縣特色農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主要解決的技術與創新點

在x鄉x村種植特種玉米200畝。引種試範15個,篩選優良品種6個。刷新了一個目標,普及了四項技術,破解了兩個難題。

一個目標:項目區平均畝產鮮穗7000多個,實現銷售收2100元,畝均純收入1200多元。項目區傳統玉米生產畝平均純收入450多元,特色種植實現收益翻番。

四項技術:

(1)頂凌整地結合增施有機肥。清明節前後,耙耱除茬,破土碎垃圾,同時預備優質有機肥3000擔/畝。

(2)浸種催芽:5月上旬選種催芽,用甲霜靈溶液浸種,然後進行增溫催芽。

(3)地膜覆蓋:人工起壟結合施入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殺蟲劑,行距1.5尺,5月上旬地膜覆蓋,幼芽破胚1-2後人工點播,每空2粒,株距1.0尺。播深2.5釐米左右。

(4)培土壓膜:由於特種玉米幼芽纖弱,頂土能力弱,及時放苗,同時周圍培土。

(5)及時摘除果穗,提高商品性,同時爲第二穗生長創造良好的發育條件。破解了兩個難題:

1、品種引進,一年之計在於春,品種的優劣決定了生產的成敗。我單位高度重視,詳細瞭解品種植物學特徵、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生長髮育等方面的表現,根據我縣生產區的立地件,引進了15個稀特品種。

2、特種玉米尤其水果玉米種子千粒重低,含糖量高。發芽勢弱,頂土能力低。地溫低,易受黴變。地下害蟲好食,幼苗易感病。我們在這方面高度重視。在當地首次開展了浸種催芽,人工點播、地膜覆蓋。

四、存在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教訓

1、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找到適合當地立地條件的品種,開展試驗、示範、推廣,強化技術創新和改進傳統生產經驗。如浸種催芽、地膜覆蓋等,開發研究更多的生產模式,翻陳出新。

2、水果玉米既不耐旱,又不耐澇,春季低溫易發黴變,苗期管理是關鍵。

3、水果玉米春季管理是獲得高產、優質的`關鍵。其主要措施是防旱、增溫和保出苗。4、項目建設週期短,宣傳推廣影響力不強,對產業結構調整引導性不明顯,有的農民剛探水,就斷了水源。

五、改進意見

在今後的水果玉米種植中,堅持保幼苗,增加商品穗,提高產品的商品值。山旱坡地發展種植要謹慎推廣,其次根據現在的生產要求,良種良法配套使用,確保優質高產高效。重視日常管理,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降低自然災害的威脅。

繼續做好項目的後續服務,保持正常的技術支持,不斷探索水果玉米管理技術,及時品種換代。給力特色農業發展。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6

一、項目概述項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項目來源及立項依據,承擔人,研究目的、用途,主要研究內容,技術方案、方法和技術路線的選擇等。

二、項目研究進程與合同指標的完成情況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工作開展情況。包括項目研發過程的描述,對應任務書約定的研究內容、工作進度、技術和經濟等考覈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

三、項目的創新點和取得的突破四、項目經費使用情況包括財政撥款資金,配套經費、自籌經費的到位情況及支出情況,特別是對財政資助經費的使用情況做必要說明。

五、項目人員組成及分工項目組成人員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分工及承擔並完成的主要工作情況。

六、項目取得的成效項目研究對學科建設、行業技術進步、新興產業培育及社會進步、自主創新等方面的意義;獲得的經濟、社會效益,通過項目研究產生的變化。

七、存在問題或其他需要說明的內容等。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7

通過對鹽津縣興隆、落雁、柿子、豆沙、廟壩等5個鄉鎮生豬養殖科技補助縣項目的實施,對科技示範戶開展圈舍改造和養殖技術培訓現已全部結束,完成示範戶標準化圈舍面積2680平方米,大面豬舍5340平方米,生豬存欄5216頭,比項目建設前的4320頭增896頭;出欄7230頭,比建設前的5826頭增加1404頭,實現生豬產值1400萬元,增加產值280.2萬元。在項目建設期間,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科技示範工作:

一、宣傳發動

爲了擴大項目的宣傳面,促進項目順利實施,鹽津縣畜牧獸醫站畜牧科技指導員舉辦了各式各樣的科技活動,通過錄相、照相、發放科技入戶工程的`介紹資料,各類養豬防病書集,免費發放技術資料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深深吸引了廣大養豬愛好者,深受農民朋友歡迎。

二、組織養豬技術培訓工作

爲進一步提高示範戶養殖技術水平,由鹽津生豬養殖科技補助縣項目技術組組長塗雲鳳、謝雲惠、邱宗玲、李剛、張順均帶領各鄉鎮參加指導員深入對各片區示範戶開展集中培訓10期,系統講解生豬整個飼養過程及疫病防治技術。平時每個指導員針對各自的示範戶進行分戶技術指導,幫助示範戶排憂解難。

三、技術資料發放

指導員根據調研情況和當地農戶養豬存在的問題,組織項目技術力量編寫了《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生豬養殖培訓教材》210本和指導員聯繫服務卡210發放給示範戶,讓示範戶方便聯繫,開展電話資訊服務。

四、全面實施科技入戶工程

指導員深入示範戶,認真向養殖戶宣傳項目實施的目的和方法,要求示範戶嚴格按照“八改三統一四配套”標準實施項目,做好《科技示範戶手冊》的填寫和記錄,組織周邊農戶觀摩學習,帶動農戶20戶以上,在10月30日前全面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8

一、項目概況

科研項目工作總結報告:##研究所是科技局下屬的科研事業單位,我所有高級工程師2名,工程師7名,助理級技術人員5名。大專以上學歷佔90%以上。全體人員具有很強的團結合作精神,曾取得了多項省市科技進步獎。

多功能環保專用電源是市級工業科技攻關開發類計劃項目,項目立項後,在科技局工業科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我所投入了所有可利用的力量,按照計劃合同書中的各項要求,認真地開展科研開發,並且在延長的開發時間內,做了比計劃合同書中的指標更加全面的實驗和開發,使項目的技術性能更趨完善,多功能電源的綜合集成效果更加明顯,現已全面完成了研製開發工作,提請科技局工業科驗收。

二、工作成績

多功能環保專用電源項目的總投資5萬元,其中科技局項目撥款5萬元。獲得立項批准後我所組織全體科研人員,對項目進行了全力攻關,在立項前已進行過充分論證的基礎上,依照計劃合同書上要求的各項性能指標,組織了項目開發實施。在項目負責人總負責的前提下,分設了電子控制開發組和綜合集成應用開發組。各小組長對本組所承擔的項目部分全面負責,包括人員調配,所涉及部分的資金使用,對本組成員的獎懲等。這樣的組織實施方案,充分的調動了所有開發人員的積極性,使項目的開發進程明顯加快。但在開發研製過程中科研人員對項目的技術指標、應用方向又有了更新更高的認識,而且開發經費尚有節餘,所以又對該項目進行了更

深入的開發,使項目的開發得到了全面完善。增加了野外應用、應急維修等多種應用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項目共形成兩種技術及可實現生產的產品,這些技術或產品技術性能優良,質量穩定,即可以單獨應用生產又可以將兩種技術組合起來生產。

三、技術成果

採用先進的嵌入式單片微處理器作爲主控器件,設計了四路交流穩壓輸出,不但能提供整個監測系統所需的交流電源,而且還在超溫、超載和火災(煙霧)時自動切斷電源,並有室內溫度數據輸出(0-5V)等。針對自動監測儀器的特點,保證足夠的穩壓精度,延時時間的調整範圍較大。交流穩壓部分達到了三高:高效率、高功率因數、高可靠度;三低:低波污染、低環境污染、低電磁干擾。具有突波吸收器、LC濾波電路、重複載濾波器、尖峯吸收器。並且採用距離飽和很遠的電感,可抗不對稱波形干擾,不會產生磁場輻射干擾或對電網產生傳導性干擾。

增加的野外用或維修用直流穩壓電源具有以下性能特點:

1、直流穩壓電源輸出:+12V,最大提供電流4A;

2、直流穩壓電源輸出:+5V,最大提供電流1A;

3、直流穩壓電源輸出:-12V,最大提供電流0.5A;

4、直流穩壓電源輸出:-48V,最大提供電流0.3A;

5、充電功能:提供13.8V的浮充電源,可提供的最大充電電流10A,適合使用12V/100AH(50AH)的蓄電池作後備電源的場合。

6、交直流自動切換,爲用電設備提供不間斷的穩定電源。

7、數據監視功能:對於爲數據設備供電的`應用場合,可實時監測設備端口的數據流,當設備發生死機等故障,數據流中斷時,送出復位信號,使設備重新恢復正常工作。

8、採用帶背光的字符型液晶顯示器,通過單鍵切換可顯示充電電壓、電流和工作電壓、電流;顯示設備數據端口數據流的狀況。

9、內置日曆/時間模塊和非易失性存儲器,可記錄系統的關鍵事件。

10、如果需要,可支持雙後備電瓶。

由於採用模塊化設計和較爲完善的防浪涌和過電壓、過電流保護措施,該電源具有較好的抗雷擊和浪涌電壓能力,具有良好的電壓穩定性。同時具有良好的電隔離性能,可以有效地保護用電設備的安全,電源可適應較寬的工作環境溫度。基於以上特點,該電源適合野外惡劣條件下工作,尤其是野外無人值守的電子設備的供電。併爲向多功能方向發展留有足夠的空間。

主要技術指標:

(1)四路220V/50HZ,3KVA。

(2)穩壓精度±3%,失真率0.2%,負載穩定率:0.1V。

(3)延時時間調整範圍0-10分鐘。

(4)控溫範圍0-150度。

以上主要技術和產品的技術水平處於國內先進,與同類產品相比功能及適應性都很強,尤其適合自動監測設備使用。針對國家倡

導的建設節約社會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項目技術的實施和產品的生產,對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將是非常顯著的。

四、效益分析

項目的技術成果如能進入實際生產應用,經濟效益將十分明顯。以單位產品的成本、售價等因素進行分析如下:單位產品售價與市場上現有產品相比,僅爲不到其60%;增加了後續功能後,也剛好與市場上的產品售價基本持平,並且容易被各種用戶接受。

項目的技術成果如能進入實際生產應用,社會效益也將十分明顯。如進行生產可安置就業20-30人,而且項目技術成果應用簡潔,生產、維修簡便,能夠爲用戶帶來一些間接效益。

項目的實際應用對環保、地震等自動監測設備多的部門的作用是有積極作用的。

五、示範推廣前景

隨着環境保護工作的日益加強,將促使項目的技術成果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並且在實際的推廣應用中,在一定程度上對某些相關行業具有擴散和輻射作用。

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項目成果的宣傳力度,也熱切希望得到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使項目成果能夠得到全面推廣應用,並且逐步進行產業化的有益嘗試。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9

一、企業基本情況(文中大標題一律用四號黑體字,所有標題都要退進兩個字) 簡要介紹企業的發展歷史,目前的狀況包括資產規模、人員情況、企業的產品開發情況、企業所獲得的資質和榮譽等。主要是對企業進行概括性的介紹。(文章正文一律用四號仿宋體字)

二、項目概況

1、立項背景(文中小標題一律用四號仿宋體字並加粗)

簡要介紹本項目的研究開發時間及背景情況,項目的知識產權來源情況,項目研發及市場開拓的進展情況,目前已經取得的成果(包括檢測、鑑定、獲得專利、獲得獎勵、發表論文、取得資質或特殊許可等)情況。

2、本項目的主要創新點

三、項目合同完成情況

1、資金到位與支出情況

(1)資金到位情況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萬元,立項時已完成投資×××萬元,計劃新增投資×××萬元。截止到×××年××月××日,本項目實際完成新增投資×××萬元,其中:

企業自籌 ×××萬元

創新基金資助 ×××萬元

地方政府配套(立項支持) ×××萬元

銀行貸款 ×××萬元

其他資金 ×××萬元

合計×××萬元

(2)資金使用情況

截止到×××年××月××日,本項目新增投資實際支出資金×××萬元,其中:

項目產品開發及試製 ×××萬元

其中:購買儀器、設備 ×××萬元

購置生產設備 ×××萬元

貸款利息 ×××萬元

流動資金 ×××萬元

銷售費用 ×××萬元

基建×××萬元

其他×××萬元

合計×××萬元

2、總體目標完成情況

(1)合同規定情況

(將合同中“總體目標”的內容原文照搬)

(2)實際完成情況

截止到×××年××月××日,本項目實際完成新增投資×××萬元;企業資產規模達到×××萬元,與立項時相比資產規模增長率達到

××%;企業就業人數達××人,其中因項目實施新增就業人數達××人。

3、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合同規定情況

在本項目執行期內,應實現:

累計銷售收入 ×××萬元

累計淨利潤 ×××萬元

累計交稅×××萬元

累計創匯×××萬元(如合同中無此項指標,可不寫)

(2)實際完成情況

截止到×××年××月××日,本項目實際完成:

累計銷售收入 ×××萬元

累計淨利潤 ×××萬元

累計交稅×××萬元

累計創匯×××萬元(如合同中無此項指標,可不寫) 與立項時相比,企業年銷售收入增長率達到××%,年淨利潤增長率達到××%,年交稅總額增長率達到××%。

(在此處用一到兩段文字描述本項目產品的市場開拓與銷售情況,包括銷售網絡建設、國際市場開拓、典型用戶等情況,以及在開拓市場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

4、技術指標完成情況

(1)合同規定情況

(將合同中規定的“技術指標”內容一一列出,具體指標見項目申

請材料的“項目技術與產品實現”一節。利用各自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創新基金網絡工作系統”,在“申報項目管理”欄目中查找項目申請材料。)

(2)實際完成情況

×××年××月××日,經×××單位檢測,本項目產品達到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爲:

(將實際檢測結果一一列出。如檢測數據比合同中要求的'多許多,只列出主要結果,但必須將合同規定的內容包含在內)

5、項目實施目標完成情況

(1)合同規定情況

(將合同中“項目實施目標”的內容原文照搬)

(2)實際完成情況

(將實際完成的內容一一對應列出。描述本項目產品的開發進度以及在項目實施期間所取得的成果情況,如本項目產品獲得了發明專利證書要重點突出。)

四、本項目在國家重大工程中的應用或重大突發事件中的作用 (如有這兩種情況之一,要具體說明本項目產品何時在何工程中得到應用,或在何事件中起到何種作用,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材料。如無這兩種情況,則此章節不要。)

五、基金的作用和效果

主要從通過創新基金項目的實施,對提高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加速新產品的開發與研製、促進企業產品的市場開拓、增強企業的籌融資

能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等方面描述創新基金的支持作用和效果。

六、企業未來發展構想

主要從產品開發、市場開拓、企業管理、企業發展規模(包括基本建設)等方面描述本企業近3~5年內的發展設想。

七、有關問題的說明

主要對本項目在執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或延期完成項目合同的原因加以說明。如有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也在此段一併加以說明。

版面設置:行間距:單倍行距;

字間距:標準;

頁邊距:左3.0釐米、右2.5釐米、上下邊距爲默認。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10

1、項目概述 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研究的目的、意義和用途;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技術方案、技術路線和研究方法的選擇等。

2、項目實施的組織與管理 各完成單位爲項目實施提供的人員、設備、場地、資金等支撐條件的保障情況,各完成單位及研究人員的組織、協調與分工,以及爲完成任務目標與其他單位進行的產學研合作和成果分享等情況。

3、項目實施進展及任務完成情況 對應任務書約定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要描述項目實施過程中每項工作的完成時間段、工作內容、參與單位和人員及其貢獻、工作完成情況。並逐一說明任務書規定技術指標、經濟指標、提交成果形式等實際完成情況。

4、項目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員名單 按貢獻大小排序,並簡要說明各參與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對項目作出的主要貢獻。

5、項目實施取得的成果 包括項目實施期間取得的動植物新品種、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專利、軟件、標準、發表的.論文或論著等。

6、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7、項目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 包括財政資金、配套資金、自籌資金的到位情況和支出情況,特別對省科技廳撥款的使用情況做必要說明。

8、項目實施取得的成效 項目實施對促進相關產業或社會發展的作用,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項目推廣應用情況及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11

一、項目來源

爲了提高我縣特色種植產業水平,帶動農民增收,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縣科教局科技興農計劃,我單位在鄉村實施了200畝特種玉米引種示範,取得了預期效果。

二、項目目標任務及完成情況:

(1)目標任務

主要開展品種示範,推廣優良品種。通過開展科技培訓與交流,增強種植戶素質;開展選種,整地、催芽,播種、地膜覆蓋、管理與收穫集成技術應用、解決特種玉米發芽率不高,商品穗低的問題。實施200畝水果玉米標準化示範進行品種展示,科技服務、技術交流等多種功能的科技推廣。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農民的基本素質和市場開發能力,引導我縣特色農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1、合同指標

特種玉米引種示範200畝,引進新特水果玉米3個品種,主推適應性強,成穗率高,適口性好,商品性優的品種。

2、完成指標

在鄉北村,種植特種玉米100畝。引種試範15個,篩選優良品種6個。刷新了一個目標,普及了四項技術

一個目標:項目區平均畝產鮮穗7000多個,實現銷售收2100元,畝均純收入1200多元。項目區傳統玉米生產畝

平均純收入450多元,特色種植實現收益翻番。

四項技術:

⑴頂凌整地結合增施有機肥。清明節前後,耙耱除茬,破土碎垃圾,同時預備優質有機肥3000擔/畝。

⑵浸種催芽:5月上旬選種催芽,用甲霜靈溶液浸種,然後進行增溫催芽。

(3)地膜覆蓋:人工起壟結合施入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殺蟲劑,行距1.5尺,5月上旬地膜覆蓋。幼芽破胚1-2後人工點播,每空2粒,株距1.0尺。播深2.5釐米左右。

(4)培土壓膜:由於特種玉米幼芽纖弱,頂土能力弱,及時放苗,同時周圍培土。

(5)及時摘除果穗,提高商品性,同時爲第二穗生長創造良好的發育條件。

三、工作概況

20xx年x月份開展了項目選址,我們充分慮了特種玉米地力要求,農民羣衆的素質,及銷售條件,選擇了村,該地區有種植特種玉米的歷史,水利條件比較好,地力肥沃,羣衆高新科技的積極性比較高。4月份開始農民培訓,組織專家開展種植技術等培訓與交流,組織優秀農村種植能集中學習。5月份進行了集中催芽,同時選出了優秀的農藝工,進行現場指導。提高了技術推廣效應,把住了催芽、放苗、

摘穗三大關口。在示範過程中,我們根據品種植物學特徵、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生長髮育節律等方面的對照,市場需求,及種植戶的意見,篩選出了6個推廣品種,爲以後引種及農戶種植奠定了基礎。

四、主要關鍵環節及創新水平

1、品種引進,一年之計在於春,品種的優劣決定了生產的成敗。我單位高度重視,詳細瞭解品種植物學特徵、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生長髮育等方面的表現,根據我縣生產區的立地件,引進了15個稀特品種。

2、特種玉米尤其水果玉米種子千粒重低,含糖量高,發芽勢弱,頂土能力低,且易受黴變、地下害蟲好食,幼苗易感病。我們在這方面高度重視。在當地首次開展了浸種催芽,人工點播、地膜覆蓋。

五、資金使用情況

項目扶持資金10萬元,主要用於品種引進,農民培訓,物化化補貼、農藝工補助及示範風險補助。其中品種引進4萬元,農藥及地膜投資5萬元,農民培訓經費3000元,耕地風險補助1000元,農藝工務工補助6000元。

六、項目效益

1、通過引種種植示範推廣,提升了農民科學素質,提高了農戶栽培管理水平,帶動了農戶就業,促進農民增收。

2、爲發展特色農業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農業轉型發

展走出了新路子,特別是規模生產,產業經營打下了經濟基礎。

3通過示範種植,水果玉米生產純收益是傳統玉米的2倍多,且作物秸杆既是優質肥料又是上等飼料。

七、存在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教訓

1、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找到適合當地立地條件的品種,開展試驗、示範、推廣,強化技術創新和改進傳統生產經驗。如浸種催芽、地膜覆蓋等,開發研究更多的生產模式,翻陳出新。

2、水果玉米既不耐旱,又不耐澇,春季低溫易發黴變,苗期管理是關鍵。

3、水果玉米春季管理是獲得高產、優質的關鍵。其主要措施是防旱、增溫和保出苗。

4、項目建設週期短,宣傳推廣影響力不強,對產業結構調整引導性不明顯,有的農民剛探水,就斷了水源。

八、改進意見

在今後的水果玉米種植中,堅持保幼苗,增加商品穗,提高產品的商品值。山旱坡地發展種植要謹慎推廣,其次根據現在的生產要求,良種良法配套使用,確保優質高產高效。重視日常管理,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降低自然災害的威脅。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12

20xx年x月起績溪縣開始實施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生豬生產技術推廣項目,在部省主管部門領導和專家的關心和具體指導下,我局組織科技人員加大項目實施力度,整個項目開展順利,以科技爲動力,全面促進了績溪縣生豬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應,爲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目前項目實施基本結束,現總結如下:

一、全面完成了項目任務,建立起了技術推廣網絡。

按照績溪縣20xx年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生豬項目實施方案要求,今年績溪縣畜牧上農業科技入戶任務是:發展科學養豬示範農戶500戶,輻射帶動養豬農戶10000戶,其中建立養豬核心農戶80戶。全面推廣二元雜交,試驗推廣生豬三元雜交。到目前爲止,已建立科學養豬示範鄉鎮5個,示範村8個,發展示範農戶500戶,輻射帶動養豬農戶11023戶。全縣共計聘請了50名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或從事畜牧獸醫工作多年的技術指導員,發給了正式聘書,明確了工作職責和獎懲措施。技術指導員每人聯繫10名養豬示範農戶,特別抓好1戶核心示範戶,帶動所聯繫村農戶發展養豬生產。養豬示範農戶由自己申請、村委審查、公開競爭、報縣畜牧局批准產生。養豬示範戶必須是有養豬能力、有一定養豬經驗、願意接受新的技術、願意帶動附近養豬農戶共同採用新技術發展養豬生產的先進養豬戶。通過這種方式,我縣順利建立起了縣、鄉(鎮)、村三級養豬科技入戶網絡,縣級專家培訓指導鄉鎮技術指導員,鄉鎮技術指導員服務於養豬示範農戶,核心戶和示範戶帶動廣大養豬農戶共同採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制,實現共同發展。這是我縣畜牧生產上的一件大事,是推動以養豬業爲重點的整個畜牧業發展的十分有效的技術措施。

二、加大了培訓力度,提高了農戶養豬技術水平。

項目實施一年來,聘請資深專家來績溪縣培訓兩次、市縣級專家深入項目鄉鎮組織培訓24次、技術指導員深入到戶進行現場培訓82次,共計培訓養豬農戶14000人次。編印科學養豬資料2萬份、以養豬爲重點的《畜牧實用新技術》技術書8000份、《20xx年績溪縣生豬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手冊》1000份,基本保證了項目農戶和帶動農戶平均每戶至少有一人接受技術培訓、至少有一本涉及科學養豬的技術手冊。同時利用農戶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傳播,共計辦科學養豬班12次。此外,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縣級聯繫到鄉鎮的專家和鄉鎮聘請的技術指導員加大了對項目示範農戶的入戶指導,至少每月兩次深入到示範戶解決技術問題,共計深入戶2245人次,解決了100多個農戶養豬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通過這些措施的執行,項目農戶對生豬二元、三元雜交品種的`優勢效益認識顯著提高,對配合飼料的配製方法有了進一步的掌握,對改造養豬圈舍和防疫滅病有了自覺性。到目前,項目農戶和輻射帶動示範農戶對主推品種(長×約×本或長×本、約×本)的採用率達到90%以上,對配合飼料、科學改圈、日常管理、糞污處理等主推技術使用率達到95%以上。

三、項目效益顯著,促進了農戶增收。

經核心戶計錄測算,項目示範農戶生豬養殖水平和效益達到:全期日增重達到607克,比項目前平均增產12.6%;全羣飼料效率達到2.6:1,比項目前平均增產12%;母豬年生產力24.5頭,比項目前平均增產6.2%;頭均生產效益達到450元。項目輻射帶動戶達到:全期日增重580克,比項目前平均增產9.7%;全羣飼料效率達到2.9:1,比項目前平均增產10%;母豬年生產能力21頭,比項目前平均增產5.8%,頭均生產效益320元。

項目的實施帶動了全縣養豬業的發展,在20xx年上半年飼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我縣養豬業仍然呈快速增長勢頭,預計全年生豬出欄將達到35萬頭,比去年增長6萬頭以上,以三元雜交爲代表的優質肉豬比例將由項目前的15%上升到27%,淨增12個百分點。項目帶動了農村改造圈舍和與豬舍配套的沼氣池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環境衛生改善和加速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四、實施體會及對下一步實施項目的建議。

(一)體會:

1、科技入戶項目是切合當前農戶生產力狀況的好項目。目前我縣農村仍以一家一戶小生產爲主,農戶生產水平始終在低層次上徘徊,特別是近年外出務工多爲青壯年,他們帶走了勞力和技術,農戶生產包括養豬業靠的是老人、女人,他們最缺技術,而本次科技入戶明確提出以送技術爲主要形式和內容,切中農戶需要,深受農戶歡迎。

2、建立起了畜牧技術推廣網絡,爲今後畜牧新技術的推廣打下了基礎。項目從部、省、市縣、鄉鎮到農戶形成了一個由上而下的技術傳授體系,使基層的一線人員有機會直接從高級技術人員手中學到新技術,培養了一批基層養殖技術推廣工作者,在今後的技術推廣實踐中,他們將發揮起重要作用。

3、項目確實爲農戶增加了收入。績溪縣金沙鎮金沙村的養殖戶汪在飛20xx年率先辦起了養豬場,然而由於技術不過關,經驗欠豐富,飼養的土雜豬因週期長、料肉產出比不高、效益低等因素,一年到頭來虧多賺少,豬場的效益低。20xx年當他正犯難時,績溪縣生豬科技入戶工程開始了,他被選爲科技示範戶,在縣畜牧獸醫局技術指導員的指導下,從品種入手,改進飼料配方技術,加強管理,改善飼養環境,走科學養殖道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初步嚐到甜頭的汪在飛,現在成了當地的養豬能手,帶動了30多戶農戶走上養豬致富道路。項目輻射範圍內這樣靠科技帶動致富的人還很多。也正是靠這些典型引路,養豬業才更加具有生機和活力。

(二)建議:

1、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擴大項目輻射範圍。

2、多製作一些更加直觀的技術光碟,讓農戶在娛樂中學到技術。

3、多爲基層配備一些現代傳媒設備,如投影儀、電腦等。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13

一、項目概述 項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項目來源及立項依據,承擔人,研究目的、用途,主要研究內容,技術方案、方法和技術路線的選擇等。

二、項目研究進程與合同指標的完成情況 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工作開展情況.包括項目研發過程的描述,對應任務書約定的研究內容、工作進度、技術和經濟等考覈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

三、項目的創新點和取得的突破 四、項目經費使用情況 包括財政撥款資金,配套經費、自籌經費的到位情況及支出情況,特別是對財政資助經費的使用情況做必要說明。

五、項目人員組成及分工 項目組成人員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分工及承擔並完成的主要工作情況。

六、項目取得的'成效 項目研究對學科建設、行業技術進步、新興產業培育及社會進步、自主創新等方面的意義;獲得的經濟、社會效益,通過項目研究產生的變化。

七、存在問題或其他需要說明的內容等.

科技項目工作總結 篇14

街道近幾年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和市農業局的全力技術配合下,緊緊圍繞城郊型農業的發展方向和種子種苗建設,開展了一系列科技攻關和課題研究,有力地促進了街道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提升,農業效益穩步增長,實現了科技進步與農業增效的“雙贏”。土地畝均產出率從XXXX年的2340元提高到20xx年的3887元,農民人均收入從XXXX年的3738元提高到20xx年的6466元,新增大棚栽培面積2XX0餘畝(大棚設施栽培總面積已達35XX畝),大棚畝均產出67XX元。同時,通過試驗基地建設和技術推廣,建立了一批設施齊全,技術到位率高的規模化生產基地和農業企業,成爲整體技術推進和科技示範的領頭雁。

一、緊緊圍繞綠色安全蔬菜生產,實施綠色推進計劃

街道是市主要一線蔬菜基地,承擔着70%城區蔬菜供應任務,爲保障城區安全綠色蔬菜的供應,在無害蔬菜生產技術推廣的基礎上,自1999年起開始實施“市綠色蔬菜工程建設”課題,經三年努力,建立了“一個模式三個體系”綠色安全蔬菜生產產業體系。組建了騰華農業服務公司、牆裏區塊、上傅家路區塊、石橋頭、西洋寺區塊等一批按農場化管理的一線蔬菜基地;通過試驗研究確立了以防蟲網、頻振式殺蟲燈、性信息素、黃板粘卡、增施有機肥、安全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爲主體技術的技術體系,對防蟲網覆蓋形式、頻振式殺蟲燈+誘蟲包、植物源誘集技術進行了創新,拓展了綠色蔬菜生產病蟲無害化防治手段和病蟲測報工作,對全市蔬菜植保工作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也將在創匯農業無害化防治中發揮較大的作用;對萬畝畈的水質、土壤、大氣、農產品質量進行了全面檢測評價,對蔬菜的農殘問題進行了動態系統檢測,經綜合測定,萬畝畈的水質、土壤、大氣條件符合國家生產綠色蔬菜生產標準,所生產的農產品質量符合國家綠色農產品質量要求,20xx年被寧波市菜辦認定爲全市五個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鎮之一,20xx年經寧波市綠辦抽檢和認定爲寧波市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在基地建設管理規範化基礎上,自2XXX年起在城區三大農貿市場設立了放心菜專櫃,年發放放心菜牌子70塊,並由市場所負責對放心菜進行抽檢安全把關,近三年來,城區末發生蔬菜類食物中毒事故。同時我們積極探索城區蔬菜營銷新領域,於20xx年下半年組建了城區蔬菜配送中心,現已向機關食堂和4所學校進行配送,日配送量已達1XX0千克,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拓展至社區淨菜配送。通過“市綠色蔬菜工程建設”的實施,不但保證了城區綠色安全蔬菜的供應,而且有力地促進了菜農的增收,在課題實施期間,共增收1632.5萬元,僅防蟲網一項年增收142.8萬元,土地畝均產出率提高1260元,年遞增幅度爲18%。同時,通過課題實施,掌握了綠色農產品生產的基本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爲街道整體綠色推進計劃奠定了紮實基礎,如“滸農”牌優質葡萄已通過中國綠證中心審定。今後將有更多的'品種進行綠色農產品認定,打響“滸農”綠色農產品品牌。

二、依託種子種苗開發,拓展技術服務範圍

街道是 市的城關鎮,隨着城市建設的需要,土地面積遂年減少,同時又是農技人員集聚的地方,如何發揮農技力量優勢,提高農業在全市整體農業產業化推進作用,我們在抓好現有耕地城郊型產業化佈局的基礎上,重點進行種子種苗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通過種子種苗的輻射來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先後承擔了“菜椒雜交制種”、“大棚蔬菜主要品種種子種苗繁育與推廣”、“工廠化育苗技術研究”、“法國6號番茄的引種與無性繁育體系建設”等種子種苗方面開發課題,不但形成了區域化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而且所繁種子種苗以其品種和質量優勢,迅速推廣至周邊鄉鎮和縣市。如“菜椒雜交制種”課題開拓了寧波市內菜椒雜交制種領域,所繁黃殼燈椒比中椒系列增產18.7%,平均畝產達38XX千克,同時黃殼燈椒殼黃綠、色澤好、外形大、四角均勻、糯性足,品質優秀又適於脫水加工,年繁育種子30千克,推廣面積2XX0畝,在街道西華頭村形成了5XX畝大棚燈椒生產區,成爲寧波市著名的菜椒生產專業村;“大棚蔬菜主要品種種子種苗繁育與推廣”課題組建了市種子種苗龍頭企業之一市德清種子種苗有限公司,經三年建設公司佔地面積90畝,固定資產150萬元,擁有連棟大棚8XX0平方米,825型管棚1XX套全設施生產基地,建立了品比、雜交制種、常規提純復壯良種繁育、全年種苗生產技術體系。篩選有 8788大紅番茄、988粉紅番茄、20xx辣椒等產量高,品質優等品種,在生產上得到了一定面積的推廣,累計推廣面積達2XX0餘畝;形成了年產黃殼燈椒、上海雜交70、90、120天、8788番茄雜交種50千克;提純復壯繁育常規良種(以寧波藤茄、羊角椒804、寧波綠帶)2XX千克;每年冬春二季進行種苗生產,有各類品種35個,年繁育種苗15XX萬株。所繁育種苗以其品種和質量優勢,在廣大種植戶中樹立了良好信譽,依託各地的科技示範戶及農技人員,迅速擴散至周邊縣市及省外,年推廣面積達1萬餘畝,農民增收480萬元。

前幾年種子種苗建設成功經驗基礎上,爲全面提升種子種苗產業層次,於20xx年起開始實施“工廠化育苗技術研究”和“法國6號番茄無性繁育體系建設”,已形成以穴盤、泥炭系基質和冬季電加溫育苗,夏秋避雨遮陽降溫爲核心的半工廠化育苗技術體系,已形成年育西瓜嫁接苗1XX萬株、綠花菜秧苗2XX萬株的生產能力。今年上半年繁育西瓜嫁接苗10萬株,應用面積3XX 餘畝,基本解決了大棚西瓜連作障礙和西瓜枯萎病的發生,西瓜嫁接苗比常規西瓜苗增產在20%以上;今年下半年繁育夏秋栽培西瓜嫁接苗5萬株,栽培面積 1XX畝,在各試驗點區試(30畝),取得了明顯成功,平均畝產值達3XX0餘元,將開創本地西瓜反季栽培新的局面;同海通集團合作進行了綠花菜統一供苗中試,共繁育穴盤苗10萬株,布點9個,種植面積50餘畝,各地反映較好,緩苗和發棵速度均超過自行牀土育苗。我們又針對國外引進的番茄品種生長勢強,抗病性好,產量高,品質優的特點,加大了國外番茄品種的引進力度,通過品比,法國6號番茄的綜合性狀較好,適於本地區早春和夏秋反季節栽培,宜在生產上加以推廣,實現番茄品種的更新。但由於進口番茄種子價格昂貴,一般農戶難以承受(畝種子成本在12XX元左右),我們在建立採穗圃的前提下,進行了法國6號番茄無性繁育體系的建設,已繁育無性種苗2萬餘株,在配菜中心基地進行試種,初步以觀察無性繁育苗與種子繁育苗無生育特性差異,反而成苗速度大大加快,一般 1個月左右即可定植,比種子繁苗可縮斷一半左右時間,也可極大降低種植戶的生產成本(種苗畝成本在6XX元左右),明年計劃繁苗50萬株,可望在生產上得到較大面積推廣。

三、大力發展設施栽培技術配套,促進主導產業的健康發展

大棚設施栽培是我市城郊型農業的發展方向,也是農業科技創新的亮點,創匯蔬菜生產技術的進步和完善,很大程度是設施栽培技術進步的延伸,如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技術和噴滴灌技術在創匯蔬菜上的應用。因此,大力進行設施栽培配套技術研究,不但可以促進城郊型主導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且可有力地促進全市農業產業的技術貯備。我們圍繞設施栽培開展了系列技術開發,進行了法國6號番茄的引種和特性觀察、歐亞種葡萄引種及設施栽培、與市由由農機公司合作進行節水灌溉系統的設計與推廣及大棚蔬菜種子種苗和無害化防治技術系列課題,極大地促進了城郊型農業的健康發展,大棚設施栽培面積遂年增加,至20xx年,全街道有設施栽培面積35XX畝,佔全市設施栽培面積的 25%左右,實現了大棚設施栽培的多樣化,開創了大棚西瓜一次栽培全年採收和秋季大棚西甜瓜生產。在園區單獨建立了噴滴灌展示區,進行各類型噴滴灌的研究和展示,設計了棚羣、單棚和大田灌滴灌系統,開拓了懸掛式微噴頭和景觀噴頭應用領域,是近年來棚羣噴滴灌系統發展最快的一年,建設面積達5XX畝。大棚噴滴灌系統具省工、節水、實現肥水一體化管理和減輕大棚次生鹽漬化和增產作用,已被廣大農業示範園區和科技示範戶接受。

四、建設區域化農業技術創新中心,增強科技創新活力

街道針對新形勢下農業科技發展的需要,與時俱進,發揮城區農技力量強的優勢,探索街道在全市農業科技進步中的作用,我們集中利用部分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在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承擔了“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和示範基地建設”,旨在農業綜合開發寧波市農業現代化項目實施中,建立區域性、開放性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吸納市內外農業科技力量共同參與農業科技創新,服務於本地區整體農業產業的提升。區域化農業創新基地經二年建設已初具雛形,以市滸農園藝研究所和市德清蔬菜技術研究所爲核心,已擁有配置內外遮陽、風機溼簾霧化噴霧降溫系統、暖風機加溫系統、噴滴灌系統、溫溼度環境檢測系統高檔次溫室15280平方米,7430連棟大棚8XX0平方米和825型單體管棚1XX畝及配套噴滴灌系統和農業生產示範設施,道路、渠系完善,建有農殘速測實驗室,將建設組培實驗室和栽培實驗室,形成較完善的農業創新基礎條件,現基本承擔了農業科技創新的所有課題,積極吸納市內外科研力量共同參與農業科技創新。已與浙江大學農學院和寧波市農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同農波林科所共同進行有鮮食大棗開發課題;市農業局各技術推广部門已以課題組形式深入園區共同參也農業科技創新,如與農技推廣中心共同合作進行了西瓜嫁接育苗的開發,市檢測中心參與了綠色蔬菜工程的建設。隨着農業技術創新中心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和以課題形式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實現開放式辦園和利益共享機制,將極大提高科技創新活力,成爲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之一。

五、抓好實用技術培訓,提高技術到位率

街道在抓好農業科技創新的前提下,強化農科教的結合,加速實用技術的推廣,使農業科技真正轉化爲生產力。我們採用授課、現場會、對來園區諮詢的農戶針對性輔導和田間巡視直接指導的方式,抓好實用技術培訓和推廣。每年街道和村級在不同的農時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不小於30次,參與培訓人數12XX人次,在培訓中強調綠色蔬菜生產技術的應用,在大棚栽培中,應用優良品種、防蟲網、增施有機肥、安全用藥基本已成爲廣大種植戶的自覺行動;同時,我們充分利用項目資金,全面地進行農田基本改造,累計完成標準農田建設13XX0畝,極大地提高了防澇抗旱能力和交通、耕作條件,爲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提供了保障,是全市連棟大棚、825型管棚、噴滴灌、大棚耕作機械應用面積最大的鄉鎮,培養了一批象陳志東、孫國軍、黃國楨、潘德清等設備檔次高、實用技術到位率高、種植水平高的科技示範戶,使廣大種植戶學有榜樣,有力地保進了農業整體技術的進步。

標籤:項目